- 年份
- 2024(11552)
- 2023(16199)
- 2022(13562)
- 2021(12531)
- 2020(10512)
- 2019(23692)
- 2018(23308)
- 2017(44501)
- 2016(24152)
- 2015(26294)
- 2014(25843)
- 2013(25227)
- 2012(23104)
- 2011(20470)
- 2010(20995)
- 2009(19428)
- 2008(19515)
- 2007(17370)
- 2006(15424)
- 2005(13973)
- 学科
- 济(101289)
- 经济(101173)
- 业(96676)
- 企(86509)
- 企业(86509)
- 管理(83998)
- 方法(45491)
- 数学(36649)
- 数学方法(36092)
- 农(33189)
- 业经(32318)
- 财(32043)
- 中国(24513)
- 农业(23511)
- 务(23090)
- 财务(23052)
- 财务管理(23020)
- 企业财务(21799)
- 制(20639)
- 贸(20196)
- 贸易(20183)
- 技术(20112)
- 策(19820)
- 易(19676)
- 理论(18139)
- 划(17358)
- 和(16716)
- 地方(16707)
- 学(16332)
- 银(15170)
- 机构
- 学院(343252)
- 大学(337039)
- 济(143143)
- 经济(140499)
- 管理(137801)
- 理学(118695)
- 理学院(117506)
- 管理学(115519)
- 管理学院(114886)
- 研究(112718)
- 中国(87382)
- 京(69848)
- 科学(68765)
- 财(67193)
- 农(65402)
- 所(57245)
- 业大(53803)
- 财经(53029)
- 江(52807)
- 中心(51842)
- 研究所(51816)
- 农业(51490)
- 经(48310)
- 北京(43308)
- 经济学(42264)
- 州(41576)
- 院(40580)
- 范(39537)
- 财经大学(39181)
- 师范(38995)
- 基金
- 项目(229108)
- 科学(181259)
- 基金(168117)
- 研究(163237)
- 家(148900)
- 国家(147355)
- 科学基金(126872)
- 社会(104838)
- 社会科(99474)
- 社会科学(99448)
- 省(90694)
- 基金项目(87896)
- 自然(84360)
- 自然科(82548)
- 自然科学(82524)
- 自然科学基金(81147)
- 划(75454)
- 教育(74473)
- 资助(69267)
- 编号(64521)
- 重点(51433)
- 成果(50739)
- 创(50418)
- 部(49986)
- 发(48927)
- 业(47653)
- 创新(46421)
- 课题(44444)
- 科研(44259)
- 国家社会(43642)
共检索到512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汪旭晖 卢星彤 徐明月
平台型电商企业扮演了市场构建者、支持者和维护者的角色,有能力也有义务对平台卖家进行约束和管理。平台卖家违反平台规则将会对平台的制度规范形成挑战,还可能伤及平台卖家的集体信誉背书,相应地,平台型电商企业采取责任追索行为不仅会影响违规平台卖家,还会影响平台买家。基于信号理论和社会比较理论,采用情景实验方法,探索平台型电商企业责任追索策略影响买家用户黏性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结果显示:第一,平台型电商企业责任追索策略对平台买家用户黏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较之申诫惩处策略,财产惩处策略对平台买家用户黏性有更强的正向影响。第二,相对剥夺感在平台型电商企业责任追索策略对平台买家用户黏性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第三,平台型电商企业声誉在平台型电商企业责任追索策略对买家相对剥夺感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当平台型电商企业声誉较低时,两种策略对相对剥夺感的影响无差异;当平台型电商企业声誉较高时,较之申诫惩处策略,财产惩处策略对相对剥夺感的影响更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汪旭晖 刘熙桐 宋松
近年来,随着游戏影响力的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通过游戏化营销手段来吸引和引导用户。探究平台型电商游戏化营销策略作用机制对丰富游戏化营销理论、科学运用游戏化营销手段影响用户消费行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说服知识理论和精细可能性模型,采用情景实验法,以心理逆反和感知价值为中介变量,以游戏与产品一致性为调节变量,探究平台型电商游戏化营销策略对用户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平台型电商游戏化营销策略对用户消费行为具有正向影响,且相比于非竞争型游戏化营销策略,竞争型游戏化营销策略对用户消费行为的正向影响更大。在平台型电商游戏化营销策略对用户消费行为的影响中,用户心理逆反和感知价值共同发挥中介作用,游戏化营销策略通过抑制用户心理逆反、提升用户感知价值对用户消费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在平台型电商游戏化营销策略与用户心理逆反之间的关系中,游戏与产品一致性发挥调节作用。当游戏与产品一致性高时,竞争型和非竞争型游戏化营销策略对用户心理逆反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当游戏与产品一致性低时,两者对用户心理逆反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为更好地通过游戏化营销策略促使用户消费行为发生积极改变,平台型电商应关注用户需求痛点与品牌整体形象,科学运用游戏元素和竞争元素,有效发挥用户心理逆反、感知价值以及游戏与产品一致性的作用,为用户创造独特游戏体验。