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27)
- 2023(10161)
- 2022(9104)
- 2021(8523)
- 2020(6998)
- 2019(16560)
- 2018(16564)
- 2017(32015)
- 2016(17549)
- 2015(19584)
- 2014(19694)
- 2013(19593)
- 2012(17785)
- 2011(15890)
- 2010(15619)
- 2009(14182)
- 2008(13570)
- 2007(11610)
- 2006(10085)
- 2005(8516)
- 学科
- 济(70163)
- 经济(70090)
- 管理(50179)
- 业(46719)
- 企(39044)
- 企业(39044)
- 方法(34264)
- 数学(29923)
- 数学方法(29544)
- 农(18504)
- 地方(16865)
- 中国(16506)
- 学(16108)
- 财(15631)
- 业经(15272)
- 环境(13711)
- 农业(12611)
- 和(12062)
- 理论(11458)
- 技术(11287)
- 贸(11161)
- 贸易(11156)
- 划(10906)
- 易(10757)
- 制(10382)
- 务(10178)
- 财务(10117)
- 财务管理(10098)
- 企业财务(9550)
- 教育(9291)
- 机构
- 大学(246547)
- 学院(245368)
- 管理(102159)
- 济(91915)
- 经济(89732)
- 理学(89581)
- 理学院(88575)
- 管理学(86996)
- 管理学院(86582)
- 研究(80236)
- 中国(56564)
- 科学(53083)
- 京(52754)
- 所(40255)
- 农(40114)
- 业大(39512)
- 财(39255)
- 研究所(37295)
- 中心(36165)
- 江(33662)
- 范(33403)
- 北京(33193)
- 师范(33117)
- 财经(32525)
- 农业(31450)
- 经(29560)
- 院(29449)
- 州(28385)
- 师范大学(26900)
- 经济管理(25967)
- 基金
- 项目(178293)
- 科学(139318)
- 研究(129080)
- 基金(127905)
- 家(111832)
- 国家(110908)
- 科学基金(95096)
- 社会(79297)
- 社会科(74994)
- 社会科学(74970)
- 省(70651)
- 基金项目(69364)
- 自然(63461)
- 自然科(61935)
- 自然科学(61920)
- 自然科学基金(60748)
- 划(59619)
- 教育(58517)
- 编号(53071)
- 资助(52458)
- 成果(41863)
- 重点(39576)
- 部(38408)
- 发(37991)
- 创(36905)
- 课题(36111)
- 创新(34359)
- 科研(34334)
- 计划(32859)
- 大学(32524)
共检索到338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侯英杰 张立杰
在总结国内外绿色社区评价标准及方法的基础上,参考干旱地区环境特征,研究干旱地区绿色社区评价标准,构建干旱地区绿色社区评价指标,提出干旱地区绿色社区评价主要方法,完善干旱地区绿色社区评价体系。
关键词:
干旱地区 绿色社区 评价 指标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瑞 张士锋
基流是河川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基流对于维持水源的稳定性及持续性、确定河流生态需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基流分割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本文以黄河流域上游小流域为研究区,分别使用滑动最小值法和数字滤波法对典型年进行基流分割,然后用数字滤波法对1980-2014年日均径流进行基流分割,并分析基流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数字滤波法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滑动最小值法分割的基流结果偏小;在特定研究区的参数难以确定时,应结合两种方法的优点确定最佳的基流分割方案。研究区1980-2014年的平均基流指数为0.69,高于全国平均值0.26、西北诸河区的0.57及黄河区的0.43;趋势分析显示,研究区的年径流、基流、BFI的增长幅度分别为0.086(m3/s)/10a、0.169(m3/s)/10a、0.038/10a。MK趋势检验结果显示,年径流未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增长趋势不明显;基流和BFI分别通过了2.5%和1%的显著性检验,增长趋势显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淑芳 冯浩 吴普特
在径流林业理论的基础上,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中高效集水技术及土壤蓄水保墒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集水造林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集水造林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瑞 张士锋
