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40)
- 2023(4999)
- 2022(4017)
- 2021(3758)
- 2020(3179)
- 2019(7056)
- 2018(6738)
- 2017(12970)
- 2016(6931)
- 2015(7672)
- 2014(7706)
- 2013(7660)
- 2012(7222)
- 2011(6700)
- 2010(6972)
- 2009(6908)
- 2008(6761)
- 2007(6370)
- 2006(5818)
- 2005(5017)
- 学科
- 济(33640)
- 经济(33575)
- 农(24753)
- 业(24337)
- 管理(19048)
- 农业(17041)
- 企(13593)
- 企业(13593)
- 方法(12127)
- 数学(11159)
- 数学方法(11076)
- 财(10613)
- 业经(9659)
- 制(8978)
- 中国(8560)
- 地方(6832)
- 农业经济(6744)
- 体(6633)
- 收入(6100)
- 发(5872)
- 务(5539)
- 财务(5530)
- 财务管理(5518)
- 工作(5492)
- 企业财务(5405)
- 融(5336)
- 金融(5335)
- 学(5308)
- 发展(5274)
- 展(5269)
- 机构
- 大学(104938)
- 学院(104840)
- 济(45993)
- 经济(45043)
- 管理(41224)
- 理学(35618)
- 理学院(35247)
- 管理学(34772)
- 管理学院(34548)
- 研究(34498)
- 中国(26423)
- 财(23500)
- 农(22123)
- 京(20378)
- 科学(18255)
- 财经(17901)
- 中心(16620)
- 所(16272)
- 经(16177)
- 江(15818)
- 农业(15724)
- 业大(15507)
- 经济学(14608)
- 研究所(14385)
- 范(13863)
- 师范(13769)
- 经济学院(13155)
- 财经大学(12923)
- 州(12682)
- 北京(12564)
- 基金
- 项目(68387)
- 科学(54649)
- 研究(52275)
- 基金(51471)
- 家(43807)
- 国家(43363)
- 科学基金(37466)
- 社会(36397)
- 社会科(34188)
- 社会科学(34180)
- 基金项目(27278)
- 省(25957)
- 教育(22869)
- 自然(21833)
- 编号(21774)
- 划(21352)
- 自然科(21325)
- 自然科学(21322)
- 自然科学基金(20932)
- 资助(20181)
- 成果(18485)
- 部(16028)
- 国家社会(15646)
- 制(15161)
- 农(14929)
- 重点(14853)
- 发(14638)
- 人文(14194)
- 教育部(14139)
- 课题(14054)
共检索到1603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林秀 周天昊 白云丽 Tor Eriksson
基于2007—2015年中国农村发展调查面板数据,采用有序Logit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不同种类公共物品的村干部与村民公共投资偏好差异对村民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及其性别异质性。结果发现,村干部与村民的公共投资偏好差异对村民公共服务满意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种影响在道路和学校两项公共服务中最为突出。男性和女性在不同类别公共服务的投资偏好和满意度两方面均存在系统性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两者对公共服务的关注重点不同:男性在农村道路上的偏好差异会降低其满意度,而当村干部更加偏好学校时,女性的满意度下降幅度更大。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基层治理中信息不对称领域的研究文献;同时,基于不同种类公共物品和性别视角关注干群偏好差异与村民公共服务满意度,有助于提高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有效性和包容性,进而提升村民福利水平。
关键词:
村民 公共服务 村干部 投资偏好 满意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慈向阳 黄志敏
中国自2002年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已经实现了厂网分离,但输配环节仍然是一体化管理体制,国家电网成为超级垄断企业,进一步的电力体制改革进展缓慢。关于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是否需要进行输配分离存在争论。目前,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但这并非是改革的终局。本文从制度偏好差异的视角,运用规制经济学的利益集团理论,分析输配分离中各利益集团的制度偏好差异与马歇尔困境,探讨深化电力规制改革的路径,得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输配分离 制度偏好 规制困境 利益集团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富良 吴晓云