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旭晖 宋松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平台卖家的各种违规营销手段层出不穷,给平台型电商的声誉造成了严重损害。通过设置情景模拟实验,根据不同销售阶段卖家实施违规行为的不同表现形式,对平台卖家违规行为进行了总结及分类,探讨了平台卖家不同类型的违规行为对平台型电商声誉造成的影响及原因。研究发现:(1)较之实际销售欺诈行为,消费者对平台卖家虚假营销宣传行为的态度更为消极,从而会对平台型电商声誉造成更大的破坏;(2)买家态度在平台卖家违规行为和平台型电商声誉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平台卖家违规行为通过影响买家态度进而影响平台型电商声誉;(3)平台卖家声誉对平台卖家违规行为与买家态度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平台型电商可以制定更加精细化的治理策略,对不同类型的平台卖家违规行为以及不同声誉水平的平台卖家采取差异化的监管办法,并运用一系列手段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获取消费者的信任,改善买家态度,以维护平台型电商声誉。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莹
认识到电商平台交易越来越重要和更加普及,文章试图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探究有效的电商平台治理机制,研究控制、公平和定制化这三种平台治理机制对卖方用户忠诚的有效性。依据品牌依恋理论,研究三种治理机制起作用的内在机理,并探究平台品牌转换成本对三种治理机制的调节作用。通过调查177个在主要电商平台上交易的卖方用户企业,研究结果显示,控制、公平和定制化三种平台治理机制会分别通过提高卖方用户绩效满意、关系满意和自我概念连接来提高其对平台的忠诚度。而平台品牌转换成本只对公平和定制化的治理效果起调节作用,即当平台品牌转换成本低时,公平和定制化会更加有效地提高关系满意和自我概念连接,进而提高卖方用户忠诚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玲 李媛媛
在消费者主导的流通服务格局下,增加消费者黏性成为流通企业实现长久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此,本文在结合相关文献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将消费者黏性具化为消费者依赖度、偏好度、信任度、忠诚度,通过建立Tobit回归模型展开流通企业消费者黏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依赖度方面的让渡价值、价格比较能够显著增加流通企业消费者黏性;偏好度方面的产品个性化、品牌效应可提升流通企业消费者黏性;信任度方面的产品质量、企业规模正向影响流通企业消费者黏性;忠诚度方面的关系营销、体验营销可提高流通企业消费者黏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玲 李媛媛
在消费者主导的流通服务格局下,增加消费者黏性成为流通企业实现长久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此,本文在结合相关文献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将消费者黏性具化为消费者依赖度、偏好度、信任度、忠诚度,通过建立Tobit回归模型展开流通企业消费者黏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依赖度方面的让渡价值、价格比较能够显著增加流通企业消费者黏性;偏好度方面的产品个性化、品牌效应可提升流通企业消费者黏性;信任度方面的产品质量、企业规模正向影响流通企业消费者黏性;忠诚度方面的关系营销、体验营销可提高流通企业消费者黏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汪旭晖 张其林
平台型电商模式的本质在于平台企业和平台卖家共创价值,向平台买家提供完整的购物体验。从这个角度看,平台型电商声誉形成平台企业个体声誉和平台卖家群体声誉双元结构,具有个体声誉和集体声誉的混合性、“公地悲剧”和“公地繁荣”的并存性、分享主体和监管主体的分离性等特征,成为一种特殊的“类倶乐部声誉”。平台企业和平台卖家既共同创造平台型电商声誉,也共同分享平台型电商声誉。其中,平台卖家分享平台型电商声誉的机制可以分为声誉转移路径和声誉溢出路径,声誉分享效应大小取决于卖家的声誉、数量与结构,声誉分享边界却被平台企业牢牢把控。平台型电商声誉对平台卖家的约束效力不强,难以作为制度的补充机制,导致平台卖家的机会主义行为容易引发平台型电商声誉危机,进而对其他卖家产生传染效应;平台型电商声誉对平台企业的约束效力较强,可以作为制度的补充机制,使得平台企业不仅约束自身行为,还会规制卖家行为,有助于维护良好的交易秩序。为此,平台企业应该综合运用市场化方案、产业化方案、行政化方案规制平台卖家,除了持续完善平台程序、平台规则、声誉租金、监管策略,还要充分发挥经济性激励与社会性激励双重作用,从而更好地维护平台型电商声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汪旭晖 张其林
平台型电商模式的本质在于平台企业和平台卖家共创价值,向平台买家提供完整的购物体验。从这个角度看,平台型电商声誉形成平台企业个体声誉和平台卖家群体声誉双元结构,具有个体声誉和集体声誉的混合性、"公地悲剧"和"公地繁荣"的并存性、分享主体和监管主体的分离性等特征,成为一种特殊的"类俱乐部声誉"。平台企业和平台卖家既共同创造平台型电商声誉,也共同分享平台型电商声誉。其中,平台卖家分享平台型电商声誉的机制可以分为声誉转移路径和声誉溢出路径,声誉分享效应大小取决于卖家的声誉、数量与结构,声誉分享边界却被平台企业牢牢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江义火 袁晓建 吴昌钱
