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91)
- 2023(5559)
- 2022(4594)
- 2021(4145)
- 2020(3449)
- 2019(7438)
- 2018(7083)
- 2017(12951)
- 2016(7321)
- 2015(7593)
- 2014(7235)
- 2013(6972)
- 2012(6346)
- 2011(5706)
- 2010(5397)
- 2009(4909)
- 2008(4715)
- 2007(3833)
- 2006(3211)
- 2005(2585)
- 学科
- 济(24920)
- 经济(24887)
- 业(19456)
- 管理(19452)
- 企(14720)
- 企业(14720)
- 方法(12391)
- 数学(11358)
- 数学方法(11270)
- 农(8023)
- 学(7521)
- 财(7156)
- 贸(6572)
- 贸易(6571)
- 易(6428)
- 中国(6141)
- 业经(5784)
- 农业(5684)
- 技术(4855)
- 环境(4831)
- 务(4473)
- 财务(4472)
- 财务管理(4467)
- 企业财务(4260)
- 制(4178)
- 地方(4057)
- 产业(3868)
- 划(3755)
- 银(3599)
- 银行(3548)
- 机构
- 大学(102902)
- 学院(102853)
- 济(38998)
- 研究(38664)
- 经济(38405)
- 管理(36959)
- 理学(33420)
- 理学院(33009)
- 农(32599)
- 管理学(32289)
- 管理学院(32138)
- 科学(29571)
- 农业(26612)
- 中国(26159)
- 业大(25330)
- 所(21913)
- 京(20966)
- 研究所(20888)
- 农业大学(17944)
- 中心(16765)
- 财(15536)
- 室(14658)
- 省(14526)
- 业(14063)
- 实验(14054)
- 江(13956)
- 院(13782)
- 科学院(13604)
- 实验室(13490)
- 财经(13141)
- 基金
- 项目(82051)
- 科学(62709)
- 基金(60679)
- 家(58603)
- 国家(58162)
- 研究(47976)
- 科学基金(47469)
- 自然(34988)
- 自然科(34221)
- 自然科学(34204)
- 自然科学基金(33632)
- 基金项目(33186)
- 省(32880)
- 社会(31037)
- 社会科(29484)
- 社会科学(29473)
- 划(28793)
- 资助(23587)
- 教育(21064)
- 计划(20031)
- 重点(19281)
- 科技(18724)
- 创(17624)
- 发(17338)
- 科研(17176)
- 业(16917)
- 部(16798)
- 创新(16579)
- 编号(15988)
- 农(15750)
共检索到133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龚秋 王欣 后猛 唐维 张允刚 刘亚菊 李强 马代夫
为了筛选抗旱品系,以14个紫甘薯品种(系)为材料(徐薯28为对照),采用盆栽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分析评价干旱胁迫对紫甘薯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干旱胁迫20 d时对其叶片光合特性及干旱胁迫70 d时对其产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参试紫甘薯品种(系)的叶绿素含量指数(CCI)、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单株薯块鲜质量和干质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CCI和Pn值较高的品种为宁紫薯1号和徐紫薯6号;烟薯0747和泰中11号受干旱胁迫影响较大;14个紫甘薯品种(系)中,徐紫薯6号、徐紫薯1号、徐薯33、徐102903、漯紫薯1号、商077-1、宁紫薯1号...
关键词:
干旱胁迫 紫甘薯 光合特性 干物质积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赵东 马佩勇 郭小丁 谢一芝
为了揭示主要农艺措施即种植密度、N、P、K肥施用量对苏薯14号鲜薯产量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采用四元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甘薯不同肥密条件与鲜薯产量和干物质含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合理的增施钾肥并与N、P肥配比施用可显著提高甘薯鲜薯产量与干物质含量。各项农艺措施对鲜薯产量和干物质含量的影响顺序均依次为:施钾量>施磷量>栽插密度>施氮量。在本试验地条件下,经模拟寻优分析,初步筛选出该品种产量按鲜薯产量大于3.75×104kg/hm2、干物质含量大于25%的优化农艺措施区间为:栽插密度5.40×104株/hm2,纯氮129.06~142.26 kg/hm2,P2O536.2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璐阳 房增国
为了明确鲜食型甘薯干物质及养分积累分配规律与施氮之间的关系,以鲜食型甘薯(YS25和LS9)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鲜食型甘薯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积累与分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生育期内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两鲜食型甘薯品种藤蔓干物质及N、P2O5、K2O的积累量均随之增加,而薯块干物质及N、P2O5、K2O的积累量却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过量施氮会降低其在薯块的分配率。随施氮量的增加,两鲜食型品种甘薯形成100 kg薯干需吸收的养分量也逐渐增加,且K2O>N>P2O5。总体来说,LS9的N、P2O5、K2O生产效率及干物质生产效率较高,YS25的养分生产效率及干物质...
