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88)
- 2023(6520)
- 2022(5435)
- 2021(4998)
- 2020(4213)
- 2019(8911)
- 2018(8438)
- 2017(15606)
- 2016(8635)
- 2015(9176)
- 2014(8613)
- 2013(8307)
- 2012(7531)
- 2011(6832)
- 2010(6630)
- 2009(6077)
- 2008(5806)
- 2007(5032)
- 2006(4186)
- 2005(3504)
- 学科
- 济(30169)
- 经济(30122)
- 管理(27342)
- 业(25526)
- 企(20355)
- 企业(20355)
- 方法(15068)
- 数学(13360)
- 数学方法(13246)
- 农(9428)
- 财(9194)
- 学(8791)
- 贸(7806)
- 贸易(7803)
- 易(7629)
- 中国(7379)
- 业经(7345)
- 农业(6647)
- 技术(6394)
- 环境(6273)
- 务(6029)
- 财务(6025)
- 财务管理(6016)
- 企业财务(5780)
- 制(5552)
- 划(5367)
- 银(4853)
- 银行(4815)
- 技术管理(4692)
- 融(4635)
- 机构
- 大学(125511)
- 学院(124209)
- 济(48064)
- 管理(47870)
- 经济(47250)
- 理学(43288)
- 理学院(42724)
- 研究(42496)
- 管理学(41868)
- 管理学院(41690)
- 农(34477)
- 科学(30882)
- 中国(30464)
- 农业(27907)
- 业大(27740)
- 京(25380)
- 所(22862)
- 研究所(21532)
- 财(19894)
- 农业大学(19328)
- 中心(19167)
- 江(16910)
- 财经(16849)
- 经(15573)
- 院(15038)
- 北京(14827)
- 省(14668)
- 室(14505)
- 经济学(14394)
- 业(14229)
- 基金
- 项目(95708)
- 科学(74933)
- 基金(72545)
- 家(67592)
- 国家(67066)
- 研究(58187)
- 科学基金(56725)
- 自然(41162)
- 自然科(40245)
- 自然科学(40218)
- 自然科学基金(39565)
- 基金项目(39386)
- 社会(39107)
- 省(37343)
- 社会科(37161)
- 社会科学(37149)
- 划(32122)
- 资助(28545)
- 教育(26377)
- 重点(21542)
- 计划(21097)
- 创(20453)
- 部(20381)
- 编号(20296)
- 科研(19516)
- 发(19321)
- 创新(19194)
- 科技(18836)
- 业(18782)
- 国家社会(16891)
共检索到1636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秋珍 邓自腾 兰静 刘雪连 范祥伟 薛毅 马云飞
为研究干酪乳杆菌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急性结肠炎小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及对结肠的保护作用,本研究分为对照组、DSS组、干酪乳杆菌组和干酪乳杆菌预防组,通过旷场试验比较各组小鼠行为学差异;统计并比较不同组小鼠体重、结肠长度、肠道上皮、炎性浸润、粪便潜血等的变化;HE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肠道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1)干酪乳杆菌预防组小鼠在旷场箱中活动的距离及在中央区域停留的时间显著增加(P<0.05);2)与DSS组相比,干酪乳杆菌预防组结肠长度、小鼠体重显著增加,组织学评分和疾病活跃指数显著降低(P<0.05),结肠肠道结构更加完整。综上,干酪乳杆菌可减轻小鼠焦虑样行为,缓解DSS对小鼠结肠的损伤,发挥对急性肠炎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 结肠炎 小鼠 行为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凯 戴志远 沈清 郑振霄
为了研究3种不同海洋脂质——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二十二碳五烯酸(docosapentaenoic acid, D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 DHA)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及其肠道菌群的影响,本实验采用葡聚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DSS)诱导的C57BL/6小鼠为UC模型,以小鼠的体质量减少量、疾病活动指数、结肠表观、结肠长度、结肠的重量与长度比、苏木精-伊红染色结肠组织切片的显微观察及组织学损伤评分为指标评价3种海洋脂质对UC小鼠的干预效果,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研究了3种海洋脂质对小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海洋脂质均可以有效抑制UC小鼠体质量的下降、疾病活动指数的升高、结肠长度的缩短及组织损伤评分的升高,其中DPA在抑制体质量下降、疾病活动指数升高以及组织损伤评分升高方面的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其他二者。16S r DNA高通量测序的结果显示,3种海洋脂质可以有效抑制UC小鼠肠道内拟杆菌属、脱硫弧菌属、肠球菌属、埃希菌属/志贺氏菌属、乳球菌属、普雷沃菌属和毛螺旋菌属丰度的增加,阿克曼氏菌属、理研菌属、双歧杆菌属、布劳特氏菌属、丁酸杆菌属、真杆菌属和颤螺旋菌属丰度的降低,其中DPA对阿克曼氏菌属、理研菌属、丁酸杆菌属和埃希菌属/志贺氏菌属具有更加显著的调控作用。本研究表明,EPA、DPA和DHA这3种海洋脂质可以显著缓解UC小鼠的病症,并且可以显著改变UC小鼠肠道菌群的结构和组成,说明这3种海洋脂质对UC的管控作用或与其对肠道特定微生物的调控作用相关。本研究为海洋脂质,尤其是DPA的生物学效应研究提供了参考,并为膳食管控慢性疾病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建奎 魏春华 侯喜林 余丽芸 王桂华
