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55)
- 2023(14672)
- 2022(12434)
- 2021(11527)
- 2020(9712)
- 2019(22064)
- 2018(21872)
- 2017(42628)
- 2016(22829)
- 2015(25499)
- 2014(25014)
- 2013(25151)
- 2012(22626)
- 2011(20181)
- 2010(20077)
- 2009(18544)
- 2008(18512)
- 2007(16407)
- 2006(14581)
- 2005(12734)
- 学科
- 济(97751)
- 经济(97538)
- 业(92578)
- 企(84263)
- 企业(84263)
- 管理(82520)
- 方法(44304)
- 数学(34653)
- 数学方法(34317)
- 业经(32153)
- 财(31221)
- 农(30757)
- 中国(23143)
- 务(22560)
- 财务(22497)
- 财务管理(22476)
- 农业(21667)
- 企业财务(21297)
- 技术(19824)
- 和(19274)
- 理论(18598)
- 学(18058)
- 地方(18057)
- 划(17995)
- 制(17874)
- 环境(17609)
- 策(16092)
- 贸(16081)
- 贸易(16074)
- 易(15552)
- 机构
- 学院(329392)
- 大学(325724)
- 管理(138207)
- 济(133407)
- 经济(130725)
- 理学(119771)
- 理学院(118555)
- 管理学(116834)
- 管理学院(116231)
- 研究(102852)
- 中国(77944)
- 京(68811)
- 科学(63521)
- 财(61822)
- 农(52522)
- 所(50649)
- 财经(49842)
- 业大(48567)
- 江(48146)
- 中心(46451)
- 研究所(45972)
- 经(45304)
- 北京(43097)
- 农业(40957)
- 范(40531)
- 师范(40200)
- 经济学(39264)
- 州(38789)
- 院(37382)
- 商学(37164)
- 基金
- 项目(224676)
- 科学(178488)
- 研究(166551)
- 基金(164335)
- 家(141430)
- 国家(140161)
- 科学基金(122869)
- 社会(107149)
- 社会科(100936)
- 社会科学(100905)
- 省(88369)
- 基金项目(87970)
- 自然(79463)
- 自然科(77608)
- 自然科学(77592)
- 自然科学基金(76235)
- 教育(74778)
- 划(72685)
- 编号(67931)
- 资助(66408)
- 成果(53196)
- 重点(49301)
- 部(49213)
- 创(48812)
- 发(47538)
- 课题(45292)
- 创新(44835)
- 国家社会(43609)
- 业(43266)
- 教育部(42510)
- 期刊
- 济(150654)
- 经济(150654)
- 研究(95033)
- 中国(57920)
- 管理(54500)
- 财(49628)
- 农(48759)
- 学报(47787)
- 科学(46068)
- 大学(36808)
- 学学(34922)
- 农业(34232)
- 教育(31934)
- 技术(29739)
- 业经(27271)
- 融(25152)
- 金融(25152)
- 财经(24480)
- 经济研究(22789)
- 经(20985)
- 业(19636)
- 问题(19321)
- 技术经济(18093)
- 现代(16548)
- 科技(16280)
- 商业(15525)
- 理论(15412)
- 图书(15176)
- 财会(14858)
- 资源(14728)
共检索到475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钱贵明 胡蕾
数字技术驱动下的平台经济迅猛发展,依托平台企业的平台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诸多乱象,包括平台企业立足数字智能技术实现用户技术锁定、消费者杀熟以及掠夺性定价等,由此引致了平台垄断,并对平台用户权益以及社会福利产生了诸多负外部性。强化平台之间用户、数据、技术等要素的透明与流通,实现平台商业层面的“生态互通”有助于强化平台企业的竞争逻辑,提升平台经济的可持续性。基于此,本文以“生态互通”为研究情境,考察其在平台双边市场带来的消费者归属的转变,在经典的霍特林模型基础上,分析生态互通对平台经济系统内不同参与者福利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生态互通能有效促进商家和消费者福利增长,在平台运营稳定后,生态互通也能促进平台企业收益增长,但是在运营初期,由于固定成本较高,生态互通会降低平台企业的收益。据此,提出在政府层面应加强对不正当竞争的监管,在企业层面应推动要素互通的竞争理念,在用户层面应引导消费者流动,最终合力推动生态互通运行模式的实质性构建。
