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87)
2023(10526)
2022(8840)
2021(7973)
2020(6331)
2019(14120)
2018(13600)
2017(24940)
2016(13869)
2015(14977)
2014(14678)
2013(14465)
2012(13704)
2011(12874)
2010(12873)
2009(11786)
2008(11457)
2007(10165)
2006(9116)
2005(8432)
作者
(44322)
(36897)
(36830)
(34565)
(23639)
(18077)
(16461)
(14487)
(14308)
(12949)
(12686)
(12297)
(12118)
(11698)
(11661)
(11360)
(11169)
(10987)
(10796)
(10555)
(9616)
(9353)
(9066)
(8490)
(8473)
(8346)
(8299)
(8193)
(7640)
(7339)
学科
(61166)
经济(61101)
(36072)
管理(35446)
(26714)
企业(26714)
中国(19836)
(19174)
方法(19153)
地方(18837)
(17124)
数学(15824)
数学方法(15722)
业经(15285)
农业(13301)
(11987)
贸易(11974)
(11603)
(11539)
地方经济(10597)
(10589)
(10523)
金融(10522)
(10496)
银行(10447)
环境(10369)
(10155)
技术(10056)
(10018)
(8679)
机构
学院(201213)
大学(199921)
(81060)
经济(79543)
研究(77097)
管理(71472)
理学(61248)
理学院(60402)
管理学(59369)
管理学院(59017)
中国(56419)
科学(51211)
(48577)
(43213)
(41523)
农业(38681)
研究所(38083)
业大(37020)
(34624)
中心(33749)
(31285)
(27776)
师范(27303)
财经(27264)
(27251)
北京(27085)
(26298)
农业大学(24926)
(24912)
(24823)
基金
项目(136625)
科学(105941)
基金(97458)
研究(93199)
(88481)
国家(87681)
科学基金(72961)
社会(59613)
社会科(56387)
社会科学(56372)
(55886)
基金项目(51805)
自然(48405)
自然科(47263)
自然科学(47241)
(47003)
自然科学基金(46409)
教育(41796)
资助(38438)
编号(35859)
(35551)
重点(31576)
(29257)
成果(28490)
(28437)
计划(27619)
创新(27419)
发展(27356)
(26912)
科研(26287)
期刊
(94970)
经济(94970)
研究(57921)
(45766)
中国(44866)
学报(42727)
科学(35992)
农业(31394)
大学(30634)
学学(29207)
管理(26716)
(24488)
教育(22159)
(19320)
金融(19320)
业经(17788)
(16244)
经济研究(15528)
技术(15316)
财经(13327)
问题(12656)
业大(12361)
(11545)
(11527)
科技(11170)
农业大学(10848)
商业(10214)
(9572)
技术经济(9320)
世界(9199)
共检索到308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魏伟  王安如  滕可导  王利利  苏华荔  马彤辉  汤林杰  俞明远  马云飞  
为研究干酪乳杆菌对断奶仔猪十二指肠黏膜组织结构和功能及发育的影响,采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168头14日龄断奶仔猪为试验对象,随机分成7组,每组4个重复。研究结果显示:1)干酪乳杆菌预防组(E组)、预防治疗组(F组)的肠绒毛高度分别比大肠杆菌K88攻毒组(D组)明显增高了11.6%(P<0.01)和11.2%(P<0.01)和20.5%(P<0.01)。3)E组、F组的肌层厚度分别比D组增加了11.8%(P<0.05)和10.2%(P<0.05)。4)D组、E组、F组和直接治疗组(G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誉颖  刘雪连  卢斯婷  闫雪  韩德平  马云飞  
为探究干酪乳杆菌对雏鸡十二指肠黏膜组织结构和功能及发育的影响,采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450只1日龄SPF健康雏鸡为试验对象,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雏鸡。结果表明:1)干酪乳杆菌预防组、治疗组及预防治疗组的肠绒毛高度分别比沙门氏菌攻毒组显著增高了19.04%、10.68%和12.21%;2)与鸡白痢沙门氏菌攻毒组相比,干酪乳杆菌预防组的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V/C)显著升高23.94%;3)干酪乳杆菌预防组、治疗组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含量显著高于沙门氏菌攻毒组;4)干酪乳杆菌预防组、治疗组、预防治疗组杯状细胞数量分别比沙门氏菌攻毒组显著升高72.26%、67.74%、65.32%。综上,饲喂干酪乳杆菌进行预防能够显著提高雏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V/C值、PCNA含量及杯状细胞数量,提示干酪乳杆菌能有效维护雏鸡肠道健康,减轻鸡白痢沙门氏菌对肠道黏膜组织结构的损害,促进肠道发育。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昌  王喜亮  毕丁仁  肖运才  周祖涛  李筱雯  
