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76)
- 2023(8861)
- 2022(7397)
- 2021(6673)
- 2020(5674)
- 2019(12377)
- 2018(11873)
- 2017(22370)
- 2016(12510)
- 2015(13281)
- 2014(12998)
- 2013(12668)
- 2012(11859)
- 2011(10744)
- 2010(10380)
- 2009(9418)
- 2008(9304)
- 2007(8111)
- 2006(6927)
- 2005(6096)
- 学科
- 济(45413)
- 经济(45350)
- 业(33490)
- 管理(33064)
- 企(26531)
- 企业(26531)
- 方法(22823)
- 数学(20438)
- 数学方法(20223)
- 学(14192)
- 财(13212)
- 农(12410)
- 中国(11418)
- 贸(10004)
- 贸易(10002)
- 易(9776)
- 业经(9551)
- 制(8819)
- 农业(8565)
- 务(8515)
- 财务(8507)
- 财务管理(8488)
- 技术(8194)
- 企业财务(8189)
- 银(7680)
- 银行(7602)
- 融(7515)
- 金融(7512)
- 行(7212)
- 环境(6955)
- 机构
- 大学(181568)
- 学院(178965)
- 研究(69908)
- 济(68618)
- 经济(67294)
- 管理(62250)
- 理学(55235)
- 理学院(54493)
- 管理学(53154)
- 管理学院(52878)
- 农(51146)
- 科学(50770)
- 中国(49035)
- 农业(41532)
- 业大(39582)
- 所(39495)
- 京(38734)
- 研究所(37016)
- 中心(30232)
- 财(29812)
- 农业大学(27252)
- 江(25943)
- 院(25179)
- 财经(24602)
- 省(24452)
- 室(23850)
- 北京(23653)
- 科学院(23301)
- 经(22757)
- 业(22732)
- 基金
- 项目(134794)
- 科学(103781)
- 基金(100147)
- 家(95640)
- 国家(94936)
- 研究(81421)
- 科学基金(77624)
- 自然(56602)
- 自然科(55389)
- 自然科学(55362)
- 自然科学基金(54438)
- 基金项目(53042)
- 省(52462)
- 社会(51912)
- 社会科(49244)
- 社会科学(49226)
- 划(46472)
- 资助(41093)
- 教育(36617)
- 重点(31790)
- 计划(31468)
- 科技(28672)
- 部(28650)
- 创(28239)
- 发(28047)
- 科研(27861)
- 编号(27552)
- 创新(26629)
- 业(26213)
- 专项(23912)
共检索到249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振旺 吴金芝 黄明 李友军 赵凯男 侯园泉 赵志明 杨中帅
为了明确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旱性冬小麦灌浆期下午旗叶光合荧光特性和产量的影响,2018—2019年度和2019—2020年度,在防雨棚池栽条件下,以强抗旱性冬小麦品种晋麦47(JM47)和弱抗旱性冬小麦品种偃展4110(YZ4110)为材料,采取测墒补灌的方法,设置重度干旱(W1:播前65%MFC(最大田间持水量)+拔节后45%~55%MFC)、中度干旱(W2:播前75%MFC+拔节后55%~65%MFC)、轻度干旱(W3:播前75%MFC+拔节后65%~75%MFC)、适宜供水(W4:播前75%MFC+拔节后75%~85%MFC)4个处理,测定了灌浆前期、中期和中后期14:00—16:00的旗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蒸腾速率(Tr)、瞬时水分利用效率(IWUE)、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以及成熟期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水分和品种对小麦灌浆期下午的旗叶光合、荧光特性和成熟期的产量均有显著影响。从2 a均值来看,与W4相比,干旱胁迫处理(W1、W2和W3)灌浆期下午的旗叶Pn、Gs和ΦPSⅡ,JM47分别降低2.07%~68.92%,-3.23%~50.00%和-1.89%~30.19%;YZ4110分别降低7.71%~80.19%,11.11%~59.26%和0~73.47%;JM47和YZ4110灌浆中期下午的旗叶Tr分别降低6.30%~32.87%和6.49%~41.74%,灌浆中后期下午旗叶Fv/Fm分别降低1.20%~18.52%和2.50%~30.00%,且上述指标的降幅基本表现为JM47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明 姜沛沛 张振旺 吴金芝 李友军