关键词:
平台企业 生态互通 社会福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紫云 杨兰品
本文从国有企业利润来源及分配角度,探讨了国有企业对社会福利造成的影响。通过假设估算出2003~2012年国有工业企业低效率造成的潜在利润流失程度,并且运用2003~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国有企业分配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国有企业效率低下会带来潜在的利润流失,潜损利润比平均可达51.448%,并呈现下降趋势;国有企业分配扭曲程度与短期和长期收入差距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对长期收入差距影响更大;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看,国有企业带来的巨额潜在利润流失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均会对社会福利造成损失。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少国 邓阳
削减过剩产量是我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处于产量过剩行业的国有企业同样面临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任务,然而在此背景下国企发展对社会福利效应的影响却缺少文献研究。为此,基于混合寡头理论,构建了以国有企业民营化为代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产量过剩行业不同类型企业产量及社会福利效应影响的理论模型,并选取2008—2016年全国典型的6个产量过剩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有企业民营化程度提高使国企产出水平降低,而民企及外企产出水平增加,社会福利水平具有下降趋势;产业补贴提高使社会福利水平呈倒U形趋势;产量限制政策的增强对民营化程度较低行业的社会福利效应呈现U形变化趋势,对于民营化程度中等行业的社会福利效应则呈递减趋势。据此提出应深入推进处于充分竞争行业的国企混改、补贴政策向研发环节转移、以资本引导调控产出及构建互利开放的对外市场格局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敏 屈艳芳
本文在综合考虑企业并购可造成的潜在垄断及其产生的效率优势基础上 ,对发生并购的几种可能情况进行了局部均衡分析 ,以阐明并购的社会福利效应 ,并得出结论 :对于企业并购后由于市场垄断力增强而使产品价格上升的情况 ,若效率优势达到一定程度 ,仍可增进社会福利 ;而对于并购后价格下降的情况 ,并购是无条件地增进了社会福利。这一结论对于我国改革企业产权制度和完善资本市场 ,推进企业并购市场化、社会化和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盛永祥 田立新 马少辉
维持企业的持续创新行为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及整个社会福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构建行业线性需求函数、现行技术使企业以高成本生产、创新技术使企业以低成本生产,分析了独家垄断企业和双寡头垄断企业在价格决策下创新行为的产生条件,从而得出创新可以发生在独家垄断企业和双寡头企业,但竞争有利于创新的结论。同时也分析多家企业在产量决策下行业创新总投资和社会福利可知,竞争水平的提高可以增加行业创新总投资,但是竞争水平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复杂的,即随着竞争水平的提高,社会福利先上升、后下降,然后趋于稳定。
关键词:
价格 产量 企业创新 社会福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雷文妮 龚六堂
本文建立了一个两部门DSGE模型,模型中引入房地产部门,分析了在企业自由进入情况下,房价波动如何影响新企业的进入以及社会福利。研究发现,外部冲击导致的房价波动通过改变企业进入成本,对企业的进入决策产生影响,进而改变商品的多样性和总产出,对社会福利造成影响。不同冲击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大小与房价对企业进入成本的传递程度和房地产部门占经济中的比重直接相关,特别是当房价对企业进入成本的传递程度较大时,非房地产部门的技术进步冲击不但没有带来非房地产部门企业数目的增加,反而是加剧了非房地产部门的垄断程度,降低了社会福利。最后,本文通过1998到2010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对理论模型中房价影...
