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11)
- 2023(10901)
- 2022(9810)
- 2021(9351)
- 2020(7807)
- 2019(17782)
- 2018(17796)
- 2017(34035)
- 2016(18733)
- 2015(20916)
- 2014(20524)
- 2013(20102)
- 2012(18007)
- 2011(16204)
- 2010(15889)
- 2009(14635)
- 2008(13684)
- 2007(11617)
- 2006(9922)
- 2005(8351)
- 学科
- 济(66114)
- 经济(66038)
- 管理(50962)
- 业(47486)
- 企(40235)
- 企业(40235)
- 方法(32358)
- 数学(27768)
- 数学方法(27402)
- 农(18062)
- 学(17214)
- 中国(16712)
- 财(16299)
- 业经(15301)
- 地方(13430)
- 理论(12536)
- 贸(12261)
- 贸易(12254)
- 农业(12021)
- 易(11880)
- 和(11749)
- 环境(11092)
- 制(10940)
- 技术(10876)
- 务(10824)
- 财务(10759)
- 财务管理(10741)
- 企业财务(10108)
- 教育(10103)
- 划(9692)
- 机构
- 大学(254113)
- 学院(254042)
- 管理(100850)
- 济(90718)
- 经济(88530)
- 理学(88305)
- 理学院(87345)
- 管理学(85601)
- 管理学院(85179)
- 研究(83520)
- 中国(58811)
- 科学(56874)
- 京(53856)
- 农(44844)
- 业大(42803)
- 所(42757)
- 财(40163)
- 研究所(39633)
- 中心(37273)
- 江(35839)
- 农业(35465)
- 范(34052)
- 师范(33659)
- 北京(33608)
- 财经(33042)
- 院(31000)
- 经(30005)
- 州(29675)
- 技术(29373)
- 师范大学(27033)
- 基金
- 项目(183958)
- 科学(142191)
- 研究(131793)
- 基金(130826)
- 家(115590)
- 国家(114616)
- 科学基金(97268)
- 社会(79140)
- 社会科(74752)
- 社会科学(74732)
- 省(73840)
- 基金项目(70305)
- 自然(65850)
- 自然科(64289)
- 自然科学(64272)
- 自然科学基金(63065)
- 划(62152)
- 教育(60590)
- 编号(54833)
- 资助(54060)
- 成果(43810)
- 重点(41261)
- 部(38931)
- 发(38836)
- 创(38440)
- 课题(37551)
- 科研(35976)
- 创新(35770)
- 计划(35006)
- 项目编号(34132)
共检索到352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韩博 李志勇 郭浩 张俊佩
以该区年龄相同的5种主要植被恢复树种车桑子、滇柏、侧柏、花椒和香樟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控水试验,测算其在不同水分梯度下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等生理生态指标,系统比较各参数的适应性变化及其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5种幼苗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车桑子逐渐降低,侧柏和滇柏先降后升,花椒和香樟先升后降;(2)各光合生理生态参数也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随干旱胁迫的加剧,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逐渐降低,且在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时极显著降低,其中在重度干旱胁迫时,侧柏的净光合速率最低比对照下降了100...
关键词:
石漠化 幼苗 干旱胁迫 光合特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金龙 王莹 许爱云 陶利波 于双 许冬梅
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蒙农杂种冰草(A.cristatum×A.desertorum)、沙生冰草(A.desertorum)、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和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苗期叶片水分状况、细胞膜透性、叶绿素、游离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丙二醛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借助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了5种牧草幼苗期的抗旱性。结果表明,持续干旱胁迫下,5种禾本科牧草幼苗的相对含水量逐渐下降,水分饱和亏缺、细胞膜透性逐渐上升;脯氨酸、叶绿素含量及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丙二醛含量呈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5种禾本科牧草抗旱性隶属函数均值介于0.351 0~0.688 1,抗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沙生冰草、新麦草、蒙农杂种冰草、蒙古冰草和无芒雀麦。
关键词:
禾本科牧草 幼苗期 干旱胁迫 抗旱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清明 刘彬彬 邹志荣
【目的】探讨黄瓜幼苗对CO2浓度倍增和干旱胁迫的光合响应机理。【方法】以‘津优1号’黄瓜水培幼苗为试材,采用裂区设计,主区设大气CO2浓度(约380μmol.mol-1)和倍增CO2浓度(760±20μmol.mol-1)2个CO2浓度处理,裂区设对照、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3个水分处理,研究CO2浓度倍增对干旱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1)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黄瓜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在干旱胁迫条件下,CO2浓度倍增可显著降低Tr和Gs、显著提高Pn,从而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而且CO2浓度与干旱胁迫对黄瓜幼苗叶片的Pn、Tr、WU...