医药企业和患者集团对医药分业有强烈的制度偏好,是推动改革的主导力量。但由于其在制度体系中的地位以及自身特点等原因,对政策制定的影响力较弱。而处于政策制定核心地位的中央部门,由于过于强调争取和维护本部门利益,对医药分业制度安排难以达成一致意见,无法形成统一的方案,致使我国的医药分业改革进程陷入停滞。要推进改革,实现彻底的医药分业,需要协调各集团的利益,并构建各集团能够实现有序博弈的制度平台。
关键词:
医药分业 制度偏好 困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宝库 杨欣鹏 徐维隆
在营销渠道的管理中,企业通常会通过设计一系列契约条件对中间商进行监督和激励,整个过程很少考虑来自市场第三方——消费者的信息反馈。本文指出和分析了消费者信息在三方经济关系中的作用。通过企业、消费者和中间商的定量模型,分析了消费者信息对企业激励与监督营销渠道中间商行为的影响,以及提高营销渠道的效率影响因素和条件。本文的结论是:当消费者偏好和企业偏好不一致时,过多的消费者反馈信息会降低渠道管理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韡韡 常超
文章以北京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结合养老机构相关的投入与产出指标,分析比较北京市17个区县的服务效率情况。通过K-means聚类分析进行分类,再通过回归分析找出养老机构与选择偏好之间的关系。发现影响养老机构的因素为专业技术技能人员、床位数,并研究得出影响养老机构效率的不同因素。
关键词:
养老机构 选择偏好 效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姜保平 戴世续
对外直接投资作为企业参与全球化的重要手段,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但现有探讨影响企业投资区位选择的研究中,并未考虑各影响因素对不同投资类型的差异性影响。本文以杭州市为例,将企业投资类型分为贸易性投资与非贸易性投资,并分别运用计量学方法探讨地理距离、东道国政治风险、自然资源、市场规模和科技水平等因素对企业对外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对外投资企业的区位选择偏好存在较大差异,各因素对企业投资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晓峰
跨国投资从一定意义上讲是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之间的博弈。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不可避免地要和东道国政府进行反复地博弈。我国民营企业跨国投资的战略决策正是与东道国博弈后形成的均衡。文章探讨跨国投资战略决策中因与东道国博弈存在"政策"和"环境"两类不同偏好并利用我国民营企业跨国投资实证来讨论两种分类的存在,最后提出我国民营企业跨国投资战略决策建议。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跨国投资 东道国 博弈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葛学峰 武春友
消费者偏好分析是进行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的基础,本文运用离散选择模型中的Multinomial logit(MNL)模型,分析旅游消费者在产品选择过程中,其个人特征及行为特征对某类旅游产品偏好的影响。通过大连乡村旅游消费者产品选择行为的实证研究,表明乡村旅游消费者对不同类别产品的偏好,会随着消费者个人特征和行为特征的不同而发生变化。MNL模型能较为合理地解释乡村旅游者个人特征和行为特征与乡村旅游产品选择偏好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离散选择模型 MNL模型 乡村旅游 偏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肖亮
本文采用湖北省三个地区的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将影响农村公共品供给农民满意度的因素归为五类,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村公共品供给农民满意度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五类因素都显著地影响农村公共品供给农民满意度,其中社会保障是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交通状况、住房状况、教育投入、医疗投入。人口统计变量中,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来源对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文化程度。对农村公共品供给农民满意度评价表明,农村公共品供给农民满意度总体上偏低,其中教育投入的不足成为制约农民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莉 吴家惠 伍文 邓良基 高雪松
