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44)
- 2023(9765)
- 2022(8217)
- 2021(7406)
- 2020(5920)
- 2019(13401)
- 2018(13039)
- 2017(24416)
- 2016(13715)
- 2015(14897)
- 2014(14889)
- 2013(14718)
- 2012(14207)
- 2011(13133)
- 2010(13314)
- 2009(11897)
- 2008(11736)
- 2007(10528)
- 2006(9395)
- 2005(8782)
- 学科
- 济(59668)
- 经济(59620)
- 业(33950)
- 管理(32675)
- 企(24851)
- 企业(24851)
- 方法(20505)
- 中国(19124)
- 地方(18927)
- 数学(17906)
- 数学方法(17728)
- 农(17696)
- 学(14544)
- 业经(13971)
- 农业(12450)
- 财(11327)
- 银(10865)
- 融(10815)
- 金融(10815)
- 银行(10800)
- 地方经济(10702)
- 发(10632)
- 行(10568)
- 制(10374)
- 贸(10079)
- 贸易(10068)
- 环境(10028)
- 技术(9692)
- 易(9669)
- 和(7953)
- 机构
- 学院(197512)
- 大学(195337)
- 研究(79595)
- 济(77589)
- 经济(75917)
- 管理(67083)
- 中国(58097)
- 理学(57055)
- 理学院(56190)
- 管理学(54953)
- 管理学院(54582)
- 科学(53704)
- 农(46221)
- 所(43884)
- 京(43812)
- 研究所(40348)
- 农业(36521)
- 业大(36277)
- 财(34624)
- 中心(34570)
- 江(31831)
- 院(29141)
- 范(28118)
- 省(28026)
- 北京(27954)
- 师范(27686)
- 财经(27034)
- 州(25361)
- 科学院(25177)
- 经(24596)
- 基金
- 项目(135108)
- 科学(104284)
- 基金(95687)
- 研究(91641)
- 家(87955)
- 国家(87197)
- 科学基金(71607)
- 社会(56619)
- 省(54995)
- 社会科(53722)
- 社会科学(53708)
- 基金项目(50563)
- 自然(48250)
- 自然科(47093)
- 自然科学(47080)
- 划(46822)
- 自然科学基金(46259)
- 教育(41285)
- 资助(39191)
- 发(35110)
- 编号(35069)
- 重点(31979)
- 成果(28286)
- 部(28133)
- 创(28096)
- 计划(27988)
- 发展(26954)
- 课题(26611)
- 展(26516)
- 科研(26511)
共检索到307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全文选 丁贵杰
【目的】探讨干旱胁迫下马尾松幼苗针叶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挥发性物质释放规律,为马尾松抗逆生理研究和育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不同干旱胁迫处理的马尾松幼苗针叶挥发性物质进行鉴定,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LC-MS/MS)测定其内源激素含量。【结果】GC-MS鉴定出13种挥发性物质,属于萜类、醛类、醇类和酯类化合物,其中9个化合物确定为萜类,相对含量较高的物质是α-蒎烯、石竹烯和α-水芹烯。干旱胁迫时马尾松幼苗针叶单
关键词:
马尾松 干旱胁迫 挥发性物质 内源激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成华 伍德明 阎云花 李群
马尾松Pinusmassoniana针叶的挥发物由溶剂提取和真空蒸馏制得。用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由挥发物中鉴定出了20种成分。它们主要是单萜烯、单萜烯醇、单萜烯乙酸酯和倍半萜烯。用正常和剪除触角的雌蛾研究针叶挥发物在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utas产卵场所选择中的作用。试验表明正常雌蛾在针叶上的产卵量要比剪除触角的高得多。触角电位(EAG)研究表明无论是交配的还是未交配的雌、雄蛾对针叶挥发物都有强烈的EAG反应。用制备气相色谱对挥发物分馏并测定各馏分对来交配和交配雌蛾的EAG活性。含有某些单萜烯、单萜烯酸及单萜烯乙酸酯的馏分具有较高的EAG活性,其中主要为β-蒎烯的馏分...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袁小凤 施积炎 丁贵杰
为了探索不同种源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苗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用不同质量浓度聚乙二醇(PEG6000)对广东信宜、浙江淳安和贵州都匀等3个种源的马尾松幼苗进行人工水分胁迫处理。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各种源叶绿素质量分数都有所下降,PEG质量浓度为250 g.L-1时,广东信宜与浙江淳安2个种源分别下降了17.51%和17.69%,而贵州都匀种源则下降了14.98%。PEG质量浓度为350 g.L-1时,广东信宜、浙江淳安种源下降幅度为25.70%和27.27%,贵州都匀种源则为18.21%。质膜相对透性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呈上升趋势,PEG质量浓度为250~350 g.L-1时...
