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27)
2023(12270)
2022(10628)
2021(10181)
2020(8527)
2019(19781)
2018(19544)
2017(38348)
2016(20541)
2015(23198)
2014(23120)
2013(22888)
2012(20877)
2011(18602)
2010(18909)
2009(17819)
2008(16560)
2007(14543)
2006(12885)
2005(11652)
作者
(58181)
(47610)
(47251)
(45118)
(30417)
(22918)
(21797)
(18706)
(18408)
(17201)
(16554)
(15997)
(14992)
(14956)
(14892)
(14587)
(14261)
(14036)
(13598)
(13586)
(11701)
(11600)
(11571)
(10895)
(10715)
(10610)
(10578)
(10550)
(9584)
(9264)
学科
(77406)
经济(77309)
(60405)
管理(59821)
(49710)
企业(49710)
方法(35840)
数学(30963)
数学方法(30563)
中国(28454)
(28191)
金融(28190)
(27478)
银行(27446)
(26373)
(23285)
(20862)
(19517)
业经(18943)
地方(17812)
(16264)
财务(16195)
财务管理(16158)
(15878)
企业财务(15395)
理论(14790)
(14689)
贸易(14676)
(14249)
农业(14117)
机构
大学(283700)
学院(282266)
管理(114937)
(111144)
经济(108466)
理学(98345)
理学院(97316)
管理学(95691)
管理学院(95187)
研究(90567)
中国(78275)
(60334)
(55275)
科学(54848)
(44902)
中心(44131)
财经(43754)
(41548)
(41016)
研究所(40467)
业大(39735)
(39619)
北京(38915)
(35708)
师范(35401)
(34805)
经济学(33089)
财经大学(32751)
(32728)
农业(32261)
基金
项目(189773)
科学(148481)
研究(141449)
基金(137078)
(117563)
国家(116532)
科学基金(100850)
社会(87547)
社会科(82917)
社会科学(82894)
(73921)
基金项目(73173)
自然(65611)
教育(64130)
自然科(64069)
自然科学(64058)
自然科学基金(62878)
(61721)
编号(58870)
资助(57304)
成果(48114)
重点(41728)
(41538)
课题(39781)
(39577)
(39479)
项目编号(36989)
创新(36739)
科研(36268)
教育部(36053)
期刊
(120806)
经济(120806)
研究(88731)
中国(53814)
(44411)
金融(44411)
(41834)
管理(41744)
学报(40909)
科学(37920)
(37916)
大学(31295)
教育(30145)
学学(29347)
农业(25491)
技术(23793)
财经(21072)
业经(19433)
经济研究(18274)
(17714)
理论(16848)
实践(15614)
(15614)
问题(15483)
图书(15436)
技术经济(13140)
现代(12928)
科技(12864)
(12272)
财会(11949)
共检索到425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惺惟  
研究表明,平台垄断导致的金融风险传染性、涉众性和溢出效应更强,网络数据信息安全风险更加突出,混业经营特征更加明显,风险扩散速度更快,产生了新的大而不能倒的金融机构,以科技之名逃避金融监管的问题突出。持牌经营是金融行业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没有改变金融的风险属性。中国的金融管理部门需要加快构建对大型科技公司从事金融业务的监管框架,严格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有效约束资本无序扩张,维护公平竞争和金融市场秩序,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谢丹夏  赵魏一  李尧  阳李阳  
本文对平台停业引致的宏观风险进行分析,并阐述了该风险对于平台反垄断与平台监管的政策意义。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将外生冲击与平台存活概率引入双边市场,对不同市场结构下平台经济的抗风险能力进行分析,本文发现,随着冲击强度增大,与单平台垄断市场相比,双平台寡头市场社会福利下降速度更慢,抗风险能力更强。当面临低强度外部冲击时,在网络效应和规模经济的作用下,单平台垄断市场社会福利水平更高;当面临高强度外部冲击时,双平台寡头市场的强抗风险能力使其社会福利水平高于单平台垄断市场。本研究为平台反垄断和平台风险监管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郭天序  