B2C跨境电商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我国中小零售企业销售产品的新渠道和新选择,产品直面消费者的方式已势不可挡。为我国中小零售企业找到了新的商机,还躲避了贸易摩擦,提升了我国中小零售企业的品牌知名度。然而,中小零售企业自建跨境电商平台的风险极大,选择第三方电商平台应是首选。本文首先对知名B2C跨境电商平台进行了系统介绍,通过全方位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循序渐进的扩张原则,并提出了针对中小零售企业选择B2C跨境电商平台的三点策略。希望零售企业与跨境电商的优势形成互补,获取更多新商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乔欢欢
近年来,跨境电商发展迅猛,缺资金、少人才的小微企业选择合适的进入渠道非常关键。本文首先从B2C可以接触终端消费者、缩短流程、创造商机、减少摩擦等优势阐述了小微企业开展B2C的必要性;然后从自建独立网站的困难和第三方平台的优势两方面阐述小微企业入驻第三方平台的必然性;再次对速卖通、亚马逊、ebay和wish四家平台进行对比分析;最后从自身优劣势、目标市场等角度阐明出口跨境电商B2C平台的选择原则。
关键词:
小微企业 跨境电商 B2C平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世杰
互联网市场的“赢家通吃”特征,依赖于平台定价策略优先推动平台用户规模增长。本文梳理了互联网平台定价策略的研究文献,考察互联网平台定价水平的分布特征,探讨阶梯式定价策略及其产业实践对平台用户规模的影响机理;结合外卖平台的产业实践数据,采用条件推断树模型等分析策略予以验证,解析阶梯式定价策略本质特征。研究发现:互联网平台企业阶梯式定价策略将消费者划分在零价格、象征性价格及盈利性价格的不同分组中,以期形成蓄水池式的用户规模梯队结构,进而实现扩大用户规模、培育消费者支付意愿、掠夺消费者剩余等策略性目标联动,既能维持庞大用户规模,又能获取稳定的平台利润。该定价机制与价格歧视理论的本质差异在于:阶梯式定价策略通过平台定价析出平台用户分组;价格歧视理论通过平台用户分组设置分组定价。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亚琴
现有电商平台用户评论意愿严重不足,深入理解电商平台用户在客户评论系统发表消费评论背后的动因,对于电商平台及相应在线社区的存活和长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社会交换和技术接受模型理论基础,从技术、社会和用户心理三个方面构建电商平台用户在线评论的意愿模型。以电商平台用户为调查对象,基于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技术接受因素是影响电商平台用户评论意愿的关键因素;用户的声誉、互惠动因以及经济报酬动因对用户评论意愿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评论成本则对用户的评论意愿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而用户的社交动因、乐于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亚琴
现有电商平台用户评论意愿严重不足,深入理解电商平台用户在客户评论系统发表消费评论背后的动因,对于电商平台及相应在线社区的存活和长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社会交换和技术接受模型理论基础,从技术、社会和用户心理三个方面构建电商平台用户在线评论的意愿模型。以电商平台用户为调查对象,基于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技术接受因素是影响电商平台用户评论意愿的关键因素;用户的声誉、互惠动因以及经济报酬动因对用户评论意愿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评论成本则对用户的评论意愿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而用户的社交动因、乐于助人动因和感知乐趣动因对用户的评论意愿影响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电商平台客户评论系统的优化和完善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治文 金娥 熊强
针对平台屡屡出现的用户质量问题,引入不同质量水平用户的交叉网络外部性度量,建立平台面向异质用户的定价模型,探讨异质用户的交叉网络外部性对平台定价策略的影响,并分析平台应对用户质量水平变化的定价策略。研究表明:平台对一方用户的定价水平与本方不同质量用户所产生的交叉网络外部性负相关,而与另一方不同质量用户所产生的交叉网络外部性正相关,且相关性的强弱取决于高质量用户的占比;另外,若任一方高质量用户占比降低,平台应提高对该方的定价水平同时降低对另一方的定价水平,反之则反;提价与降价的幅度取决于质量水平变化一方与对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治文 金娥 熊强
针对平台屡屡出现的用户质量问题,引入不同质量水平用户的交叉网络外部性度量,建立平台面向异质用户的定价模型,探讨异质用户的交叉网络外部性对平台定价策略的影响,并分析平台应对用户质量水平变化的定价策略。研究表明:平台对一方用户的定价水平与本方不同质量用户所产生的交叉网络外部性负相关,而与另一方不同质量用户所产生的交叉网络外部性正相关,且相关性的强弱取决于高质量用户的占比;另外,若任一方高质量用户占比降低,平台应提高对该方的定价水平同时降低对另一方的定价水平,反之则反;提价与降价的幅度取决于质量水平变化一方与对方平均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度的比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