研究目的:分析村民关于村组织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探索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村级长效运行和高效管理机制,为后续土地整治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方法:典型调研,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结果:财务收支透明问题、安置房是否有产权证和生活压力问题是影响土地整治过程中村民满意度的显著性因素。研究结论:基层村组织要重视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各阶段的宣传和总结,做好土地流转与引进产业工作,完善基层村组织构架,增加工作的透明度。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基层村组织 农民利益 满意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严瑞河
为了解我国健康乡村治理村民满意度情况,研究者依据Howard的健康乡村理念,参考国内外健康城市与健康乡村指标以及顾客满意度评价(CSI)模型,构建了健康乡村村民满意度评价体系。利用实地调研发放问卷的方式获得数据,运用算数加权评价法,得出村民的满意度指数为3.161,折合百分制为63.22%,属于中等水平。同时,采用四分图的形式诊断影响满意度的各个因素,结合调研时的访谈记录,总结出引起部分村民对健康乡村治理不满意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治理规划 健康乡村 满意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紫洪 张洋 龙昭宇 尹昌斌 张艳清 孟追
[目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村民参与生活垃圾处置对于建立生活垃圾治理长效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村规民约是当前基层治理的重要手段,探讨村规民约对村民参与生活垃圾处置的作用路径和作用机理,为建立激励村民参与的自治机制提供借鉴。[方法]基于吉林、山东、甘肃756户村民调研数据,利用Logit回归模型,结合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的检验方法,分析不同类型村规民约对村民生活垃圾处置出资意愿的作用机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规范式”村规民约对村民的出资意愿有显著促进作用;(2)在“规范式”村规民约影响村民出资意愿的过程中,村民的生活垃圾处置必要性认知起中介作用,其间接影响占比为5.63%;(3)村民的环境满意度正向调节村规民约影响村民出资意愿的作用路径,即村民环境满意度越高,“规范式”村规民约对村民出资意愿的作用力更强。[结论]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农村地区非正式制度环境优势,通过完善村规民约、提升村民环境满意度、强化村规民约执行力度,推动村民积极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处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艳敏 李春晓
引入前景理论关于福利的解构思想,构建主观福利视角的相对贫困考察模式。首次将社会偏好理论植入相对贫困领域,以不平等厌恶偏好为切入点构建内生化减贫模式。采用CGSS2017数据,测算贫困发生率以及贫困缺口指数,识别中国农村居民主观福利相对贫困状况。运用Logit分析相对贫困广度,发现:不平等厌恶偏好具有诱发相对精神贫困的直接效应;且与收入、教育和健康交互作用于相对贫困广度,展现出调节效应。采用OLS分析相对贫困深度揭示:不平等厌恶偏好正向贡献偏离相对贫困线的贫困缺口指数;通过收入、教育和健康等途径调节相对贫困缺口倾向。
关键词:
农村居民 相对贫困 主观福利 不平等厌恶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邹正兴 李登峰 何云
研究区间Shapley值一般是以超可加区间值合作对策或凸区间值合作对策为前提,但这限制了区间Shapley值的适用范围。本文以区间数的接受指标及局中人对风险的偏好水平为基础,提出了局中人满意度的概念,并利用满意度对区间值合作对策进行了探讨。通过计算区间值合作对策的局中人与联盟对其区间Shapley值的满意度,来判断区间Shapley值是否被局中人或联盟接受,形成的联盟是否稳定,拓展了区间值合作对策Shapley值的适用范围。同时,得到了当区间值合作对策满足一定条件时满意度的一些性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利娥 施国洪 陈敬贤
针对制造商价格领导权的渠道结构,文章将消费者分为对低碳产品偏好高和偏好低两种类型,通过建立三种供应链决策模型,并对其解进行分析,研究了消费者的低碳偏好差异对双渠道供应链定价策略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仅当电子渠道给予高低碳偏好消费者的低碳效用足够大时,制造商采取双渠道经营才是有利的;消费者低碳偏好差异会加重渠道冲突;当制造商占有供应链增加利润的比例不超过5/6时,制造商和零售商都愿意想方设法促进消费者低碳意识觉醒,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