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22)
2023(7445)
2022(5607)
2021(4911)
2020(3649)
2019(8138)
2018(8135)
2017(15062)
2016(8389)
2015(9472)
2014(9951)
2013(9322)
2012(8272)
2011(7400)
2010(7682)
2009(7183)
2008(7333)
2007(6500)
2006(6066)
2005(5708)
作者
(25267)
(20995)
(20793)
(20000)
(13513)
(9889)
(9583)
(8226)
(8107)
(7388)
(7124)
(7105)
(6719)
(6685)
(6557)
(6538)
(6248)
(6109)
(6055)
(5966)
(5164)
(5109)
(5039)
(4843)
(4707)
(4671)
(4587)
(4569)
(4233)
(4068)
学科
(39389)
经济(39344)
管理(23588)
(19779)
(16435)
企业(16435)
中国(14487)
方法(13513)
数学(10367)
数学方法(10059)
业经(9585)
(9490)
地方(9186)
(9175)
理论(9005)
城市(7452)
(7334)
(7104)
(6383)
农业(6361)
(5788)
环境(5661)
城市经济(5600)
发展(5498)
(5476)
产业(5473)
(5266)
(5251)
(5030)
银行(5019)
机构
大学(128830)
学院(126828)
(48859)
经济(47462)
管理(45571)
研究(44160)
理学(38815)
理学院(38286)
管理学(37281)
管理学院(37064)
中国(32456)
(29194)
科学(27495)
(22642)
(21581)
研究所(19522)
中心(19433)
(19258)
(19141)
师范(18967)
北京(18475)
财经(18117)
(17611)
业大(17296)
(16851)
(16416)
经济学(15820)
(15714)
师范大学(15559)
经济学院(13971)
基金
项目(81854)
科学(64998)
基金(59632)
研究(58773)
(52099)
国家(51710)
科学基金(45076)
社会(38184)
社会科(36177)
社会科学(36168)
基金项目(30871)
(30862)
自然(28907)
自然科(28292)
自然科学(28284)
自然科学基金(27737)
教育(27138)
(26873)
资助(23918)
编号(23217)
成果(19277)
重点(18595)
(17614)
(17346)
课题(16813)
国家社会(16273)
(15865)
科研(15171)
大学(15088)
教育部(14876)
期刊
(57924)
经济(57924)
研究(41636)
中国(25389)
管理(19567)
学报(18828)
科学(17945)
(17684)
(16266)
教育(16157)
大学(14820)
学学(13760)
技术(12285)
农业(11054)
财经(9235)
问题(9142)
(9109)
金融(9109)
经济研究(8882)
城市(8239)
(8149)
业经(8111)
(8099)
统计(7062)
现代(7058)
图书(6858)
(6524)
科技(6191)
(6103)
技术经济(6049)
共检索到192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森  
<正>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道路的需求愈发多元化,但很多公路因修建较早,在道路等级、配套服务设施及功能等多个方面存在缺陷,已无法满足城市的发展规划需要。因此,对这些公路进行改造设计,使其成为能够满足城市规划需求的干线道路是很多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规划项目。
关键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晔  
新型城市化建设的核心在于城乡统筹。传统的城市化观点认为农村凋敝是城市化不可避免的伴生物。其表现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农业用地的荒芜,宅基地的低效利用以及乡村文化的式微。这种观点认为城乡之间的关系是资源单向流动、城市剥夺农村的关系。然而,随着国家对农村地区扶持力度的加大以及进城务工人员回流现象的增多,城市反哺农村的"涓滴效应"近几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晓芳  郑文升  陈才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要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结构的系统优化与区域发展的全面振兴。城市化能够发挥对改造的拉动、支撑与承载作用。当前,东北地区城市化速度下降,动力不足,城镇体系不尽合理,资源型城镇转型的城市化支撑不足,众多老城区需要改造,农村城镇化滞后。未来要着力完善城市化动力机制,促进区域城市整合,培育城市群,促进大城市空间升级与老城区改造互动发展,发挥大城市对农村城市化的带动作用,统筹资源型城镇产业、就业、空间与环境建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晓罡  薛继亮  
在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出现了单纯的人口从城市向农村的流动,这实际上是一种因资产引致的社会分层,人为的把穷人和富人隔离开来,是一种伪"逆城市化"。从城中村改造涉及的利益主体及其界定出发,应站在新的高度实施城市化战略,以大城市的发展带动城市群的形成,以小城镇的逆城市化来促进农村的城镇化,致力于解决好城中村改造中原住民和外来人口的社保问题、原住民和外来人口的差别居住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努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巍  王红英  
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城市景观设计是有关城市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文章通过分析景观生态设计的概念和具体内容,指出景观生态设计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有效途径,并深入探讨了景观生态设计的具体思路,提倡在设计中保护不可再生资源,节约能源和资源的耗费;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有效利用废弃的土地和淘汰的城市空间;顺应环境条件、打造优质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从而实现生态的城市环境。生态设计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景观生态设计是城市化进程中关系到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设计活动,大力提倡景观生态设计,有助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梁留科  牛智慧  
