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23)
- 2023(11810)
- 2022(10567)
- 2021(10015)
- 2020(8347)
- 2019(19664)
- 2018(19686)
- 2017(38004)
- 2016(21042)
- 2015(23617)
- 2014(23585)
- 2013(23384)
- 2012(21837)
- 2011(19637)
- 2010(19544)
- 2009(17591)
- 2008(16942)
- 2007(14657)
- 2006(12863)
- 2005(11005)
- 学科
- 济(82126)
- 经济(82040)
- 管理(55042)
- 业(53334)
- 企(41917)
- 企业(41917)
- 方法(37045)
- 数学(32042)
- 数学方法(31641)
- 农(24911)
- 地方(21442)
- 学(20458)
- 中国(20389)
- 业经(18064)
- 财(17852)
- 农业(17490)
- 理论(13603)
- 贸(13569)
- 贸易(13562)
- 环境(13550)
- 和(13433)
- 易(13034)
- 制(12852)
- 技术(12241)
- 务(11087)
- 财务(11025)
- 财务管理(11007)
- 划(10917)
- 教育(10746)
- 地方经济(10600)
- 机构
- 大学(295679)
- 学院(292774)
- 管理(115752)
- 济(108762)
- 经济(106181)
- 研究(101300)
- 理学(100892)
- 理学院(99601)
- 管理学(97677)
- 管理学院(97157)
- 中国(72871)
- 科学(67798)
- 京(64984)
- 农(53271)
- 所(52256)
- 业大(48420)
- 研究所(48400)
- 财(47220)
- 中心(45775)
- 江(42433)
- 范(42003)
- 农业(41995)
- 师范(41616)
- 北京(40987)
- 财经(38667)
- 院(36895)
- 州(35175)
- 经(35124)
- 师范大学(34033)
- 经济学(31183)
- 基金
- 项目(209764)
- 科学(163371)
- 基金(150801)
- 研究(150476)
- 家(133321)
- 国家(132234)
- 科学基金(111984)
- 社会(91450)
- 社会科(86309)
- 社会科学(86284)
- 基金项目(81878)
- 省(81488)
- 自然(75570)
- 自然科(73737)
- 自然科学(73717)
- 自然科学基金(72351)
- 划(70404)
- 教育(68272)
- 编号(62229)
- 资助(61280)
- 成果(50096)
- 重点(47379)
- 部(45329)
- 发(45096)
- 创(42973)
- 课题(42631)
- 科研(40426)
- 创新(40115)
- 计划(39374)
- 大学(38180)
共检索到4191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吾买尔艾力·艾买提卡力 李江风
农业经济是伊宁市的主体经济,其耕地和草地比例占全区总面积的70.24%。随着城镇化加速和人口增加,大量耕地转为建设用地,而新增耕地则主要来源于草地。开垦草地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草地开垦不当会挤占牧民赖以生存的空间,发生农牧矛盾。因此,伊宁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风险集中在耕地和牧草地。以耕地利用变化为切入点,通过ArcGIS等软件分析2010—2018年期间伊宁市耕地动态变化情况。利用统计数据,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应用SPSS软件,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伊宁市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从自然、社会经济等角度进行定量分析。为伊宁市耕地资源可持续、合理利用提供建议,促进研究区域农牧结合,协调发展。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志有 蒲春玲 王承武 闫志明 黄晓东
我国正在实行第三轮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技术方法等方面都更加科学规范合理。在西部县市规划实施管控方面,由于人员、技术及相关政策等方面因素,制约着西部县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影响土地资源科学高效利用。以新疆伊宁市为研究区,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建立实施管控指标体系,进行定性定量相结合分析方法,揭示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3年来实施管控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研究证明,应该建立统一的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控运行机制,深入开展相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控科学研究,揭示科学合理的土地管控影响因素,遵循集约节约用地模式,实现县域土地资源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相统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杰 仉雅琼
耕地的总量与利用结构直接影响着我国粮食安全,本文根据统计数据资料,对辽宁省近20年来耕地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耕地面积总量基本呈上升趋势,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人口、经济发展及农业政策等;耕地利用结构方面,粮经比呈现不稳定变化态势,其变动的主要驱动因素有国家农业政策的调控、农业科技进步的推动、气候条件的保障以及社会需求变化及经济效益的拉动等作用。
关键词:
辽宁省 耕地利用 动态变化 驱动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科明 石惠春 周伟 郑凤娟 孙宏山
