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48)
2023(9449)
2022(8012)
2021(7188)
2020(5910)
2019(12686)
2018(12211)
2017(22252)
2016(12286)
2015(12881)
2014(11914)
2013(11347)
2012(9806)
2011(8793)
2010(8639)
2009(7981)
2008(7415)
2007(6202)
2006(5259)
2005(4335)
作者
(36446)
(30420)
(30204)
(28436)
(19054)
(14831)
(13356)
(12044)
(11518)
(10409)
(10270)
(9946)
(9788)
(9572)
(9306)
(9253)
(9185)
(8990)
(8716)
(8567)
(7877)
(7296)
(7078)
(6957)
(6752)
(6677)
(6655)
(6463)
(6304)
(6126)
学科
(38777)
经济(38729)
管理(31804)
(30160)
(23708)
企业(23708)
方法(17968)
数学(15956)
数学方法(15754)
(13347)
中国(10816)
(10649)
(10337)
贸易(10334)
(10092)
(10084)
业经(10081)
农业(8980)
(8455)
教育(7876)
环境(7364)
技术(6998)
(6734)
财务(6714)
财务管理(6705)
理论(6599)
地方(6388)
企业财务(6306)
(6122)
(6011)
机构
学院(162903)
大学(162051)
(60783)
经济(59462)
管理(59141)
研究(56851)
理学(52534)
理学院(51895)
管理学(50705)
管理学院(50443)
科学(38954)
(38845)
中国(38797)
(32856)
业大(32420)
农业(31369)
(29474)
研究所(27529)
(25300)
中心(25031)
(23401)
农业大学(21464)
(21087)
财经(21068)
(20686)
师范(20273)
北京(19526)
技术(19461)
(19306)
(18836)
基金
项目(121867)
科学(94461)
基金(87947)
研究(81775)
(80941)
国家(80277)
科学基金(67229)
社会(51948)
(49738)
社会科(49277)
社会科学(49266)
基金项目(46896)
自然(46056)
自然科(45063)
自然科学(45043)
自然科学基金(44264)
(42185)
教育(38586)
资助(34262)
编号(31942)
重点(28257)
(26692)
(26230)
计划(25576)
(25254)
创新(24958)
科研(24489)
成果(23528)
(22871)
课题(22629)
期刊
(61623)
经济(61623)
研究(41721)
学报(36352)
(34690)
中国(31598)
科学(29801)
大学(25938)
学学(24969)
农业(23943)
教育(19529)
管理(19374)
(18547)
(12900)
业经(12209)
技术(11636)
经济研究(11094)
业大(10844)
(10395)
金融(10395)
(9955)
财经(9549)
农业大学(9242)
科技(9137)
(8204)
商业(8200)
问题(7559)
(7350)
林业(7266)
(6771)
共检索到222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才生  胡寿祥  巫薇薇  
本试验用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对干旱胁迫下的玉米幼苗进行处理,测定了玉米幼苗根系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维生素C能提高玉米幼苗根系的保水功能,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干旱的影响。在维生素C的浓度为80 mg/L时,处理效果最好,根长比对照增加18.6%,鲜重比对照增加20.3%,干重比对照增加18.9%,作物水分含量比对照增加23.1%,POD活性比对照增加19.0%,SOD活性比对照增加41.5%,根系活力比对照增加25.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沈彦合  胡尚连  