【目的】利用干酪乳酸菌作为抗原传递系统来刺激机体产生黏膜免疫反应,从而研制有效的黏膜疫苗预防ETECF41的感染。【方法】重组菌在MRS培养基中进行表达,经SDS-PAGE、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分析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外源蛋白展示到菌体表面。将重组菌及空质粒菌株分别滴鼻接种SPF级Balb/c小鼠,采集血液样品测定小鼠产生抗F41的特异性IgG,收集小鼠肺部冲洗液、肠道冲洗液、阴道冲洗液及粪便样品测定小鼠产生抗F41的特异性sIgA,并对小鼠进行攻毒保护性试验。【结果】重组干酪乳杆菌pLA-F41/L.casei免疫小鼠能够产生明显的抗F41的sIgA和IgG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义刚 崔丽春 葛俊伟 唐丽杰 赵丽丽 李一经
【目的】研究以干酪乳杆菌作为传递抗原活载体表达猪细小病毒主要免疫保护性抗原VP2蛋白的免疫特性。【方法】将构建的重组猪细小病毒(PPV)VP2基因的细胞表面表达型载体pPG-VP2电转化干酪乳杆菌L.casei393,获得阳性重组菌pPG-VP2/L.casei393。重组菌以2%乳糖为诱导物,在MRS培养基中进行诱导,经SDS-PAGE、Westernblot及间接免疫荧光分析,目的蛋白获得表达。将重组菌及空质粒菌株分别口服接种Balb/c小鼠,收集粪便及肠黏液样品测定小鼠产生抗VP2的特异性sIgA,采集血液样品测定小鼠产生抗VP2的特异性IgG,并对获得的抗体进行PPV中和活性的测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平 李晓芳 余颖 张颖莹 张家明 李春美 李凯凯
为探究不同饮食模式对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的影响,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ility mild stress,CUMS)模型,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ormal diet,ND)、正常饮食应激组(normal diet stress,NDS)、高脂饮食组(high fat diet,HFD)和高脂饮食应激组(high fat diet stress,HFDS),对小鼠的行为、体质量、脂质和神经递质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与ND组相比,HFD组小鼠糖水偏好显著降低,旷场试验中总运动距离、进入中心区域次数和跨格次数降低,HFDS组部分行为学指标较HFD组更低,且HFDS组部分行为学指标低于NDS组;HFD组体质量、体脂比、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最高,CUMS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和正常饮食小鼠的体脂比、TC和TG水平,且与NDS组相比,这些脂质指标水平在HFDS组更低。结果表明,高脂饮食易诱导焦虑抑郁样行为,且高脂饮食会加重CUMS诱导的焦虑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脂质代谢、中枢神经递质代谢途径有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秋珍 邓自腾 刘雪连 闫雪 宋维平 韩德平 马云飞
为研究干酪乳杆菌对沙门菌感染雏鸡空肠黏膜上皮损伤的保护作用,以450只1日龄SPF健康雏鸡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沙门菌组、干酪乳杆菌组、预防组、治疗组和预防治疗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分别用HE染色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雏鸡肠道黏膜结构变化和肠道中炎性因子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1)与沙门菌组相比,饲喂干酪乳杆菌预防使肠绒毛上皮柱状细胞排列整齐,维持肠绒毛的完整性。2)饲喂干酪乳杆菌使得沙门菌感染组的促炎因子IL-17、IFN-γ和TNF-α的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而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量显著增多(P<0.05)。综上,饲喂干酪乳杆菌能保护雏鸡肠道健康,减轻沙门菌对雏鸡空肠黏膜的损害,加强肠道的免疫功能。本研究为干酪乳杆菌预防畜禽沙门菌感染并应用于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知锋 敖日格乐 贺美玲 张欣 徐进 高思明 王纯洁
