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59)
- 2023(5625)
- 2022(4687)
- 2021(4227)
- 2020(3460)
- 2019(7489)
- 2018(7141)
- 2017(13124)
- 2016(7355)
- 2015(7756)
- 2014(7414)
- 2013(7172)
- 2012(6477)
- 2011(5879)
- 2010(5859)
- 2009(5093)
- 2008(4877)
- 2007(4048)
- 2006(3396)
- 2005(2822)
- 学科
- 济(25553)
- 经济(25520)
- 业(20175)
- 管理(20105)
- 企(15292)
- 企业(15292)
- 方法(12457)
- 数学(11405)
- 数学方法(11305)
- 农(8260)
- 财(7661)
- 学(7045)
- 贸(6976)
- 贸易(6975)
- 易(6805)
- 中国(6614)
- 业经(5838)
- 农业(5746)
- 技术(4876)
- 务(4827)
- 财务(4817)
- 财务管理(4813)
- 制(4709)
- 环境(4676)
- 企业财务(4583)
- 银(4174)
- 银行(4134)
- 地方(4085)
- 产业(3877)
- 行(3872)
- 机构
- 大学(104963)
- 学院(104375)
- 济(40595)
- 经济(39965)
- 研究(39088)
- 管理(38030)
- 理学(34145)
- 理学院(33705)
- 管理学(33021)
- 管理学院(32854)
- 农(31483)
- 科学(28714)
- 中国(27398)
- 农业(25541)
- 业大(24498)
- 所(21923)
- 京(21788)
- 研究所(20716)
- 农业大学(17190)
- 中心(17105)
- 财(16610)
- 江(14547)
- 省(14093)
- 院(14079)
- 财经(13888)
- 室(13822)
- 业(13562)
- 科学院(13383)
- 实验(13121)
- 北京(13085)
- 基金
- 项目(80827)
- 科学(62295)
- 基金(60216)
- 家(57630)
- 国家(57176)
- 研究(48710)
- 科学基金(46791)
- 自然(33937)
- 自然科(33180)
- 自然科学(33166)
- 基金项目(32636)
- 自然科学基金(32630)
- 省(31811)
- 社会(31809)
- 社会科(30249)
- 社会科学(30238)
- 划(28122)
- 资助(23352)
- 教育(21448)
- 计划(19135)
- 重点(18926)
- 科技(17445)
- 创(17310)
- 发(17114)
- 部(17053)
- 科研(16766)
- 业(16496)
- 编号(16468)
- 创新(16278)
- 农(15051)
共检索到1394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向达兵 胡丽雪 廖爽 杨玲玲 宋超 彭镰心 赵钢
本文以2个苦荞麦品种(川荞1号和晋荞2号)为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对苦荞麦花后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处理显著降低荞麦植株的每节节间长度和粗度,但不能改变整个植株节间长度(降-升-降)和粗度(升-降)的变化趋势。干旱胁迫对苦荞麦株高有显著影响,株高和分枝数均以正常灌水(W1)处理最高,比干旱处理高10.39%~40.21%,2个品种表现趋势一致。苦荞麦植株各器官的干物质量均以正常灌水处理最高,显著高于干旱胁迫处理,比其高15.04%~122.91%。苦荞麦植株干物质主要分配于茎中,其次为叶片、籽粒和根,但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在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苦荞麦 干旱胁迫 生长 干物质积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文明 张伟丽 侯亚方 夏美娟 宫香伟 王鹏科 高小丽 高金锋
为探索陕甘宁黄土高原地区栽培荞麦高产最适施氮量,以甜荞品种——西农9976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氮肥水平,2016年施肥水平为:0 (N0)、45 (N45)、135 (N135)和225kg/hm2(N225);2017年施肥水平为:0(N0)、90(N90)、180(N180)和270kg/hm2(N270),比较不同施氮量下荞麦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分析叶绿素含量和各器官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肥处理均能提高荞麦的株高、一级分枝数、二级分枝数、单株花簇数、千粒重和单株粒数,使其产量显著上升;荞麦主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随施氮量增加先上升后降低;荞麦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与施氮量呈正相关,但在苗期和初花期,荞麦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随施氮量增加呈抛物线。因此,生产上建议陕甘宁黄土高原地区荞麦生长过程中投入180kg/hm2的氮肥,且注重施氮比例及时期,以此达到最佳的生产效益。
关键词:
荞麦 氮肥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农艺性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龚秋 王欣 后猛 唐维 张允刚 刘亚菊 李强 马代夫
为了筛选抗旱品系,以14个紫甘薯品种(系)为材料(徐薯28为对照),采用盆栽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分析评价干旱胁迫对紫甘薯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干旱胁迫20 d时对其叶片光合特性及干旱胁迫70 d时对其产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参试紫甘薯品种(系)的叶绿素含量指数(CCI)、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单株薯块鲜质量和干质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CCI和Pn值较高的品种为宁紫薯1号和徐紫薯6号;烟薯0747和泰中11号受干旱胁迫影响较大;14个紫甘薯品种(系)中,徐紫薯6号、徐紫薯1号、徐薯33、徐102903、漯紫薯1号、商077-1、宁紫薯1号...