利用酒泉市1997-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和相关统计资料,计算土地利用结构异质性指数和生态服务价值,分析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997-2006年酒泉市耕地、林地、园地面积在增加,其中耕地增加最多,增加了9 803.15hm2,牧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不断减小,其中牧草地减少最多,减少了207 470.56 hm2;酒泉市土地利用结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增加而优势度降低,土地利用趋于多样化和均匀化;各类土地的生态服务价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总体呈增加趋势;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与土地利用结构线性相关,通过增加牧草地、水域和耕地等生态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单菲菲
城市多民族社区管理是国内学术界较少关注的交叉学科问题,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本文以新疆伊宁市为例,对西北城市多民族社区管理模式展开研究。论文通过定性研究和案例分析,深入解析西北城市多民族社区主要实行的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并从经济、国家、社会和民族等四个方面阐述该模式的成因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城市多民族社区 社区管理模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郭璇 朱远来
本研究选取新疆伊宁市汉语幼儿园维吾尔、哈萨克族儿童257名,由儿童所在班级老师运用经过修订的"儿童入学准备状况教师等级评定表"对其发展水平进行等级评定,并给对应的儿童家长发放修订的家庭双语环境测评问卷。集体双语指导、解释填写问卷,考察家庭双语文化环境对少数民族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结果发现:家庭收入、父母学历、父母职业、家长爱好、不同看护人、汉语学习环境及教养活动均对少数民族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家长的双语教养活动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本研究对少数民族家长的教养活动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窦妍 南灵
论文以关中地区为评价区域,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了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及综合指数法对陕西关中地区及各地市2000-2009年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动态评价。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影响耕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2000年-2009年关中地区耕地集约度呈现波动变化,并在近两年具有下降趋势;关中各地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显著;社会经济和耕作制度因素以及自然因素是影响关中地区耕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驱动因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海霞 童菊儿 郑朝洪 徐扬
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耕地变化较为显著,研究该地区耕地变化的趋势与驱动机制,对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绍兴市作为典型案例,探寻该市耕地数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将主成分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揭示该市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绍兴市耕地数量变化的时空特征显著,耕地呈现逐年减少的总体趋势;耕地减少以建设占用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结构调整为主,以基本建设投入力度的加大和人们生活收入水平的提高为主要动因。研究结果可为绍兴市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促进区域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耕地变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
耕地变化 驱动因子 主成分分析 绍兴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莫宏伟 任志远 谢红霞
在GIS,Excel,SPSS11.0的支持下,以土地详查数据为依据,对衡阳市1994~2001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进行了全面分析,揭示了衡阳市近七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点,并分析了其主要原因。研究表明:(1)衡阳市1994~2001年耕地、未利用地面积总体减少,其他用地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土地利用类型变动的总体方向是:农用地和未利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化,耕地向园地、水域转化,未利用地向林地转化。(2)衡阳市土地利用变化存在较大的时间和空间差异。时间上1997年前土地利用变化显著,1997年后变化较小;空间上以祁东县和衡阳市区变化较大,衡南县、南岳区变化较小。(3)人口因素、政策因素、经济因素是衡...
