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77)
- 2023(11876)
- 2022(10408)
- 2021(9715)
- 2020(8210)
- 2019(18696)
- 2018(18496)
- 2017(35528)
- 2016(19620)
- 2015(21824)
- 2014(21530)
- 2013(21336)
- 2012(19373)
- 2011(17398)
- 2010(16918)
- 2009(15298)
- 2008(14725)
- 2007(12544)
- 2006(10719)
- 2005(8931)
- 学科
- 济(73005)
- 经济(72923)
- 管理(54754)
- 业(52501)
- 企(43303)
- 企业(43303)
- 方法(36655)
- 数学(32039)
- 数学方法(31705)
- 农(19964)
- 学(18102)
- 中国(18092)
- 财(18078)
- 业经(16465)
- 贸(14507)
- 贸易(14503)
- 地方(14361)
- 易(14083)
- 农业(13570)
- 技术(12549)
- 理论(12244)
- 环境(12218)
- 和(11895)
- 务(11812)
- 财务(11740)
- 财务管理(11725)
- 制(11656)
- 企业财务(11097)
- 划(10483)
- 教育(10049)
- 机构
- 大学(276917)
- 学院(274626)
- 管理(110654)
- 济(103182)
- 经济(100965)
- 理学(97664)
- 理学院(96568)
- 管理学(94752)
- 管理学院(94296)
- 研究(91358)
- 中国(64526)
- 科学(62170)
- 京(58852)
- 农(53028)
- 业大(49304)
- 所(46851)
- 财(43907)
- 研究所(43686)
- 农业(42233)
- 中心(40775)
- 江(37677)
- 财经(36619)
- 北京(36612)
- 范(35271)
- 师范(34792)
- 经(33464)
- 院(33336)
- 州(30844)
- 经济学(29898)
- 技术(29810)
- 基金
- 项目(201898)
- 科学(156565)
- 基金(145884)
- 研究(140013)
- 家(130527)
- 国家(129466)
- 科学基金(109695)
- 社会(86559)
- 社会科(81990)
- 社会科学(81967)
- 省(79533)
- 基金项目(79027)
- 自然(75092)
- 自然科(73317)
- 自然科学(73292)
- 自然科学基金(71974)
- 划(67721)
- 教育(63808)
- 资助(59526)
- 编号(56147)
- 重点(45123)
- 成果(43495)
- 部(43121)
- 发(42282)
- 创(42132)
- 科研(39560)
- 计划(39362)
- 创新(39269)
- 课题(38264)
- 大学(36675)
- 期刊
- 济(104560)
- 经济(104560)
- 研究(74122)
- 学报(53771)
- 农(46942)
- 科学(46063)
- 中国(45743)
- 大学(39171)
- 管理(37510)
- 学学(37270)
- 农业(32709)
- 财(31069)
- 教育(27744)
- 技术(21860)
- 业经(18352)
- 融(18209)
- 金融(18209)
- 经济研究(17017)
- 财经(16773)
- 业(16543)
- 科技(15711)
- 业大(15183)
- 图书(14384)
- 版(14292)
- 经(14138)
- 问题(13966)
- 理论(13409)
- 林业(13313)
- 技术经济(12741)
- 实践(12546)
共检索到374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伊松林 黄月瑞
该文从在我国分布较广的辽东栎和栓皮栎入手,研究了栎属木材干燥中两个方面的内容:栎属木材的基本干燥特性和不同干燥介质条件下材质的变异性.实验结果表明:栎属木材的基本密度较大、干缩率较大,在干燥过程中初期开裂发生得较早、截面变形严重.辽东栎和栓皮栎成材的基本密度分别为0673g/cm3和0713g/cm3;差异干缩率分别为172和202.在温度为55℃、相对湿度为80%左右的条件下干燥,将导致栎属木材变形和解剖分子破坏.在相同的干燥介质条件下,栎属木材各解剖分子的变形程度不同.其中轴向薄壁组织变形最严重,其次是管胞、小导管和木纤维
关键词:
干燥介质,干缩率,解剖分子,材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泾峰 冯德君 雷亚芳
为了了解陕西壳斗科木材的材质和利用价值,采用常规木材解剖方法,对陕西产壳斗科最具代表性的5类木材(栎属的麻栎类、槲栎类、高山栎类、巴东栎类和青冈属的青冈类)的解剖构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这5类木材的主要特征为:环孔材或辐射孔材,单管孔,单穿孔为主,导管壁上纹孔互列,具环管管胞和木纤维,薄壁组织呈星散-聚和状和离管带状,同形射线为主,单列或多列;麻栎类和槲栎类木材构造较为接近,均为环孔材,木材结构粗且不均匀,材面具有美丽花纹,是家具、地板和室内装饰的首选木材;高山栎类、巴东栎类和青冈类木材构造较为接近,均为辐射孔材,木材结构略细,材质略均匀,材面花纹不显著,因此在材质要求均匀或花纹无特殊要求时...
