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35)
- 2023(10366)
- 2022(8736)
- 2021(8110)
- 2020(6572)
- 2019(15362)
- 2018(14626)
- 2017(26226)
- 2016(14488)
- 2015(15892)
- 2014(15877)
- 2013(15951)
- 2012(15504)
- 2011(14601)
- 2010(14739)
- 2009(13402)
- 2008(13341)
- 2007(11713)
- 2006(10591)
- 2005(10236)
- 学科
- 济(64227)
- 经济(64173)
- 业(33069)
- 管理(32171)
- 企(23910)
- 企业(23910)
- 中国(22140)
- 地方(21266)
- 方法(19162)
- 农(18574)
- 学(16633)
- 数学(16202)
- 数学方法(15991)
- 业经(14117)
- 农业(12868)
- 制(12625)
- 融(12518)
- 金融(12516)
- 财(12472)
- 银(11903)
- 银行(11858)
- 贸(11854)
- 贸易(11839)
- 地方经济(11720)
- 行(11572)
- 易(11380)
- 发(10744)
- 教育(9902)
- 环境(9574)
- 技术(9353)
- 机构
- 大学(205685)
- 学院(204455)
- 研究(89044)
- 济(81922)
- 经济(79921)
- 管理(67277)
- 中国(65124)
- 科学(56781)
- 理学(55816)
- 理学院(54937)
- 管理学(53666)
- 管理学院(53274)
- 所(48039)
- 京(47297)
- 农(46413)
- 研究所(43614)
- 中心(38401)
- 财(37868)
- 农业(36246)
- 业大(34650)
- 江(33639)
- 院(32910)
- 北京(31114)
- 范(30517)
- 师范(30128)
- 省(29850)
- 财经(28484)
- 州(27436)
- 科学院(27272)
- 经(25865)
- 基金
- 项目(135484)
- 科学(103758)
- 基金(94857)
- 研究(94607)
- 家(86993)
- 国家(86261)
- 科学基金(70039)
- 社会(57505)
- 社会科(54393)
- 社会科学(54382)
- 省(53987)
- 基金项目(49165)
- 划(46763)
- 自然(46207)
- 自然科(45038)
- 自然科学(45017)
- 自然科学基金(44178)
- 教育(42867)
- 资助(39368)
- 编号(36624)
- 发(35527)
- 重点(32741)
- 成果(30633)
- 课题(28546)
- 部(28539)
- 创(27782)
- 发展(27385)
- 计划(27267)
- 展(26937)
- 创新(26198)
共检索到343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景瑞 王立 徐先英 闫好原 胡生新 高承兵 魏林源
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4种一年生草本植物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白茎盐生草(Halogeton arachnoideus)、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和画眉草(Eragrostis pilosa)种子进行处理,通过测定种子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指标,分析了种子萌发期耐盐差异性。结果表明:1)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增大,种子发芽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蒸馏水中第3天达到了发芽高峰,发芽基本结束,在NaCl溶液中第7天结束发芽。2)随NaCl溶液浓度逐渐增大,4种植物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同一植物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存在显著差异(P 雾冰藜>画眉草>白茎盐生草,根据发芽率、发芽势、幼苗长度等指标综合分析,最适宜萌发NaCl浓度分别为雾冰藜0~0.6%、白茎盐生草0~0.6%、沙米0~0.9%、画眉草0~0.6%。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永秋 汤灵红 罗那那 吴燕峰
为了探讨一年草本琉苞菊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机制,通过模拟降水增加试验,分析降水对琉苞菊的物候特征、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水增加30%和50%使琉苞菊进入始花期和结实期的时间分别提前了2~4 d和2~3 d;随着降水量的增加,植株高度、分枝数和叶片数均表现为增加趋势(P<0.05);降水增加也导致植株繁殖产量及生物量的增加(P<0.05).这表明降水增加对琉苞菊生活史特征的可塑性产生了显著影响.