为了探讨干旱和品种对小麦灌浆期旗叶下午净光合速率(Pn)、光合关键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2019—2021年度在池栽全生育期遮雨条件下设置包括重度(W1)、中度(W2)、轻度(W3)干旱和适墒(W4)的4个水分处理,在灌浆前期、中期的14:00—16:00测定了强抗旱性品种晋麦47(JM47)和弱抗旱性品种偃展4110(YZ4110)的旗叶Pn、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Rubisco活化酶(RCA)、ATP合成酶(ATPas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和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活性以及成熟期的产量。结果表明,干旱使小麦灌浆期旗叶下午Pn、多数光合酶活性以及产量降低,总体表现为干旱胁迫程度越大,上述指标的降幅也越大,但其影响效应存在品种和年际差异。W1、W2和W3与W4相比,旗叶下午Pn, JM47分别降低33.6%~40.6%,12.0%~30.5%和5.0%~13.5%,YZ4110分别降低44.0%~52.0%,22.5%~38.1%和11.5%~20.5%;旗叶下午Rubisco活性,JM47灌浆前期降低、灌浆中期增加,而YZ4110分别降低13.3%~25.6%,7.1%~14.0%和11.2%~11.6%;旗叶下午RCA活性,灌浆前期多显著降低,灌浆中期JM47在W2和W3下增加,而YZ4110在W1和W2下降低;旗叶下午ATPase活性,JM47在W1下降低、W3下提高,而YZ4110分别降低19.3%~48.7%,7.2%~24.2%和0.1%~8.9%。不同水分处理的旗叶下午PEPC活性因生长季和品种而异,但W1与W4相比,JM47和YZ4110的旗叶下午PPDK活性分别降低12.4%~18.8%和16.7%~18.2%。与YZ4110相比,JM47旗叶下午Pn和光合酶活性在适墒下多无显著差异,但干旱下多表现为升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旗叶下午Pn与灌浆期旗叶下午ATPase活性和灌浆前期旗叶下午PEPC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因而在灌浆期下午保持较高的旗叶ATPase和PEPC活性有利于提高小麦旗叶下午Pn和籽粒产量。
关键词:
小麦 干旱 品种 灌浆期 旗叶 光合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袁慧 马尚宇 王艳艳 黄正来 张文静 樊永惠 侯君佑 盖盼盼 单雅敬
为明确花后渍水对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于2015-2016年小麦生长季在安徽农业大学皖中试验站以皖垦麦076和皖麦52为供试材料,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在小麦开花后设置了0(W0),3(W3),6(W6),9 d(W9)4个渍水处理,研究花后渍水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14 d,两品种W3处理旗叶净光合速率、SPAD值、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W0无显著差异,W6和W9处理显著低于W0,而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不同品种间表现不同,皖垦麦076的W9处理旗叶SOD和CAT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皖麦52的W3和W6处理旗叶SOD和CAT活性显著低于W0但高于W9处理。渍水6,9 d显著降低了小麦籽粒灌浆的平均速率,不同小麦品种在渍水条件下对籽粒灌浆进程的影响程度也不同。花后各渍水处理对小麦穗数无显著差异,皖垦麦076 W3处理的穗粒数与W0无显著差异,W6和W9处理显著低于W0,而皖麦52的穗粒数表现为W3、W6和W9处理均显著低于W0,以W9处理最低,两品种千粒质量和产量均表现为W0>W3>W6>W9,渍水9 d时,两品种产量降幅分别为34.99%,40.44%。本试验条件下,开花期渍水降低了小麦旗叶光合能力,影响了籽粒灌浆进程,降低了平均灌浆速率,导致千粒质量下降,从而降低了产量。
关键词:
小麦 渍水 光合特性 籽粒灌浆 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邵云 王钰亮 王小洁 姜丽娜 刘会娟 李春喜
为了深入探讨壤土、黏土、沙土3种主要农田土壤质地条件下As胁迫对小麦的影响差异,研究了小麦灌浆期的根长、分蘖、分生根数目、干物质量等形态指标及旗叶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UE)、叶绿素含量等光合特性指标。结果表明:当As≤15 mg/kg时,小麦受到的胁迫作用不明显;当As≥30 mg/kg时,小麦则开始呈现出根长降低,分生根数目减少等明显的胁迫效应。当As≥30 mg/kg时,在壤土和黏土条件下生长的小麦根长较长,分生根数目较多,并且小麦旗叶的Pn、Gs、Ci、WUE、叶绿素相对含量较沙土条件下高。As胁迫对3种质地土壤...
