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22)
2023(14669)
2022(12262)
2021(11519)
2020(9762)
2019(22662)
2018(22597)
2017(44414)
2016(23757)
2015(26673)
2014(26518)
2013(26338)
2012(23589)
2011(20992)
2010(21101)
2009(19590)
2008(19406)
2007(17080)
2006(15028)
2005(13503)
作者
(67759)
(55965)
(55843)
(53116)
(36041)
(26757)
(25417)
(21975)
(21355)
(20165)
(19272)
(18828)
(17926)
(17764)
(17099)
(17085)
(16878)
(16548)
(16072)
(16035)
(13857)
(13709)
(13612)
(12932)
(12510)
(12497)
(12484)
(12428)
(11125)
(10975)
学科
(101583)
经济(101471)
(94510)
(86466)
企业(86466)
管理(83087)
方法(49155)
数学(39743)
数学方法(39069)
业经(32293)
(29880)
(29744)
(22831)
中国(22762)
财务(22756)
财务管理(22730)
企业财务(21504)
农业(21059)
(20677)
技术(20339)
理论(20056)
(18529)
地方(17411)
(17141)
(17101)
贸易(17089)
(16986)
(16443)
(16408)
(15851)
机构
学院(340109)
大学(335886)
管理(143294)
(135450)
经济(132645)
理学(123997)
理学院(122778)
管理学(120644)
管理学院(120034)
研究(102847)
中国(81545)
(71337)
科学(63602)
(62462)
(53519)
(50608)
财经(50335)
(49909)
业大(49893)
中心(47210)
研究所(45892)
(45739)
北京(44843)
农业(42011)
(40933)
(40844)
师范(40573)
经济学(39376)
商学(38385)
商学院(38007)
基金
项目(229177)
科学(181480)
研究(168931)
基金(166754)
(143478)
国家(142219)
科学基金(124953)
社会(105821)
社会科(100396)
社会科学(100368)
(90705)
基金项目(88370)
自然(82352)
自然科(80537)
自然科学(80521)
自然科学基金(79086)
教育(77307)
(74646)
编号(69765)
资助(69512)
成果(54530)
重点(50208)
(49880)
(49756)
(47940)
课题(46684)
创新(45824)
(43818)
项目编号(43690)
科研(43561)
期刊
(149688)
经济(149688)
研究(97432)
中国(59735)
管理(57529)
(50415)
(49178)
学报(47860)
科学(46391)
大学(37240)
学学(35284)
教育(34757)
农业(34242)
技术(33387)
(31062)
金融(31062)
业经(27497)
财经(24446)
经济研究(23195)
(20855)
(20082)
技术经济(19251)
问题(19014)
现代(16902)
商业(16670)
理论(16552)
科技(16387)
图书(16049)
财会(15912)
统计(15798)
共检索到492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勇  周学春  
以往关于商业模式的研究关注的对象为独立的企业个体,缺少对具有生态系统结构的平台企业的商业模式的研究。本文通过识别平台企业的典型特征,并且对比了平台企业和单边企业商业模式的差异,构建了一个平台企业商业模式的研究框架。即平台企业商业模式的本质就是,在三种有效的治理机制(监控模式、社区构建和自我参与)的基础上,平台企业通过五种价值活动(价值主张、价值生产、价值传递、价值获取和价值分享)的开展和实施,使得平台生态系统的三种重要群体(领导种群、关键种群和支持种群)得以持续的生存和发展,从而实现种群群体间的共生和依赖,最终构建出一个和谐、健康、可持续的平台生态系统。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念华  余明阳  薛可  
以双边市场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处于双边市场环境中的物联网平台企业在商业模式上需要构建适配的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模式。价值创造包括明晰目标市场、组织价值活动、表达价值主张;价值获取包括挑选收费对象、拟定具体价格、确定收益来源。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生金  徐明  
商业模式研究命题的确立与平台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迅速崛起,引起了学术界对平台模式本质及特殊性的高度关注。模型化是目前学术界在平台模式研究中广泛采用的一种表达方法,但这种表达方法存在重要素罗列、轻关系建构的不足。鉴于此,文章利用扎根理论提取平台模式的24个核心要素,进而利用UCINET网络关系分析工具量化分析24个核心要素间的关系及重要性,建构包含基础模块、服务模块、交易模块、价值模块在内的平台模式架构模型。研究发现,作为商业模式的一种,应基于平台模式的价值逻辑本质、价值关系的复杂性、价值传递与价值分配在整个商业模式中的重要性以及价值逻辑各环节的分离特性,进行平台企业商业模式设计与创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东升  贾婳  李琦  任春敏  
在数字全球化的今天,以产品为中心、制造为导向的传统商业模式日益被新兴商业模式替代,作为一种新兴商业模式,平台以"赢家通吃"的威力风靡全球。为何平台模式如此备受青睐?平台企业的利润源自哪里?如何实现企业最终目标——价值创造?文章在借鉴平台商业模式资源配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平台模式的盈利驱动,搭建平台商业模式实现价值创造的逻辑框架。以典型平台企业——阿里巴巴为例,采用纵贯式单案例研究方法,根据商业模式驱动投资战略选择的逻辑,分析案例企业的投资战略如何驱动其资源配置和价值创造,进而实现价值创造。研究发现:平台商业模式以用户为中心的特征决定企业多元化投资战略;投资战略实施驱动其表内轻资产、表外重资源的资源配置特征;获取连接红利决定其高净利盈利驱动特征;盈利驱动决定了经济价值,资源配置决定了账面价值,二者共同决定企业价值创造,其中经济价值是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来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郝兴霖   张樨樨  
