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67)
- 2023(5157)
- 2022(4216)
- 2021(3736)
- 2020(3103)
- 2019(6655)
- 2018(6328)
- 2017(11641)
- 2016(6458)
- 2015(6692)
- 2014(6292)
- 2013(6088)
- 2012(5469)
- 2011(4840)
- 2010(4606)
- 2009(4102)
- 2008(3961)
- 2007(3238)
- 2006(2718)
- 2005(2124)
- 学科
- 济(23048)
- 经济(23018)
- 业(18185)
- 管理(18132)
- 企(13843)
- 企业(13843)
- 方法(11578)
- 数学(10632)
- 数学方法(10574)
- 农(7210)
- 财(6597)
- 贸(6395)
- 贸易(6394)
- 易(6253)
- 学(6111)
- 中国(5640)
- 业经(5446)
- 农业(5125)
- 技术(4553)
- 环境(4519)
- 务(4219)
- 财务(4218)
- 财务管理(4214)
- 企业财务(4026)
- 产业(3756)
- 制(3747)
- 地方(3559)
- 划(3529)
- 出(3382)
- 银(3364)
- 机构
- 大学(91627)
- 学院(91142)
- 济(36070)
- 经济(35564)
- 管理(34419)
- 研究(32140)
- 理学(31277)
- 理学院(30903)
- 管理学(30313)
- 管理学院(30178)
- 农(26525)
- 科学(23753)
- 中国(22172)
- 农业(21577)
- 业大(21448)
- 京(18244)
- 所(17444)
- 研究所(16622)
- 农业大学(14962)
- 中心(14168)
- 财(14103)
- 财经(12219)
- 江(12157)
- 院(11543)
- 室(11506)
- 经(11330)
- 经济学(11145)
- 实验(11026)
- 业(11022)
- 省(10988)
- 基金
- 项目(72545)
- 科学(56158)
- 基金(54286)
- 家(51407)
- 国家(50999)
- 研究(43519)
- 科学基金(42454)
- 自然(30623)
- 自然科(29954)
- 自然科学(29937)
- 基金项目(29813)
- 自然科学基金(29439)
- 社会(29197)
- 省(28615)
- 社会科(27783)
- 社会科学(27774)
- 划(24907)
- 资助(20902)
- 教育(19206)
- 计划(16829)
- 重点(16743)
- 创(15773)
- 科技(15341)
- 发(15192)
- 部(15135)
- 科研(15119)
- 创新(14812)
- 业(14793)
- 编号(14763)
- 农(13228)
共检索到115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宇超 王得祥 彭少兵 何帆
以2年生的努塌滨藜、三角滨藜、四翅滨藜、沙棘为试材,研究干旱胁迫条件下木本滨藜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木本滨藜植物通过维持较高的束缚水含量来增加保水能力,沙棘束缚水含量及保水能力远低于木本滨藜。2)干旱胁迫条件下努塌滨藜、三角滨藜细胞膜受氧化程度较小,四翅滨藜在重度干旱条件下MDA含量比对照增加了19.3%,细胞膜受氧化程度较大;3种滨藜植物在干旱胁迫下,膜透性没有明显升高,细胞膜结构与功能完好,而沙棘在中度干旱胁迫下MDA含量比对照增加了20.68%,严重干旱胁迫时增加24.34%,且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细胞膜受严重氧化,造成细胞透性在中度、重度干旱胁迫下较正常水分条件下分别增大3...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柯梅 侯钰荣 魏鹏 兰吉勇 康帅 李超
以心叶驼绒藜(Krascheninnikovia ewersmannia)为研究材料,用0 (CK)、5%、15%、25%、30%、35%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从渗透性调节物质、保护性物质、脂肪酸组分等方面研究其对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显示,在5%、15%低浓度PEG处理下,驼绒藜幼苗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含量、启动抗氧化酶系统、保持膜脂中的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动态平衡来减弱膜脂过氧化对细胞膜系统的损害;在25%PEG处理下,丙二醛含量急剧增加,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加重,植物通过大幅提高脯氨酸含量、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增大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减少干旱胁迫带来的膜脂损伤;在30%、35%高浓度PEG处理下,脯氨酸含量下降、抗氧化酶系统活性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膜脂受损害严重。由此得出,驼绒藜幼苗在PEG处理液为25%时,渗透调节物质、保护性物质、不饱和脂肪酸等物质协同作用形成高效的防御系统以增强对干旱胁迫的抗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玲利 雷小林 龚春 柯镔峰 熊利 李建安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干旱胁迫对白木通光合生理指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揭示干旱胁迫对白木通光合作用及生理指标之间的关系,为白木通水肥管理及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轻度干旱(LS)提高了白木通幼苗的水分利用效率(P0.05);中度干旱(MS)使白木通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电子传递速率(ETR)、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的潜在活性(Fv/Fo)及光化学猝灭系数(qP)显著下降(P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文瑜 何斌 杨发荣 吕玮 王旺田 黄杰 魏玉明 金茜 陈玉祥
