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71)
2023(2568)
2022(2185)
2021(2133)
2020(2026)
2019(4445)
2018(4364)
2017(8439)
2016(4843)
2015(5446)
2014(5426)
2013(5592)
2012(5333)
2011(4718)
2010(4799)
2009(4593)
2008(4848)
2007(4347)
2006(3757)
2005(3544)
作者
(14420)
(12022)
(11718)
(11253)
(7884)
(5824)
(5545)
(4771)
(4709)
(4208)
(4129)
(4111)
(3900)
(3849)
(3811)
(3788)
(3693)
(3606)
(3470)
(3339)
(3091)
(2916)
(2865)
(2673)
(2673)
(2669)
(2663)
(2599)
(2394)
(2391)
学科
(16330)
经济(16305)
(13976)
管理(11692)
(10778)
保险(10687)
方法(9911)
(9627)
企业(9627)
数学(9065)
数学方法(8962)
(6851)
中国(6524)
(6289)
银行(6278)
(5861)
(5519)
金融(5519)
(5327)
(4932)
制度(4924)
教育(4887)
各种(4499)
类型(4321)
种类(4314)
各种类型(4306)
研究(4130)
(4101)
(3811)
贸易(3810)
机构
大学(71695)
学院(67355)
(28195)
经济(27355)
管理(26609)
研究(23692)
理学(21998)
理学院(21776)
管理学(21328)
中国(21323)
管理学院(21201)
(16361)
(15406)
财经(12670)
科学(12638)
(11540)
(11481)
中心(11426)
(10935)
(10551)
北京(10419)
研究所(10205)
财经大学(9726)
业大(9468)
经济学(9071)
(9032)
金融(8910)
(8746)
农业(8607)
(8419)
基金
项目(42352)
科学(32855)
基金(31338)
研究(30350)
(27160)
国家(26947)
科学基金(23013)
社会(18907)
社会科(17805)
社会科学(17802)
基金项目(15818)
自然(15543)
(15412)
自然科(15208)
自然科学(15202)
自然科学基金(14944)
教育(14670)
资助(14566)
(13662)
编号(12010)
(10032)
成果(9992)
重点(9480)
教育部(8721)
课题(8686)
科研(8650)
大学(8575)
(8438)
人文(8094)
(8088)
期刊
(29273)
经济(29273)
研究(26261)
中国(15499)
(13329)
金融(13329)
(11697)
学报(9739)
(8967)
教育(8605)
科学(8535)
管理(8263)
大学(7656)
(7423)
学学(7184)
农业(5963)
财经(5886)
理论(5237)
实践(4919)
(4919)
(4830)
技术(4536)
统计(4437)
保险(4308)
(4308)
(4290)
卫生(4290)
经济研究(4247)
(3723)
(3615)
共检索到108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来存  皮友静  
精算定价法、衍生品定价法是干旱天气指数保险的两种定价方法。文章采用这两种方法探讨了粮食作物干旱保险的定价,并以长沙县早稻作物为样本,选取1987—2018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当干旱赔付概率为40%时,精算定价法得到3月至7月纯费率分别为0.63%、0.26%、0.03%、0.22%、0.29%,纯费率随赔付概率而变化;当取干旱测度指标均值作为其执行价格时,天气衍生品定价法得到3月至7月看涨期权的赔付额度分别为2.91元/亩、2.72元/亩、2.27元/亩、2.11元/亩、3.06元/亩,赔付额度随执行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世清  梅云云  
天气衍生品是为了规避天气风险给天气敏感行业带来收入的不稳定性而兴起的创新型风险管理工具,其实质是通过衍生合约对天气风险进行分割、重组和交易的证券化产品。不同于传统金融衍生品,天气衍生品的价值取决于温度、湿度或降雨量等天气指数。本文在分析天气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最常见的天气期货和天气期权的运作机制及其精算定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保敬  李世平  
天气衍生品在国外的发展日渐成熟,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天气衍生品市场的运行及其定价可以为我国天气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及天气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指导。文章对天气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及其定价进行了研究,并以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气象站点为例,应用指数分布模型对积温指数进行定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晶  
文章以天气衍生品市场为前提,提出了基于温度动态过程的天气衍生品的定价模型。根据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发布的北京日均气温数据,对温度过程进行统计模拟。在温度动态过程中引入了风险的市场价格的思想,推出温度指数所遵循的随机微分方程,最终得到以HDD指数为标的资产的期权定价的偏微分方程和有限差分法的数值结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钱丽丽  柴俊  邓桂丰  
文章引入Mogens Bladt和Tina Hviid Rydberg在无市场假设下关于期权定价的保险精算方法。基于此法,利用公平保费原则和价格过程的实际概率测度,建立了复合期权的定价模型,并推导出其定价公式。且当投资者对原生资产期望回报率为无风险利率时,该定价为风险中性价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龙跃  何香  刘波  
