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86)
- 2023(6857)
- 2022(5661)
- 2021(5018)
- 2020(4095)
- 2019(9043)
- 2018(8548)
- 2017(15839)
- 2016(8799)
- 2015(9452)
- 2014(8851)
- 2013(8777)
- 2012(8138)
- 2011(7320)
- 2010(7060)
- 2009(6381)
- 2008(6214)
- 2007(5371)
- 2006(4681)
- 2005(4065)
- 学科
- 济(33467)
- 经济(33414)
- 管理(24184)
- 业(23716)
- 企(18225)
- 企业(18225)
- 方法(16020)
- 数学(14464)
- 数学方法(14343)
- 农(9951)
- 学(9261)
- 财(9170)
- 中国(8959)
- 贸(8136)
- 贸易(8133)
- 易(7936)
- 业经(7646)
- 农业(7000)
- 制(5934)
- 技术(5792)
- 环境(5691)
- 地方(5674)
- 务(5484)
- 财务(5482)
- 财务管理(5470)
- 企业财务(5227)
- 银(4927)
- 银行(4879)
- 产业(4840)
- 融(4822)
- 机构
- 大学(128782)
- 学院(126631)
- 济(50683)
- 经济(49813)
- 研究(49324)
- 管理(45783)
- 理学(40827)
- 理学院(40293)
- 管理学(39395)
- 管理学院(39209)
- 农(36502)
- 科学(35283)
- 中国(34719)
- 农业(29604)
- 业大(28180)
- 京(27524)
- 所(27402)
- 研究所(25717)
- 中心(21429)
- 财(20746)
- 农业大学(19662)
- 江(18302)
- 院(17834)
- 财经(17152)
- 省(17087)
- 北京(16888)
- 室(16337)
- 科学院(16308)
- 业(15982)
- 经(15846)
- 基金
- 项目(96396)
- 科学(74611)
- 基金(71669)
- 家(68262)
- 国家(67720)
- 研究(58797)
- 科学基金(55672)
- 自然(39950)
- 自然科(39068)
- 自然科学(39051)
- 社会(38600)
- 自然科学基金(38411)
- 基金项目(38228)
- 省(37653)
- 社会科(36644)
- 社会科学(36632)
- 划(33267)
- 资助(28670)
- 教育(26108)
- 重点(22522)
- 计划(22206)
- 发(20552)
- 创(20452)
- 部(20399)
- 科技(20142)
- 编号(20005)
- 科研(19910)
- 创新(19238)
- 业(19113)
- 农(17341)
共检索到176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国存 崔四平 马春红 崔洋 魏建昆
本研究结果表明,干旱引起小麦幼苗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增高,钙调素(CaM)水平下降。萎蔫的幼苗复水4天后,SOD活性和MDA含量又下降,恢复到对照水平,而CaM含量急剧上升且高于对照。研究还表明,SOD可能不受CaM的调节。同时对SOD活力测定计算方法也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干旱,小麦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钙调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秀林 李孟军 关军锋 崔四平 马春红 李广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巩巧玲 冯佰利 高金锋 柴岩 石虎 周继华
以4个荞麦品种为材料,采用PEG模拟干旱胁迫方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荞麦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强度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SOD、POD与CAT活性均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而MDA含量呈现上升趋势;与其他荞麦品种相比,西农9976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SOD、POD与CAT活性峰值最大,且活性最高值出现时间最晚,后期维持较高的酶活性,同时具有较低的MDA含量。
关键词:
干旱胁迫 荞麦幼苗 保护酶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春喜 姜丽娜 林琳 邵云 张黛静 余海波 郭魏
以4个小麦品种(兰考矮早8、偃展4110、豫麦49-198、周麦18)为材料,采用室内盆栽方法分析了低温对小麦幼苗根际土壤及非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显著影响了根际土壤酶的活性,随处理温度的降低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根际土壤脲酶、淀粉酶活性逐渐下降,非根际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淀粉酶活性变化幅度较小。小麦幼苗根际土壤酶活性高于非根际土壤,二者的差异随温度的降低和处理时间的增加逐渐缩小。T3条件下,小麦幼苗土壤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淀粉酶的活性较高,表明适当的低温促进了土壤酶活性的增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4个品种,土壤酶活性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小麦 温度 根际 土壤酶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孟建朝 刘子会 李孟军 郭秀林
ABA作为干旱信号物质在植物抗逆生理反应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揭示ABA合成及其信号转导机制对于探明植物干旱信息的感受机制尤为重要。通过外使CaM拮抗剂TFP、ABA以及分根试验,研究了渗透胁迫下小麦幼苗根系和叶片中ABA和CaM含量和时间的变化。渗透胁迫均促进根系和叶片ABA和CaM含量不同程度地提高,根系ABA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早于叶片,而CaM峰值出现的时间晚于叶片。但根系和叶片ABA峰值均不晚于CaM。不同浓度TFP和ABA处理都能提高根系和叶片ABA和CaM含量,与渗透胁迫相比,ABA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最大值出现的时间类似,但CaM呈持续上升趋势。TFP处理抑制根系CaM含...