关键词:
CO2浓度倍增 干旱胁迫 黄瓜 光合特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其强 罗大庆 王贞红 方江平 赵垦田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光核桃幼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为其栽植地点选择和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野生种子培育的3年生盆栽光核桃实生苗为供试材料,采用自然干燥法研究土壤含水量分别为26.2%~32.3%(T1阶段),18.2%~20.6%(T2阶段),10.1%~12.7%(T3阶段)和5.1%~7.7%(T4阶段)时,光核桃幼苗光合特性及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光核桃幼苗的净光合速率逐渐下降,在T3和T4阶段下降幅度较大,主要限制因子为气孔导度;在干旱胁迫的T3和T4阶段,水分利用效率(WUE)均值显著高于T1和T2阶段;在水分胁迫的T3阶段,光核桃幼苗的SOD、P...
关键词:
光核桃 光合特性 保护酶 干旱胁迫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常乐乐 范子晗 梁昊枫 李哲 张岁岐 李玉萍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为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作物。土壤水分是限制甘草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研究其抗旱适应性表现对甘草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聚乙二醇6000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胀果甘草(G. inflata)和乌拉尔甘草(G.uralensis)幼苗的光合特性和根系吸水能力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干旱胁迫7 d后胀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幼苗地上部干重和根系干重均显著降低,其中地上部干重分别降低56.10%、62.50%,地下部干重分别降低16.67%和28.57%,而根冠比均有所增加。干旱胁迫均造成了胀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和气孔导度(G_s)的降低,与对照相比,其下降幅度分别为41.73%、67.22%,62.21%、75.38%,66.02%、82.60%。干旱胁迫下甘草幼苗荧光特性也被显著抑制(P <0.05),其中胀果甘草幼苗的光系统Ⅱ潜在活性(F_v/F_o)和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_v/F_m)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21.94%和9.09%,乌拉尔甘草幼苗的F_v/F_o和F_v/F_m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35.10%和10.39%;胀果甘草和乌拉尔甘草幼苗的光化学淬灭系数(qP)在15%PEG胁迫下分别降低17.65%和27.27%。干旱胁迫降低了两种甘草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水势,其中胀果甘草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11.07%,叶水势降低19.54%;乌拉尔甘草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13.91%,叶水势降低62.56%。干旱胁迫抑制了两种甘草的根系生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减少但增加了总根长,其中胀果甘草根系显著小于乌拉尔甘草,但胀果甘草干旱胁迫下整株根系水力学导度降幅小于乌拉尔甘草。说明在受到干旱胁迫时,胀果甘草可以保持较高的光合作用优势,同时其根系较小具有更高的根系效率,通过更强的根系吸水能力提高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具有更强的抗旱能力。本研究可为补充完善甘草耐旱性理论提供依据,并为人工栽培及旱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策略。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彬莹 刘卫东 吴际友 刘球 程勇 魏志恒 陈明皋 廖德志 黄小飞
使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对不同水分条件下的樟树幼苗进行光合指标的测定,探究樟树幼苗在干旱胁迫下的自我调节与适应性,为苗期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1)在轻度胁迫(LS)、中度胁迫(MS)、重度胁迫(SS)的条件下,樟树幼苗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与叶绿素a/b均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胁迫结束时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5);3)轻度干旱(LS)与中度干旱(MS)下胁迫结束时水分利用效率(R_(WUE))高于对照组,重度干旱(SS)则略低于对照组;4)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一年生香樟幼苗可通过调节叶绿素含量与水分利用情况来适应干旱逆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雨 马立敏 周睿颖 唐晓清 白钰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盐胁迫下不同产地菘蓝幼苗的生理响应规律,为菘蓝耐盐性材料的筛选与耐盐生理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河北保定(HB)、内蒙古包头(NB)、辽宁铁岭(LT)、安徽亳州(AH)、山东滨州(SB)5个产地的菘蓝栽培居群为材料,采用避雨盆栽试验,分析不同浓度(0、50、100和150 mmol·L(-1)NaCl)盐胁迫对各产地菘蓝幼苗生长、光合特性、保护酶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盐胁迫下,LT和AH菘蓝幼苗含水率,叶片和根的鲜、干质量均呈下降趋势。HB和SB菘蓝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丽君 李冬 申洪涛 王艳芳 马宜林 赵世民 肖金胜 刘领