【目的】探究不同维生素浸种后,盐胁迫对2种耐盐程度不同的玉米幼苗根冠比和多胺代谢途径相关酶活的影响。【方法】以杂交玉米品种金玉819(耐盐)和金单999(盐敏感)为材料,分别以100 mmol/L的V_(B1)和V_(B6)浸种24 h,然后将玉米种子在1/2霍格兰营养液中进行萌发,7 d后将幼苗移植到含100 mmol/L Na_(2)SO_(4)/NaCl的1/2 霍格兰营养液中胁迫处理10 d。通过测定玉米幼苗的根冠比和多胺代谢系统相关指标,探究不同V_(B)浸种、不同类型钠盐胁迫对玉米幼苗根冠比和多胺代谢的影响。【结果】 对金玉819而言,V_(B1)和V_(B6)浸种后不同钠盐处理间玉米幼苗根冠比的差异不明显,但NaCl比Na_(2)SO_(4)对根系伤害大;在Na_(2)SO_(4)胁迫下,V_(B6)浸种后的玉米叶片乙烯含量显著低于V_(B1)浸种的处理;同一V_(B)处理条件下,NaCl和Na_(2)SO_(4)处理间的玉米叶片乙烯含量无明显差异,但Na_(2)SO_(4)处理H_(2)O_(2)的含量比NaCl处理的高。对金单999而言,在Na_(2)SO_(4)胁迫下,V_(B1)处理的根冠比明显高于V_(B6)处理,而在NaCl胁迫下,V_(B6)处理的根冠比明显高于V_(B1)处理;不同V_(B)浸种,不同钠盐处理间玉米叶片乙烯含量无明显差异;V_(B1)处理下,NaCl处理的玉米的H_(2)O_(2)含量显著高于Na_(2)SO_(4)处理。V_(B1)较V_(B6)更能提高钠盐胁迫下2种玉米的精氨酸脱羧酶(ADC)活性。V_(B1)和V_(B6)处理下分别使2种玉米的Na_(2)SO_(4)处理和NaCl处理的二胺氧化酶(DAO)活性提高。V_(B6)较V_(B1)更能显著提高盐胁迫下2种玉米的多胺氧化酶(PAO)活性。V_(B6)较V_(B1)更能降低盐胁迫下2种玉米幼苗H_(2)O_(2)含量,减缓盐对玉米幼苗的胁迫作用。【结论】用V_(B1)和V_(B6)浸种后,盐胁迫敏感性不同的玉米杂交品种幼苗的根冠比以及多胺代谢途径中相关酶活性对NaCl和Na_(2)SO_(4)胁迫的响应不同。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胡毅  黄云  文华  郇志利  钟蕾  毛小伟  李金龙  肖调义  
以初始体质量为(7.27±0.40)g的青鱼为研究对象,采用维生素C(VC)含量分别为0(对照组)、16.3、33.9、69.1、137.8和277.5 mg/kg 6种等氮等能实验饲料,饲养青鱼8周后,选取0、69.1和277.5 mg/kg VC组进行24 h氨氮胁迫(20 mg/L),研究VC对青鱼幼鱼生长、免疫及抗氨氮胁迫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以特定生长率为指标,折线模型分析表明青鱼有效维生素C需要量为63.0 mg/kg。肌肉、肝脏和血清中VC积累量与饲料中VC含量呈正相关性,当VC添加量达到137.8 mg/kg时,肌肉和肝脏中VC积累量达到饱和。饲料中添加VC对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海龙  郑桂珍  关军锋  李广敏  
研究了干旱胁迫下盆栽玉米叶片含水量、根系活力和质膜透性的变化 ,结果表明 :干旱胁迫下 ,玉米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 ,叶片及根系质膜透性上升 ,根系活力下降 ;并且 ,下部幼根的质膜透性比上部老根上升快 ,同时其活力下降也快于上部老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蓉  王天野  王呈玉  李锦秀  张欣宇  刘淑霞  
旨在探究不同干旱胁迫程度对东北半干旱地区玉米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为深入研究玉米抗旱的生理机制奠定理论基础。采用抗旱棚微区试验,选用3种不同耐旱程度的玉米品种,于玉米拔节期、抽雄期及灌浆期分别设置正常供水(CK)、轻旱(LS)、中旱(MS)、重旱(SS)及持续干旱处理(S)5个水分梯度,综合性分析不同干旱胁迫程度对3个玉米品种生长性状及产量相关指标的影响。随干旱程度的不断加重,玉米株高、穗位及干物质量逐渐降低,茎粗随干旱程度的增加无明显差异,其中金庆707玉米品种株高、穗位及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嫩单19及富单16次之。玉米于抽雄期干旱胁迫时果穗性状变化最明显,且重旱下玉米产量最低,持续干旱无产量。同一干旱程度下玉米品种耐旱性越差,减产越大,玉米品种产量大小具体表现为金庆707>嫩单19>富单16。采用多个指标进行综合性分析得出,玉米抽雄期为玉米需水关键期,较易受到干旱胁迫的影响,同时指出抽雄期干旱胁迫亦或干旱胁迫程度严重是最终导致玉米产量降低的主要因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检锋  陈华  李在凤  王攀磊  尹梅  刘俊  付利波  洪丽芳  苏帆  王志远  