关键词:
一年生植物 可塑性 繁殖 生物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颖娟 王玉山 李绍舜
研究不同贮藏条件(20℃室温、4℃冷藏、-20℃冷冻和野外土壤埋藏)和时间(3,6,12个月)对西鄂尔多斯地区5种荒漠植物(沙冬青、四合木、长叶红砂、蒙古扁桃及霸王)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时间和条件对长叶红砂和蒙古扁桃的种子生活力没有显著影响,12个月后的生活力仍达90%以上;霸王、沙冬青和四合木种子的生活力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贮藏条件和时间对长叶红砂和蒙古扁桃种子萌发率的影响也不显著;贮藏条件对四合木和霸王的种子萌发率影响不显著,而贮藏时间对其萌发率影响极显著;贮藏条件和贮存时间对沙冬青种子萌发率的影响均极显著。种子贮藏和萌发的特点可为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杨艺 王娜 马颖杰 王奎玲 刘庆华 刘庆超
本研究以转子莲(Clematis patens)、棉团铁线莲(C.hexapetala)、大叶铁线莲(C.heracleifolia)和齿叶铁线莲(C.serratifolia)4种种子为材料,研究激素及浸种温度对其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子莲最适浸种温度为35℃,棉团铁线莲、大叶铁线莲和齿叶铁线莲最适浸种温度均为25℃,其发芽率分别为24.87%、93.24%、80.94%和68.21%。400mg·L~(-1)赤霉素(GA3)有利于转子莲种子萌发,其发芽率为19.17%;棉团铁线莲在5mg·L~(-1)细胞分裂素(6-BA)和500mg·L~(-1) GA3中萌发情况最好,其发芽率为90.56%和90.50%;10mg·L~(-1)6-BA能显著促进大叶铁线莲种子萌发,其发芽率为88.26%;5mg·L~(-1) GA3有利于齿叶铁线莲萌发,其发芽率为53.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左照江 张汝民 朱金胡 温国胜 侯平 高岩
为探讨冷蒿Artemisia frigida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化感作用,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未损伤与损伤冷蒿VOCs对萝卜Paphanus sativus,绿豆Phaseolus radiatus,黄瓜Cucumis sativus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等4种植物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损伤冷蒿VOCs对萝卜和绿豆种子发芽率的抑制作用呈极显著水平(P<0.01),分别降低了45.8%和30.0%。未损伤冷蒿VOCs对绿豆芽干物质量累积的抑制作用呈极显著水平(P<0.01),与对照相比降低了26.4%;对4种植物根干物质量累积的抑制作用呈极显著水...
关键词:
植物学 冷蒿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化感作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欣勇 张靖雪 王文强 盛伟 虞道耿
为了解不同抗旱性莎草科(Cyperaceae)植物在生产应用中的生态价值及适应性差异,本研究测定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对9种莎草科植物种子相对萌发率、相对萌发速率、相对萌发指数、相对胚芽长和相对胚根长5个指标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9种莎草科植物种子萌发期各指标均呈降低趋势,种质间差异较大。其中,PEG浓度≤10%时,羽状穗砖子苗(Mariscus javanicus)、毛轴莎草(Cyperus pilosus)、高秆莎草(Cyperus exaltatus)和两歧飘拂草(Fimbristylis dichotoma)的种子萌发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 0.05);低浓度(5%PEG浓度)的干旱胁迫能促进羽状穗砖子苗、毛轴莎草和两歧飘拂草胚根的生长。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显示,9种莎草科植物种子萌发期抗旱性表现为毛轴莎草>碎米莎草(Cyperus iria)>高秆莎草>蕨状薹草(Carex filicina)>羽状穗砖子苗>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球穗扁莎(Pycreus flavidus)>两歧飘拂草>十字薹草(Carex cruciata)。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会忠 贺学礼
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对3种绢蒿属Seriphidium(Bess.)Poljak.植物(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Poljak.)Poljak.、新疆绢蒿Seriphidium kaschgaricum(Krasch.)Poljak.和西北绢蒿Seriphidiumnitrosum(Web.ex Stechm.)Poljak.)的千粒重、种子生活力、天然种衣形态、种子吸水曲线及发芽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种植物的千粒重均较小,伊犁绢蒿、新疆绢蒿和西北绢蒿的千粒重分别为0.331,0.455和0.313 g;种子吸水曲线均呈现“快-慢-稳”的格局;伊犁绢蒿和西北...
