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34)
2023(12167)
2022(10641)
2021(10008)
2020(8248)
2019(19165)
2018(19194)
2017(36582)
2016(19542)
2015(21534)
2014(21389)
2013(21072)
2012(19021)
2011(17070)
2010(16947)
2009(15455)
2008(14856)
2007(12725)
2006(11085)
2005(9418)
作者
(54051)
(44627)
(44084)
(42028)
(28466)
(21297)
(20051)
(17458)
(16845)
(15767)
(15371)
(14815)
(14003)
(13933)
(13668)
(13376)
(13307)
(13190)
(12692)
(12644)
(10922)
(10826)
(10521)
(10097)
(9932)
(9904)
(9857)
(9783)
(8838)
(8712)
学科
(72734)
经济(72661)
管理(62562)
(59082)
(51853)
企业(51853)
方法(33891)
数学(28348)
数学方法(28032)
中国(19552)
技术(18820)
(18429)
(18429)
业经(18235)
(16204)
地方(15107)
理论(14721)
(13068)
贸易(13058)
技术管理(13032)
(12898)
(12613)
(12554)
农业(12537)
(12334)
财务(12274)
财务管理(12254)
环境(11727)
企业财务(11632)
教育(11613)
机构
大学(268681)
学院(267044)
管理(112442)
(101768)
经济(99447)
理学(98299)
理学院(97239)
管理学(95714)
管理学院(95211)
研究(84567)
中国(61595)
(56998)
科学(52940)
(45688)
(40755)
业大(38620)
中心(38481)
(37655)
研究所(37291)
财经(37139)
(37115)
(36194)
师范(35896)
北京(35878)
(33802)
(31373)
(31185)
商学(29478)
商学院(29155)
师范大学(29092)
基金
项目(189100)
科学(149583)
研究(141834)
基金(136339)
(117583)
国家(116541)
科学基金(101530)
社会(88276)
社会科(83554)
社会科学(83534)
(74765)
基金项目(73365)
自然(65899)
教育(65192)
自然科(64364)
自然科学(64352)
自然科学基金(63206)
(62401)
编号(58578)
资助(54347)
成果(47024)
(43732)
重点(41700)
(41136)
课题(39937)
创新(39907)
(39820)
项目编号(37102)
大学(35677)
教育部(35649)
期刊
(109084)
经济(109084)
研究(77781)
中国(50137)
管理(42988)
学报(39068)
科学(37234)
教育(35358)
(34092)
(32748)
大学(29896)
学学(27666)
技术(24735)
农业(23450)
(19724)
金融(19724)
业经(19025)
财经(17159)
经济研究(17081)
图书(16505)
科技(15572)
(14532)
问题(13550)
理论(13522)
技术经济(13470)
(12753)
实践(12645)
(12645)
现代(12170)
商业(12139)
共检索到3799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沈蕾  何佳婧  
越来越多的文献开始探讨价值共创对品牌发展的影响,但关于平台如何共创品牌价值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为此,本文对国内外平台品牌价值共创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首先,本文从价值、共创、价值共创、平台价值共创、平台品牌价值等方面梳理了平台品牌价值共创概念的演变,并归纳提炼出基于消费者体验视角、基于服务主导逻辑、基于品牌生态圈的平台品牌价值共创的三大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平台品牌价值共创的概念模型,有效解释了平台品牌价值共创的"黑箱"机制:其核心是品牌契合平台,连接平台供需双方、品牌体验和品牌能力生态圈,从而形成平台品牌价值共创闭环。其次,基于概念模型,分析总结了四种主要的平台品牌价值共创的影响因素:社会支持,顾客互动,平台任务-技术匹配性和多边市场主体协作。最后,提出了平台品牌价值共创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一佳  石忠义  