数字平台垄断问题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全新挑战,需对垄断现象和反垄断规制进行再认识。数字平台垄断隐含诸多风险行为,包括涉及公民隐私的个人风险行为、涉及自有资本金不足的金融风险行为以及涉及企业暴利的社会风险行为。本文试图揭示导致数字化垄断遵循的新经济学规律与现象,尝试对三类风险行为进行分析与思考,探讨风险行为的缘起、特征和经济学规律,提出解决相关风险的实践思路。对数字税收视角下的全球数字经济垄断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应关注数字税对我国数字平台产业国际地位的影响,鼓励积极参与并主导包括数字税在内的全球税制改革以及全球反垄断规则的制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农  刘绪光  
过去20年间,依托数字经济发展浪潮,国内外互联网平台企业从无到有,几乎都经历了从互联网中介到互联网平台再到互联网生态的进化。借助网络效应、数据和算法,在提升行业服务质效、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等方面发挥了创新作用,但也带来了业务边界难以界定、垄断与不正当竞争导致市场失灵等问题。互联网平台反垄断、加强平台监管已经成了各国的新课题。规范平台发展不仅有利于肃清当前市场环境,更对未来产业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格局有着深远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韩文龙  彭颖怡  
社会数字化转型发展背景下,平台经济金融化趋势明显。平台经济较传统经济在组织分工模式、资本积累模式、全球化扩张模式三个方面发生深刻变革,并蕴含走向金融化的内在趋势。在此金融化过程中,平台经济表现出的金融过度创新、混业经营、监管脱敏、数字技术创新等特征导致局部金融风险不断积累,并使金融风险更趋复杂化和隐蔽化,进一步加大金融监管难度。针对平台经济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建议从明晰“科技”与“金融”业务边界,结合“主动”与“被动”监管举措,坚持“规范”与“发展”监管理念三个方面着手,引导平台经济真正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中国经济健康规范可持续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袁天荣  王霞  康艺  
平台企业由并购走向垄断的趋势日益凸显,识别平台企业并购垄断动机并厘清平台企业并购垄断机理对规范平台企业并购行为、防范垄断风险至关重要。研究发现,平台企业区别传统企业的特殊性增强了平台企业并购垄断动机,并使平台企业并购更易形成垄断。平台企业并购垄断动机主要表现在获取垄断资源、构建平台生态圈、实施杀手并购三个方面。平台企业并购垄断动机与垄断特殊性相互促进构成平台企业并购垄断的核心机理,垄断特殊性主要体现为正反馈效应和锁定效应的助推及算法共谋、数据封锁的放大,平台企业并购的垄断性损害了市场竞争。研究有助于正确识别平台企业并购的垄断性,为平台企业并购反垄断监管、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菲  朱桐雨  
互联网平台企业在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数据垄断问题日益凸显。研究基于双边市场理论分析了互联网平台企业的显著特征,总结了互联网平台企业的三种数据垄断表现形式,即数据与算法叠加产生新型垄断协议、杀手式并购引致数据经营者集中以及滥用数据市场的支配地位。双边市场特性、用户锁定效应、数据价值链活动特性是导致互联网平台企业产生数据垄断的三个主要原因。互联网平台企业数据垄断会损害用户合法权益、阻碍企业长期发展、破坏行业市场秩序、威胁国家安全。在借鉴比较国内外数据垄断问题的治理经验基础上,研究从政府、行业、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中国治理互联网平台企业数据垄断问题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乃梁  吕豪杰  
得益于生态系统竞争优势与第三方支付平台数据集聚功能,大型互联网科技平台频繁涉足金融科技市场引致金融科技数据垄断新型命题。金融科技市场经营模式的多样性与差异化造成数据垄断竞争效应评估趋于复杂,新型要素的立体嵌入与相互作用则促使系统性金融风险实现多维嬗变。数据规范供给不足叠加权力协作机制失衡显著梗阻金融科技数据垄断治理实效,而金融监管与反垄断规制的“先天”冲突更为金融市场创新风险之应对蒙上阴影。防范金融科技领域资本无序扩张应当在共治、预防、技术理念统摄下统筹治理资源配置,系统性建构以金融数据治理作为主干,金融监管与反垄断规制形塑两翼的金融科技数据垄断治理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程贵孙  李银秀  