关键词:
小麦 土壤质地 As胁迫 光合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邵艳军 李广敏 辛春艳
比较了不同强度的水分胁迫对两个抗旱性不同的冬小麦品种———花 84 (抗旱 )和冀麦 2 4(不抗旱 )的幼胚愈伤组织的影响 ,分析了其生理反应差异以及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经 2 4h胁迫后两品种的膜透性均增大 ,冀麦 2 4大于花 84 ;花 84的愈伤组织经胁迫后 ,游离脯氨酸含量高于冀麦 2 4 ;二者POD活性随胁迫强度的加重都迅速提高 ,但冀麦 2 4增幅较高 ;以TTC还原力测定细胞活力 ,发现两品种TTC还原力都下降 ,但花 84较冀麦 2 4降低幅度小 ;另外 ,花 84细胞的蛋白质抗PEG沉淀能力强 ,能在水分胁迫下保持较为正常的功能
关键词:
水分胁迫 小麦 愈伤组织 POD 脯氨酸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薛永常 曹敏 李云荫 张玉宗
应用HPLC测定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冬小麦内源细胞分裂素(CTK)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的36h内,不同抗旱性品种根及叶片CTK含量均上下波动.在根中,抗旱性弱的品种C_(609)要比抗旱性强的品种太原633的CTK含量波动性大,复水后均有所回升.在叶片中,二者波动均比对照数值高,在胁迫24h后有下降趋势.复水后,太原633的CTK含量仍下降,而C_(609)维持原水平.应用抑制剂AMD、CHM实验表明,二者均能抑制波动中的CTK含量的增长.
关键词:
冬小麦 水分胁迫 细胞分裂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霞 李云荫 曹敏
选用两种抗旱性不同的冬小麦——太原633(抗旱)和C609(干旱敏感),研究了水分胁迫条件下植物蛋白质代谢变化的规律及与植物抗旱性的关系.双向电泳结果表明,2.0MPa PEG-6000水分胁迫引起了两品种冬小麦叶片蛋白质变化的明显差异.抗旱品种干旱诱导蛋白及其他蛋白变化早于干旱敏感品种,初步证实了抗旱性不同的品种在水分胁迫时蛋白质代谢变化的时间顺序.干旱诱导的蛋白质的变化包括干旱诱导蛋白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在复水后均可迅速恢复;蛋白质转录抑制剂——放线菌素D可抑制干旱诱导蛋白的产生,说明其基因表达主要在转录水平进行调控.