关键词:
壳斗科 栎属 青冈属 木材解剖构造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符韵林 邱炳发 韦鹏练 廖克波 刘晓玲 袁振双
为了获得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木材的基础干燥特性,编制合理的干燥基准,利用百度试验法对其木材干燥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观光木属易干木材,主要干燥缺陷为初期开裂和扭曲变形;截面变形程度轻,为1~2级;干燥速度2级,较快;初期开裂严重,为3级;扭曲等级3级,无内裂,体积干缩系数小。针对主要干燥缺陷的等级情况,参照百度试验缺陷等级以及干燥缺陷对应的干燥条件制定了25~30 mm厚观光木木材干燥基准,为实际窑干过程的工艺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林业工程 观光木 干燥特性 百度试验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喜明 贺勤
该文以25mm及50mm厚桉树为研究对象,分别在140、160和180℃下热压干燥,研究其干燥过程曲线,包括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干燥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桉树人工林的热压干燥为先等速而后减速干燥,等速和减速干燥转折点的含水率为51.29%,干燥速度随板的厚度的增加而减慢,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热压干燥 干燥曲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伊松林 张璧光 常建民
以马尾松为试验材料 ,首先分别以过热蒸汽和空气作为干燥介质 ,在预热阶段通过对木材内部温度场和含水率变化的测定 ,探讨了木材真空 -浮压干燥预热阶段的特性 ;然后 ,通过对干燥介质条件与干燥速率之间影响关系的研究 ,总结出木材真空 -浮压干燥的特性。结果表明 :真空 -浮压干燥预热阶段进行得非常迅速 ,同时其表面水分的凝结量也较空气干燥大 ;木材的浮压干燥速率随着干燥介质温度的增加、绝对压力的减小和浮动频率的加大而增加。上述因素中对干燥速率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介质温度 (T) >压力浮动频率 (Hz) >绝对压力 (P)
关键词:
木材干燥 真空 浮压 预热 干燥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付宗营 蔡英春 周永东
木材干燥应力相关研究是木材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木材实际加工过程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也是制定和优化干燥工艺的依据。本文从木材干燥应力研究的主要试验手段和模型方法 2方面入手,对比分析各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系统总结干燥应力研究现状,以期为木材干燥应力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推动干燥应力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为木材高质量干燥奠定基础。试验研究方面,传统的叉齿法和切片法依旧是木材干燥应力、应变检测的常规试验方法,数字图像、近红外光谱等现代化技术手段为干燥应力、应变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但至今仍没有一种方法具备绝对的检测精度和实际推广应用条件。模型研究方面,木材流变学理论模型日趋完善成熟,对干燥应力的模拟进入一个瓶颈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数值分析软件的逐渐强大,有限元法被用于木材干燥应力的模拟研究,该方法在处理木材这种各向异性材料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根据现阶段木材干燥应力研究现状,试验手段和模型方法对于干燥应力研究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者结合是全面研究干燥应力的关键,试验探寻能够快速、精准、连续检测木材干燥应力的新装置或新技术依然是未来的研究重点。有限元法是木材干燥应力模型研究最具潜力的数值分析方法,未来适用性广泛的模型构建要立足于木材自身的多尺度、多层级结构特征,利用先进仪器设备获取精准的模型参数,并将所建模型纳入干燥设备控制系统,指导和服务于实际生产。
关键词:
木材干燥 干燥应力 测试方法 模型预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拥群 张璧光 常建民
该文以垂直 倾斜半环多级组合对撞流干燥系统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木质纤维进行初含水率、气流流量、气流温度和带载率等系统参数的实验研究 ,探讨木质纤维的对撞流干燥特性 .研究结果表明 :木质纤维干燥的气流温度在 90℃时即可达到当前中密度纤维板生产中利用气流干燥所普遍采用的 12 0℃才能达到的效果 ;气流流量的变化除引起流场变化外 ,还会影响纤维在对撞腔内的停留时间和穿透深度 ,从而影响干燥效果 ;带载率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不会影响纤维干燥的质量 ,但影响系统产量 ;系统能够适应现有生产系统纤维原料初含水率的变化 ,干燥品质不受初含水率的影响 ;采用对撞流干燥系统可以使设备管道长度大大缩短 ,从...
关键词:
木质纤维 对撞流干燥 传热传质 干燥特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景尧 蔡英春 付宗营
建立及求解木材干燥过程热质迁移数学模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木材实际干燥过程进行预测和控制,对促进木材干燥技术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从水分迁移、能量转移、应力应变与数值求解方法等方面,归纳总结了国内外木材干燥过程中热质迁移模型建立及求解的研究现状,根据木材干燥机理、热质迁移理论及干燥生产实际分析了模型可借鉴应用之处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符合实际干燥情况的多维(2、3D)热质迁移以及考虑木材干缩现象的热质-应力应变耦合数学模型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贤军 张璧光 杨涛 王群喜
预热是木材干燥的重要环节 ,实践中一般仅凭经验来确定预热时间 .该文对木材预热时间进行了理论计算和试验验证 ,并将试验数据与经验预热时间进行了对比分析 ,讨论了木材厚度、预热温度、含水率、基本密度对预热时间的影响程度 .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 :①理论预热时间与试验值很接近 ,通过理论计算来确定木材的预热时间是可行的 .②经验预热时间与试验值相差很大 ,其比值介于 2 2~ 8 6之间 .③木材含水率和基本密度对预热时间无显著影响 ;预热温度对预热时间有一定的影响 ;木材厚度是影响预热时间的最主要因素 .
