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59)
- 2023(11981)
- 2022(10031)
- 2021(9226)
- 2020(7431)
- 2019(16980)
- 2018(17048)
- 2017(31884)
- 2016(17260)
- 2015(19643)
- 2014(19962)
- 2013(19572)
- 2012(18207)
- 2011(16962)
- 2010(17768)
- 2009(16335)
- 2008(16006)
- 2007(14508)
- 2006(13313)
- 2005(12497)
- 学科
- 济(94421)
- 经济(94350)
- 管理(45610)
- 业(40384)
- 企(31149)
- 企业(31149)
- 方法(30767)
- 地方(27458)
- 数学(26792)
- 数学方法(26242)
- 中国(25388)
- 农(21978)
- 业经(19468)
- 学(18931)
- 地方经济(16328)
- 环境(15836)
- 农业(15139)
- 财(13947)
- 融(13862)
- 金融(13860)
- 制(13820)
- 理论(13649)
- 发(13529)
- 银(13485)
- 银行(13470)
- 贸(13269)
- 贸易(13254)
- 行(13098)
- 易(12656)
- 和(12516)
- 机构
- 学院(254673)
- 大学(248740)
- 济(108530)
- 经济(106108)
- 研究(93369)
- 管理(90443)
- 理学(75543)
- 理学院(74586)
- 管理学(72907)
- 管理学院(72445)
- 中国(71868)
- 科学(57226)
- 京(54846)
- 所(48609)
- 财(47934)
- 研究所(43565)
- 中心(41651)
- 江(41252)
- 农(40749)
- 财经(36664)
- 北京(36148)
- 范(35953)
- 师范(35620)
- 业大(35009)
- 院(33886)
- 州(33695)
- 经济学(33364)
- 经(32842)
- 农业(30923)
- 省(29955)
- 基金
- 项目(157871)
- 科学(122644)
- 研究(117332)
- 基金(109783)
- 家(95738)
- 国家(94933)
- 科学基金(80204)
- 社会(72972)
- 社会科(69105)
- 社会科学(69090)
- 省(64292)
- 基金项目(56798)
- 教育(53841)
- 划(53210)
- 自然(50148)
- 自然科(48791)
- 自然科学(48780)
- 编号(48518)
- 自然科学基金(47817)
- 资助(46266)
- 发(40333)
- 成果(39501)
- 重点(36724)
- 课题(35722)
- 部(32860)
- 发展(32391)
- 创(32257)
- 展(31860)
- 创新(30215)
- 国家社会(29592)
- 期刊
- 济(138649)
- 经济(138649)
- 研究(81698)
- 中国(58930)
- 农(38349)
- 管理(36992)
- 学报(36654)
- 财(36341)
- 科学(35513)
- 教育(33164)
- 大学(27961)
- 技术(26212)
- 学学(26209)
- 融(26146)
- 金融(26146)
- 农业(26024)
- 业经(22570)
- 经济研究(22307)
- 财经(18352)
- 问题(17028)
- 经(15992)
- 统计(14474)
- 技术经济(14216)
- 业(14215)
- 资源(13313)
- 策(12941)
- 贸(12533)
- 商业(12520)
- 图书(12357)
- 世界(12085)
共检索到411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张冰 高照良 王冬
荒漠化由沙漠化、水土流失和盐渍化三个部分组成,它作为极其重要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困扰着当今世界,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文章从生态经济学理论探讨了干旱沙化生态脆弱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问题。以生态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区域化为主线,以区域生态经济系统为主要研究客体,依据生态学进行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人口压力研究。同时结合陕西榆林市神木县实际,对该县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做了实证分析,旨在促进中国区域生态经济学走向成熟,为典型生态脆弱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怡楹 王俊荣
文章主要对西北地区生态脆弱贫困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定量分析。选择我国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陕西省吴起县作为实证分析对象,分析其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间的双重矛盾,确定其衡量指标体系及影响因素,最后对该县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定量研究。通过研究表明,我国西北地区解决生态脆弱贫困区问题,就必须打破"脆弱—贫困"的恶性循环发展模式,贯彻执行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扭转生态环境恶化局面,从而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锁成 刘桂环 李岱 李荣生 郎一环
甘肃省陇西县是黄土高原生态脆弱贫困区的典型代表,她的发展面临两对基本矛盾和两难选择。一是农业社会发展阶段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矛盾,二是社会经济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的矛盾,与之相对应必然存在两难选择(既要发展经济,同时又要保护环境)。以生态经济为核心的循环经济是解决这两大矛盾,实现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分析陇西县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入手,研究了切合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典型区———陇西县实际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甘路有 盖凯程
发展低碳经济是生态脆弱地区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选择。生态脆弱民族地区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面临着生态环境的制约性与经济利益最大化之间的现实困境。要从根本上摆脱这种困境,应坚持重点开发与有效保护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市场配置相协调、结构调整与自主创新相融合,加快低碳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生态脆弱地区 民族地区 低碳经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金萍 李为科 郭跃
本文分析了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及社会经济脆弱性特征,提出库区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则和目标;根据库区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等要素具有分层性和带谱性的特征,构建了库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并对库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技术进步机制、制度创新机制、农户参与机制等方面展开了探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鹏颐