关键词:
植物学 马尾松 种源 水分胁迫 生理响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章建红 陈志颖 阮晓 张玉竹 潘存德 王强
植物化感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向环境释放化学物质,对周围植物(包括微生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有害或有利的作用(Rice,1984)。同种植物间的化感作用被称为自毒作用(Hegde et al.,1990),自毒作用广泛存在于植物森林生态系统中(Zeng et al.,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成华 阎云花
前期的研究已表明马尾松毛虫雌蛾主要利用嗅觉来发现马尾松针叶并在其上产卵。借助于选择产卵试验 ,进一步研究了此种昆虫的产卵行为。与正常针叶比较 ,雌蛾对在戊烷提取过的针叶上产卵的喜好性明显地下降。联系到戊烷提取物中含有引起雌蛾触角电位反应的挥发物质的事实 ,上述结果说明戊烷提取物含有某些在雌蛾进行产卵场所定位中必不可少的挥发物。以戊烷浸过的针叶作为对照 ,雌蛾对在经α -蒎烯、香叶烯、苎烯、樟脑、里哪醇 -戊烷溶液分别浸过的针叶上产卵的喜好性没有显著的变化。然而雌蛾在经β-蒎烯 -戊烷浸泡过的针叶上的产卵量要明显地低于仅用戊烷浸过的针叶。这表明高含量 β-蒎烯的针叶能使雌蛾对其产卵喜好性显著地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谢俊康 陈虎 谭健晖 罗群凤 汪挺 杨章旗
【目的】研究马尾松幼苗松针挥发物的组分及其在外源信号物质作用下的变化规律,为松针挥发性物质在抗病虫害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对抗病虫害马尾松的选育工作具有参考意义。【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6种信号物质对马尾松幼苗进行喷施,摘取处理后的马尾松针叶,通过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不同处理下松针挥发物的组成及变化情况。【结果】通过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总共分析和鉴定出22种挥发物组分,其中单萜6种,倍半萜12种,醇类2种和酯类2种。浓度较高的赤霉素(GA)和水杨酸(SA)处理后,单萜和α-蒎烯相对含量有所上升。不同浓度乙烯(ET)处理后,单萜和α-蒎烯相对含量均降低,但它们的变化程度不大。过氧化氢(H_2O_2)在较低的处理浓度下,单萜和α-蒎烯相对含量降低明显。茉莉酸(JA)和脱落酸(ABA)处理后,单萜和α-蒎烯相对含量显著降低。不同外源信号物质处理后,可以改变松针中单萜和α-蒎烯的相对含量,但是α-蒎烯和单萜的相对含量的关系不变。【结论】外源信号物质处理可以引起松针中各挥发物组分的变化,挥发物组分变化与外源信号物质的种类及浓度有关。可以通过外源信号物质的作用,调节松针挥发物组成以达到抗病虫害的目的,进而减缓长期药物喷施带来的环境污染。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任琴 金幼菊 胡永建 陈华君 李镇宇
对马尾松进行未受害、接虫咬食为害、人工剪叶3种处理后,按不同的时间序列取样,用TCT-GC-MS分析叶片挥发物的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1)不同受害方式对马尾松挥发物的释放有不同影响。人工剪叶检测出的挥发物种类略少于虫害;释放高峰早于虫害。2)同一受害方式的不同受害程度对挥发物的快速诱导变化不同。与对照相比,轻度虫害后莰烯、β-蒎烯、水芹烯、石竹烯、(E)-法尼烯在1h升高,但挥发物相对含量出现高峰的时间没有明显的规律性,而重度虫害后三环萜、月桂烯、莰烯、β-蒎烯、水芹烯、石竹烯24h达到高峰;人工剪叶使马尾松轻度受害后,有些挥发物1h达到高峰,有些24h后才升至最高,相对含量出现高峰的时间...