选取120头杜×长×白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成负对照组(基础日粮)、正对照组(基础日粮+2.5g/kg抗生素)、M1组(正对照组+150g/t抗生素)、M2组(正对照组+300g/t抗生素),试验期30d,研究枯草芽胞杆菌TL对断奶仔猪生长发育、肠道环境及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发现:生长性能方面,与正对照组相比,M1组在体质量(断奶后30d)、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方面分别提高7.81%(P<0.05)、17.14%(P<0.01)和33.10%(P<0.01),且M1组和M2组可以极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率。血液指标方面,与正对照组相比,M1组血清GSH-Px、T-SOD分别提高9.0%(P<0.05)和32.78%(P<0.01),MDA降低43.71%(P<0.05),猪瘟抗体水平提高14.06(P<0.05)。肠道屏障方面,与正对照组相比,M1组可显著提高小肠绒毛高度,降低隐窝深度;与正、负对照组相比,M1组、M2组可显著提高盲肠乳酸杆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数量。由此得出,枯草芽胞杆菌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改善仔猪肠道环境及健康状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书松  李建华  白晓辉  康相涛  袁文菊  赵峰  肖传斌  
为了研究固始鸡十二指肠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组织学特点,应用大体解剖学和组织切片技术,对0~20周龄父母代固始鸡的十二指肠进行了发育形态学研究,并用Logistic方程模型模拟十二指肠质量的生长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周龄的增加,固始鸡十二指肠的长度、质量、周长、绒毛长度、肠腺隐窝深度、肠腺宽度及各肌层厚度均增大;十二指肠相对生长率、十二指肠指数和肠腺密度均呈下降趋势;肠绒毛有分支现象;淋巴组织的发育比较缓慢,到6周龄后才出现有淋巴小结。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佳易  杨桂芹  郭东新  石娇  潘秀东  
为研究不同纤维源及粗纤维(CF)水平对肉兔胃肠道发育及十二指肠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采用两因素析因设计,在等能等蛋白条件下,设两种纤维源(苜蓿草粉、稻壳粉),3个CF水平(12%,14%,16%),配制6种试验饲粮。饲粮中苜蓿草粉和稻壳粉比例分别为24.5%,31.5%,37.5%;14.0%,17.5%,22.0%。选择144只70~80日龄健康生长肉兔,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兔,单笼饲养。饲养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取1只兔屠宰取样,测定胃肠道长度、重量,并观察十二指肠组织形态。结果表明:饲粮纤维源及CF水平对肉兔胃、十二指肠、空回肠和盲肠的相对长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淑慧  王加启  彭华  孙鹏  卜登攀  周凌云  康海英  
通过体内外试验研究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natto,BSN)在奶牛胃肠道存活规律及停留时间。试验1:经过滤的荷斯坦奶牛瘤胃液或十二指肠液加入BSN菌液(芽孢含量为105cfu/mL),对照组不添加;将处理好的发酵液于39℃厌氧培养,瘤胃液检测发酵0、6、12、24、48和72 h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芽孢数,十二指肠液检测发酵0、1、2、3、4、5和6 h芽孢数。试验2:选取7头瘘管牛随机分成2组,处理组(4头)通过瘤胃瘘管投放100 mLBSN菌液(芽孢含量为108cfu/mL),对照组(3头)不投放;投放后6、12、24、48和72 h采集瘤胃液、十二指肠液和粪样。...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誉颖  汤林杰  李姣  王佳  闫雪  韩德平  滕可导  马云飞  