关键词:
干旱胁迫 紫甘薯 光合特性 干物质积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振 阿不都卡地尔·库尔班 陈平 林涛 郭仁松 张巨松
[目的]本文旨在探明花铃期高温胁迫持续时间对海岛棉干物质积累分配与产量的影响,为海岛棉选育耐热品种及丰产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海岛棉品种‘新海43号’(XH 43)和‘新海49号’(XH 49)为材料,采用田间搭设塑料棚的方式进行高温胁迫处理,在花铃期高温胁迫3 d(H3)、6 d(H6)和9 d(H9),以大田自然状态为对照(CK),试验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研究高温胁迫对海岛棉各器官干物质积累、成铃率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花铃期不同时间高温胁迫降低了海岛棉地上部干物质量,各器官干物质量均降低。但在盛花后40 d,H6和H9处理茎秆和叶片干物质量显著高于对照;高温胁迫显著降低棉铃的干物质量,但延长了棉铃干物质积累的时间,XH 43和XH 49在高温胁迫后棉铃快速积累终止期分别延长5~14 d和1~10 d;不同时间高温胁迫使单株结铃数、单铃质量和衣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对照相比,XH 43和XH 49籽棉产量分别下降11.4%~27.3%和12.0%~44.4%。花铃期高温胁迫显著降低了中部果枝的成铃率及双铃率,导致植株的单株结铃数显著降低,与对照相比,XH 43和XH 49单株结铃数分别减少21.6%~28.9%和16.6%~34.7%。而H6和H9处理使上部果枝的成铃率及双铃率显著增加,上部果枝铃数增加;高温胁迫后XH 49各器官干物质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变化幅度均大于XH 43,表明高温胁迫对XH 49影响更大。[结论]花铃期短期高温胁迫限制了棉铃的生长发育,导致最终产量显著下降。但后期营养器官干物质量显著升高,促进生殖器官生长,从而补偿部分产量损失。
关键词:
海岛棉 高温胁迫 干物质 成铃率 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柳成荫 杨洪兵
NaCl胁迫与等渗PEG处理均引起不同耐盐性荞麦幼苗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NaCl胁迫下的增加量明显大于等渗PEG处理,说明离子效应发挥了主要作用;耐盐荞麦品种川荞1号根部和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增加量相对较少,变化率低,表明荞麦的耐盐性与渗调物质的累积量呈负相关。盐敏感荞麦品种TQ-0808在高浓度NaCl胁迫下渗调物质大量累积可能是盐胁迫导致代谢失调造成的,应该是一种盐害的表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巩巧玲 冯佰利 高金锋 柴岩 石虎 周继华
以4个荞麦品种为材料,采用PEG模拟干旱胁迫方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荞麦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强度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SOD、POD与CAT活性均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而MDA含量呈现上升趋势;与其他荞麦品种相比,西农9976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SOD、POD与CAT活性峰值最大,且活性最高值出现时间最晚,后期维持较高的酶活性,同时具有较低的MDA含量。
关键词:
干旱胁迫 荞麦幼苗 保护酶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于志青 于卫卫 谭秀山 叶宝兴 毕建杰
采用盆栽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的水分处理,研究水分胁迫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从根、茎秆、叶、叶鞘、雌穗等器官水平上考察水分胁迫对夏玉米物质积累、分配等的影响,以及不同水分处理下各器官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的贡献率。分析发现,不同水分条件下,叶片、茎秆和叶鞘三者是干物质积累的重要来源,在灌浆期以前,叶片是最主要的干物质积累器官。在灌浆前后期,叶片所占的比重分别为22%,21%;茎秆也是夏玉米干物质积累的来源之一,在抽雄初期,T3茎秆占总重的26%,在抽雄后期T4茎秆比重为30%。茎秆在吐丝期和灌浆后期的比重分别为24%和23%,而水分胁迫(T8)的叶鞘比重分别为21%和18%;在生殖生长阶段,植株对水...
