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41)
- 2023(14754)
- 2022(13078)
- 2021(12264)
- 2020(10255)
- 2019(23312)
- 2018(23466)
- 2017(45158)
- 2016(24596)
- 2015(27635)
- 2014(27030)
- 2013(26624)
- 2012(24280)
- 2011(21838)
- 2010(21597)
- 2009(19940)
- 2008(18939)
- 2007(16615)
- 2006(14618)
- 2005(12377)
- 学科
- 济(95585)
- 经济(95479)
- 业(71844)
- 管理(65712)
- 企(49671)
- 企业(49671)
- 农(49140)
- 方法(41627)
- 数学(36253)
- 数学方法(35845)
- 农业(32728)
- 业经(25111)
- 中国(23470)
- 财(21590)
- 地方(20649)
- 学(20110)
- 制(17616)
- 贸(17065)
- 贸易(17056)
- 易(16541)
- 技术(15470)
- 理论(15387)
- 环境(15005)
- 和(13980)
- 发(13682)
- 务(13198)
- 财务(13132)
- 银(13119)
- 财务管理(13105)
- 银行(13073)
- 机构
- 学院(341234)
- 大学(336820)
- 管理(136617)
- 济(132553)
- 经济(129629)
- 理学(119618)
- 理学院(118304)
- 管理学(116218)
- 管理学院(115628)
- 研究(111386)
- 中国(83288)
- 农(73982)
- 科学(71852)
- 京(71142)
- 业大(59027)
- 农业(57112)
- 财(55871)
- 所(55859)
- 中心(52054)
- 研究所(51232)
- 江(49491)
- 范(45963)
- 财经(45592)
- 师范(45562)
- 北京(43764)
- 经(41556)
- 州(40398)
- 院(39857)
- 经济管理(37716)
- 经济学(37587)
- 基金
- 项目(240306)
- 科学(188760)
- 研究(176948)
- 基金(173054)
- 家(150752)
- 国家(149415)
- 科学基金(128495)
- 社会(110286)
- 社会科(103994)
- 社会科学(103965)
- 省(95585)
- 基金项目(93344)
- 自然(84036)
- 自然科(82049)
- 自然科学(82033)
- 自然科学基金(80546)
- 教育(80430)
- 划(79423)
- 编号(75001)
- 资助(69675)
- 成果(59041)
- 重点(53279)
- 部(52307)
- 发(51995)
- 创(49987)
- 课题(49768)
- 创新(46503)
- 科研(45618)
- 国家社会(44422)
- 大学(44384)
- 期刊
- 济(147571)
- 经济(147571)
- 研究(94459)
- 农(74097)
- 中国(62797)
- 学报(55575)
- 科学(51338)
- 农业(50726)
- 管理(44495)
- 大学(42324)
- 财(39999)
- 学学(39982)
- 教育(37557)
- 业经(30515)
- 技术(29079)
- 融(27990)
- 金融(27990)
- 业(24441)
- 经济研究(21235)
- 问题(20469)
- 财经(20376)
- 图书(18372)
- 版(17982)
- 经(17335)
- 科技(17252)
- 资源(16684)
- 技术经济(16293)
- 理论(16014)
- 业大(15822)
- 现代(15613)
共检索到485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小云 刘慧 杨育凯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挑战,明确农户生产行为是否受此影响,是进一步研究气候变化适应措施的关键。以华北平原为例,基于问卷调查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微观农户生产要素投入行为,评估干旱及生计资本等因素是否影响农户生产要素投入及其影响在不同类别农户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干旱影响农户生产要素投入行为,优化要素投入结构是农户应对旱灾的主要措施之一。生计资本差异也对农户生产要素投入行为构成显著影响,尤其是自然资本和社会资本,自然资本和社会资本越丰厚,农户生产要素投入相对越少。此外,农户内在特质和外在自然经济条件也是影响农户生产要素投入行为的重要因素,包括农户家庭基本状况、...
