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27)
- 2023(17907)
- 2022(15283)
- 2021(14215)
- 2020(12236)
- 2019(27814)
- 2018(27519)
- 2017(53281)
- 2016(29226)
- 2015(32194)
- 2014(31635)
- 2013(31518)
- 2012(28785)
- 2011(25627)
- 2010(25543)
- 2009(23724)
- 2008(23546)
- 2007(20562)
- 2006(18043)
- 2005(15961)
- 学科
- 济(120789)
- 经济(120653)
- 业(105076)
- 管理(94846)
- 企(93999)
- 企业(93999)
- 方法(57256)
- 数学(47356)
- 数学方法(46753)
- 财(36176)
- 农(35380)
- 业经(34845)
- 中国(27734)
- 务(26707)
- 财务(26636)
- 财务管理(26610)
- 企业财务(25324)
- 农业(24895)
- 学(23315)
- 制(22882)
- 地方(22679)
- 技术(21701)
- 理论(21108)
- 贸(21029)
- 贸易(21018)
- 易(20376)
- 和(20230)
- 划(18928)
- 策(17759)
- 环境(17520)
- 机构
- 学院(415041)
- 大学(412082)
- 管理(166867)
- 济(164364)
- 经济(161062)
- 理学(145132)
- 理学院(143544)
- 管理学(140916)
- 管理学院(140167)
- 研究(133579)
- 中国(100840)
- 京(87321)
- 科学(85303)
- 财(75489)
- 农(75469)
- 所(67755)
- 业大(66687)
- 研究所(61839)
- 财经(61164)
- 江(60559)
- 中心(60433)
- 农业(59696)
- 经(55729)
- 北京(54418)
- 范(50497)
- 师范(49862)
- 州(48999)
- 经济学(48639)
- 院(48401)
- 财经大学(45519)
- 基金
- 项目(285355)
- 科学(223895)
- 基金(207626)
- 研究(202741)
- 家(182775)
- 国家(181214)
- 科学基金(156101)
- 社会(127818)
- 社会科(121233)
- 社会科学(121200)
- 省(112753)
- 基金项目(110656)
- 自然(104571)
- 自然科(102212)
- 自然科学(102186)
- 自然科学基金(100377)
- 划(94173)
- 教育(92502)
- 资助(86105)
- 编号(81401)
- 成果(64000)
- 重点(63818)
- 部(61755)
- 创(60838)
- 发(60136)
- 创新(56295)
- 课题(55345)
- 科研(55099)
- 业(53370)
- 大学(52757)
- 期刊
- 济(178542)
- 经济(178542)
- 研究(115573)
- 中国(72458)
- 学报(69833)
- 农(68718)
- 管理(63997)
- 科学(62720)
- 财(60625)
- 大学(52263)
- 学学(49887)
- 农业(47091)
- 教育(38273)
- 技术(36440)
- 融(34054)
- 金融(34054)
- 业经(31736)
- 财经(29985)
- 经济研究(28009)
- 业(26578)
- 经(25709)
- 问题(23919)
- 技术经济(21811)
- 科技(20596)
- 版(20387)
- 现代(19493)
- 商业(18932)
- 统计(18829)
- 理论(18384)
- 图书(18338)
共检索到595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英明 孙瑞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平台型企业在我国应运而生,此类企业的创业团队与投资者之间围绕商业模式创新的信息不对称一直存在,如何在获得外部融资支持与保持对商业模式的主导之间实现平衡,长期困扰着平台型企业的公司治理。双重股权结构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有助于实现在控制权不被稀释的同时引入外部资金而倍受平台型企业推崇。然而,双重股权结构虽保护了创业团队的控制权,但也易导致市场失灵、控制权失去监督、中小股东权益难以保护等新问题。如何扬长避短、改进并完善这一制度?文章以美团为例,就其选择双重股权制度的动因及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展开研究,对如何完善双重股权制度提出优化建议,研究成果对于平台型企业选择双重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池昭梅 陈炳均
以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首个采用双重股权结构赴港上市的小米集团为例,从小米集团采用双重股权结构上市的必要性,双重股权结构的实施方式、实施效果、正面效应以及潜在负面影响五个层面进行分析后发现:虽然双重股权结构存在一些潜在的负面影响,但对于需要资金支持以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创新型科技企业来说,采用双重股权结构上市不但可以实现融资的目的,还能使创始人维持对公司的控制权,保持公司的稳定,保证公司按照创始人专业的眼光和战略长远发展下去,这样的股权结构可以为企业带来正面效应。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韩金红 谢欢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科技、互联网等创新企业应运而生。与传统企业不同,由于互联网企业为轻资产运营模式,因此创始人的人力资本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为了使企业在数轮融资的同时保障创始人的控制权,企业开始应用双层股权结构。作为一种特殊的股权结构,双层股权结构在保证创始人个人权益的与实现企业长远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拼多多 创始人 双层股权结构 VIE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焱 路紫