关键词:
丘陵 衡阳市 土地利用变化 驱动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贾志豪 朱磊 努尔麦麦提·艾尔肯
[目的]对干旱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以及研究区域内影响因子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基于喀什地区野外实地采集的418个表层(0~20 cm)土样,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地统计学方法,定量分析土壤有效磷、有效硅以及微量元素有效锰和有效锌的空间变异性,探讨外部环境变量秸秆还田、棉花产量、玉米产量和土壤类型对相应研究元素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各元素均符合正态分布,土壤中各元素变异程度均小于50%,该地区研究元素与环境因子之间具有空间相关性,局部差异性较强。[结论]有效硅和有效锰受秸秆还田影响较强,呈现负相关性;有效锰、有效硅随棉花空间分布呈现区域性;有效磷在不同土壤类型中变化较为平稳,波动性较弱,在栗钙土中元素整体变异性较弱。本研究对干旱地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变异性及其影响因素提供相应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
相关性 变异系数 空间插值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曾祥坤 李贵才 王仰麟 谢苗苗
耕地流转的人文驱动力研究是近年来国内耕地变化研究领域的热点。在以往研究所采用的数学模型中,耕地变化阈值和政策因子的量化是一直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城市化条件下的耕地变化特征入手,借鉴logistic曲线构建快速城市化地区耕地数量变化的人文驱动力模型,并以深圳市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与分析。研究表明:耕地数量与驱动因子之间存在高度相关的指数函数关系,而"耕地转用饱和度"与驱动因子之间表现出非常显著的logistic曲线关系;人文驱动因子包括社会经济类因子和政策类因子,对于快速城市化条件下的耕地数量变化,后者的影响和作用更为显著。
关键词:
快速城市化 耕地 人文驱动力 模型 深圳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文继群 濮励杰 张润森
采用1998~2008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耕地数据,分析了近10 a来耕地数量变化的基本过程及空间差异。然后运用Moran I指数验证了耕地资源分布空间相关性的存在,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江苏省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1998~2008年,江苏省耕地面积净减少29.69×104hm2,平均每年减少2.70×104hm2。耕地数量变化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无锡、苏州、常州、南京和镇江5个地区耕地资源减少最为严重;(2)全省耕地资源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1998~2008年,耕地面积Moran I值由0.400 3增加至0.452 4,呈逐步增强的趋势;(3)人口、经济增...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龙高 王欣瑶 杨小艳 吴海倩 林莹 陈龙乾
耕地利用兼具碳源与碳汇双重效应,在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综合运用排放系数法、重心转移与地理加权回归(GWR)分析法,研究了近30年江苏耕地变化碳效应及其驱动力影响的时空分异。结果表明:(1)30年间绝大多数区域耕地地均净碳排放呈吸收效应,苏中、苏北耕地利用碳吸收总量效应相对苏南更大;各县区耕地流入净碳排放呈减少趋势,且苏北耕地流入净碳排放减少幅度明显快于苏南;耕地流出净碳排放增量则均为正值,苏中、苏北增量增加幅度快于苏南县区;耕地流入碳积蓄整体呈沿海地区和南部县区高、其他县区低的特点。(2)驱动力分析结果发现:经济总量增加会导致耕地变化碳排放强度增加,但二三产业产值与人口数量因素在多数区域对耕地变化碳排放强度呈负向贡献;城镇工矿用地增加对耕地变化碳排放强度的正向贡献最大,村庄用地增加亦呈正向贡献;交通区位因素在不同区域贡献方向不同;高程、植被与水体因素对耕地变化碳排放呈正向贡献,坡度则呈负向贡献,地质灾害距离在大部分区域亦呈负向贡献。研究揭示了耕地变化的碳排放贡献与驱动力影响的时空分异,进而从耕地资源管理利用角度提出促进江苏省实现“双碳”目标的相关政策建议,成果可为制定相应的减碳增汇对策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也可为其他地方开展此类工作提供方法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易军 梅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部分耕地非农化已成必然,开展耕地集约利用研究,对缓解人地矛盾、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江西省为例,从人地关系角度出发,构建基于PSR模型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极差标准化方法及综合指数法,计算出1998~2007年江西省耕地利用集约度,得出在这期间江西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及PSR各子系统协调度呈上升趋势;并通过SPSS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其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概括为社会经济因素、耕作资源及政策制度因素、自然因素。研究结果可为江西省今后耕地集约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也为其他省份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
PSR 耕地集约利用 驱动力 江西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西铭 锺骏平
本文探讨了一个通过土壤有效水分含量来确定土地等级和土地生产力的方法。这个方法采用倍增参量形式来确定土壤有效水分。其变量包括潜水位、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坡度和盐分。此项研究证明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土地初级生产力与实测值比较一致。因此,我们可以在类似环境下用这种方法估测土地生产潜力。
关键词:
土地生产潜力,土壤有效水分,植被组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