基流是河川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基流对于维持水源的稳定性及持续性、确定河流生态需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基流分割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本文以黄河流域上游小流域为研究区,分别使用滑动最小值法和数字滤波法对典型年进行基流分割,然后用数字滤波法对1980-2014年日均径流进行基流分割,并分析基流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数字滤波法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滑动最小值法分割的基流结果偏小;在特定研究区的参数难以确定时,应结合两种方法的优点确定最佳的基流分割方案。研究区1980-2014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佳丽 关兴良 陈超
旨在对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园林绿化的对策。主要通过合理利用城市水资源,充分利用非常规水资源,大力推广节水型灌溉方式,优化植物配置,合理选配树种等措施,实现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园林绿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干旱地区 园林绿化 节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崔建国 崔文山 白瑞兴 李德民 兰显臻
针对辽西半干旱的自然条件 ,在油松砍伐带内、油松林冠下、油松疏林下等庇荫条件下进行了一系列栎树直播和植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 ,栎树在 3~ 4年生以前虽以根系生长为主 ,但主要是主根的伸长生长 ,吸收根量极少 ,难以维持地上地下水量平衡 ,荒山造林很难成功。在庇荫条件下 ,在夏季 ,光照强度大大降低 ,蒸腾强度显著减小 ,减少了水分的无益消耗 ,在冬季和冬春之交 ,则避免了因生理干旱失水造成的枯梢甚至枯干死亡 ,从而使栎树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大大提高 ,生长状况明显改善。在郁闭度较大的林冠下造林 ,初期成活率、保存率可高达 1 0 0 % ,但树高和地径生长量均很小 ,而且随林龄增加 ,表现得越发...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生广
喀左县位于辽宁西部地区,现存大面积油松人工纯林,不仅改善地力和水土保持效益差,而且火险性强、虫害蔓延成灾、生长早期衰退。为改善其林分生态条件,提高林木生长量和综合效益,在中三家镇对25年生油松人工纯林进行改造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山杏、刺槐、沙棘等乔、灌木树种,利用林间空地、林缘隙地、侵蚀沟壑和疏林地造林,在大面积油松纯林连片地区进行窄带状或块状砍伐后造林,5年后效益显著,林分相对湿度提高了2.2%,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5.4%,土壤含水量提高9.8%,减轻土壤容重3%,林分虫害明显下降,油松树高、胸径生长量分别提高22.6%、19.8%。
关键词:
油松纯林 改造 主成分分析 生态效益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冬梅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这一发展态势在干旱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我国政府为了尽快改善生态环境,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生态补偿政策。但由于没有针对干旱地区具体情况的专门补偿措施,所以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相关利益人补偿得不到及时体现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加以研究并且提出符合干旱地区自有特征以及未来发展状况的生态补偿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干旱地区目前的生态补偿困境,完善我国干旱地区未来学研究体系,实现兴利除弊。
关键词:
干旱地区 生态补偿 未来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树青 顾卫 袁帅 林叶彬
以内蒙古赤通高速公路一处进行植被恢复的工程创面为研究对象,在植被恢复的不同时期,利用红外成像测温仪,多次进行表面温度的实地观测;在观测基础上分析了植被恢复在路域小气候中的温度效应。结果表明:对于半干旱地区的工程创面,在南坡(阳坡)使用浆砌片石护坡,会产生比裸露的自然岩石还要高的表面温度,从而加剧夏天公路路域范围的高温;而在南坡恢复植被覆盖可以显著地降低边坡表面温度,有利于局地小气候的改善,可使夏、秋、冬季南北坡之间的表面温度差下降5~10℃,改善两坡热量的不均程度。土壤水分条件对这种改善效果有明显的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芳 梁瑞驹 杨小柳 陈敏建
水是西北地区生态的关键生境要素,西北地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使得生态需水随着西部开发受到广泛的关注。论文指出生态需水所涉及的理论问题,从生态系统稳定性探讨原始天然生态系统的适宜开发强度,在此基础上,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探讨西北地区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的模式;从地带性理论和径流形成原理分析西北地区各类自然地理单元上的植被需水规律,从而明确了自然界哪些生态完全靠降水支撑、哪些生态除降水之外还需径流支撑,用生态的排序方法进一步分析干旱地区地下水埋深与植被类型的关系。同时,通过分析土地利用变化与径流形成的关系,以及生物与环境的不可分割性与物竞天择的自然选择原理给出生态需水的概念,从而为量化生态需水提供了...