关键词:
绢蒿属 种子 千粒重 天然种衣 萌发特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韩志立 张雪莲 王梦亭 刘纪元 尹本丰 陶冶 程军回
一年生植物是一类独特的生物类群,在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一年生草本植物在线性沙丘上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沙漠腹地2个相邻沙丘建立一个220 m × 110 m样地,并设置214个5 m × 5 m样方,详细调查了仅有的4种一年生植物多度和相应环境因子,系统分析了不同物种多度在不同坡位和整个沙丘上的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主要以聚集状分布在沙丘顶部,角果藜(Ceratocarpus arenarius)、刺沙蓬(Salsola ruthenica)和对节刺(Horaninowia ulicina)多随机分布在坡中和丘间低地。各物种的多度在不同坡位和坡向间均有明显差异,其中沙蓬多度在坡顶最高,刺沙蓬和角果藜在背风坡最集中。半方差分析表明,所有物种均显示出中等的结构变异(34.5%–57.0%);克里格插值分析表明,各物种在的空间分布格局各异,但均有明显的斑块化和纵向分布特征。影响不同物种空间分布的因素各异,其中地形是影响沙蓬分布的主要因子,角果藜、刺沙蓬和对节刺的分布主要受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多度从流沙区向丘间低地随着土壤养分的增加而增加。其中,三种一年生植物与全氮、全磷、电导率和土壤含水率正相关,而与pH呈负相关,但仅能解释8.89%-9.71%的总变差,更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研究揭示了沙丘上一年生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对荒漠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建立科学合理的植物固沙措施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国豪 杨光 刘琪琪 陈泽林 侯帅 孙兴荣 张志新 付娟娟
杂草是牧草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在牧草建植阶段通过化感效应严重影响出苗效果。本研究以2种农田主要杂草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和赖草(Leymus secalinus)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浓度水提液(0.25、0.50、0.75、1.00 g·mL-1)下对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谷子(Setaria italica)和湖南稷子(Echinochloa frumentacea) 3种牧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灰绿藜和赖草水提液对3种一年生牧草萌发和幼苗生长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效果随浓度提高而增强。在牧草种子萌发期间,杂草水提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萌发率下降和延缓萌发时间方面,谷子萌发被赖草和灰绿藜完全抑制的预测阈值为0.3~0.6 g·mL-1,而苏丹草和湖南稷子为0.9~1.2 g·mL-1。在牧草幼苗生长过程中,2种杂草水提液对3种牧草地上和地下部分生长均有影响,其中赖草水提液对湖南稷子的幼苗的影响呈现低浓度(低于0.75 g·mL-1)同时影响根和苗的生长、高浓度(0.75~1.00 g·mL-1)根和苗生长抑制作用不一致现象;湖南稷子对灰绿藜和赖草水提液化感作用抗性分别在低于0.50和0.25 g·mL-1浓度表现较高,而谷子最弱,主要表现在根长和苗长受抑制影响最大。虽然3种供试牧草都受到2种杂草浸提液的化感抑制,但各牧草幼苗生长对其化感作用耐受能力有差异。其中苏丹草和湖南稷子对2种杂草浸提液的耐受阈值相同(0~0.75 g·mL-1),高于谷子的耐受阈值(0~0.25 g·mL-1)。本研究表明化感效应可以通过影响萌发策略,调控地上、地下生长行为,抑制牧草苗期建植。苏丹草和湖南稷子在对抗灰绿藜和赖草方面具有较好的潜力,种植这2种抗性较强的牧草,可以减少杂草的影响,为牧草生产中地建植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文竹梅 冯玉超 刘青青 陈艳芳 陈云龙 刘博 王正宁
以3种水保草本植物宽叶雀稗(Paspalum wettsteinii)、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和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种子和幼苗为材料,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水分胁迫方法,研究了不同干旱胁迫环境下(0、5%、10%、15%、20%、25%PEG)3种草本植物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抗氧化酶活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PEG胁迫显著影响宽叶雀稗、香根草和狗牙根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保护酶活性.3种植物种子发芽率随PEG胁迫强度的增加而下降,低浓度PEG胁迫对3种植物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显著,15%、20%PEG胁迫下发芽率虽然显著下降,但仍较高.随着胁迫浓度的提高,植物幼苗的根长、苗高和鲜重均显著下降,干旱胁迫显著影响植物幼苗的生长;25%PEG胁迫下,植物均表现出萌发失败或无根苗现象.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各浓度处理3种植物幼苗的SOD活性均下降,胁迫处理后期POD活性增强,均在72 h后达到峰值,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随着渗透势的增加,3种植物CAT活性峰值时间趋于提前.干旱胁迫下草本植物种子发芽率高、幼苗长势弱及保护酶活性调节力不足,势必增加种子库消耗和幼苗死亡数量,导致草本层生物多样性降低.