世界各国面临着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双重问题,都着力发展农业生态经济。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起点不同,因此农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战术也应有所不同。中国应该走一条凸显中国特色的渐进式、多元式、重点突破式、兼容式的道路。发展农业生态经济要与解决民生问题紧密结合,渐进地建立旨在增加农民收入的物质与经济的良性循环,以实现生态-经济"双赢"的目标。引导农业生态经济与生态空间格局匹配,形成多样化格局,特别是从垂直空间要效益,发展集约化经营。对生态脆弱地区则必要采用重点突破发展模式。在推动规模经营的同时,兼容发展庭院生态经济。非均衡发展作为战术贯穿于农业生态经济发展过程,推动农业生态经济从低层次向高层次演进。本文还讨论了非均衡发展战术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农业生态经济 中国特色 发展模式 战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蔡绍洪 钱怡帆 陆阳
西部是我国生态最脆弱的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发展阶段落后、资源依赖性强、产业链和创造链短、融资渠道单一、技术落后、法律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西部必须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增强合作、促进跨越式发展;发展高新循环产业园,探寻“互联网+”发展模式;鼓励合作创新,推进技术进步;搭建人才发展平台,培养、引进和留住高层次人才;壮大龙头企业、产业链和产业园,培养品牌优势;灵活运用各项融资方式,激发投资热情;制定地方政策,保障法律约束力。文章以西部生态脆弱区为背景,探寻循环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对西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西部生态脆弱区 循环经济 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哈斯巴根 李同昇 佟宝全
脆弱性研究属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科学问题。在区域发展人地系统研究中引入脆弱性概念,阐述生态地区人地系统脆弱性内涵。以宝鸡市太白县为例,分析生态地区人地系统脆弱性特征和影响因素,并选取2000—2010年共16个评价样本,对太白县人地系统压力、敏感性、恢复力、脆弱性进行评价分析。研究表明:自2003年太白县确立了生态强县的发展方向,脆弱性呈明显下降,2000—2010年脆弱度指数从4.62降到0.12;太白县可利用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发展生态产业,形成休闲产业带动型的发展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艳 吕林有 康磊 于国庆
彰武县作为辽宁省北部生态屏障最后一道防线,对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省中部城市群的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尤为重要。为此,本文从彰武县沙化地历史现状形成的主导因素以及治理过程中现存的主要问题等方面综合分析,以此提出沙化地治理融合生态产业优化发展规划布局建议,并探索性提出发展产业经济促进沙化地治理是未来彰武县长足发展趋势。
关键词:
沙化地 生态治理 产业治理 规划布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连玉銮
四川平武白马地区旅游开发的实践表明,大众旅游的开发模式会给自然和文化生态相对脆弱的民族地区带来较大的冲击。进行小规模的生态旅游实践,在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和社会文化协调发展之间建立起良性的互动机制,是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适宜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曾春花 伍国勇
民营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作用机制分为恶性循环机制与良性循环机制。以生态脆弱地区为例阐述民营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机制与良性循环机制,论证民营企业发展滞后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反过来,区域经济发展滞后又制约民营企业的发展;以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数据论证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带来区域经济的迅速崛起,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民营企业创造了更适宜的经济平台。发展生态型民营企业是开启生态脆弱地区经济进入良性循环作用机制与规避恶性循环作用机制的必然选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冉圣宏 唐国平 薛纪渝
脆弱生态区是指对环境因素的改变反映敏感、而维持自身稳定的可塑性较小的生态环境系统 ,内部结构的不稳定性和对外界干扰的敏感性是它的两个最主要的特征。全球变化和经济开发活动是对脆弱生态区产生影响的最重要的两种外界干扰活动。全球环境变化会严重影响到脆弱生态系统的结构 ,并进而影响到其经济开发活动。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全国脆弱生态区的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 5,且其中的北方地区为全球变暖的高敏感区 ,因此讨论全球变化对我国脆弱生态区经济开发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特点及全球变化对我国脆弱生态区的影响 ,利用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发展并改进的农业...
关键词:
全球变化 脆弱生态区 经济开发 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旺盛,刘巽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于坤 王美婧
在当前寻求东北经济振兴发展的过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巨大的冲击,但东北经济的增长决不能以牺牲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代价来获取,而要力图寻找二者的最佳契合点,实现共赢的局面。民族文化生态是民族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它与东北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的协调发展,让寻求东北少数民族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可能。本文提出要在大力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健全政策法规、培养独立创新精神等方面,加快东北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发展。
关键词:
民族文化生态 东北少数民族 特色经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晓欣
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南北横跨北半球49个纬度,东西跨越经度60多度。同时,我国辽阔的国土南北跨越了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多个热量和气候带,东西地质形态差异大,地表高低起伏,海拔高度由西南地区的青藏高原逐渐梯次下降。复杂的地质形态和差异巨大的南北热量分布,造就了我国多样化的区域生态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