为研究干旱胁迫和复水对不同品种藜麦(Chenopodium quinoa)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本研究以‘陇藜1号’(L-1)、‘陇藜2号’(L-2)、‘陇藜3号’(L-3)和‘陇藜4号’(L-4)为供试品种,干旱处理10 d后进行复水处理24 h,测定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丙二醛(MDA)、O2·-产生速率及抗氧化酶活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耐旱性评价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品种藜麦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处理下,藜麦品种L-1、 L-3和L-4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Fo和Fm较对照(CK)分别下降了18.03%、 18.22%、 7.72%和16.25%、18.96%、 10.64%,供试4个藜麦品种幼苗叶片Fv/Fm和Fv/Fo分别较CK下降了5.00%、 10.43%、 8.06%、 4.78%和16.84%、30.71%、25.44%、15.76%,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得到显著提高,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均较CK显著升高了105.88%、62.86%、58.13%、156.20%和112.51%、66.45%、130.45%和88.20%,同时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增强。复水后,不同品种藜麦幼苗叶片Fo、Fm、Fv/Fm、Fv/Fo及NPQ均恢复至干旱胁迫处理前水平,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较干旱胁迫处理虽有下降,但未恢复至干旱胁迫处理前水平,抗氧化酶SOD活性弱于CK,POD、CAT和APX活性仍高于处理前水平。说明复水处理后植株通过调节体内抗氧化酶水平,清除活性氧的积累,从而增强叶片光合作用,缓解干旱对藜麦幼苗生长造成的有害影响。隶属函数法分析显示4个供试品种中陇藜1号耐旱性最优。本研究从生理学角度明确了干旱复水对藜麦幼苗生长的影响,为旱区种植藜麦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伟伟 王雁 杜静
通过盆栽干旱胁迫,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7种景天属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7种景天属植物细胞膜脂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及叶片相对电导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以反曲景天上升的幅度较大;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呈上升趋势或者是先增加后降低的基本势态。7种景天属植物抗旱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胭脂红景天(勘察加费菜(佛甲草(反曲景天(垂盆草(八宝景天(六棱景天。
关键词:
干旱胁迫 景天属植物 生理生化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蔡丽艳 孙启忠 李志勇 李鸿雁 师文贵 刘磊
采用温室模拟干旱胁迫-复水法,研究不同干旱程度对6份扁蓿豆种质材料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分别于连续干旱胁迫1,4,7,10 d以及复水2 d后,对其叶片相对含水量、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5个抗旱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扁蓿豆叶片相对含水量随干旱胁迫程度增强而降低,在复水后快速恢复;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随干旱程度的增加而升高,而脯氨酸含量则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5个生理指标中脯氨酸含量对干旱胁迫最敏感。采用欧氏距离法对5个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聚类分析,将6份扁蓿豆种质材料划分为3个抗旱等级,即相对抗旱的包括MR4和MR5;中等抗旱的包括MR1、MR...
关键词:
扁蓿豆 干旱胁迫 复水 生理特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玉英 徐泽 罗云米
本试验通过对重庆市茶叶研究所基地种植的4个茶叶品种在干旱胁迫下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茶树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几项生理指标变化趋势一致,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均增加,且与胁迫的时间正相关。
关键词:
茶树 干旱胁迫 生理特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孔德政 于红芳 李永华 田彦彦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2个菊花品种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为菊花抗旱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秋菊早花品种"唐宇金秋"和晚花品种"祥云"为供试材料,利用盆栽试验,以正常浇水为对照(CK,土壤含水率为(40±2)%),研究不同干旱胁迫强度(中度干旱(T1,土壤含水率为(23±2)%)、重度干旱(T2,土壤含水率为(16±2)%))下2个菊花品种叶片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祥云"和"唐宇金秋"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在T2处理下,"祥云"叶片的相对电导率、MDA和脯氨酸含量分别较对照升高23.5%,84.8%和120.4%,而"唐...