关键词:
马尾松 诱导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快速变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凤 王云琦 王玉杰 朱锦奇 裴承敏 李信莉
缙云山位于我国的西南酸雨区,近年来酸雨的酸性和频率越来越高,同时也存在硫酸型酸雨向硫酸-硝酸混合型及硝酸型酸雨转变的趋势。研究酸雨类型的转变对缙云山植被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为酸雨受灾区的植被建设和抗酸树种的培育提供基础数据。以缙云山两年生马尾松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4个月的盆栽实验的方法对幼苗进行了3种酸雨类型(硫酸型、硝酸型和混合型)和3个酸雨浓度(pH2.5、pH3.5、pH4.5)的处理,并辅以pH值为5.7的蒸馏水作为对照组,对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和丙二醛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3种酸雨对马尾松的光合生理特性都产生了影响,酸雨浓度越高对光合速率的抑制作用越明显;pH3.5是影响马尾松各指标发生急剧变化的酸度值,pH值为3.5的SAR和NAR酸雨对马尾松的株高增长产生严重抑制,抑制率高达53.49%和54.99%。(2)不同类型酸雨胁迫会抑制马尾松叶片叶绿素的形成主要表现为SAR> NAR> MAR,叶绿素含量随酸雨浓度升高而下降;酸雨能够促进丙二醛含量的增加,pH值越低丙二醛含量越高。(3)酸雨会刺激植物叶片抗氧化酶活性,不同酸雨对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为NAR> SAR> MAR。这3种类型酸雨对马尾松幼苗的光合生理特性均有影响,且不同类型酸雨各梯度下影响程度均不同,综合比较发现MAR酸雨的抑制作用较其他两种单一酸雨要小,NAR酸雨对马尾松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马尾松 酸雨胁迫 光合特性 抗氧化酶活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艺 丁贵杰
在温室采用盆栽方法,研究在4种干旱条件下,5种菌根真菌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苗生长和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干旱胁迫下,外生菌根真菌能显著提高苗木苗高、地径、生物量和抗旱能力,且不同菌种、不同干旱程度处理间的差异极显著。中度干旱胁迫时接种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对苗高、地径促生效果最好,分别比对照增加27.8%和52.9%;接种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 Sp1对苗木生物量促进效果最明显,较对照增加230%。②在干旱胁迫下,外生菌根对苗木微量元素的吸收有一定影响。在中度干旱胁迫时,接种褐环乳牛肝菌Sp1的苗木中铁、锰、铜和锌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若菁 庄捷 黄婧 陈文萍
利用微核技术、核仁银染技术,TBA显色法、电导率仪法、NBT还原法和愈创木酚法,以及发射光谱仪测定等,对马尾松幼苗对酸雨、铝和酸雨-铝的不同胁迫条件的响应及其抗性机制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当pH值为5.6~3.5或铝浓度为100~3000mg·mL-1时,随着pH值的下降或铝浓度的上升,马尾松幼苗的微核率逐渐上升。不同胁迫对马尾松微核率的影响程度为酸雨-铝>铝>酸雨。2)在pH值为5.6~2.5或铝浓度为100~3000mg·mL-1时,随着pH值的下降或铝浓度的上升,马尾松核仁平均数逐渐下降。不同胁迫对马尾松微核率的影响程度为铝>酸雨-铝>酸雨。3)随着胁迫条件的加剧,马尾松幼苗体内的M...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玲 周燮 王章荣
0.5mg/L的硝酸镧处理对马尾松苗的叶片数、地上部干重和鲜重都有明显的促进效应,对株高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硝酸镧处理使主根伸长明显受到抑制,仅为对照的63.8%,但侧根数目显著增加,达到对照的2.63倍;根系的干重和鲜重分别比对照高出47.5%和33.6%;根系活力提高18.6%。对四大类内源激素水平和吲哚乙酸(IAA)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硝酸镧处理明显抑制IAA氧化酶的活性,提高了内源IAA水平,并改变了GA1+3,iPAs和ABA的含量。内源激素的这种变化与马尾松苗的生长,尤其是侧根的生长有密切关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鹏 谭健晖 杨章旗 罗群凤 凌金燕 陈虎 陈钊铭 贾婕