关键词:
氮 鲜食型甘薯 干物质 养分 积累与分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贾赵东 边小峰 马佩勇 郭小丁 谢一芝
选用甘薯品种苏薯17号和徐薯22,设置不同土壤肥力水平,研究土壤肥力水平对甘薯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高肥力条件下,苏薯17号具有薯块膨大早且快的"早熟"特性,后期地上部茎叶长势偏旺,导致其最终产量偏低。徐薯22表现出较好的耐肥性,前期早生快发,后期叶面积指数下降慢以及中后期较高净同化率是其获得较高经济产量的保证。2在低肥力条件下,苏薯17号前期叶面积稳步上升,中后期净同化率下降更慢,干物质向块根转化效率高于对照徐薯22,表现出一定的耐瘠薄性。低肥力使徐薯22生长受到一定的抑制,后期长势偏弱,影响了其最终产量。
关键词:
甘薯 土壤肥力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向达兵 胡丽雪 廖爽 杨玲玲 宋超 彭镰心 赵钢
本文以2个苦荞麦品种(川荞1号和晋荞2号)为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对苦荞麦花后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处理显著降低荞麦植株的每节节间长度和粗度,但不能改变整个植株节间长度(降-升-降)和粗度(升-降)的变化趋势。干旱胁迫对苦荞麦株高有显著影响,株高和分枝数均以正常灌水(W1)处理最高,比干旱处理高10.39%~40.21%,2个品种表现趋势一致。苦荞麦植株各器官的干物质量均以正常灌水处理最高,显著高于干旱胁迫处理,比其高15.04%~122.91%。苦荞麦植株干物质主要分配于茎中,其次为叶片、籽粒和根,但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在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苦荞麦 干旱胁迫 生长 干物质积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谢逸萍 马代夫 王欣 孙厚俊 唐忠厚 赵永强
通过对徐薯22、徐508、徐薯25、徐薯18、商薯19等5个不同基因型甘薯品种的盐胁迫研究,表明在盐胁迫下不同基因型甘薯品种的产量和干率均有所下降,产量的下降幅度在22.87%~56.35%,干率的下降幅度在2.33%~7.2%;当用20%盐水浇灌时,所有品种均不能生长。对盐胁迫后甘薯叶绿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盐胁迫对甘薯苗期影响较大,但对甘薯中期和后期影响不大;对POD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甘薯品种在受到盐胁迫时,多数品种的POD活性是不升高的,甘薯品种对盐胁迫有自我保护。从品种的耐受度、产量、POD活性值等多因素结果表明,徐薯22和徐薯18对盐有较好的耐受性。
关键词:
甘薯 盐胁迫 光合作用 过氧化物酶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于志青 于卫卫 谭秀山 叶宝兴 毕建杰
采用盆栽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的水分处理,研究水分胁迫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从根、茎秆、叶、叶鞘、雌穗等器官水平上考察水分胁迫对夏玉米物质积累、分配等的影响,以及不同水分处理下各器官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的贡献率。分析发现,不同水分条件下,叶片、茎秆和叶鞘三者是干物质积累的重要来源,在灌浆期以前,叶片是最主要的干物质积累器官。在灌浆前后期,叶片所占的比重分别为22%,21%;茎秆也是夏玉米干物质积累的来源之一,在抽雄初期,T3茎秆占总重的26%,在抽雄后期T4茎秆比重为30%。茎秆在吐丝期和灌浆后期的比重分别为24%和23%,而水分胁迫(T8)的叶鞘比重分别为21%和18%;在生殖生长阶段,植株对水...
