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20)
2023(9225)
2022(7530)
2021(6740)
2020(5201)
2019(11405)
2018(10606)
2017(19660)
2016(10849)
2015(11289)
2014(10792)
2013(10429)
2012(9408)
2011(8516)
2010(8105)
2009(7411)
2008(6950)
2007(6093)
2006(5250)
2005(4351)
作者
(32974)
(27814)
(27600)
(26010)
(17270)
(13466)
(12166)
(10936)
(10346)
(9581)
(9473)
(9154)
(8795)
(8644)
(8546)
(8521)
(8449)
(8224)
(7960)
(7794)
(7137)
(6690)
(6514)
(6361)
(6158)
(6012)
(5929)
(5847)
(5660)
(5539)
学科
(46277)
经济(46238)
管理(27278)
(25691)
(18156)
企业(18156)
方法(17221)
数学(15729)
地方(15702)
数学方法(15600)
(14472)
中国(11841)
农业(10644)
业经(10416)
(10207)
地方经济(9661)
(9039)
(8859)
贸易(8857)
环境(8724)
(8550)
技术(6591)
(6388)
产业(6174)
(6114)
金融(6111)
(5986)
(5946)
(5594)
银行(5559)
机构
学院(151198)
大学(149215)
(60419)
经济(59350)
管理(55778)
研究(55000)
理学(49520)
理学院(48846)
管理学(47985)
管理学院(47720)
中国(38707)
科学(38134)
(34052)
(31321)
业大(29478)
(28660)
研究所(26984)
农业(26760)
中心(24591)
(23469)
(21304)
(21041)
(20341)
师范(20021)
财经(19765)
北京(19255)
经济学(18446)
农业大学(18251)
(18098)
科学院(17783)
基金
项目(117130)
科学(91748)
基金(84757)
研究(79443)
(78368)
国家(77742)
科学基金(64569)
社会(52158)
社会科(49479)
社会科学(49466)
(46713)
基金项目(46083)
自然(42916)
自然科(41844)
自然科学(41829)
自然科学基金(41074)
(40244)
教育(35060)
资助(31998)
编号(30256)
重点(27489)
(27437)
(24851)
(24274)
计划(23864)
创新(23278)
科研(23070)
国家社会(22296)
成果(21904)
科技(21501)
期刊
(62170)
经济(62170)
研究(37611)
学报(32671)
(30250)
科学(28479)
中国(25168)
大学(23855)
学学(23149)
农业(20359)
管理(16819)
(15613)
业经(12876)
教育(12704)
(10557)
金融(10557)
(10517)
经济研究(10451)
技术(10279)
林业(10008)
业大(9555)
科技(9413)
资源(9195)
问题(9021)
(8949)
财经(8879)
(7644)
商业(7529)
农业大学(7370)
技术经济(6452)
共检索到2051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礼先  张志强  
森林对流域径流的影响包括森林对流域径流形成机制的影响、 森林对流域径流量的调节以及森林对流域径流水质的影响3个方面。论文根据作者在黄土高原和北京土石山区多年研究的结果, 并结合国内同行在森林水文方面的研究成果, 就干旱地区森林对流域年总径流量、 洪峰流量、 枯水径流以及径流水质等方面的影响作了概括。结果表明, 在干旱地区随着森林植被覆盖率的增加, 流域年总径流量减少; 森林植被可以大幅度地减小小流域的暴雨洪峰流量; 森林植被覆盖率越高, 枯水径流量随之增加; 森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流域径流水质。根据干旱地区森林植被可以减少流域年径流总量的研究结果, 初步估算目前我国干旱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淑芳  冯浩  吴普特  
在径流林业理论的基础上,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中高效集水技术及土壤蓄水保墒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集水造林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集水造林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金叶  李海防  段文军  唐东明  王绍能  刘兴伟  黄华乾  