气温衍生品是以气温为标的的一种新型天气风险管理工具,对气温进行精准预测是气温衍生品定价的核心。本文分别使用ARMA模型、单变量LSTM模型、多变量LSTM模型建模,预测我国7个代表城市的日度气温,择优预测结果使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气温期权定价并分析其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深度学习LSTM模型比ARMA模型在气温预测方面有更好的效果;第二,加入周围城市气温特征的多变量LSTM模型相对于单变量的LSTM模型预测精准度均有提升;第三,蒙特卡罗方法适配于气温期权的定价。基于此,应使用深度学习算法提高天气衍生品定价的精确度;因地制宜设计我国的天气衍生品,选择最为合适的定价模型参数;完善天气衍生品交易制度及其监督规则,提升天气衍生品定价的科学性,推动我国天气衍生品市场发展。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永  夏敏  梁力铭  
天气衍生品(Weather Derivatives)作为一项国外金融创新产品,为天气风险管理和转移提供了新途径,其中产品定价是该领域研究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以O-U模型为基础,采用时间序列建模方法,分析了上海1951~2010年气温的动态变化,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并检验了模型预测精确度。研究结果表明:O-U模型与时间序列建模相结合方法能够提高气温变动预测精确度,进而借助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可以完成对天气期权产品的合理定价。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蔡强  邓光军  邓世杰  
在对国外电力现货市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能源电力的发、输、配、售4个环节讨论了电力金融衍生品的几个重要应用。进一步对电力价格的运动模型做了总结和回顾,并对电力金融衍生品的定价方法做了评论。对此的分析和评论有助于业界管理电力市场所带来风险以及研究者理解电力衍生品的设计、定价和风险管理。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永  石凤  姜志堂  
空间基差风险削弱了天气衍生品对天气风险的规避效果,需要结合数据特征对不同的对冲方法效果比较选择。以气温期权空间基差风险对冲理论为依据,选取山东潍坊、江苏南京1978—2015年日平均气温数据,分别选取线性组合、反距离加权方法构建气温期权空间组合,比较检验了空间基差风险的对冲效果。研究发现,气温期权空间组合数量在一定范围内时,线性组合法和反距离加权法下RMSE均呈现出“U”型变化趋势,存在最优购买组合;两种方法均可降低天气衍生品的空间基差风险,然而反距离加权法下RMSE变化的波动较小,并随着幂指数增大对冲效果波动减小,更易于确定购买组合数量。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孟一坤  
自1997年首笔天气衍生品交易以来,其发展迅猛,尤见于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之标准化产品。但其理论研究落后于实务应用,本文整合外文文献,按照研究的逻辑顺序,从引入天气敏感度和天气衍生品名片式介绍入手,结合定价方法研究,进而评述使用天气衍生品对特定行业与企业套期保值的影响分析,落点于均衡市场和套期保值两个角度的福利效应测度。本文最后指出国内相关文献的一些错误和研究方向的局限性,提出天气衍生品的研究空白点。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永  马宇  崔习刚  
天气衍生品在国外企业对冲天气风险中取得显著效果,但天气衍生品的收益和实际损失之间的偏差削弱了其对冲效果,降低了套期保值者购买天气衍生品的热情。在量化空间基差风险的基础上,致力于探究通过增加空间多样化的方式降低基于降雨量的天气衍生品的空间基差风险。最小化空间基差风险需要知道不同地区的降雨量联合分布,为此,通过估计降雨量随机生成模型得出最优空间组合的权重。研究发现,这种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历史数据模拟法和反距离加权法,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天气衍生品的空间基差风险,从而更好的复制天气敏感企业暴露在一般天气风险下的收益,有助于提高企业购买天气衍生品的热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永  吴丹  崔习刚  
天气衍生品定价精度依赖于天气预测模型的合理构建。文章以气温衍生产品为例,首次利用AR-GARCH模型实现对O-U均值回复模型拓展,解决了气温波动项的自相关与异方差问题,再以上海日平均气温为样本数据,对拓展后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准确度检验,发现残差结果更接近标准正态分布假设。研究结果表明拓展后模型可以优化O-U模型在气温衍生品定价中的应用性和精确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培  高雷  
近年来全球变暖引发气候和天气变化十分频繁,导致非灾害性天气带来的经济风险急剧加大。非灾害性天气风险对我国各行各业都有着较为显著的经济影响,新生的金融工具天气衍生品能够有效的管理非灾害性天气风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田梦  邓颖璐  
长寿风险近年来对各国保险业、养老金体系、社会保障体系造成大规模影响,成为保险和风险管理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采用国际前沿的研究方法,系统深入地采用中国数据研究这一问题。在Lee-Carter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双指数跳跃扩散模型对Lee-Carter模型中的时间序列因子进行拟合,较好地刻画了中国人口死亡率的长寿跳跃和死亡跳跃;引用Swiss Re死亡债券度量长寿风险的市场价格,预估未来中国人口死亡率,并得出了寿险衍生品Q型远期的中国定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丽萍  李晨  杨向群  
文章引入期权定价理论,利用鞅方法和保险精算方法,得到了全额担保和部分担保两类保证险的鞅定价公式和保险精算定价公式,其中未偿付额为常数,房产价格服从指数O-U过程;并证明了这两种定价结果是不一致的,保险精算定价是有套利定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