[目的]探讨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对干旱胁迫下烤烟幼苗生长的调控效应与生理机制。[方法]以烤烟品种‘豫烟6号’为材料,采用Hoagland营养液水培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EBR(0,0.10,0.20和0.40 mg/L)对PEG-6000(质量分数15%)模拟干旱胁迫下烤烟幼苗生长、活性氧代谢、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干旱胁迫对烤烟幼苗造成了严重的氧化伤害和光抑制,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EBR后,烤烟幼苗的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根尖数、地上部和地下部鲜质量均明显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提高,而超氧阴离子(O_2~(?))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幼苗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s)、气孔限制值(L_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明显提高,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显著降低;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_(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显著提高,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显著降低。上述指标均以0.20 mg/L EBR处理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在干旱胁迫下,外源EBR能够通过提高烤烟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减轻细胞膜氧化损伤,从而增强烟草幼苗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并通过提高叶片对光能的捕获与转化能力,增强叶片光合效能,促进烟苗的生长。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麦格皮热提古丽·达吾提 王海鸥 陈晓楠 伊力努尔·艾力 马晓东
探讨干旱胁迫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菌丝传递距离对疏叶骆驼刺和多枝柽柳幼苗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对于维持荒漠化地区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选取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用作供体植物,而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 Ledeb)则是受体植物,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菌丝传递短距离(15cm、S)和长距离(30cm、L)对AMF侵染率、株高、基径、根系形态结构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重度胁迫条件下,菌丝传递长距离处理多枝柽柳的侵染率显著降低(P < 0.05),与正常水分下的侵染率相比降幅为73.22%;中度水分条件下,AMF显著促进长、短距离受体株高、基径、生物量、比根长、根平均直径和根尖数的增加;中度水分条件下,AMF通过提高S、L处理受体F_(m)、 F_(v)/F_(o)、F_(v)/F_(m)值和qP值,降低F_(o)和NPQ值来减少干旱对光系统带来的损伤从而提高光合能力,且不同距离处理的受体间差异不显著;但重度水分条件下仅对S处理具有显著促进作用(P < 0.05),对L处理下幼苗的地上部分生长和地下部分生长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无显著促进作用。综上所述,在中度水分胁迫下,AMF定殖对长距离受体植物也能通过显著提高地上和地下部分生长及光合作用来缓解干旱胁迫对受体植物的伤害,提高其耐旱性,促进受体植物的生长;但在重度水分条件下,菌丝传递距离过长对菌根的定殖和幼苗的生长带来不利,而且AMF促进受体植物的能力也有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利霞 杨水平 姚小华 李生 任华东
采用盆栽控水方法,研究了翅莢木、滇楸和银荆树3树种当年生实生苗的光合特性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3树种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呈下降趋势,而胞间CO2浓度则呈上升的趋势;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逐渐从典型的单峰型转变成双峰型,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在轻度胁迫和中度胁迫下,净光合速率的降低是由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共同引起的:而重度胁迫下,净光合速率的降低主要是非气孔因素引起的。干旱复水后,3个树种的净光合速率均有明显的恢复。利用隶属函数与反隶属函数法对3个树种的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其抗旱能力为:银荆树>翅莢木>滇楸。
关键词:
石漠化地区造林树种 光合特性 抗旱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佳 梁永超 丁燕芳 李兆君
【目的】探明硅提高小麦抗寒性的生理机制。【方法】采用水培试验,以抗寒性不同的两个小麦品种(临麦2号,高抗和扬麦5号,低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硅处理(0、0.1和1.0mmol·L-1Si)对低温胁迫条件下小麦幼苗光合作用、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加硅处理显著提高小麦体内硅含量,低温胁迫条件下,高抗品种临麦2号体内硅含量显著高于低抗品种扬麦5号;低温胁迫条件下,小麦幼苗的光合作用显著受到抑制,扬麦5号的下降速率要大于临麦2号。施硅能够提高低温胁迫条件下小麦幼苗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气孔限制值(Ls)、水分利用率(WUE);蒸腾速率(Tr)在低温胁迫条件下降低,加硅处理...