为研究干酪乳杆菌对发育期腹泻模型大鼠回肠黏膜结构及黏蛋白2(MUC2)含量的影响,利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过碘酸雪夫(PAS)染色法、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及RT-PCR方法,以36只4周龄SD雄性大鼠为试验对象,随机分成6组,每组6只。采用5%硫酸镁溶液灌胃构建腹泻模型,10~8 CFU/mL干酪乳杆菌(LcZhang)液灌胃进行预防治疗,生理盐水灌胃作为空白对照。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预防(6 h)组回肠V/C值、杯状细胞数量、MUC2蛋白含量及MUC2 mRNA的表达量比腹泻(6 h)组分别增加了10.89%、9.28%、26.44%和66.67%(P=0.00,P<0.01,P<0.01,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雪莉  虞徳夫  王超  丁立人  朱伟云  杭苏琴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乳杆菌制剂对苏淮断奶仔猪肠道黏膜营养素转运体、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表达量、微生物菌群数量、短链脂肪酸及乳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胎次和体质量(9.34 kg)相近的28日龄健康苏淮断奶仔猪144头,按饲喂日粮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基础日粮+抗生素)、植物乳杆菌制剂组(基础日粮+植物乳杆菌制剂),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预饲期3 d,仔猪32日龄开始试验,59日龄试验结束时屠宰采样。采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组织及黏膜样品分别用于黏膜营养素转运体和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分别收集盲肠和结肠食糜,测定短链脂肪酸和乳酸含量,RT-qPCR分析微生物菌群数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植物乳杆菌制剂组可显著上调十二指肠PepT1、空肠SGLT-1和PepT1以及回肠SGLT-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5);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植物乳杆菌制剂组可显著上调十二指肠Occludin、空肠和回肠Occludin和ZO-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植物乳杆菌制剂组可显著增加盲肠丁酸、结肠丁酸和乳酸的含量(P0.05);显著减少大肠杆菌数量(P<0.05),显著增加结肠乳酸杆菌和梭菌ⅩⅣa群的数量(P<0.05);相较于抗生素组,植物乳杆菌制剂可显著提高盲肠乳酸、结肠乳酸和丁酸含量以及盲肠和结肠中乳酸杆菌的数量(P<0.05)。[结论]仔猪断奶时饲喂植物乳杆菌制剂可调节肠道黏膜营养素转运体及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表达量,提高短链脂肪酸和乳酸含量,促进肠道有益菌如乳酸杆菌、梭菌ⅩⅣa群的增殖,减少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数量,从而促进肠道健康,缓解断奶应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扬  姚文  苏勇  朱伟云  
试验选用3窝新生仔猪,每窝内随机分为两组:大豆苷元组和对照组,于7、9、11日龄每头仔猪分别饲喂1、2和3mg.mL-1大豆苷元脱脂乳溶液1mL或等体积脱脂乳;所有仔猪于21日龄断奶;于14、21、24和35日龄,每窝随机抽取大豆苷元组和对照组仔猪各一头称重,屠宰,称量脾脏和胸腺重;取胃底部、十二指肠前端、空肠前端用于组织形态学观察;测定空肠和回肠组织组胺以及血清皮质醇含量。结果表明:大豆苷元显著增加断奶仔猪胃底腺盐酸细胞数量(P<0.05),但对胃底腺厚度和肠绒毛高度无显著影响;大豆苷元既可以阻止断奶造成的胃底腺肥大细胞募集(P<0.05),又可以维持肥大细胞的平稳增加;此外大豆苷元还可以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志祥  乔家运  王自恒  戚鑫  
将72头28日龄三元杂交(杜×大×长)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6头,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质量分数0.25%乳酸杆菌和基础日粮+质量分数0.25%乳酸杆菌+10 m g/kg黄霉素,以研究乳酸杆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乳酸杆菌组均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P<0.05),极显著提高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P<0.01);显著提高仔猪饲粮粗脂肪表观消化率(P<0.05),极显著提高胰脏、十二指肠食糜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P<0.01);与单独添加乳酸杆菌相比,乳酸杆菌与黄霉素配伍极显著降低了仔猪的日增重和十二指肠食糜脂肪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素芳  郭立辉  骆延波  凌泽春  柳尧波  