一、引言2014年5月22日,京东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正式敲响开市钟,成为继腾讯、百度之后的中国第三大互联网上市公司。它的焦点之一在于采取的双重股权制度,据2014年的相关研究显示,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至少有超过40%采用了双重股权结构。京东规定其CEO刘强东所持的每股享有20票的投票权,这样就使持股比例少的刘强东及其团队能够对公司进行有效地控制,可谓强势至极。然而,京东采用的这种并非同股
关键词:
纳斯达克 双重股权结构 刘强东 海外上市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焱 路紫
一、引言2014年5月22日,京东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正式敲响开市钟,成为继腾讯、百度之后的中国第三大互联网上市公司。它的焦点之一在于采取的双重股权制度,据2014年的相关研究显示,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至少有超过40%采用了双重股权结构。京东规定其CEO刘强东所持的每股享有20票的投票权,这样就使持股比例少的刘强东及其团队能够对公司进行有效地控制,可谓强势至极。然而,京东采用的这种并非同股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郝书辰 陶虎 田金方
本文首先提出了国有企业治理效率假说,在利用试验性因子模型检验假说合理性的基础上,构建了国有企业治理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进而通过因子综合评价模型,根据山东省企业实际数据全面分析了具有不同股权结构特征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企业的治理效率,并与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港澳台企业进行了比较,从实证的角度再次验证了治理效率假说的合理性,从而客观地评价了"新国企"的效率。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治理效率 股权结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媛 毛慧娜
企业IPO时可选择使用双重股权结构的上市制度为资本结构影响股权结构的研究提供了契机。以1991—2023年赴美上市的中概股企业为样本,本文从选择原因和选择结果双重视角,经过主回归和工具变量、子样本回归等多种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高杠杆企业更有可能选择以双重股权结构上市,这种趋势在短期债务占比高的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从选择结果看,基于债务的治理作用,高杠杆企业选择双重股权结构后更有助于保护外部股东利益、提升股东价值;进一步研究得知,内部股东可通过设定较高的投票权倍数减轻其承担的债务风险效应,但也减弱了债务治理效应,而持有较多现金流权则能够增强债务治理效应;企业成长性越高、行业竞争度越高、重资产越多时,高杠杆企业选择双重股权结构的债务治理效应越强。独特的研究视角同时对双重股权结构和资本结构研究具有增量贡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媛 毛慧娜
企业IPO时可选择使用双重股权结构的上市制度为资本结构影响股权结构的研究提供了契机。以1991—2023年赴美上市的中概股企业为样本,本文从选择原因和选择结果双重视角,经过主回归和工具变量、子样本回归等多种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高杠杆企业更有可能选择以双重股权结构上市,这种趋势在短期债务占比高的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从选择结果看,基于债务的治理作用,高杠杆企业选择双重股权结构后更有助于保护外部股东利益、提升股东价值;进一步研究得知,内部股东可通过设定较高的投票权倍数减轻其承担的债务风险效应,但也减弱了债务治理效应,而持有较多现金流权则能够增强债务治理效应;企业成长性越高、行业竞争度越高、重资产越多时,高杠杆企业选择双重股权结构的债务治理效应越强。独特的研究视角同时对双重股权结构和资本结构研究具有增量贡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盛虎 肖婉晴 郑皓文
移动互联网平台突破性发展是市场关注的热点。从双边市场的异质性产品定位,到平台演进和生态化打造是移动互联网平台成长的逻辑。基于平台双边资源聚合及网络效用增强的有序投资,是实现平台成功突破的重要战略步骤。美团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短期迅速成长的平台代表,正遵循着平台成长逻辑,对需求端的用户增长、供给端的产品多元突破、网络效应增强的算法提升以及平台商家产业互联网赋能等方面实施有序的投资与并购,实现其交易规模和变现率的高速增长,以及平台收入和利润的快速提高。
关键词:
双边市场 投资战略 美团 经营绩效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孔令艺 肖慧娟 任颋