森林与水的关系一直是生态学和水文学研究的热点(Calder,2007;Laurance,2007;Wang et al.,2011)。一般认为,森林植被具有调节径流的作用,但森林对径流的影响在不同研究之间存在很大差异(郭明春等,2005;魏晓华等,2005;Chirino et al.,2006;索安宁等,2007;王金叶等,2012)。径流变化受森林植被、流域面积和降水等多种因素影响,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学聘  戴莲韵  杨光滢  张万儒  
对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新疆、甘肃、宁夏三省(区)内的11 个自然保护区——哈纳斯、小叶白蜡、天山云杉、野核桃、塔里木、东大山、贺兰山、六盘山、崆洞山、兴隆山、莲花山等自然保护区采集的260 个森林土壤样品,进行了生态因子调查;分析了土壤pH、含水量、水解N、有效P、速效K、全N、有机质;研究了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数量和种类生态分布。共分离苏云金芽孢杆菌42株,其出土率和分离率分别为11.53% 和2.18%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效东  刘佩伶  戴雨航  莫其锋  林浩娟  李吉跃  张倩媚  陈修治  
森林与径流的关系一直是林学、生态学以及水文学领域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至今依然存在较大争议。全世界开展了一个多世纪的集水区观测试验,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观测结果。本文系统梳理世界上不同地区广泛开展的基于单独/配对集水区试验的森林与径流关系的研究结果,探讨森林与径流关系的争论观点和争议来源,指出未来应加强的研究方面:1)开展大尺度、多尺度耦合与精细化研究; 2)开展跨站点、跨区域整合研究; 3)注重过程、机理及模型模拟研究; 4)加强多学科交叉、多方法比较的系统性研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文华  何永涛  杨丽韫  
论文简要回顾了森林水文学的研究历史,并重点介绍了在森林水文学研究中居于重要地位的森林集水区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分析了这一研究方法的特点, 并对主要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大多数研究结果显示, 去除森林可以使径流量增加, 但森林与水的关系极其复杂, 森林对径流量的影响因地域、 森林类型以及森林管理方式等因素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在评价森林对流域径流量的影响时应全面考虑, 分析各地区之间的差别, 一个地区所得的结果不能作为森林生态系统水文功能的普遍规律而在其它条件不同的地区加以应用。今后应加强合作研究,特别是利用网络研究对比不同集水区之间的结果来探讨森林对径流的影响,同时重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宗伟  许有鹏  钟善锦  
以赣江流域中上游的8个水文站点所控制的流域为研究对象,以水系分形维数为指标来描述流域水系特征,以Hurst指数为指标来描述流域径流序列复杂性,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流域水系特征、水系变迁对流域旱涝灾害的影响。研究表明,流域水系分维数越高,水系越复杂,其径流深序列Hurst指数则越高,其径流过程则越简单,反之亦然。径流序列的复杂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洪涝干旱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径流越复杂,则洪涝干旱灾害发生可能性越高。因此,一般来说水系分维越高,水系越复杂,则洪涝干旱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也就越低。各流域水系分维与径流深序列的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水系变迁对洪涝干旱灾害的影响:在气温、降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晓学  沈会涛  林田苗  景峰  李叙勇  孔凡利  
以地处半干旱地区的北京西部山区为例,利用研究区森林类型的季相特征、已有的少部分林相图、Google Earth免费影像数据等信息选择不同坡向的相同森林类型做训练样本,通过加入其他辅助数据(海拔和坡向数据),来提高Landsat TM影像的森林类型分类精度,同时对比了基于像元和面向对象方法提取森林类型的效果。结果表明:1)就半干旱山区的森林类型划分来说,TM影像的TM4、TM5、TM4-TM2及辅助数据DEM和坡向可作为TM影像森林类型划分的最佳数据源。2)单独加入海拔信息,阔叶林的提取精度提高23%,针叶林和混交林的分类精度只提高了4%~5%;单独加入坡向信息,阔叶林的提取精度只提高21%,但是针叶林和混交林的分类精度则分别提高了13%、18%,显著优于单独加入海拔信息的效果。同时加入海拔信息和坡向信息,至少可以准确区分出约70%以上的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3)就本研究区而言,坡向比海拔更有效地辅助提高森林分类精度。4)就混淆矩阵数据而言,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比基于像元分类结果总体精度低3%,Kappa系数低4%,但面向对象的分类结果更加符合研究区实际情况。该研究对中分辨率影像应用于半干旱山区森林类型划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晓学  沈会涛  林田苗  景峰  李叙勇  孔凡利  