为阐明发酵床养殖对断奶仔猪消化道菌群的影响,对发酵床和水泥地养殖仔猪消化道大肠杆菌和乳酸菌的动态变化进行比较分析。试验期为42d。15头30日龄断奶仔猪分别在试验开始第1天(断奶当天)、第21天和第42天进行扑杀,每次每组扑杀3头,取胃、回肠、盲肠、结肠粘膜层及各段内容物进行2类细菌的分离计数,同时检测相同时间点发酵床表层与深层垫料中的细菌数量。结果发现: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1~42d),消化道大肠杆菌呈下降趋势,如发酵床仔猪结肠段大肠杆菌由开始的6.4×107降低到2.2×105,而乳酸菌先下降后上升,如发酵床仔猪回肠段内容物乳酸菌数量由4.6×109降到2.6×108后再增加到1.4×1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照辉  
断奶会显著改变仔猪肠道菌群结构,保持仔猪在断奶过程中肠道微生物结构的稳定性和健康,是缓解仔猪断奶应激的一个有效方法。本研究通过日粮中补给罗伊乳酸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探讨罗伊乳酸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仔猪胃肠道主要细菌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日粮补给枯草芽孢杆菌降低胃和十二指肠中乳酸杆菌含量,提高空肠、回肠和结肠中乳酸杆菌含量,显著降低大肠杆菌在各肠段的含量。日粮补给罗伊乳酸杆菌或者金霉素,显著提高各肠段乳酸杆菌含量,降低各肠段大肠杆菌含量。这些结果为微生物制剂在仔猪断奶上的应用提供肠道微生物方面的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秋珍  邓自腾  兰静  刘雪连  范祥伟  薛毅  马云飞  
为研究干酪乳杆菌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急性结肠炎小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及对结肠的保护作用,本研究分为对照组、DSS组、干酪乳杆菌组和干酪乳杆菌预防组,通过旷场试验比较各组小鼠行为学差异;统计并比较不同组小鼠体重、结肠长度、肠道上皮、炎性浸润、粪便潜血等的变化;HE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肠道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1)干酪乳杆菌预防组小鼠在旷场箱中活动的距离及在中央区域停留的时间显著增加(P<0.05);2)与DSS组相比,干酪乳杆菌预防组结肠长度、小鼠体重显著增加,组织学评分和疾病活跃指数显著降低(P<0.05),结肠肠道结构更加完整。综上,干酪乳杆菌可减轻小鼠焦虑样行为,缓解DSS对小鼠结肠的损伤,发挥对急性肠炎的保护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芮琪  罗启慧  陈正礼  
【目的】制备硫酸化黄芪多糖(Sulfated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研究其对雏鸡十二指肠组织发育及黏膜免疫相关细胞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氯磺酸-吡啶法对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apS)进行硫酸化修饰,制备SapS,氯化钡-明胶浊度法测定SapS中硫含量,并计算SapS的硫酸基取代度。运用组织学制片技术和染色方法分别观察apS及SapS干预后7d和14d鸡十二指肠的组织学特点,对肠壁黏膜层上皮内淋巴细胞(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S,iel)、柱状上皮细胞间杯状细胞(goblet cellS...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秋珍  邓自腾  刘雪连  闫雪  宋维平  韩德平  马云飞  
为研究干酪乳杆菌对沙门菌感染雏鸡空肠黏膜上皮损伤的保护作用,以450只1日龄SPF健康雏鸡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沙门菌组、干酪乳杆菌组、预防组、治疗组和预防治疗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分别用HE染色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雏鸡肠道黏膜结构变化和肠道中炎性因子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1)与沙门菌组相比,饲喂干酪乳杆菌预防使肠绒毛上皮柱状细胞排列整齐,维持肠绒毛的完整性。2)饲喂干酪乳杆菌使得沙门菌感染组的促炎因子IL-17、IFN-γ和TNF-α的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而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量显著增多(P<0.05)。综上,饲喂干酪乳杆菌能保护雏鸡肠道健康,减轻沙门菌对雏鸡空肠黏膜的损害,加强肠道的免疫功能。本研究为干酪乳杆菌预防畜禽沙门菌感染并应用于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