【目的】探讨云南省云瑞系列12个玉米杂交品种在对干旱胁迫及旱后复水的响应,为玉米抗旱及弹性恢复机理研究、品种选育及云南省玉米春季播种用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遮雨棚内,采用PVC管栽法测定云瑞系列12个杂交玉米品种在极端干旱中期、末期及胁迫结束后复水处理下的地上及地下响应特征,并对各个指标及系数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干旱胁迫下各玉米品种的地上干重、地下干重、根表面积及根体积均比对照下降,且各指标与对照比值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在复水后玉米出现补偿生长,各指标均有所恢复。在干旱胁迫第30天,抗旱性较强的品种包括云瑞6、云瑞10、云瑞21、云瑞47、云瑞88、云瑞68。在干旱胁迫天数增加至60 d时,云瑞505、云瑞999、云瑞21、云瑞2、云瑞7则表现出更高的抗旱性;在复水后,云瑞21、云瑞68、云瑞8、云瑞7、云瑞2表现出较强的恢复力。【结论】云瑞21在极端干旱复水后,仍能够更有效地恢复生长能力,能更好地抵御干旱,具有较高的弹性恢复力,保证稳定的玉米生物量及产量,该品种可作为云南春播时期遭遇严重干旱时的玉米抗旱品种推广应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振轮  何凯  石纹豪  朱运峰  
【目的】明确不同外源维生素对甜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提高甜玉米种子萌发率及培育壮苗的方法,为生产中选用维生素浸种提供参考。【方法】以储存1年以上的甜玉米品种"中甜1号"为试验材料,用不同质量浓度(10,50,100,200mg/L)的VB1、VB2、VB6、VB12、VPP、VM和VC在25℃条件下浸种24h后播种,研究甜玉米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对VB1、VB2、VB6、VB12、VPP、VM和VC处理的生理响应。【结果】除维生素B6(VB6)外,VB1、VB2、VB12、VPP、VM和VC处理都有一个或者几个质量浓度浸种处理对甜玉米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任秀艳  张一名  乔洁  张江丽  
采用不同浓度的外源维生素(VB1、VPP)对盐胁迫对红小豆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外源维生素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盐胁迫下红小豆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幼苗体内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增强其渗透调节能力;同时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积累。可见,外源维生素可以不同程度地缓解盐胁迫对红小豆幼苗造成的伤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郝甜甜  王丽丽  王际英  李宝山  马晶晶  王世信  张燕  谭青  张利民  
为初步探讨急性低温胁迫下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VC)对珍珠龙胆石斑幼鱼HPI(下丘脑—垂体—肾间组织)轴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调控作用,以初始体质量为(50.40±0.4)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为研究对象,配制VC含量分别为0、38、76、152、304 mg/kg的5组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在养殖12周后进行急性低温(17°C)胁迫实验。结果显示,D38组增重率显著高于D152和D304组。不同水平VC对幼鱼生长无显著作用;不同水平VC对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维娜  刘文斌  邵仙萍  蒋广震  张薇薇  王莹  张春暖  
用含不同浓度维生素C(0,50,100,200,400和800μmol/L)的培养液培养异育银鲫原代肝脏细胞,待细胞融合后,测定细胞活性、细胞内维生素C含量,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再将用维生素C培养的肝脏细胞经敌百虫胁迫24 h,测定细胞内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丁酰胆碱酯酶(B-ChE)活性以及细胞内细胞色素P450(CYP450)含量。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维生素C组相比,在100μmol/L的维生素C剂量组,肝脏细胞活性显著高于较其它剂量组(P<0.05);细胞内维生素C的含量随着培养液中维生素C的增加而增加,且差异显著(P<0.05);在800μmo...