近年来平台型产业已成为新经济时代最重要的产业组织形式,与此同时,在某些平台型产业领域中的规制改革也已展开。市场结构与垄断地位、滥用市场势力、掠夺性定价、垄断协议是双边平台型产业反垄断规制改革过程中亟需解决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对双边平台型产业的反垄断规制不能简单凭借传统单边市场规制标准来界定,而要从双边平台型产业本身的特点和竞争环境出发谨慎对待。在双边市场条件下,《反垄断法》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红时  
所谓垄断,一般是指少数大企业为了攫取高额利润而联合起来控制生产与市场的经济现象。它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内生机制,与竞争共同推动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垄断视为资本主义经济特有的现象,并把它说成是资本主义垂死性、腐朽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叶永刚  刘荣辉  王勤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各国各地区金融业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台湾地区金融部门在1995年7月至1999年12月间,曾爆发了多次危机。本文试图运用资产负债表分析方法对台湾地区问题银行的整体风险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应的背景材料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我国金融业有所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韦艳肖  
文章由风险因素量化角度入手,对借款利率、借款人信用、信息透明程度、标的期限等风险因素进行处理,基于Logit模型,以网贷平台为例,定量研究互联网金融风险。研究表明:借款利率、标的期限与借款标的风险呈正向关系,借款利率越高、标的期限越长,则借贷标的风险越大;借款人信用评价、信息透明度与借款标的风险呈反向关系,借款人信用评价越好、信息透明度越高,则借贷标的风险越低。最后,立足于研究结论为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提供可操作的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邱毅  郑勇军  
在我国流通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大型商贸平台商利用其垄断势力以收取通道费的形式向制造商、经销商和代理商等商户实施垄断行为。文章通过构建拥有竞争优势和处在竞争劣势的两个商贸平台商之间的价格竞争模型,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及其对流通产业组织的影响。研究表明:商贸平台的垄断势力和垄断行为之间表现出自我强化的特征,具有竞争优势的商贸平台可以通过向商户收取通道费和对采购者实施低价策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高的利润水平,而且其实施低价策略的成本将完全由商户承担。在不受政策等外生变量约束的条件下,伴随着商贸平台商的市场势力增强,必然会出现收取通道费等垄断现象,从而解释为什么流通部分领域会出现了"一家独大"...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杜创  
本文结合平台经济学(多边市场理论)一般原理和中国实践,分析了当前我国平台经济反垄断领域若干热点和深层次问题。本文认为,对平台不公平价格竞争、低于成本销售、二选一、大数据杀熟、链接封禁等热点问题的分析,简单套用普通产品市场经济学是不够的,必须基于平台交叉网络外部性这一基本特征,否则可能得出错误的判断。与此同时,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在中国新发展阶段愈发重要,平台企业已成为中国微观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问题无可回避;需要平衡平台经济对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与平台可能走向垄断造成的效率损失,重点关注平台跨界与现有行业监管体制之间的冲突,反垄断与经济管制政策的分工等。
[期刊] 改革  [作者] 封思贤  杨靖  
近年来,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利用数据垄断优势进行"大数据杀熟"的现象屡见不鲜,既侵占了消费者利益,又给反垄断部门执法带来了较大挑战。中国人民银行正在试行的数字人民币为治理大型平台企业的数据垄断问题提供了新可能。通过构建消费者和平台企业的博弈模型,分析数字人民币发行后双方的演化稳定策略,结果表明:数字人民币的可控匿名等设计能保护消费者支付隐私,抑制"大数据杀熟",进而助力防范平台企业的数据垄断风险。数字人民币能够提高用户支付效用,增强消费者使用意愿,并通过不断分流平台企业数据降低数据垄断风险。防止大型平台企业利用数据垄断优势攫取不正当利益,应尽快推进数据要素权属立法保护,创新支付领域反垄断与金融监管方式,加大数字人民币稳妥推进力度,推动数字支付市场不断审慎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