为研究乳酸链球菌素(Nisin)及大黄组方对患子宫内膜炎大鼠生殖系统内分泌调控与结肠炎症因子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子宫内膜炎与结肠之间的关系,构建子宫内膜炎模型,建模前后用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子宫中髓过氧化物酶(MPO)、催产素(OXT)和检测患子宫内膜炎大鼠结肠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结肠菌群的变化情况来确定治疗效果。结果表明:1)造模前后,空白对照组中MPO和OXT的浓度无显著性差异;造模24h,Nisin组、大黄组方中和高剂量组中MPO的浓度显著降低;大黄组方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中OXT的浓度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显著降低;造模48h,阴性对照组中OXT的浓度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其他各组;造模72h,阴性对照组中MPO显著升高,OXT的浓度显著降低,大黄组方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可显著降低子宫中MPO的浓度和显著增加OXT的浓度。2)在结肠中,患子宫内膜炎大鼠在0~72h阶段,阴性对照组中IL-1β和TNF-α的浓度显著升高,大黄组方高剂量组、Nisin组及阳性对照组中IL-1β和TNF-α的浓度显著降低。3)Nisin及大黄组方高剂量组显著增加结肠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显著减少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数量。研究发现Nisin和大黄组方高剂量组可降低子宫内膜炎大鼠子宫中MPO和OXT的浓度,患子宫内膜炎大鼠使结肠中IL-1β和TNF-α的浓度升高,Nisin、大黄组方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可降低IL-1β和TNF-α的浓度,还可以调节结肠中菌群结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梦婷 吴聪明 彭旋 曾建国
将健康的50头长大白杂交猪均分为5组,试验Ⅰ、Ⅱ、Ⅲ、Ⅳ组分别按每千克饲料添加博落回散30、150、300、600 mg混饲给药,相当于推荐临床剂量的1、5、10、20倍,对照组(CK)饲料中不添加博落回散,连续饲喂60 d,研究不同剂量博落回散对猪的生长性能、血液学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学的影响,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博落回提取物(MCE)抗结肠炎的潜在机制。结果表明,与CK相比,饲料中添加30 mg/kg的博落回散可显著提高试验猪的平均日增质量,显著降低料肉比,其他所用剂量的博落回散对试验猪的生长性能均无显著影响;饲料中添加30~600 mg/kg的博落回散的试验猪血液学和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变化,且各脏器组织未见异常病理性损害。可见,饲料中添加30~600 mg/kg博落回散连续饲喂60 d,试验猪具有较好的耐受性。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Genecards、STRING等工具和数据库初步揭示了MCE可能是通过作用于ESR1、BCL2L1、MTOR、MCL1、PTGS2、MAPK8、MMP9、MAPK1、ERBB2和PIK3CA等靶点,并通过ErbB和TNF等信号途径发挥抗炎作用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梦婷 吴聪明 彭旋 曾建国
将健康的50头长大白杂交猪均分为5组,试验Ⅰ、Ⅱ、Ⅲ、Ⅳ组分别按每千克饲料添加博落回散30、150、300、600 mg混饲给药,相当于推荐临床剂量的1、5、10、20倍,对照组(CK)饲料中不添加博落回散,连续饲喂60 d,研究不同剂量博落回散对猪的生长性能、血液学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及组织病理学的影响,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博落回提取物(MCE)抗结肠炎的潜在机制。结果表明,与CK相比,饲料中添加30 mg/kg的博落回散可显著提高试验猪的平均日增质量,显著降低料肉比,其他所用剂量的博落回散对试验猪的生长性能均无显著影响;饲料中添加30~600 mg/kg的博落回散的试验猪血液学和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变化,且各脏器组织未见异常病理性损害。可见,饲料中添加30~600 mg/kg博落回散连续饲喂60 d,试验猪具有较好的耐受性。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Genecards、STRING等工具和数据库初步揭示了MCE可能是通过作用于ESR1、BCL2L1、MTOR、MCL1、PTGS2、MAPK8、MMP9、MAPK1、ERBB2和PIK3CA等靶点,并通过ErbB和TNF等信号途径发挥抗炎作用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温啸 贺大方 倪学勤 张丹 丁艳东 辛金鸽 李利杰 曾东
【目的】研究干酪乳杆菌与银杏叶提取物协同的降血脂及抗氧化作用。【方法】将体质量为(20±1.0)g/只的60只健康雌性小鼠随机分成5组,即空白对照组、高脂对照组、干酪乳杆菌组、银杏叶提取物组及干酪乳杆菌与银杏叶提取物混合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建立肥胖模型,试验期为30d。试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小鼠体质量,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二醛(MDA)浓度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等的活性。【结果】干酪乳杆菌与银杏叶提取物协同作用,能明显降低肥胖小鼠体质量、TC、TG和MDA,与高脂对照组相比,小鼠...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 银杏叶提取物 降血脂 抗氧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誉颖 汤林杰 李姣 王佳 闫雪 韩德平 滕可导 马云飞