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南豫   朱水英   蒋栋   杨盛蝶   牛国庆   韩鑫   文涛   袁军   沈其荣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干旱胁迫下施用液体有机肥对玉米和小麦生长、抗逆和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方法]试验于南京农业大学卫岗校区温室内进行,以玉米‘京科糯2000’,小麦‘烟农999号’为试验材料,共设5个处理:不施肥对照(Control)、化肥处理(CF)、液体有机肥处理(OF)、贵州木霉NJAU4742液体生物有机肥处理(OF_T)、贝莱斯芽胞杆菌SQR9液体生物有机肥处理(OF_B)。随后停止正常浇水并调节土壤水分含量维持10%左右,干旱胁迫2周并测定各处理生物量、根系生长指标以及抗氧化指标变化并分析不同液体肥料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结果]干旱胁迫下,与CF相比,OF、OF_T和OF_B分别提高了192.5%、162.5%和127.5%的玉米地上部生物量积累;158.2%、121.3%和142.7%的玉米地下部生物量积累;180.9%、4306.2%和8025%的根长增加量。此外,干旱条件下,OF、OF_T和OF_B相比CF增强了124.5%、96.2%和148.2%的CAT酶活;72.4%、154.3%和191.6%的SOD酶活。小麦中结果相似,OF、OF_T和OF_B相比CF增加了生物量积累、抗氧化酶活性以及促进根系发育。相比CF,OF、OF_T和OF_B处理间的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差异。OF、OF_T和OF_B相比CF,富集了芽胞杆菌属(Bacillus)、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和蛭弧菌(Bdellovibrio)等细菌以及Saitozyma属、木霉属(Trichoderma)和Gongronella等真菌属。此外,富集的微生物属与干旱胁迫下玉米和小麦的生物量积累和抗氧化酶等指标呈现正相关关系。[结论]施用液体有机肥能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对玉米和小麦造成的损伤,提高了根际土壤中多种有益菌的相对丰度,有效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语   张渝鹏   朱冠亚   廖航烯   侯文峰   高强   王寅  
【目的】春旱频繁和过度施氮不利于春玉米苗期生长发育,并对后期生长和产量造成负面影响。研究干旱胁迫下局部供氮对玉米苗期生长、根系形态和水氮利用的影响,以期为促进玉米苗期根系发育、实现水氮高效利用和高产稳产提供技术依据。【方法】2021和2022年设置玉米水、氮两因素分根盆栽试验,设计5种供氮方式:不施氮(两侧均不施氮,N0/N0)、均匀低氮(两侧均低氮,LN/LN)、局部低氮(A侧低氮而B侧不施氮,LN/N0)、均匀高氮(两侧均高氮,HN/HN)和局部高氮(A侧高氮而B侧不施氮,HN/N0),供氮一侧LN和HN的施氮量分别为每kg干土中施氮0.12和0.24g;水分管理于三叶期开始并持续3周,设计3个土壤水分状况:重度干旱(35%田间持水量,W0)、适度干旱(55%田间持水量,W1)和正常水分(75%田间持水量,W2)。水分管理结束后测定植株生长性状、干重、根长、氮素吸收量、耗水量、水氮利用效率等指标。【结果】干旱胁迫显著抑制玉米苗期的植株生长、干物质累积和氮素吸收,但提高根冠比。相比W2,W0导致总根长平均降低48.0%,而W1对根长影响较小。干旱胁迫降低玉米的氮素回收利用率,W0和W1较W2平均分别下降10.1和4.6个百分点,W0还导致水分利用效率平均降低19.4%,而W1则使水分利用效率平均提高11.9%。供氮方式也显著影响玉米苗期的植株生长、干物质累积与氮素吸收利用,而且水氮两因素呈现出显著的交互作用。基于2022年结果,LN/LN地上部干重最高,W0、W1和W2条件下相比N0/N0分别提高8.3%、12.6%和23.6%。根系干重以LN/N0最高,3个水分条件下较N0/N0分别提高9.5%、17.0%和31.2%,且W1和W2条件下显著提高根冠比。HN/HN对玉米苗期生长的负面影响最严重,地上部干重在W0、W1和W2条件下较N0/N0分别下降30.1%、14.6%和7.0%,根系干重降幅更高(41.0%、44.2%和34.9%),因此显著降低根冠比。HN/N0对地上部干重影响较小,但显著降低根干重和根冠比。相比N0/N0,HN/HN和HN/N0均导致根长显著降低,而LN/N0通过促进未供氮一侧的根系增殖而显著增加总根长。施氮显著提高氮素吸收量,各水分条件下均以LN/LN较高,而LN/N0较低,氮素回收利用率则以LN/LN较高,而HN/HN较低。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减轻,各处理间氮素吸收量和氮素回收利用率的差异明显增大。植株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以LN/LN和LN/N0较高,其次为HN/N0,而HN/HN最低。与不施氮相比,均匀或局部低氮对玉米苗期发育呈现促进作用,而均匀或局部高氮则呈抑制作用,而且干旱胁迫程度增加导致均匀或局部高氮供应的负面效应加剧。