本文聚焦于消费者诚意动机感知对绿色品牌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假设自我概念一致是连接诚意动机感知与绿色品牌价值共创意愿的中介机制,并进一步剖析了价格促销的调节作用。通过分析收集的486份数据发现:诚意动机感知正向影响消费者的绿色品牌价值共创意愿,自我概念一致在此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的作用;价格促销正向调节消费者诚意动机感知与绿色品牌价值共创意愿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正向调节自我概念一致与绿色品牌价值共创意愿之间的关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田佳勉  沈蕾  陈叶  
将产消逻辑的思维范式整合到品牌研究领域,从顾客产消的内涵特征、行为模式、作用机制等几方面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指出顾客产消在互联网情境下表现为信息生产与消费相融合的复合型行为特征,并指出企业品牌价值共创是顾客产消主要的社会活动形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姚琦  邓玉成  
在Web2.0技术给顾客参与行为带来的变化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顾客参与共创品牌体验价值的机制,并从借助调节定向识别参与偏好、引导虚拟社区顾客公民行为、提升顾客参与网络嵌入水平和激发顾客参与自我效能感等四个方面提出了Web2.0环境下顾客参与共创品牌体验价值的关键治理思路。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邱强  陆萍  
品牌价值能够持续不断地创造新价值,同时又能维持其稳定的市场价格及其销售占有率。目前会计却因为自创品牌缺乏合适的计量属性而不反映品牌价值信息,无疑削弱了会计的作用。本文以品牌资产定义为基础,从财务学角度提出了以未来收益为基础的折现模型和以股价为基础的评估模型,对自创品牌的计量属性进行了探索。认为品牌是一项永久性资产,其后续计量不应该摊销,而应采取逐年重估的方法确认重评估减值或增值。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婧  邓卉  
近期品牌文献开始将研究边界从消费市场转向组织市场,但仍缺乏对产业服务品牌的足够关注。此外,文献遵循传统的品牌价值链模型,将品牌价值的产生聚焦于企业单方面的营销策略,并未考虑多重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和价值共同创造活动。本研究将服务主导逻辑的思维范式整合到品牌研究领域,首先根据三家产业服务企业的定性访谈识别了品牌价值共创活动的关键维度,并确立研究框架,进而通过258对产业服务提供商与客户企业的问卷调查对品牌价值共创的维度及其对品牌绩效的影响进行验证。研究提取了四组利益相关者界面上八个维度的品牌价值共创活动,这些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品牌价值的顾客认知以及最终的品牌绩效。论文是首个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视角对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燚  李冰鑫  刘进平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顾客通过互联网平台参与产品开发与更新、主导网络口碑传播等方式,已成为品牌价值创造的重要主体,深刻改变着品牌管理模式。本文以小米手机为例,借助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相关质性资料进行内容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小米手机品牌的快速成长得益于其建立了契合互联网“专注、极致、快、信任”的企业文化和团队理念,将产品定位为发烧友而生的年轻消费者群体,积极进行线上、线下交流互动,将顾客培育成为粉丝和发烧友,引导顾客积极参与产品开发、更新以及口碑传播,从而实现小米手机品牌的快速成长。 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检验和命题发展,总结出顾客参与网络品牌价值共创的文化机制、产品机制、互动机制、参与机制、口碑机制及其相应命题。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燚  李冰鑫  刘进平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顾客通过互联网平台参与产品开发与更新、主导网络口碑传播等方式,已成为品牌价值创造的重要主体,深刻改变着品牌管理模式。本文以小米手机为例,借助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相关质性资料进行内容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小米手机品牌的快速成长得益于其建立了契合互联网"专注、极致、快、信任"的企业文化和团队理念,将产品定位为发烧友而生的年轻消费者群体,积极进行线上、线下交流互动,将顾客培育成为粉丝和发烧友,引导顾客积极参与产品开发、更新以及口碑传播,从而实现小米手机品牌的快速成长。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检验和命题发展,总结出顾客参与网络品牌价值共创的文化机制、产品机制、互动机制、参与机制、口碑机制及其相应命题。