为研究干酪乳杆菌对发育期腹泻模型大鼠回肠黏膜结构及黏蛋白2(MUC2)含量的影响,利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过碘酸雪夫(PAS)染色法、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及RT-PCR方法,以36只4周龄SD雄性大鼠为试验对象,随机分成6组,每组6只。采用5%硫酸镁溶液灌胃构建腹泻模型,10~8 CFU/mL干酪乳杆菌(LcZhang)液灌胃进行预防治疗,生理盐水灌胃作为空白对照。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预防(6 h)组回肠V/C值、杯状细胞数量、MUC2蛋白含量及MUC2 mRNA的表达量比腹泻(6 h)组分别增加了10.89%、9.28%、26.44%和66.67%(P=0.00,P<0.01,P<0.01,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书文 吕加平 孟和毕力格 刘鹭 胡鲜宝
【目的】利用一株经体外筛选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的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Lactobacillus casei subsp.casei)SY13活菌制剂和灭活制剂研究D-半乳糖所致衰老模型小鼠体内抗氧化能力。【方法】采用SY13活菌制剂和灭活制剂饲喂由D-半乳糖连续皮下注射诱导的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以各组小鼠血清和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为指标,全面评价其在小鼠体内的抗氧化能力。【结果】Lactobacillus casei subsp.casei SY13活菌制剂高、中剂量组(2...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劲晔 顾蓓蓓 卢炜 刘静
[目的]阐明雷帕霉素(Rapa)对大肠杆菌诱发的乳腺感染的保护作用机制,为临床上寻找乳腺炎防控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原代培养大鼠乳腺上皮细胞,待细胞贴壁后,试验组采用100 nmol·L~(-1)的Rapa处理4 h后,细胞经感染比(MOI)为10的大肠杆菌处理2 h后用细胞刮刀刮取细胞,收集细胞上清液,用于Toll样受体4(TLR-4)及髓样分化因子(MyD88)蛋白、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及活性氧(ROS)释放检测。[结果]大肠杆菌刺激原代培养的乳腺上皮细胞后,TLR-4和MyD88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Rapa预处理可降低MyD88蛋白表达;同时,大肠杆菌刺激后,乳腺上皮细胞中促炎性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的表达及ROS的释放均显著升高。雷帕霉素能下调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显著降低ROS的释放量。[结论]Rapa抑制MyD88信号通路后可减轻大肠杆菌诱导的大鼠乳腺炎症反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魏伟 王安如 滕可导 王利利 苏华荔 马彤辉 汤林杰 俞明远 马云飞
为研究干酪乳杆菌对断奶仔猪十二指肠黏膜组织结构和功能及发育的影响,采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168头14日龄断奶仔猪为试验对象,随机分成7组,每组4个重复。研究结果显示:1)干酪乳杆菌预防组(E组)、预防治疗组(F组)的肠绒毛高度分别比大肠杆菌K88攻毒组(D组)明显增高了11.6%(P<0.01)和11.2%(P<0.01)和20.5%(P<0.01)。3)E组、F组的肌层厚度分别比D组增加了11.8%(P<0.05)和10.2%(P<0.05)。4)D组、E组、F组和直接治疗组(G组...
关键词:
仔猪 干酪乳杆菌 十二指肠 发育 组织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誉颖 刘雪连 卢斯婷 闫雪 韩德平 马云飞
为探究干酪乳杆菌对雏鸡十二指肠黏膜组织结构和功能及发育的影响,采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450只1日龄SPF健康雏鸡为试验对象,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雏鸡。结果表明:1)干酪乳杆菌预防组、治疗组及预防治疗组的肠绒毛高度分别比沙门氏菌攻毒组显著增高了19.04%、10.68%和12.21%;2)与鸡白痢沙门氏菌攻毒组相比,干酪乳杆菌预防组的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V/C)显著升高23.94%;3)干酪乳杆菌预防组、治疗组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含量显著高于沙门氏菌攻毒组;4)干酪乳杆菌预防组、治疗组、预防治疗组杯状细胞数量分别比沙门氏菌攻毒组显著升高72.26%、67.74%、65.32%。综上,饲喂干酪乳杆菌进行预防能够显著提高雏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V/C值、PCNA含量及杯状细胞数量,提示干酪乳杆菌能有效维护雏鸡肠道健康,减轻鸡白痢沙门氏菌对肠道黏膜组织结构的损害,促进肠道发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