关键词:
硅 低温 冬小麦 光合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晓军 杨劲松 梁永超 娄运生 杨晓英
研究了外源Ca~(2+)对盐胁迫下耐盐性不同的2个水稻品种(武育粳3号和IR36)光合作用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Ca~(2+)能有效改善水稻的光合作用,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均较盐胁迫条件下未加Ca~(2+)处理有明显的增加。细胞间隙CO_2浓度(Ci)、气孔限制值(Ls)的升降速度也是加Ca~(2+)的处理比未加Ca~(2+)的处理快。外源Ca~(2+)能提高水稻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增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积累。此外,外源Ca~(2+)还降低了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并有效增强SOD酶的活性。
关键词:
钙 盐胁迫 光合作用 水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建军 张国斌 郁继华 胡琳莉 罗石磊 牛童 张婧
【目的】探讨盐胁迫下黄瓜幼苗内源一氧化氮(NO)的生理生化调节机理及其调控途径,为揭示黄瓜的抗盐机理和生产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黄瓜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L-NAME,L-硝基精氨酸甲酯)、硝酸还原酶抑制剂(tungstate,钨酸钠)和一氧化氮清除剂(c PTIO,4-羧基苯-4,4,5,5-四甲基咪唑-1-氧-3-氧化物)处理盐胁迫下的黄瓜幼苗,研究处理对黄瓜幼苗叶片内源NO含量、活性氧代谢、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盐胁迫可诱导黄瓜幼苗叶片内源NO含量增加,采用2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应叶青 郭璟 魏建芬 邹奕巧 胡冬春 方伟
为分析水分胁迫对毛竹幼苗光合、荧光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1年生毛竹为试验材料,采用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研究不同水分亏缺条件下毛竹幼苗叶片光合生理参数的变化。研究表明:①随着胁迫程度的加深,光系统PSⅡ反应中心活性减弱与光合速率降低一致,气孔限制及PSⅡ反应中心可逆失活或破坏是其净光合速率(Pn)降低的主要原因;②从无胁迫(NS)处理至重度胁迫(HS)处理,光饱和点(LSP)下降20.45%,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下降67.22%、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减少22.46%,有效荧光产量减少45.60%;③低度胁迫(LS)处理水分利用效率较NS处理提高17.81...
关键词:
毛竹 水分亏缺胁迫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淑贤 刘卫国 高阳 刘婷 周涛 杜勇利 杨欢 张浩 刘俊豆 杨文钰
【目的】本试验主要研究硅对荫蔽胁迫下大豆幼苗的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为间套作大豆培育壮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于2017年在四川农业大学试验基地进行,以强耐荫性南豆12和弱耐荫性南032-42个大豆品种为材料,用黑色遮阳网(50%透光率)模拟玉米大豆套作的荫蔽环境条件,进行室外盆栽。试验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CK(正常光照,喷蒸馏水);S0(50%荫蔽,喷蒸馏水);S1(50%荫蔽,喷施100 mg·kg~(-1) Na_2SiO_3·9H_2O水溶液);S2(50%荫蔽,喷施300 mg·kg~(-1 )Na_2SiO_3·9H_2O水溶液),在大豆苗期进行叶面喷施。测定大豆植株各部分的硅含量、叶片的光合参数和叶绿素含量,茎秆直径和抗折力、根系的形态特征和根冠比、干物质积累及可溶性糖含量等指标,分析硅对提高大豆苗期耐荫性的作用。【结果】苗期荫蔽导致2个大豆品种植株的总干物质积累量、各器官的硅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减少,同时,降低的指标还有茎粗、茎秆抗折力以及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冠比。荫蔽造成了大豆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及蒸腾速率(Tr)的降低,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和叶绿素的含量增加。不同大豆品种对荫蔽环境的响应程度不同,与南032-4相比,南豆12在荫蔽环境下具有更高的光合能力(净光合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茎秆抗倒能力(茎粗、茎秆抗折力)及根系生长能力(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干重)。荫蔽环境下S1处理后,2个大豆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增加,茎秆变粗,茎秆抗折力增强,根量增多,根面积和根体积变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升高,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最终幼苗变壮。不同耐荫性的大豆品种对不同浓度的硅敏感度不同,其中,在S2处理下,强耐荫性南豆12的净光合速率、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茎秆可溶性糖含量较S0处理分别增加了20.3%、12.9%、4.3%,弱耐荫性大豆南032-4分别增加了20.1%、94.3%、72.6%,南豆12和南032-4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分别降低了10.0%和45.2%。【结论】硅能有效地改善荫蔽胁迫条件下大豆幼苗的生长状况,增强光合作用能力、茎秆抗倒能力和根系吸收能力,从而提高大豆耐荫性。
关键词:
硅 荫蔽胁迫 大豆 光合作用 耐荫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