文章基于共生理论构建了涵盖“共创主体—共创网络—共创环境”的平台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前因条件联动模型,并结合NCA和fsQCA方法探讨了多维前因条件与平台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和充分性关系。结果表明:单个前因条件并不构成平台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必要条件,但强化共创网络结构嵌入能够发挥较为普适的作用;存在“共创精神-生态联动”等3种引发高水平商业模式创新的组态模式,并且高管企业家精神、用户共创参与以及环境动态性存在互补关系;存在4种引发非高水平商业模式创新的组态模式,表明前因条件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属于非对称因果关系。研究结论能够为平台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实践指导,从而促进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卫武  赵璇  
在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背景下,把众创空间作为"双创"服务平台,从平台视角探讨其平台开放度对在孵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加入了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和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得到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并通过收集来自不同"双创"服务平台的219家在孵企业的样本数据对模型进行统计检验以获得实证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平台开放度对在孵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共享在平台开放度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冗余资源在平台的开放度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中起着负向调节作用;冗余资源负向调节知识共享的中介效应,冗余资源较低时,平台开放度通过知识共享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效应较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易加斌  王茜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促使各类型企业逐步向平台型企业转变,我国平台型企业在引进海外先进商业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本土环境的特点开展了商业模式二次创新,逐渐赶超了原有企业。各大平台型企业在商业模式二次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和我国的制度环境相适应。通过构建"制度环境、商业模式创新以及商业模式二次创新"的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在丰富了商业模式二次创新理论的基础上,也为企业在迅速变化的制度环境中怎样开展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指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骁   刘润喆   吴小龙   孙瑞晨  
与已有赋能研究所刻画的耦合逻辑不同,本文采用嵌入式案例研究设计,基于复制逻辑剖析了“树根互联”工业互联网平台驱动3家被赋能企业实现商业模式创新能力构建的解耦逻辑,据此提炼出新的赋能模式——“元赋能”。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元赋能模式包括被赋能企业数字基础夯实、被赋能企业与平台企业知识深度交互、被赋能企业与平台企业解耦3个阶段;(2)数字基座构筑、知识交互学习、认知蜕变跃升分别构成了元赋能模式不同阶段的重要行动;(3)数字技术的积累可供性、适应可供性、变异可供性特征分别构成了元赋能模式不同阶段的关键机制;(4)业务数据化、数据资产化、创新自主化分别构成了元赋能模式不同阶段的显性结果。本文剖析了元赋能模式的概念内涵,提炼了元赋能模式的关键实现机制,构建了元赋能模式的理论模型,从而拓展了现有赋能理论的边界,推进了商业模式创新领域的前沿研究。元赋能模式是工业互联网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也为深化理解工业互联网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新的理论洞见。由此,本文分别从国家、平台和被赋能企业3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和管理启示,以期为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新质生产力、助力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文  邢肖涵  梅蕾  贾月娟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导致了网络经济出现,在这个背景下平台型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同时商业模式创新的内涵也不断被完善和丰富。本研究依据前人文献及其理论的接受程度将零售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分为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实现四个要素,并结合零售平台企业的特点归纳其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发现:在价值主张角度的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突破口在于发掘或培养新的目标群体,综合交易双方制定价值主张;在进行价值创造时可以从自身资源整合能力和建设客户与企业交流通道两方面出发进行考虑;在价值传递角度,创新路径的重点是时间价值和营销模式创新;最后是价值实现,零售平台企业通过发掘新的收费目标来实现创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云芳  王东升  李琦  王毓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平台商业模式逐步盛行,甚至传统企业也开始向平台转型。然而平台商业模式企业如何进行资源配置,进而快速建立核心竞争力,是平台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聚焦平台商业模式企业的资源配置,以典型平台企业阿里巴巴为例,运用规范的案例研究方法,对阿里巴巴的平台商业模式影响企业资源配置的机理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平台商业模式具有"连接多方、服务用户"的特征,从而决定其采用以用户为中心的投资战略,进而决定其资源配置方面具有"轻资产、重股权"特征。通过深入解构平台企业资源配置的财务特征,最终得出平台商业模式影响企业资源配置的作用机理。文章可能的贡献是从财务视角搭建了"平台商业模式→投资战略→资源配置"的逻辑框架,为平台商业模式围绕用户进行资源配置提供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运国  况倩  黄璐  