关键词:
小麦 根系 渗透胁迫 ABA CaM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永华 史吉平 商振清 李广敏
在土壤干旱过程中,叶面喷施2×10-5mol/L的生长素(IAA)或5×10-4mol/L的赤霉素(GA3)可阻止小麦幼苗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且二者的作用效果相似。对于超氧物歧化酶(SOD),IAA使其活性强化,而GA3则对其起着抑制作用。IAA还能提高干旱条件下小麦幼苗的叶绿素含量,但对气孔阻力和叶水势影响不大;而GA3对叶绿素含量、气孔阻力和叶水势均无明显影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万雪洁 张艳 师长海 周宣材 孙新灵 李松坚 张守福 刘义国
为探究干旱锻炼对小麦幼苗期抗氧化特性的影响,设置对照处理和干旱锻炼处理,在一心一叶时用PEG6000营养液进行干旱锻炼,之后恢复霍格兰氏全营养液,在三叶一心时分别进行干旱胁迫处理,观测幼叶中与抗氧化特性相关物质的动态变化。研究发现,随干旱程度及胁迫时间的增加,叶片SOD、POD活性、可溶性蛋白不同程度的减小,MDA、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与对照相比,干旱锻炼后叶片SOD、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及降低程度较小,可溶性糖含量升高程度较大,MDA升高程度较小;不同干旱程度下,25%PEG6000胁迫下干旱锻炼小麦的抗氧化能力较35%PEG6000胁迫下较高。由此说明,小麦经过一定浓度的干旱锻炼能够明显增强其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幼苗期的生长,也为小麦的抗逆性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小麦 幼苗期 干旱锻炼 抗氧化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米少艳 靖姣姣 白志英 李存东
以中国春-Synthetic 6x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测定不同磷处理条件下根系抗氧化酶SOD、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研究低磷胁迫对小麦代换系酶活性的影响,并对耐低磷胁迫特性的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小麦代换系苗期根系SOD和POD活性显著升高,丙二醛含量降低。Synthetic 6x的3A、4A、5A和7A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根系SOD活性增强的基因,5A、1D和2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根系POD活性增强的基因,1A、2A、4B、6B和7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抑制根系MDA含量增高的基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泽全 舒长生 董雪芳 赖运平 李俊 魏会廷 彭正松 杨武云
以3个小麦品种为实验材料,在室温(18℃)和低温(4℃)胁迫下测定发芽特性和幼苗(萌发15 d)形态指标,以各性状低温与室温下测定值的比值(相对值)作为小麦耐低温评价指标,评价小麦萌发和幼苗的耐低温特性。结果表明:低温降低小麦发芽速度和阻碍幼苗生长,苗比根对低温敏感,低温的干鲜比大于室温的干鲜重比值;种子萌发和幼苗期的各性状相对值可以作为鉴定小麦耐低温的评价指标。
关键词:
小麦 低温 发芽指数 幼苗生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美琛 马兴立 余幸 张丽婷 高翔 时明坤 任永哲 王志强 林同保 辛泽毓
【目的】研究水分胁迫迫对抗旱与干旱敏感型小麦幼苗叶片活性氧与细胞死亡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选用2个耐旱性差异显著的小麦品种为材料,分析水分胁迫对小麦幼苗中脯氨酸含量、活性氧水平和细胞死亡程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水分胁迫对旱选10号的叶片含水量、叶片渗透势和生物量影响相对较小,其下降幅度均低于郑引1号;叶片中脯氨酸(Pro)含量和根系活力的上升幅度则显著高于郑引1号;而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上升幅度显著低于郑引1号。水分胁迫下,旱选10号叶片与根尖部位的H_2O_2含量、O~-_2水平及细胞死亡率也显著低于郑引1号。【结论】说明在水分胁迫下,旱选10号可以通过减缓体内活性氧积累,增加脯氨酸含量与根系活力和降低细胞死亡程度,从而增强了其对胁迫的耐受能力。
关键词:
水分胁迫 活性氧 细胞死亡 脯氨酸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建明 汪鑫 罗玉明 李师默 孙国荣 陈刚