关键词:
旱灾 农户 生产要素投入 华北平原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宇 王金霞 黄季焜
本文构建了一个两阶段的计量经济模型系统去分析采用农田管理适应措施的影响因素及评估措施对农业生产风险的影响。结论表明,极端干旱事件的发生显著刺激了农户增加农田管理措施强度(增量性的适应措施),同样,极端干旱事件的发生也显著提高了生产风险,但是影响程度在采用与未采用农田管理适应措施之间有显著差异;资金、技术及物质支持的抗旱政策对采用农田管理措施有显著的激励效果,而因灾情预警信息传播渠道和来源的局限性则限制了其发挥预期正向效果;农田管理适应措施的采用显著地降低了极端干旱事件引致的生产风险;农户年龄、教育水平及土壤质量等农户和地块特征也显著地影响了农户的决策行为和生产风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马骥 蔡晓羽
本文以河北省和山东省的3个农业县8个村200个农户的调查资料为依据,通过建立Logit二元选择模型对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时降低氮肥施用量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农户降低氮肥施用量意愿的因素除了家庭收入、农业劳动力文化程度等基本的特征变量外,还主要有农户对化肥施用是否过量和化肥施用是否有污染的认识、是否接受过农业推广站提供的施肥指导、是否施用有机肥以及农户对待风险的态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这些实证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引导农户合理施肥、降低氮肥施用量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骥
本文以2006年对河北省和山东省200个农户的调查资料为依据,通过建立双对数模型,对华北平原农户冬小麦和夏玉米两种粮食作物化肥施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农户存在化肥施用过量倾向,而影响农户粮食作物化肥施用量的因素除了化肥价格、家庭非农收入、农业劳动力文化程度等基本的特征变量外,还主要有土壤质量、农户粮食作物种植目的、农户是否接受过农业推广站提供的施肥指导、是否施用有机肥以及农户对待风险的态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农户 粮食作物施肥量 双对数模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宇 王金霞 黄季焜
华北平原作为中国的粮食主产区和严重干旱事件发生频繁的区域,如何提高该区域农户灌溉适应能力对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华北5省889个农户的1663小麦地块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两阶段的思路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定量分析了农户实施灌溉适应行为的影响因素和评估其成效。研究结果表明:(1)相比于相对正常年,在受灾年中严重干旱事件的发生显著地促使农户提高了约17.4%的灌溉频次,同样也增加了约6.6%的小麦单产损失;(2)灌溉适应行为的确在抵御和减缓严重干旱事件对小麦单产产生的负面影响上起着显著的积极作用,具体而言,每增加50%的灌溉次数(相当于增加0.9次),可以挽回14.2%的小麦单产损...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其友 宫连英 薛志士
本文以华北平原为例,对节水型农业分区指标系统进行了初步探讨,为确保分区指标的科学性、系统性,提出了包括①指标设置—系统分析;②指标选择——变异性和独立性分析;③指标提取—主成分分析;④指标权重—特征根法等处理在内的节水型农业分区指标系统构建基本程序和方法
关键词:
节水型农业,分区指标,华北平原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源 马骥
化肥施用水平可以从农学、经济学和生态环境学三个角度进行衡量,但三者的衡量标准存在差异。本文在讨论和比较上述三种角度的化肥施用水平的基础上,以实地调研获得的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小麦数据资料为依据,重点从经济学角度出发,以成本最小化原理为基础,利用C-D函数对华北平原小麦生产中化肥施用量进行测算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三省总化肥施用经济过量程度达到116.04%,氮肥、磷肥和钾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经济过量施用。
关键词:
化肥投入 成本最小 经济施用 经济过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镇涛 杨晓光 高继卿 王晓煜 白帆 孙爽 刘志娟 明博 谢瑞芝 王克如 李少昆
【目的】随人口增加、饮食结构变化和能源需求的增加,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在耕地资源有限的背景下,高产稳产仍是保证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华北平原是我国夏玉米主产区,明确气候变化背景下该区域夏玉米的适宜播期,对于稳定和提升该地区夏玉米单产,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依据夏玉米生长季积温和降水将华北夏玉米区分为8个气候亚区,在每个气候亚区内基于1981—2015年气候资料、农业气象观测站夏玉米种植资料和土壤资料,对农业生产系统模型(APSIM-Maize)进行调参验证,选用决定系数(R~2)、D指标、均方根误差(RMSE)和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等指标来评价模型调参验证结果。在此基础上设置不同播期,利用调参验证后模型模拟各气候亚区不同播期夏玉米产量,采用高稳系数并综合考虑下茬作物冬小麦的播期,明确各气候亚区冬小麦-夏玉米两熟系统下充分灌溉和雨养条件夏玉米适宜播期,并分析与实际播期相比适宜播期下的夏玉米增产幅度。【结果】(1)模型适应性评价指标中决定系数(R~2)均在0.75以上,D指标均在0.80以上,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均在7%以下,表明调参后的APSIM-Maize模型在华北平原夏玉米生育期和产量模拟方面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可用于华北平原夏玉米生育期和产量模拟研究。(2)充分灌溉条件下,第一气候亚区夏玉米推荐适宜播期主要在6月下旬,第二气候亚区到第七气候亚区,主要在6月中下旬,第八气候亚区主要在6月中上旬。雨养条件下,第一气候亚区主要在6月下旬和7月上旬,第二、三A、四、五、六气候亚区主要在6月中下旬,第三B、七气候亚区适宜播期范围较广,6月均可播种,第八气候亚区在6月上中旬。(3)在充分灌溉和雨养条件下,与实际播期相比,适宜播期在各气候亚区的增产幅度为第一气候亚区到第五气候亚区增产幅度最大,平均在4%—10%;第六气候亚区到第七气候亚区次之,平均在2%—5%;第八气候亚区增产幅度最小,平均在3%以下。【结论】华北平原夏玉米适宜播期随着纬度的升高而提前。充分灌溉和雨养条件下,随着年代的推移,夏玉米适宜播期呈现推迟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00年代,每10年推迟3 d左右。第一和第二气候亚区雨养条件下的适宜播期晚于充分灌溉条件下适宜播期,其他气候亚区无显著差异。与实际播期相比,各气候亚区适宜播期下产量有2%—10%的提升,但雨养和充分灌溉条件下增产幅度没有明显差异,增产幅度由南到北呈现减小的趋势,第一到第五气候亚区,增产幅度较其他气候亚区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盖力强 谢高地 李士美 张彩霞 陈龙
水足迹概念将水问题拓展到了社会经济领域,是当前测度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系统影响的理想指标。本文借助水足迹的概念,计算了华北平原地区(河北、北京、天津)小麦、玉米的虚拟水含量及其生长生产水足迹,并就绿水的重要性和灰水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007年华北平原主要地区小麦虚拟水含量为1.054m3/㎏,生长用水以蓝水为主;玉米虚拟水含量为0.808m3/㎏,生长用水以绿水为主;小麦生产水足迹为172×108m3,其中绿水足迹30.85×108m3,蓝水足迹102.5×108m3,灰水足迹38.65×108m3;玉米生产水足迹为173.07×108m3,其中绿水足迹101.06×108...