关键词:
冬小麦 水分胁迫 蛋白质 叶片 品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金芝 王志敏 李友军 张英华
在移动防雨棚条件下,以晋麦47(抗旱性强)、偃展4110(抗旱性弱)和矮抗58(抗旱性中等)为材料,在足墒播种、安全越冬基础上,设置拔节~成熟期持续干旱(W1)、开花~成熟期干旱(W2)、拔节~成熟期供水适宜(W3)3种水分处理,研究了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旱性冬小麦品种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供水适宜时3个品种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皆无显著差异,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各品种产量,降幅表现为晋麦47<矮抗58<偃展4110。与偃展4110相比,晋麦47干旱时生育前期耗水较多,物质积累量较大,单位面积总粒数较高;而在产量形成期(开花~成熟)叶片蒸腾速率较低,耗水量较小,水分生产效率较高,贮藏物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蔡瑞国 王振林 李文阳 张敏 周筑南
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强筋小麦8901和弱筋小麦1391生育后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灌浆速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表现为随施氮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都有增加的趋势,但是过量氮肥又使它们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两品种均以中氮处理(240kg/hm2)光合速率大,灌浆进程合理,产量水平高。研究发现,强筋和弱筋小麦生育后期叶光合特性和子粒灌浆进程差异显著;旗叶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及子粒产量呈正相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建力 许兴 李树华 朱林 景蕊莲
在不同年份、不同灌水条件下,对国内外不同春小麦叶绿素含量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常灌水条件下(对照),旱地品种叶绿素含量较水地品种低5.37。在旱胁迫条件下,旱胁迫处理的叶绿素含量较正常灌水降低2.39,旱地品种叶绿素含量降低值小于水地品种。年际间叶绿素含量的差异较小。叶绿素含量与碳同位素分辨率(Δ)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绿素含量与抗旱性密切相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翠梅 师尚礼 吴芳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旱性苜蓿品种根系生长特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明确不同抗旱性苜蓿品种响应干旱胁迫的生长及生理差异,为进一步阐明紫花苜蓿抗旱的分子机理、提高紫花苜蓿耐旱性和水分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营养液沙培法,选用强抗旱的陇中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Longzhong)、中抗旱的陇东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Longdong)和弱抗旱的甘农3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Gannong No.3)为试验材料,在幼苗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燕 祁虹 张谦 冯国艺 雷晓鹏 梁青龙 林永增 王树林
为了解深翻与小麦灌浆的关系,以冀麦585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的深翻深度对冬小麦灌浆期旗叶衰老和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深翻70 cm处理可以提高冬小麦灌浆后期旗叶SPAD值,提高叶绿素含量,延缓旗叶衰老;深翻50 cm和深翻70 cm提高灌浆期冬小麦的土壤含水量,旗叶的光合特性,延长叶片功能期;深翻处理提高灌浆后期小麦的籽粒干质量、最大灌浆速率、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生长量和理论最大粒重,延后最大灌浆速率出现的时间;深翻30 cm和深翻50 cm处理通过提高千粒质量和收获指数来提高冬小麦的产量
关键词:
小麦 衰老 深翻 灌浆特性 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吕丽华 胡玉昆 李雁鸣
以豫麦49号和河农859为材料,研究了2个冬小麦品种在不同水分处理下,叶片内脯氨酸的积累状况。试验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小麦体内脯氨酸含量增加。在短期水分胁迫下,不同小麦品种之间的脯氨酸积累量差异不大。但随着水分胁迫的延续和加剧,抗旱性较强的河农859脯氨酸积累量小于豫麦49号。
关键词:
小麦 水分胁迫 脯氨酸(Pro)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翠翠 邓西平 陈炜
【目的】研究不同水分协迫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旗叶蔗糖积累及关键酶活性与产量构成的影响。【方法】在盆栽条件下,选用旱地品种长武134、长旱58及水地品种西农9871 3个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于开花前、后分别给予轻度(LS)、中度(MS)水分胁迫处理,研究其对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蔗糖含量、磷酸蔗糖合成酶(SPS)活性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花前轻度和中度胁迫后,灌浆期复水能在一定时间内使旱地品种长武134和长旱58的旗叶净光合速率、SPS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胁迫程度越重,补偿效应越明显。花前轻度胁迫后灌浆期复水可使3个供试小麦品种的收获指数显著提高,长旱58、长武134和西农9871的收获...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玉梅 林琪 刘义国 李京涛
在控水条件下,比较了17个小麦品种的抗旱性差别以及花后旗叶的SOD、CAT、脯氨酸、可溶蛋白,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探讨了其抗旱性的生化机制。结果表明,3类抗旱性不同品种的上述生化指标变化趋势相似,抗旱性强的小麦品种在花后其抗旱性生化指标含量明显高于其他2类品种,随着水分胁迫的继续,减少幅度也比较缓和。开花7 d后的SOD含量、花后CAT、脯氨酸含量、开花14 d后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能更好地区分小麦品种的抗旱性。
关键词:
小麦 抗旱性 花后 旗叶 生化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