关键词:
夏玉米 水分胁迫 干物质分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侯迷红 刘景辉 杨恒山 纪凤辉 宋桂云 孙德智
为了掌握甜荞麦适宜施氮量,研究不同供氮水平对甜荞麦干物质和养分积累及分配影响的规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设置5个氮素水平N_0、N_1、N_2、N_3和N_4(0,30,60,90,120 kg/hm2),研究了甜荞麦不同器官干物质和养分积累量及分配比例的变化。结果表明,甜荞麦干物质积累总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N_2处理干物质积累总量最大,但N_3处理籽粒中干物质积累量和分配比例最大。荞麦籽粒氮、磷和钾含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先增后降,N_3处理籽粒中氮、磷、钾养分含量最大;增加施氮量可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汝晨 胡笑涛 吕梦薇 陈滇豫 王文娥 宋天媛
【目的】本研究基于气候室模拟温度日变化特征,旨在探讨氮素对高温、干旱及复合胁迫下冬小麦地上干物质重、氮积累与分配、氮代谢相关酶活性、蛋白质含量、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基于人工气候室开展冬小麦盆栽试验,以小偃2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裂区随机完全区组设计,以2个温度处理(高温:H;适宜温度:S)为主区,以2个水分水平(干旱:D;充分供水:F)为裂区,3个施氮水平(低氮:N_1;中氮:N_2;高氮:N_3)为裂-裂区,研究冬小麦生长生理特性、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对高温干旱胁迫及各施氮量的响应特征。【结果】高温、干旱及复合胁迫导致地上总干物质重(ADW)和氮积累量(ANA)降低。在成熟期,高温干旱复合胁迫(HD)和干旱胁迫(SD)下N_3处理ANA分别较N_1处理增加7.26%和6.82%。高温、干旱及复合胁迫提高小麦花前氮素对籽粒贡献率(NRR),HD胁迫各施氮处理NRR均值较对照(SF)增加达38.21%,施氮量的增加扩大这种增加效应。高温、干旱及复合胁迫导致成熟期穗氮分配率降低,特别是复合胁迫。暴露于高温、干旱及复合胁迫下籽粒蛋白质产量(PY)降低,干旱胁迫(7.37%)各施氮处理PY均值较高温胁迫(3.94%)降低更多,无论单一或复合胁迫下籽粒PY均在N_2处理下显著增加。此外,单一的干旱和高温胁迫下降低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在N_2处理下显著增加,复合胁迫N_1处理NR和GS活性分别较N_3处理提高23.81%和23.07%。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各施氮处理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值的降幅均高于高温胁迫,N_2处理对高温和干旱胁迫下这些参数存在明显正向调控,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_g)和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WUE_b)在N_2处理下得到明显改善。充分供水+N_2处理籽粒(NUE_g)分别较低干旱和复合胁迫N_3处理提高19.09%和19.44%,表明在水分充足条件下中氮能有效地缓解干旱和高温胁迫下籽粒氮利用效率的降低。NUE_g和NUE_b的提高可能归因于合理氮肥调控下增加的GS和NR活性。主成分分析表明胁迫条件下小麦千粒重和ADW与产量的关系更紧密。【结论】高温和干旱胁迫的综合效应比单一胁迫对小麦危害更大。在单一高温和干旱胁迫下,适量增加氮输入能增加氮代谢酶活性并维持更高氮代谢能力,提高籽粒氮积累量及蛋白质产量,将更有利于提高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然而在花后遭遇高温干旱复合胁迫时,相比低施氮量,增加施氮对小麦产量形成及水氮的吸收利用均产生一定抑制作用,应适当减少氮肥用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琪 赵新华 王华杰 李艳杰 王晓光 于海秋
辽中和辽北地区是辽宁省主要玉米产区,土壤低钾是限制其玉米高产高效的主要因素之一,缺钾下植株表现出矮小纤弱,果穗小,籽粒不饱满等。本研究以耐低钾玉米自交系90-21-3和钾敏感自交系D937为试材,通过分析低钾胁迫下不同耐性玉米自交系的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分配、钾钠钙养分积累分配和产量等差异,探讨土壤低钾胁迫对玉米生产力和养分积累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钾胁迫降低了90-21-3和D937的光合作用,阻碍了物质的合成与积累。