关键词:
生态需水 非地带性植被 径流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钱者东 王智 秦卫华 蒋明康
随着我国煤炭开采的重心向西北地区转移,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根据煤矿开采特点与半干旱地区环境特征,从矿井开采强度、生态敏感程度两个方面将煤矿开采的非污染生态影响分为土地占用、地面沉陷、地下水位变化、自然背景条件4个子系统,选取13项量化指标并确定其权重,构建了煤矿开采生态影响评价模型,系统提出了半干旱地区煤矿开采生态影响程度定量评价的方法。以神木大保当煤矿为例,验证了该评价模型的可操作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晓梅 韩晓燕 吕杰
适度种植规模对农业增收和增产均具有重要意义,而辽西地区花生种植规模仍处于小规模状态,阻碍了双重目标的实现。以实物、价值目标为主,通过Stata建立人均年纯收益与种植规模的线性回归模型,结合DEa定量分析综合效率,同时考虑辽西地区区域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阜新地区花生适度种植规模是存在的,其对农户的收入和产量的影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辽西地区花生种植适度规模户均1.40~2.67公顷,最佳种植规模为2.67公顷,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花生种植收入和产量的双重目标,当种植规模为2.67公顷时,能使花生种植户经济纯收益实现最大化。因此,依据当地农业生产环境条件,有关政府部门做好花生种植布局;加快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迪鑫 孙伟 张涛 李迪 吴建民
为解决干旱地区现有保护型整地机功能单一、进地次数、镇压效果差等问题,设计一种深松、灭茬、镇压联合作业机。对深松铲与土壤的接触力学分析,设计弹簧缓冲装置,并对圆盘灭茬刀进行力学分析与试验。运用ANSYS模拟镇压辊与土壤接触过程,设计防粘土装置,对整机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深松深度为(489.3±8.6)mm,深松稳定性94.6%,能完全打破犁底层;当机车前进速度为1.4m/s时,圆盘转速为500r/min,根茬粉碎率90.3%,碎土率89.3%,土地平整度30.8mm,整地效果较好。该机
关键词:
深松 灭茬 镇压 联合作业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国 殷有 孔繁轼 卢国珍 张连生
为了给辽西半干旱地区油松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标准地调查观测的方法,研究林况、地况因子对辽西半干旱地区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天然更新幼树株数影响较大的因子为微地形、林分郁闭度、坡向和土层厚度,对更新幼树生长影响较大的因子为林分郁闭度、灌木盖度和土层厚度。林分郁闭度为影响辽西地区油松天然更新的关键因子,郁闭度大于0.7时几乎没有更新幼树,郁闭度小于0.3时幼树分布不均匀;坡向与土层厚度构成了辽西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主导立地因子,阳坡天然更新不能成功进行,适宜的立地条件是实现油松天然更新的前提;侵蚀沟对油松天然更新有着显著影响,侵蚀沟内更新幼树株数比正常坡面高160.2%;...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孟全省
西北干旱地区自然环境恶劣 ,农业生产落后 ,经验表明 ,发展生态农业是西北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最佳模式。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形成良好的生态农业系统 ,生态农业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具有耗散结构的特征。建立良好的市场机制、投资机制、科技创新机制、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是保持西北干旱地区生态农业系统耗散结构 ,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