关键词:
红壤 退化 干旱胁迫 种子 植被更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沈章军 鲁红侠 张震 胡功秀
以铜尾矿、酸化铜尾矿和表面覆土酸化尾矿为基质,以正常土壤为对照,进行绿豆、田菁、洋槐和紫穗槐4种植物的盆栽实验,对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绿豆、田菁、刺槐和紫穗槐在表面覆土酸化尾矿中的萌发率分别约为对照组的31.3%、51.7%、81.2%和87.2%,酸化铜尾矿中几乎没有种子正常萌发;但覆土酸化尾矿组中田菁、刺槐和紫穗槐种子的最终萌发天数明显小于对照组和尾矿组。4种植物幼苗的营养器官均受到铜尾矿和酸化尾矿不同程度的伤害,其中根受到的毒害最为严重。4种植物在铜尾矿组和覆土酸化尾矿组的叶绿素a、b含量和叶绿素总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刺槐的叶绿素含量在铜尾矿组和...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葛芳红 王宁 胡澍 周正朝 蒋平海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水分匮乏是影响植被恢复的重要因素,而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制约是植物自然更新的关键限制因子。本研究通过设置不同浓度梯度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不同的干旱胁迫条件,测定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16种主要植物种子的萌发特性及抗旱性。结果表明,随PEG浓度的增加,16种植物种子的萌发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种子的萌发时滞延长直至不萌发,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抗旱指数均呈下降趋势。而轻度的干旱胁迫(50 g·L-1)能促进部分种子的萌发,增加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采用隶属函数法对1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綦艳林 朱雅娟 贾志清 史军辉
在新疆尉犁县的天然荒漠河岸林里,选择了3个土壤盐度不同的样地,测定了胡杨和柽柳叶片的脯氨酸含量、K+/Na+、氯离子(Cl-)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等5个生理指标,并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二者的耐盐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盐胁迫的增强,胡杨叶片的脯氨酸含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K+/Na+变化不明显,Cl-含量和SOD活性则先增加后减少,MDA含量则呈减少趋势;而柽柳叶片的脯氨酸含量、K+/Na+、SOD活性与MDA含量呈增加趋势,Cl-含量逐渐减少。在3个样地中胡杨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柽柳(p<0.05),其中,样地1胡杨和柽柳叶片的脯氨酸含...
关键词:
胡杨 柽柳 耐盐性 生理指标 隶属函数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范燕 闵丹丹 郭正刚 冯葆昌 胡小文
以6个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其在不同温度下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建植阶段的耐盐性。结果表明,温度、品种、盐分及其互作对多年生黑麦草不同生长时期的耐盐性都有一定的影响,且不同生长阶段黑麦草耐盐性并不一致。随着盐分浓度的增加,黑麦草的相对萌发率、相对萌发指数、相对根苗长、相对生物量、相对密度各指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温度为15/25℃(12h光照/12h黑暗)时各品种耐盐性最好,5/15℃和25/35℃都会加剧盐分胁迫。通过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品种的黑麦草耐盐性进行综合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晏婷 翟梅枝 王元 郝飞
以核桃根系提取物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s L.)、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和绿豆(Phaseolus radiatus L.)3种受体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综合效应(synthesis effect,SE)为指标,确定核桃根系提取物最佳提取溶剂,并考察95%乙醇提取物不同萃取相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核桃根系95%乙醇提取物对3种受体的抑制作用最强(SE=-0.559);供试质量浓度为40mg/mL时,95%乙醇提取物不同萃取相对3种植物受体根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苗高的抑制作用,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相的化感综合效应最强(SE=-0.571),对小麦、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