与钾敏感自交系D937相比,在低钾胁迫下耐低钾自交系90-21-3能够维持相对较高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洪启 罗文巧 赵帅 王聪 倪震 朱浩 牛艳璐 汪勇 王中华 权力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番茄叶片蜡质积累的影响,及蜡质含量与蜡质合成相关基因β-酮脂酰-辅酶A合成酶(SLCER6)表达的关系,为植物表皮蜡质抗旱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番茄品种Micro-Tom为材料,在其花蕾期进行干旱胁迫后,当植株表现出明显缺水症状时分别采集第1叶位至第7叶位的叶片,以同期正常浇水番茄植株作为对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仪(GC-FID),对7个叶位叶片的蜡质成分和含量进行检测,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叶片的表皮超微结构,同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玉春 杨敏 周齐齐 刘希伟 李彦生 张敏 蔡瑞国
为了研究不同氮肥用量(0,120,240 kg/hm~2)和花后弱光(不遮光和遮去自然光照的60%)对冬小麦植株各营养器官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济麦22和济核916为试验材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氮提高了2个小麦品种总干质量与干物质转运总量,而相同施氮量条件下遮光降低小麦总干质量和干物质转运总量;遮光与不遮光条件下,2个小麦品种总干物质积累最适施氮量均为120 kg/hm~2,施氮提高了2个小麦品种茎、叶和鞘中氮素积累量,并可显著提高济核916在遮光与不遮光条件下氮素积累总量,而相同施氮量为120,240 kg/hm~2条件下,遮光降低2个小麦品种氮素积累总量;施氮显著提高济核916在遮光与不遮光条件下氮素转运总量,而在相同施氮量为120,240 kg/hm~2条件下遮光降低济麦22氮素转运总量,提高其氮素转运总量。施氮对小麦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在正常光照和弱光条件下影响不显著,但显著提高遮光条件下济麦22氮素转运总量;施氮主要影响2个小麦品种成穗数而显著提高小麦产量,遮光主要降低2个小麦品种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进而导致产量显著降低,但在遮光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均能提高小麦产量,说明施氮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遮光对小麦产量的影响;遮光和施氮均能显著提高2个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
关键词:
施氮量 遮光 冬小麦 干物质 氮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晓远 高志红 刘振华
为探讨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对水分胁迫条件下水稻生长及氮素积累和分配的影响,采用室内营养液培养及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处理的方法,在苗期设置5种供氮形态(NH4+/NO3-比为0/100,25/75,50/50,75/25,100/0)和2种水分条件(非水分胁迫和水分胁迫)的组合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条件下,NH4+/NO3-比为25/75处理的株高和叶面积最大,达到100/0处理的1.5和1.3倍。2种水分条件下,NH4+/NO3-为25/75处理的根长均为最大,其在非水分胁迫和水分胁迫下分别为100/0处理的6.8倍和3.3倍;非水分胁迫条件下植株不同部位氮积累量均高...
关键词:
水稻 铵态氮 硝态氮 水分胁迫 氮素积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洪兵
以荞麦抗逆品种川荞4号和敏感品种川荞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渗透胁迫下不同浓度氨基酸对荞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效应。结果表明,适当浓度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可显著增加渗透胁迫下荞麦种子发芽率、幼苗鲜重、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适当浓度天冬氨酸处理使抗逆品种种子发芽率和叶片叶绿素含量恢复至对照水平,但适当浓度氨基酸处理时敏感品种增加幅度较大,说明适当浓度氨基酸对渗透胁迫下荞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显著促进效应。荞麦敏感品种氨基酸处理的最适浓度为30μmol/L,荞麦抗逆品种氨基酸处理的最适浓度为20μmol/L,且天冬氨酸的处理效果优于谷氨酸处理。
关键词:
荞麦 渗透胁迫 氨基酸 发芽率 生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