关键词:
木材 干燥 预热时间 影响因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杏娥 王小青 江泽慧 任海青 费本华
为研究不同初植密度对林木生长和材质的影响,该文以小黑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3种初植密度下林木生长特征和木材材质的差异,并建立了基于林木特征因子的材质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初植密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不同,随着初植密度的减小,胸径、尖削度、径高比明显增大,枝下高降低,而树高受初植密度影响不大;初植密度对木材材质影响也不同,随着初植密度的减小,抗弯弹性模量(MOE)、抗弯强度(MOR)有降低趋势,而湿心材、边材面积,幼龄材、成熟材面积,以及幼龄材、湿心材比例均明显增大;基本密度不受初植密度的影响.回归分析表明,MOE、MOR、湿心材、幼龄材面积等材质指标可用树木特征因子及初植密度进行较好地预测,而木材密度...
关键词:
初植密度 林木特征因子 材质 模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拥群 陈瑞英 杨庆贤 廖益强 张璧光
应用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研究木材干燥过程热质迁移及其耦合效应。根据不可逆过程的熵的产生率推导出含有耦合效应的传热传质关系式 ,提出湿度梯度不仅引起水分物质流 ,也引起热流 ,以及驱动水分物质流的力应是扩散势梯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伊松林 张璧光 常建民
该文分析了木材在真空状态及压力浮动的条件下干燥时有别于常规干燥的特殊之处 ,并以水蒸气压力梯度为水分迁移的主要驱动力 ,建立了木材浮压干燥热质传递的数学模型 .文中采用马尾松为试验材料 ,对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 .通过对浮压干燥过程的理论模拟与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可知 :理论模拟曲线和试验曲线除在高含水率区域有一定偏差外 (最大偏差值为 8 12 % ) ,其余区域均吻合较好 .在该试验条件下 ,平均干燥速率的理论值为2 95 % h ,试验值为 3 0 4 % h .
关键词:
木材干燥 真空 浮压 热质传递 数学模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田治蛟 王家金 刘金美 戴堃 刘旭燕 余显伦 马聪吉 刘大会
分别采用直接晒制和煮制、蒸制后不同干燥方法,以及不同蒸制时间进行昭通天麻加工,比较加工后天麻药材折干率和内在成分含量。结果表明,新鲜天麻直接晒干或直接烘干,干燥时间长,易发生酶促褐变,导致天麻表皮变黑和天麻素含量降低。煮制处理天麻的折干率为20%~24%,天麻素含量为0.36%~0.45%,显著低于蒸制处理的折干率(24%~31%)和天麻素含量(0.66%~1.09%)。天麻煮制后采用传统燃煤烘干或熏硫处理,会增加药材总灰分、浸出物和二氧化硫含量。将天麻蒸制后采用鼓风干燥箱进行高温(55℃)-低温(35℃)变温干燥,药材外观形态较好,天麻素含量可达0.82%。昭通天麻最佳蒸制时间特级为35 m...
关键词:
昭通天麻 蒸煮 变温干燥 折干率 天麻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韦如萍 胡德活 郑会全 王润辉 晏姝 朱火生 朱光汉
采用5株优势木法进行杉木优树选择,并从生长和材质性状进行分析。97株候选优树生长和材质性状表现优良,其中94株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高于优势木5%、20%及50%以上,58株心材比大于50%,92株管胞长宽比大于50,木材基本密度变幅为0.251 1~0.393 1 g/cm3。心材比和木材基本密度均值随年龄增大而增加,而管胞长宽比均值在6个年龄间差异不明显。以优良锯材为培育目标时,有47株候选优树入选,与优势木相比,胸径生长量提高47.7%~83.9%,单株材积生长量提高144.3%~336.7%,木材基本密度较平均木提高0.91%~9.33%,心材比达到44.38%~56.65%。以优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支济伟 陈益泰 骆秀琴 张寿槐 管宁 张国武
对杉木7×7半双列杂交试验林进行8个材质性状的测定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材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木材径向干缩系数、顺纹抗压强度和纤维长度的特殊配合力方差达到极显著水平。除径向干缩系数和顺纹抗压性状以外,一般配合力方差的分量远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的分量(随机模型),表明基因加性效应对这些性状的表达起主要作用。木材密度、径向干缩系数、顺纹抗压强度和纤维长度的广义遗传力较高(分别为0.86,0.64,0.85,0.80),木材弦向干缩系数和抗弯强度的广义遗传力中等(分别为0.25和0.26),木材体积干缩系数和抗弯强度的广义遗传力较低(分别为0.17和0.13)。木材密度和纤维...
关键词:
杉木,材质性状,配合力,遗传力,超亲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