伴随资本市场的全球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选择在海外上市,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融资。本文结合中美创业板市场制度,研究股权结构(包括风险投资因素)对创业企业海外上市决策及IPO绩效的影响,并且运用Probit等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外资风险与私募股权投资的支持、较强的外部融资需求和分散的股权结构与海外上市存在正相关关系;(2)相比于中国创业板市场,在美国NASDAQ上市会削弱企业股权制衡度与IPO表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3)中美创业板上市企业股权集中度与后IPO企业经营绩效ROA负相关。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杜媛
伴随我国监管部门允许拟上市公司以双重股权结构在科创板上市,双重股权结构利弊共存的“双刃剑”特征引发了学界的广泛讨论,而何种企业适合选择双重股权结构的问题也成为监管部门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1991—2019年赴美上市的中概股双重股权公司为样本,检验高成长性企业在IPO时是否适合选择双重股权结构。通过非参数检验和大样本实证检验等多种方法发现,高成长性企业更易选择双重股权结构,尤其是在创始股东具有较高异质性资源或企业面临较多市场机遇的情况下。从选择结果看,双重股权公司内外部股东的价值并不一致,高成长性企业选择双重股权结构后更有助于企业绩效改善,但却未能有效促进外部股东价值提升。进一步研究其可能的原因发现,创始股东自身投入的物质资本越多、两权分离度越低时,越有助于促进高成长性双重股权公司实现外部股东价值。由此,本文提出,出于对异质性资源的保护、对控制权被稀释的担忧,结合外部股东的支持,高成长性企业的创始股东更偏好于选择双重股权结构。对监管部门而言,可将企业的成长性、创始股东的两权分离度及其已投入资本占比结合起来考虑,以判断拟上市公司是否适合使用双重股权结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蓝紫文 李增泉
文章从关系型合约的视角研究了公司选择双重股权结构的内在动因。在我国,企业的商业模式普遍具有关系型交易特征。与市场型交易不同,关系型交易依靠交易各方由关系专有性投资所建立起的信任关系来自我履约。文章分析认为,双重股权结构带来的多倍投票权与稳定控制权可以降低关系型合约的执行成本,保障关系型合约的长期稳定执行。文章以1997-2018年339家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IPO年度数据为样本,发现公司具有越多的关系型合约,越可能采用双重股权结构。进一步分析表明,当公司所在地的市场化程度、人口流动率较低,或者社会资本紧密度较高时,这种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此外,在采用双重股权结构后,关系型合约公司会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来缓解双重股权结构所带来的代理问题。例如,公司会更大概率聘请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开展更多的投资者电话会议活动,设定更高的独立董事比例,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以吸引更多的分析师关注。上述结果表明,在关系型社会中,双重股权结构对保障公司关系型合约的执行具有独特优势。文章结论对于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更好地理解我国制度背景下的双重股权结构具有实践意义。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朱亚兵
通过对中国大陆A股上市公司股权转让数据的分析表明,企业股权转让更容易发生在股权较为分散的公司中,但是股权转让后的企业效率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公司控制权的转移往往对企业绩效产生负面的影响。由此可见,通过鼓励企业股权结构分散化并对控制权私人收益加以必要的管制,对提高股权转让的效率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股权结构 股权转让 机制设计理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董梅生 洪功翔
该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82007年5960家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数据,采用面板IV模型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国有股比重与企业绩效呈倒U型关系,并且在考虑市场竞争效应后,最优国有股比例应当从45%提高到84.3%,或从51%提高到75%。但是,目前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股比例的平均值和中位数远未达到最优的国有股比例。所以,对垄断程度高的行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时,应当提高国有股比例至最优水平,使国家拥有对企业的绝对控股权;对于竞争性强的行业,应遵循市场规律由混合双方自主选择股权比例,但也没有必要实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龚晓瑾
日美制造业企业对外包的依赖程度截然不同,用股权结构差异引起高管风险偏好差异,进而决定企业是采取纵向一体化或外包模式的理论逻辑来解释日美在组织模式选择上的差异,为理解日美组织模式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日本集中的股权结构,使高管决策时风险规避程度下降,从而较少采用一体化的组织方式,而更多采用外包的专业化分工方式来得到更多的利益。美国分散的股权结构下,高管决策时风险规避程度更高,从而较多采用一体化的组织方式规避风险。
关键词:
股权结构 风险偏好 外包 纵向一体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