关键词:
水足迹 虚拟水 小麦 玉米 华北平原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文琼
本文旨在探讨乡镇政权运作能力的视域下,资源匮乏地区富人治村的生成、运作及其后果。通过对华北平原的田野调查和分析,本文主要有以下三个发现:首先,项目进村已然成为乡村治理的主旋律,在"不完整政权"的乡镇,资源匮乏使项目进村与富人治村具有高度亲和性;其次,富人治村从治理主体及其相互间关系、治理任务与治理过程这三个维度上重塑了"不完整政权"下的村级治理;最后,乡镇政权实现了从依赖中坚农民到依赖富人参与的转变,导致原本就不完整的政权随着富人垄断村庄政治和制衡乡村关系而进一步削弱。本文实现了富人治村研究的两个转向:一是研究视域上从基层民主自治到乡镇政权运作能力的转向,二是研究场域上从资源密集地区转向资源匮乏地区的转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林耀明 任鸿遵 于静洁 姚治君
采用精确的水土资源平衡计算模型 ,辅以田间观测资料 ,分析计算了华北平原农业水资源量与作物需水量之间的平衡问题。结果显示 :在充分供水的条件下 ,本区农田 (884.8万hm2)需水量为744.36亿m3,相应的作物亏水量为309.37亿m3,有效灌溉面积 (653.2万hm2)上的亏水量为228.73亿m3;而1995年水利工程提供的农业总用水量已达261.78亿m3,但仍有116.16亿m3的亏水量 ;文中同时对评价区内农田的有效降水量、灌溉水的田间利用量、毛管上升水量等进行估算。指出 ,虽然冬小麦的平均水分满足率为82 % ,但关键期的水分满足率 (64 % )仍然制约粮食产量的增长 ,...
关键词:
华北平原 水土资源 平衡研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金凤君
本文重点分析了华北平原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发展趋势及其与水资源利用间的关系。得出以下主要观点 :第一 ,城市用水快速增长 ,用水结构从生产、生活并重型向生产主导型转换 ;第二 ,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局部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 ;第三 ,城市用水结构存在明显 4种类型 ,即生活用水比重高—人均用水水平低、生活用水比重高—人均用水水平高、生活用水比重低—人均用水水平低、生活用水比重高—人均用水水平高四类城市 ,各类城市的未来用水需求趋势存在差异 ;第四 ,未来本地区城市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 ,水资源供需矛盾会更加突出 ,建立更有效的城市用水机制和更广泛的区域供水网络将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
城市化 水资源 用水结构 用水类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晓光,陈阜,宋冬梅,宫飞,朱文珊
根据定点定位试验结果 ,提出适用于华北平原现实经济、技术状况的农业节水实用措施 ;喷灌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节水工程技术措施 ,秸秆覆盖和留茬可有效地进行农田界面调控 ;利用水分胁迫诱导的“反冲”机制 ,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合理配置有限的水资源 ,达到节水稳产的目的。
关键词:
农业节水 喷灌 秸秆覆盖 反冲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宁 秦富
为了解农产品价格波动背景下的农户短期生产要素投入决策,以蛋鸡为例,利用Logit模型对鸡蛋价格波动背景下蛋鸡养殖户短期生产要素投入决策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鸡蛋价格波动对部分养殖户生产要素投入决策上有影响,且在短期内调整生产要素投入可增加收益或减少损失;户主受教育程度、蛋鸡养殖收入、标准化养殖场以及合作社显著影响了养殖户短期内调整生产要素投入的决策,可通过培训、指导、参观以及继续推进蛋鸡养殖标准化、建立合作社等措施提升养殖户应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能力。
关键词:
鸡蛋价格 生产要素 蛋鸡 Logit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