文章以短视频行业典型企业“快手”为例,结合行业估值特点和企业商业模式特点对用于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的DEVA模型进行修正,以单体初始投资成本、市场占有率、活跃用户数量等非财务指标为核心,解除了企业价值评估严重依赖财务数据和盈利预测的限制。研究发现,短视频企业的商业模式通过影响资源配置逻辑和盈利驱动特征,决定企业的营业利润、成长性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终实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结论填补了商业模式对企业价值影响方式和路径的研究空白,亦为短视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和战略调整提供了理论支持,丰富了短视频企业价值评估工具。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唐彬  卢艳秋  赵彬  
[目的/意义]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平台企业所处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平台同质化严重,平台企业内部所拥有的创新资源、创新能力不足,无法有效支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跨界搜寻与大数据能力的协同作用能够为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有力支撑。[方法/过程]对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及商业模式创新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基于平台企业商业模式构成要素,构建跨界搜寻与大数据能力协同作用模型。[结果/结论]跨界搜寻有助于创新知识流动和创新资源获取,大数据能力可以完成资源整合及深度分析,二者的协同作用可以促进市场新知识发现,有利于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运国   金凇宇   范锶丹  
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在数字化浪潮下,平台经济蓬勃生长,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和前沿技术赋能有效提高了供需双方信息匹配和资源配置效率,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增值。文章以BOSS直聘平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BOSS直聘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及特点,从资源配置、盈利驱动和价值创造三个角度深入挖掘了网络招聘平台商业模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对BOSS直聘平台提出持续增强技术能力、加快构建泛招聘服务生态圈和扩大灵活用工及蓝领招聘市场等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婕  胡玥  张千友  
大宗商品服务平台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成为近年来业界和学界的热点话题。本文基于资源编排理论,以积微物联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企业2013-2020年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分析,揭示大宗商品服务平台型企业数字化建设的“前因-过程-结果”内在机理及其商业模式创新演进路径。研究发现,第一,资源编排视角下企业所面临的资源情境和战略导向是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二,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其资源编排动作由“资源结构化”向“资源捆绑”再向“资源利用”不断演进。第三,积微物联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表现为“单平台型商业模式-双平台型商业模式-OMO型商业模式”。本文为大宗商品服务平台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一个特色样本。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凤  张玲玲  薛佳玉  张秋柳  
"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1%项目"的实施推动了中国国家基因库的建立。随着国家精准医学计划的布局实施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预防性的疾病检测和疾病规避成为疾病治疗外,医疗健康产业中的重要发展领域,越来越多的普通老百姓将基因检测作为首选的疾病诊断手段,从而促进了我国基因组学行业的迅猛发展。华大基因作为国家基因库的推动建立者,具备着得天独厚的平台优势。本文将依托国家基础科学工程(国家基因库)进行发展的模式定义为平台模式。对于基于平台模式的研发型企业,本文选取国内最大的基因组学行业上市公司——华大基因,利用商业画布理论,从全产业链角度解读华大基因的商业模式特点及其商业模式的有效性。由于基于平台模式的研发型企业依托国家科研平台进行基础研发和商业运作,此类公司能够积累大量的基础研究数据和关键合作机构,形成了其他公司所不具有的平台效应和规模效应。本文对影响此类公司商业模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对其价值评估的理论框架,以及后续研究方向,以期对同类型企业的经营管理及价值评估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