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燚  李冰鑫  刘进平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顾客通过互联网平台参与产品开发与更新、主导网络口碑传播等方式,已成为品牌价值创造的重要主体,深刻改变着品牌管理模式。本文以小米手机为例,借助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相关质性资料进行内容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小米手机品牌的快速成长得益于其建立了契合互联网"专注、极致、快、信任"的企业文化和团队理念,将产品定位为发烧友而生的年轻消费者群体,积极进行线上、线下交流互动,将顾客培育成为粉丝和发烧友,引导顾客积极参与产品开发、更新以及口碑传播,从而实现小米手机品牌的快速成长。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检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全飘  周洁如  
在价值共创的理论框架下,以内容互动型旅游社区马蜂窝为案例,对马蜂窝不同阶段的发展策略进行梳理,分析内容生产者和内容消费者这两类目标用户的参与行为,对马蜂窝的品牌价值共创机制进行研究,提取出用户视角下马蜂窝的核心品牌价值,并据此提出在线旅游社区的品牌价值提升策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丹  张林荣  蒋仕益  
伴随高质量发展理念的不断贯彻落实,品牌建设不断深化。品牌作为公司重要资产之一,包括商标、商誉、质量乃至售后服务水平。提高品牌价值是我国建设制造强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环节。本文以2016-2018年胡润中国品牌榜公布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品牌价值和公司价值的相关理论和文献,构建品牌价值对公司价值影响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品牌价值与公司价值正相关,并且滞后一期的品牌价值与公司价值正相关。这表明品牌价值的提升对公司当期价值和未来价值的提升都有着重要贡献,公司品牌价值建设得越好,公司盈利能力越持久,公司价值也因此得到提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袁安府  黄丹  邵艳梅  
本文结合物理学力学理论,构建品牌价值提升力场模型,从整合营销角度提取了影响品牌价值提升的六大因素,并重点考察其在行业竞争大背景下的影响,动态分析各因素对品牌价值提升的具体作用。实证研究表明:品牌支撑力、促销拉力、推力对品牌价值提升有正向作用,而品牌自身重力和市场压力的作用则相反。行业竞争的存在,负向调节了品牌支撑力,促销拉力与推力对品牌价值提升有作用。因此,企业要综合利用各种品牌影响因素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而且这种努力一定要超越行业竞争带来的影响。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雨  李忠魁  
品牌价值是指顾客基于自身的认识和理解,对品牌所做出的差异性选择,而为企业产品或者服务带来的现金流或其他附加值。品牌价值由成本价值、关系价值和权力价值构成,品牌价值评价主要从财务、企业和消费者3个角度入手,品牌价值评价的基本方法是成本法、收益法。国际上流行的评价方法有Interbrand评价法、《金融世界》评价法、大卫·艾克的品牌资产五星模型法等。目前林业品牌价值评价存在4个方面的问题:(1)林业品牌价值低;(2)林业企业缺乏品牌意识;(3)林业企业不重视品牌管理;(4)没有建立较完整的林业品牌价值评价体系。建议增强林业品牌意识,成立林业品牌价值评价管理机构,增加林业品牌价值评价的投入,加快制订林业品牌价值评价标准,积极开展林业品牌价值评价体系研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施建军  
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品牌价值生成问题成为了西方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由于理论的出发点不一样,品牌价值理论对劳动价值理论和效用价值理论均提出了挑战。品牌价值不仅仅是产品实体价值的表现,更多的是产品内含的文化附属价值,是市场中消费者态度和消费者行为的综合价值体现。乔均教授发表的《品牌价值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保利  娄永乐  
为探明各种科技要素投入和各种科技产出对品牌资产的不同影响,以连续5年进入中国500强企业中的86个企业为样本,分别用科技创新的投入和产出维度与品牌价值做多元回归,结果表明,投入和产出两个维度都正向影响品牌价值,其中研发经费投入存量、研发人员投入存量和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都正向显著影响品牌价值,但研发人员投入强度的影响不显著;三种专利产出也都显著正向影响品牌价值,且质量高的专利影响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