[目的 ]铝胁迫是限制植物生长的重要非生物胁迫因子,严重制约我国南方酸性土壤森林生产力水平。为探明酸铝环境下马尾松幼苗生长变异规律,筛选出适应酸性环境耐铝毒家系和敏感性家系,为马尾松耐铝胁迫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 ]以55个马尾松二代优良家系(201~255)幼苗为材料,采用沙培方式研究酸性环境(pH=4.0)不同铝浓度(0、0.1、0.3、0.6、1.2、2.4 mmol·L-1)马尾松苗生长和根系形态变化规律,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马尾松耐铝特性进行分等定级,筛选和鉴定马尾松幼苗耐铝优良家系。[结果 ]苗高、地径、高径比、生物量(地上生物量、根生物量、总生物量、根冠比)、根系形态(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在家系间和铝浓度处理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5)。随铝浓度增加马尾松幼苗地径、苗高、生物量和根系形态指标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在0.6 mmol·L~(-1)铝浓度下最大,显著高于0、2.4mmol·L~(-1)处理,而与0.3 mmol·L~(-1)处理无显著差异,其中根生物量、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的变异系数较大,平均为30.79%,属中等变异,根系可作为马尾松幼苗适应酸铝环境敏感性器官。用上述10个指标计算家系间耐铝特性综合评价值(CEV)和系统聚类,筛选出强度耐铝型家系3个(占5.45%),中度耐铝型家系11个(占20%),一般耐铝型家系37个(占67.28%),铝敏感型家系4个(占7.27%)。[结论 ]适宜铝浓度能够促进马尾松生长,尤其是0.3~0.6 mmol·L~(-1)铝浓度下促进效果佳,筛选得到耐铝型和敏感型家系对马尾松耐铝性状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智裕 吴鹏飞 邹显花 汪攀 马静 马祥庆
【目的】研究低磷环境中,不同磷利用效率杉木家系幼苗生长特性与其叶片和根尖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揭示磷高效利用杉木基因型对低磷胁迫响应策略的内在调控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在缺磷环境下磷素利用效率较低的No.4与磷素利用效率较高的No.41杉木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3个供磷水平(P0:不供磷,0 mmol·l~(-1)KH_2Po_4;P_1:低度供磷,0.5 mmol·l~(-1)KH_2Po_4;P_2:正常供磷,1.0mmol·l~(-1)KH_2Po_4)的室内沙培模拟试验,分别测定2个家系幼苗在不同供磷水平下的生长特性以及叶片与根系内细胞分裂素(ZT)、赤霉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素纯 萧浪涛 廖柏寒 鲁旭东 赵文魁 匡逢春 童建华
以黄瓜幼苗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铅胁迫对黄瓜幼苗生长和黄瓜幼苗中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铅(100 mg/L)对黄瓜幼苗早期生长有着促进作用,铅质量浓度高于200 mg/L时对黄瓜幼苗早期生长有着抑制作用,且铅质量浓度越高,对黄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黄瓜幼苗内源激素水平在不同的组织中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根中脱落酸(ABA)的含量变化与铅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叶中赤霉素(GA3)的含量变化与铅质量浓度呈正相关;根和叶中生长素(IAA)的含量变化在铅质量浓度高于200 mg/L时与其质量浓度呈负相关.IAA/ABA值与黄瓜幼苗生长有一定的相关.
关键词:
黄瓜幼苗 铅 内源激素 高效液相色谱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瑾 雷蕾 曾立雄 刘娅惠 万一 倪妍妍 简尊吉 邓秀秀 张佳佳 肖文发
[目的 ]研究马尾松幼苗在不同磷浓度下的高生长和光合特征响应,揭示马尾松对低磷环境的适应机制,为马尾松林经营管理和精准的生长模拟预测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以两年生马尾松幼苗为试验材料,培养基质以有效磷含量2.325mg·kg~(-1)为对照组(CK),另设无磷(0AP)、 1/8倍磷(1/8AP)、 1/4倍磷(1/4AP)、1/2倍磷(1/2AP)、2倍磷(2AP)和4倍磷(4AP)等磷浓度梯度,经过2021年5月—11月的培养,分析马尾松幼苗高生长和光合特征参数的差异。[结果 ]马尾松幼苗株高的相对生长增量(RHI)和光合参数受到生长时间和磷浓度的影响。5—6月的RHI显著高于7—8月和9—10月,4AP条件下的RHI显著高于1/8AP。株高相对生长速率与磷浓度显著正相关(P<0.05),且随磷浓度的升高而线性增高。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均受到磷浓度、生长时间及其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P
关键词:
马尾松 磷 光合作用 生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