关键词:
夏玉米 水分胁迫 干物质分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海燕 解备涛 汪宝卿 董顺旭 段文学 张立明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干旱胁迫导致甘薯减产的机理,为旱作地区甘薯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在人工控水条件下,以抗旱品种济薯21和不抗旱品种济紫薯1号为试验材料,每个品种设4个水分处理,分别为WW(全生育期正常灌水,对照)、DS1(发根分枝期干旱胁迫)、DS2(蔓薯并长期干旱胁迫)和DS3(快速膨大期干旱胁迫),研究不同时期干旱胁迫对甘薯生长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干旱胁迫导致甘薯薯干产量显著下降,早期干旱胁迫薯干产量下降幅度最大,济薯21(抗旱品种)的DS1、DS2和DS3处理产量分别比对照减产32.24%、30.68%和13.76%,济紫薯1号(不抗旱品种)分别比对照减产44.02%、39.54%和17.87%。功能叶、纤维根和块根抗氧化酶活性均在干旱胁迫后升高,且干旱胁迫时间越早,抗氧化酶活性升高的幅度越大;各生育时期纤维根的酶活性均高于块根和功能叶,说明甘薯纤维根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最强。干旱胁迫可导致甘薯功能叶相对电导率升高,功能叶、纤维根和块根的MDA含量升高,且胁迫时间越早,升高的幅度越大。【结论】干旱胁迫时间越早,功能叶、纤维根和块根的抗氧化酶系统受破坏程度越大,从而抑制了甘薯叶片和根系的正常生长,限制了块根的形成和膨大,发根分枝期是甘薯块根产量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
关键词:
甘薯 干旱胁迫 产量 抗氧化能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明 傅玉凡 王大一 蒲志刚 吴洁 谭文芳
本文通过对"徐薯18","渝苏162","渝薯99","渝紫263"、"渝苏紫43"等3种不同肉色类型的5个不同品种的交互嫁接,设置25个嫁接组合和双重对照,分析嫁接后不同肉色甘薯在生长过程中的块根干物率和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嫁接后,块根干物率和产量的变化受到砧木、接穗、生长期及其交互作用的共同影响;光合产物在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分配与块根干物质产量的积累成极显著相关;②与未嫁接的植株比较,嫁接对大多数嫁接组合的光合产物向下运输有阻碍作用,对少数特定组合在特定的生长时期有显著促进作用;③与相同品种嫁接的植株比较,同一肉色类型的甘薯砧木对其它2种肉色类型接穗对响应能力不一致,同一肉色类型甘薯...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琪 赵新华 王华杰 李艳杰 王晓光 于海秋
辽中和辽北地区是辽宁省主要玉米产区,土壤低钾是限制其玉米高产高效的主要因素之一,缺钾下植株表现出矮小纤弱,果穗小,籽粒不饱满等。本研究以耐低钾玉米自交系90-21-3和钾敏感自交系D937为试材,通过分析低钾胁迫下不同耐性玉米自交系的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分配、钾钠钙养分积累分配和产量等差异,探讨土壤低钾胁迫对玉米生产力和养分积累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钾胁迫降低了90-21-3和D937的光合作用,阻碍了物质的合成与积累。与钾敏感自交系D937相比,在低钾胁迫下耐低钾自交系90-21-3能够维持相对较高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振 阿不都卡地尔·库尔班 陈平 林涛 郭仁松 张巨松
[目的]本文旨在探明花铃期高温胁迫持续时间对海岛棉干物质积累分配与产量的影响,为海岛棉选育耐热品种及丰产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海岛棉品种‘新海43号’(XH 43)和‘新海49号’(XH 49)为材料,采用田间搭设塑料棚的方式进行高温胁迫处理,在花铃期高温胁迫3 d(H3)、6 d(H6)和9 d(H9),以大田自然状态为对照(CK),试验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研究高温胁迫对海岛棉各器官干物质积累、成铃率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花铃期不同时间高温胁迫降低了海岛棉地上部干物质量,各器官干物质量均降低。但在盛花后40 d,H6和H9处理茎秆和叶片干物质量显著高于对照;高温胁迫显著降低棉铃的干物质量,但延长了棉铃干物质积累的时间,XH 43和XH 49在高温胁迫后棉铃快速积累终止期分别延长5~14 d和1~10 d;不同时间高温胁迫使单株结铃数、单铃质量和衣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对照相比,XH 43和XH 49籽棉产量分别下降11.4%~27.3%和12.0%~44.4%。