关键词:
干旱胁迫 菊花 光合作用 生理指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靳月 李铁华 文仕知 王波 谢亚斌
以2015年3月培育的闽楠实生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对闽楠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探讨闽楠幼苗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的反应和适应能力,了解该树种的抗旱性及其抗旱机理。结果显示: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和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闽楠幼苗的苗高、地径、根、茎、叶的生物量逐渐减少;相对含水量也在逐渐减少,处理60 d,T3组比CK组显著下降了32.61%;脯氨酸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处理60 d,T1、T2、T3组分别比CK组上升了309.47%、528.18%和747.41%;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和保护酶POD、SOD、CAT的活性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丙二醛含量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表明在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条件下,闽楠幼苗可以通过自身的保护酶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来适应干旱逆境,并对干旱逆境有一定的适应性。
关键词:
闽楠 干旱胁迫 生理生化特性 生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忠明 王云贺 胥苗苗 司雨 杨利民 韩梅
【目的】探讨干旱胁迫下防风保护酶系统与其适应干旱的生理机制。【方法】以2年生防风为材料,于2014-04-28-2015-08-30,采用室外盆栽人工模拟干旱胁迫方法,根据当地(长春市)降水实际,设计3个处理,分别为严重干旱处理(SD,处理期内供水200mm)、轻度干旱处理(LD,处理期内供水400mm)、对照处理(CK,处理期内供水600mm),其灌水量分别相当于全年降水量200,400和600mm,研究不同干旱胁迫处理对防风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和丙二醛(MDA)、脯氨酸及色原酮含量的影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肖姣娣
以一年生刺槐实生幼苗为试材,通过盆栽人工控水,模拟设置CK(对照)、LS(轻度干旱)、MS(中度干旱)、HS(重度干旱)4种不同水分供应梯度,研究刺槐幼苗叶片在不同强度土壤干旱胁迫条件下的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加大,刺槐幼苗可溶性糖SS与游离脯氨酸Pro含量、相对电导率REC与MDA含量均呈现出增加趋势,其中LS胁迫条件下除Pro含量与CK差异显著外,其余均与CK差异不显著,而MS、HS胁迫下4种指标均与CK差异显著;(2)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加大,刺槐幼苗SOD、POD活性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特性,并且都表现MS胁迫下取最大值后活性开始减弱。
关键词:
刺槐 实生幼苗 干旱胁迫 生理生化特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毛永成 刘璐 王小德
以鸡爪槭Acer pAlmAtum,复叶槭Acer negundo和羽毛槭Acer pAlmAtum‘dissectum’2年生实生苗为试材,采用聚乙二醇6000(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方法,研究干旱胁迫对鸡爪槭、复叶槭、羽毛槭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强,3种槭树科AcerAceAe植物幼苗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根生物量呈降低趋势;根冠比、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脯氨酸(pro)质量分数逐渐增加;鸡爪槭和羽毛槭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复叶槭过氧化物酶活性持续升高;羽毛槭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他2种则持续升高...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崔婷茹 于慧敏 李会彬 边秀举 王丽宏
本研究以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新品系LS-1为试验材料,研究在土壤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根冠比(R/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情况,探讨干旱胁迫对狼尾草生物学特性、叶片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为优良抗旱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狼尾草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减小,根冠比增大,SOD和POD活性在土壤含水量降到5%时显著增强(P<0.05),脯氨酸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周欢欢 傅卢成 马玲 赵亚红 张汝民 高岩
以‘波叶金桂’ Osmanthus fragrans ‘Boyejingui’幼苗为材料,采用人工控制水分模拟干旱及复水的处理方法,对‘波叶金桂’在抗旱防御反应系统中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的生理响应调控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延长,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水势均下降,干旱胁迫20 d时分别比对照降低了28.0%和76.9%(P<0.05),POD活性比对照增加了1.36倍(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曹红星 冯美利 孙程旭 陈思婷 陈良秋 王贵美
以槟榔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低温和干旱胁迫对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温和干旱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幼苗受害指数增大,细胞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SOD酶活性变化趋势出现先上升而后下降的现象,POD酶活性整体变化趋势呈"S"形变化,两者可能在逆境处理过程中具有互补作用;槟榔对低温胁迫的反应敏感程度大于干旱胁迫的影响。槟榔对逆境环境(低温和干旱)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机制,该研究结果对于槟榔品种的引种或栽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槟榔 低温 干旱胁迫 生理生化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