采用不同浓度的山梨醇-硼酸络合物(SB)和硼酸(BA)处理,以不加硼为对照,研究其对小麦幼苗各器官硼含量、SOD、POD及PPO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培养液中硼浓度的升高,小麦幼苗根、叶鞘、叶片中硼含量显著升高。SB较BA更能提高小麦幼苗根及叶片中硼浓度。缺硼能引起SOD、POD和PPO活性的升高,加两种硼都能显著降低其活性,而SB在较低浓度(0.1,1.0μmol/L)时就表现出较好效果。小于20μmol/L时,ΦPSII、qP和ETR值随硼浓度上升而增大,SB处理增幅更显著,20μmol/L时又有所下降,可能是由于硼过量引起的。推测SB相对于BA更有利于...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冯建灿 张玉洁 杨天柱
本文对低温胁迫下喜树幼苗叶片内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活性与叶绿素、游离脯氨酸、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喜树幼苗经低温胁迫后叶内叶绿素含量下降 ;SOD活性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 ,其变化规律不同于其它植物 ;低温造成喜树幼苗的膜脂过氧化 ,MDA含量明显升高 ,SOD活性的增强可以降低MDA的含量 ;脯氨酸随着胁迫的进行其含量升高 ,表明叶内脯氨酸的升高也有助于提高它的抗寒性 ,进一步可以认为叶片内脯氨酸含量的高低可作为衡量喜树抗寒性指标。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宁 袁美丽 陈浩
为阐明小麦Triticum sestivum对入侵植物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的化感作用机制,采用培养皿生物测定法,依据萌发率、苗高、根长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研究了小麦茎叶和根系水浸提液对节节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茎叶和根系水浸提液对节节麦种子萌发、幼苗苗高和根长均表现出"低促高抑"的化感作用。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小麦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节节麦幼苗生长表现出质量浓度效应的化感胁迫作用,随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节节麦幼苗相对电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顾正中 周羊梅 杨子博 王安邦 冷苏凤 熊娟 刘廷武 徐建明
以淮麦33、淮麦29、淮麦20和周麦18 4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在干旱胁迫下不同小麦品种幼苗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在20%PEG6000(w/v)渗透胁迫下,不同小麦品种的生理响应具有显著差异,幼苗地上部的生物量、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细胞膜脂氧化产物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不同品种间有显著差异。其中淮麦33明显优于其他品种,说明淮麦33小麦幼苗具有较强抗干旱的生理特性。
关键词:
小麦 干旱胁迫 淮麦33 幼苗生理响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炜 高巍 曹振 何丽珊 谭桂玉 王保民
【目的】干旱是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是制约作物生长和限制农业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的最主要因素,探明植物抗旱机理,将为农业增产增收提供重要保障。本试验旨在分析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中(根、叶鞘、叶片)脱落酸(ABA)和吲哚乙酸(IAA)的定位及含量,探索其动态变化规律,为干旱地区作物栽培的激素调控、干旱条件下小麦的化学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冬小麦品种鲁麦21号为材料,采用温室盆栽自然干旱法,以免疫组织化学定位方法研究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根、叶鞘、叶片)中内源激素ABA和IAA的定位,并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icELISA)进行内源ABA和IAA含量分析。通过比较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的化学信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