关键词:
内生化企业进入 房地产价格波动 社会福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田野
所谓技术创新指的是将科技成果投入商业化的应用,以创造和实现经济价值的行为和过程。技术创新对于国家、产业、企业都是十分重要的。江泽民曾指出:“技术创新是民族兴盛的灵魂”。而对于技术创新的社会贡献一般认为是由于技术创新本身及其外部性引起的,即技术创新的社会收益=私人收益+溢出利益(外部性)。这里的外部性是指非创新者也从创新者的创新中获得收益,而创新者并没有从货币和市场交换中得到补偿。技术创新的外部性主要是由于技术创新的扩散造成的,主要反映在技术的外部性,市场的外部性,创新的利益外部性。技术的外部性主要是由于非创新者根据创新者的创新成果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或对新产品实行反求工程,而且有关创新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谢申祥 张辉 王孝松
本文借助垂直差异产品的双寡头Cournot模型,分析了拥有先进技术的外国企业的技术授权策略及其引致的社会福利变化。研究发现,外国企业技术授权的最优方式将随进口关税水平的不同而不同。当外国企业拥有的技术水平较高,而进口关税较低时,固定收费方式的技术授权不会发生。当外国企业只能在固定收费和特许权收费方式中择一时,倘若进口关税较低(高),那么外国企业将偏好特许权(固定)收费方式的技术授权。此外,无论是固定收费还是特许权收费方式的技术授权均有可能降低进口国的社会福利,而且固定收费方式引致的社会福利并不总是高于特许权收费方式。外国企业借助两部收费有可能损害进口国的社会福利。
关键词:
进口关税 固定收费 特许权收费 社会福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夏晶 范丽君
考虑政府的最优补贴策略及其对企业、消费者和社会的影响问题。纳入政府、创新企业和异质性消费者三个主体,构建政府分别补贴给企业和消费者以及无政补贴时的博弈模型并分析均衡结果。研究表明:当创新产品生产成本处于较低或者中等水平时政府才应当实施补贴,否则不要补贴,并且创新产品生产成本越低,最优补贴额度越高。政府补贴给企业或者消费者时,等效地扩大了创新产品的需求,改善了企业收益、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并且,当企业面对异质性消费者时,政府补贴对企业的新产品创新起到积极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韩朝华 周晓艳
对1999年以来我国国有工业利润增长源的分析显示,这种利润增长的主要源泉不是国有企业的高效率,而是国有工业在部分基础工业领域中的垄断地位以及由此而来的厂商定价权势。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看,这种高盈利意味着工业资源的低效率配置和潜在的社会福利损失。因而,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鼓励非国有企业的发展,提高基础工业领域的竞争性,将能显著改善我国工业的资源配置状况并增进社会的整体福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立 姜春海
企业所有制结构将对企业的行为和绩效产生广泛的影响,并进而影响社会福利。传统观点认为,私有企业的效率高于国有企业,从而产生的社会福利也较高。本文则证明,企业行为、绩效和社会福利的变化情况,取决于成本差别情况和国有化程度高低。
关键词:
企业行为 绩效 社会福利 所有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小柯 吉生保 席艳玲
在竞争性市场中,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一样面临的是"价格——成本硬约束",这种约束机制保证了国有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相一致;而在垄断性市场中,国有企业面临的则是"价格——成本软约束",这种情形下国有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往往有悖于社会福利最大化。对自然垄断和资源垄断企业,政府管制的重点是价格和激励约束机制,要突出对成本指标的重视,以外部强制力实现"价格———成本硬约束";对行政性垄断企业,要积极消除,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并提供公平竞争环境;此外,要坚决抑制垄断企业利用垄断优势向竞争领域扩张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邵洪卫 李安 王晓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白雪洁 孙红印 汪海凤
R&D活动提高企业市场势力的途径是什么?R&D活动改善社会福利的途径与机制是否存在行业差异?本文利用2004—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在市场势力的度量模型——新产业组织生产法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企业的R&D活动因素,直接测算我国工业企业的市场势力,并基于企业所在行业、企业所有制和企业行为特征的不同视角,考察R&D活动对企业市场势力的影响,以及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价格两条路径对不同行业的社会福利效应的影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谢运博 陈宏民
以双边市场理论为基础,在考虑用户多归属行为的情况下,研究了互联网平台型企业的横向合并以及合并后禁止多归属对社会总福利的影响。多归属用户的存在,对社会总福利的提升是有利的。多归属用户越多,也越有利于企业横向合并后社会总福利的提升。如果合并后平台型企业禁止了用户的多归属行为,将有很大的可能性降低社会总福利。反垄断监管机构可以对平台型企业的横向合并行为本身比较宽容,但应该更加关注多归属用户的比例,以及企业禁止用户多归属的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