总体上,局部供氮方式较均匀供氮方式对根系生长的影响更大,诱导了根系的形态可塑性反应。相关分析发现,不同水分和供氮条件下,玉米苗期地上部干重、水分利用效率、氮素回收利用率与总根长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于局部供氮方式,未供氮一侧根长与地上部干重、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回收利用率的相关性更高。【结论】与均匀供氮相比,局部供氮方式可促进玉米苗期根系在未施氮一侧的大量增殖而增加干重并提高总根长。推荐采用局部低氮供应方式施用基肥以促进苗期根系发育,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植株耐旱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裴琳婧   张思颖   朱叶琳   叶靓   陈家斌   刘芳   谭静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玉米生长与抗旱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以云南生产上广泛种植的玉米杂交种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在不同水分胁迫下设置接种AMF和不接种对照,对不同处理的土壤理化性质、菌根侵染率、植株表型及其根际微生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MF能很好地侵染玉米根系并形成共生,但侵染率随干旱程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接种AMF可以提高玉米根际土壤pH值,使土壤酸度降低;可以促进玉米植株生长,但不影响植株的生长周期;与未接种对照相比,接种AMF的玉米叶片相对含水量提升,渗透调节物质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中度干旱下抗氧化酶活性显著增加,可以缓解干旱对植株的伤害。接种AMF使根际土壤细菌OTU数量发生变化,显著富集的OTU数目随干旱程度的增加而增多;干旱胁迫下接种AMF可以提高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改变根际细菌群落结构,丰富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代谢功能。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丰度与菌根侵染率、土壤pH、植株株高和干重存在显著相关性;菌根侵染率与土壤pH、植株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抗氧化酶活性等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与可溶性糖、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存在负相关;根际土壤优势菌门中,蓝藻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疣微菌门分别与植株部分生长和抗旱指标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结论】接种AMF能够降低土壤酸度、促进玉米生长和增强其抗旱性,同时提高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改变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为进一步利用AMF提高玉米应对干旱胁迫提供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新颖  安志兴  吴月红  张涌  
 取新生大鼠海马组织进行原代体外分散培养,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维生素C对神经细胞生长的影响,并观察其形态学变化和分化程度。结果表明,2和20nmol/L维生素C组对神经细胞生长的影响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P>0.05);200nmol/L维生素C组能促进神经细胞的存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进一步观察发现,该处理的细胞突起数目、长度、胞体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高晓莉  龙天华  齐风生  胡罗英  
在配合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Vc多聚磷酸酯 ,对稚鳖进行饲养试验。试验结果 ,饲料中添加80 0~ 12 0 0mg/kg的Vc多聚磷酸酯为最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