花铃期高温胁迫显著降低了中部果枝的成铃率及双铃率,导致植株的单株结铃数显著降低,与对照相比,XH 43和XH 49单株结铃数分别减少21.6%~28.9%和16.6%~34.7%。而H6和H9处理使上部果枝的成铃率及双铃率显著增加,上部果枝铃数增加;高温胁迫后XH 49各器官干物质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变化幅度均大于XH 43,表明高温胁迫对XH 49影响更大。[结论]花铃期短期高温胁迫限制了棉铃的生长发育,导致最终产量显著下降。但后期营养器官干物质量显著升高,促进生殖器官生长,从而补偿部分产量损失。
关键词:
海岛棉 高温胁迫 干物质 成铃率 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志林 唐君 金平 刘恩良 曹清河 赵冬兰 张安
为挖掘抗旱甘薯基因资源,为甘薯抗旱育种及种植区域的拓宽提供科技支撑。本试验以全国各育种单位近年来选育的27个甘薯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在蒸发量远大于降雨量的新疆,设置正常灌水和干旱胁迫2个处理,采用抗旱指数法,对品种抗旱性进行鉴定评价。结果表明,根据抗旱指数及旱胁迫下鲜薯产量表现,筛选到抗旱指数高且产量高的种质材料6份(商薯9号、徐薯22、川薯20、湘薯15等),并且抗旱性好的品种随着旱胁迫时间的持续,具有较高的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较低的丙二醛(MDA)含量;在本试验中,各品种抗旱指数与叶片Pro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3),与叶片P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r=...
关键词:
甘薯 旱胁迫 鉴定 生理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段文学 汪进丽 张海燕 解备涛 汪宝卿 张立明
为了确定鲁中丘陵薄地鲜食型甘薯适宜的栽插方式和密度,在大田条件下,以济薯26(J26)和龙薯9号(L9)为供试品种,每个品种设置直栽(S)和水平栽(H) 2种栽插方式,各栽插方式下设置不同栽插密度37 500(D1),52 500(D2),67 500株/hm~2(D3),研究了不同栽插方式和密度对鲜食型甘薯干物质积累分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密度可提高两品种生长中后期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降低相同栽插方式下济薯26生长中期侧枝叶的干物质分配比例。相同栽插方式下,D2处理可降低龙薯9号生长后期侧枝茎干物质分配比例,并显著提高两品种生长中期的块根干物质分配比例。直栽方式下,D2和D3处理显著提高济薯26生长后期块根干物质分配比例。相同栽插方式下,D2和D3处理显著提高两品种块根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D2处理可显著提高两品种块根产量。与直栽相比,水平栽显著提高济薯26生长前期D2处理和后期D2和D3处理下、龙薯9号生长中期相同密度下的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有利于提高济薯26 D1处理下、龙薯9号各密度下的块根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两品种单株薯重和块根产量。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水平栽+D2处理是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优处理组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贾赵东 马佩勇 边小峰 郭小丁 谢一芝
为探明磷素用量对甘薯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效应。以甘薯品种宁紫薯1号为研究对象,设置1个不施肥对照(P1),6个施磷量水平:不施磷对照(P_2O_5)0 kg/hm~2(P2)、施磷(P_2O_5)37.5 kg/hm~2(P3)、施磷(P_2O_5)75 kg/hm~2(P4)、施磷(P_2O_5)112.5 kg/hm~2(P5)、施磷(P_2O_5)150 kg/hm~2(P6)、施磷(P_2O_5)300 kg/hm~2(P7),在甘薯整个生育期内定期取样,测定甘薯地上茎叶和地下块根干物积累量和养分含量,分析各生育期磷素用量对氮、磷、钾养分累积量的影响效应,明确不同施磷水平下甘...
关键词:
甘薯 磷肥 干物质积累 养分积累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