分析了中原城市群地区1994~2004年公路交通网络和城市化的发展及现状,寻求区域内公路网络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相关性,得出二者无论是在时间序列还是在空间系列上都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证明陈彦光提出的线性相关模型不仅可应用于铁路交通网络分析,而且还能适用于公路交通网络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通网络与城市化是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的,且相关性更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莉萍  
城市化与产业有紧密的联系,本文主要对城市化和产业的内在关系进行了述评。以经济思想史为线索,首先分析了城市化因素如何内嵌于经济学理论,分为四个理论演变阶段(古典经济学、第一波城市化之后的产业发展理论、现代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然后,在新经济地理理论框架下,分析城市化与产业之间的内在关系;最后对中国的城市化和产业关系进行总结和评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江鑫  黄乾  
俗语有曰"要想富,先修路",但建设乡村公路体系真能实现普遍富裕的目标诉求吗?文章在分工经济学理论框架下,构建了"一城vs两村"的三部门城乡分工理论模型,分析认为,乡村公路建设有利于提升整个城乡分工结构体系内的交易效率,能够将落后乡村区域纳入到一个由所属城镇主导的完整城乡分工网络体系中,此时当城市人口规模扩张需求旺盛时,构建完善的乡村公路体系,有利于促进乡村间经济增长差距收敛的同时推动乡村整体以间接效用表示的人均真实收入水平的提高,以此实现乡村包容性经济增长的目标。据此,文章构建了一个统一将农村经济增长效应和经济效益分配效应囊括在内的计量实证分析框架,通过寻找外生工具变量,并经严谨的稳健性检验,证明了上述理论命题。同时发现,在乡村公路体系建设中,如果忽视人口城市化的协调机制,其建设将导致"富庶之地越富,贫乏之地越贫"之困境,因此,为了实现包容性经济增长和共同富裕的目标诉求,必须充分重视以完善城镇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要特征的人口就近城市化。此外,在对乡村公路等级的异质性分析中发现,二和四级公路建设对乡村包容性经济增长效应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前者强于后者,但三级公路则扩大了局部乡村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上述研究,有利于指导政府在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加兼顾人口就近城市化的协调作用,以此高效推进实现乡村包容性经济增长的发展目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山勇  张景秋  章定富  
回顾了美国城市化的独特发展历程和美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并就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城市化发展有所启示和借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姜秀娟  赵淑玲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化的前沿地区,是城乡作用力交织碰撞的地域空间,同时也是城市建设发展中变化最大、发展最迅速、问题最多和最敏感的地区。本文从城市规划专业的角度,分析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应用特征、城市边缘区规划时应注意的问题,并对城市边缘区的规划提出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白南生  
中国城市化经过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人们对城市化战略认识上的曲折反复是一致的。近20年来,中国已经进入城市化稳定发展阶段。城市化滞后所付出的代价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化速度取决于制度安排。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制度安排包括:转变就业制度,促进就业应该是中国政府很长一段时期的核心政策;制定促进就业的企业政策;改进技术路线;调整城市建设方针。从目前的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看,中国正面临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面临巨大的社会变迁。城市化需要成熟的经验和新的知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凌  
旧城及其危旧房屋改造是城市建设与发展尤其是当今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自18世纪中叶英国产业革命以来,人们便开始并一直沿续至今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地探索。成都市在21世纪初经历的新一轮危旧房屋改造活动中,又将这一探索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其所取得的经验对其他城市的旧城及危旧房屋改造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成都市的经验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1)改造城市的指导思想人本化;(2)城市改造目标多元化;(3)总体规划、规模改造;(4)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5)实施廉租住房政策,扶持弱势群体;(6)注重保护城市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琦  师满江  彭黎君  郑仕雷  
针对近年来快速城镇化进程导致城市周边裸地显著增长但对其改造利用率低的问题,以山地丘陵型城市四川省绵阳市为例,采用1999~2017年4期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提取研究区包括裸地在内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信息,重点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裸地的时空分布及土地转移特征,并以2017年裸地为例探讨了裸地改造利用的分类分区方法。主要结论有:(1)1999~2017年,裸地在研究区最高约占6.34%(2011年),最低3.91%(1999年),年均增长率1.64%,低于同期城市不渗水面的年均增长率9.74%。空间上,裸地主要分布在460~500 m的高程范围和坡度8°以下,沿城乡过渡带、城市开发区以及新修道路两边是裸地主要分布区。(2)1999~2017年,约61.35%的裸地由耕地转化而来,23.58%来源于林地,同期又有51.88%裸地转换为耕地,24.79%转换为城市不渗水面。(3)综合裸地所处区位、地形、景观格局等因素后将2017年裸地划为社区利用型、城市绿化型、城市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型、都市农业型以及生态修复型5大类改造利用型,以期为研究区城市化进程中的裸地改造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