以地处半干旱地区的北京西部山区为例,利用研究区森林类型的季相特征、已有的少部分林相图、Google Earth免费影像数据等信息选择不同坡向的相同森林类型做训练样本,通过加入其他辅助数据(海拔和坡向数据),来提高Landsat TM影像的森林类型分类精度,同时对比了基于像元和面向对象方法提取森林类型的效果。结果表明:1)就半干旱山区的森林类型划分来说,TM影像的TM4、TM5、TM4-TM2及辅助数据DEM和坡向可作为TM影像森林类型划分的最佳数据源。2)单独加入海拔信息,阔叶林的提取精度提高23%,针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邱国玉  尹婧  熊育久  赵少华  王佩  吴秀琴  曾爽  
论文以在黄土高原上发育,流经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黄河二级支流——泾河为研究对象,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土地利用影像资料,以及泾河流域1970~2002年的气候、水文资料,采用美国农业部开发的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SWAT,分析了20世纪80~90年代泾河流域的降雨量和径流量的变化。从80到90年代,流域年降雨量呈逐年递减趋势,80年代多年平均月降雨量明显大于90年代多年平均月降雨量,尤其在7~9月,平均降雨量明显减少。受气候干旱化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共同作用,80~90年代,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减少了8.92m3s-1。为了区分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采取分别固定气候因子与...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国  殷有  孔繁轼  卢国珍  张连生  
为了给辽西半干旱地区油松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标准地调查观测的方法,研究林况、地况因子对辽西半干旱地区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天然更新幼树株数影响较大的因子为微地形、林分郁闭度、坡向和土层厚度,对更新幼树生长影响较大的因子为林分郁闭度、灌木盖度和土层厚度。林分郁闭度为影响辽西地区油松天然更新的关键因子,郁闭度大于0.7时几乎没有更新幼树,郁闭度小于0.3时幼树分布不均匀;坡向与土层厚度构成了辽西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主导立地因子,阳坡天然更新不能成功进行,适宜的立地条件是实现油松天然更新的前提;侵蚀沟对油松天然更新有着显著影响,侵蚀沟内更新幼树株数比正常坡面高160.2%;...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金永丽  
一、流域发展计划启动的背景印度自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展绿色革命以后,农业生产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目前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粮食自给,粮食大规模进口成为历史,农业的年增长率开始超过人口增长率。印度可以不再惧怕灾荒年景,1987-1988年的百年不遇的大干旱安然渡过。尽管如此,印度开展的绿色革命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生广  
喀左县位于辽宁西部地区,现存大面积油松人工纯林,不仅改善地力和水土保持效益差,而且火险性强、虫害蔓延成灾、生长早期衰退。为改善其林分生态条件,提高林木生长量和综合效益,在中三家镇对25年生油松人工纯林进行改造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山杏、刺槐、沙棘等乔、灌木树种,利用林间空地、林缘隙地、侵蚀沟壑和疏林地造林,在大面积油松纯林连片地区进行窄带状或块状砍伐后造林,5年后效益显著,林分相对湿度提高了2.2%,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5.4%,土壤含水量提高9.8%,减轻土壤容重3%,林分虫害明显下降,油松树高、胸径生长量分别提高22.6%、19.8%。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军锋  李秀彬  
针对“森林能否增雨、 森林能否减少年径流量、 调节枯水径流以及能否削减洪峰”等问题, 综述了各种观点, 分析了出现分歧的原因。作者认为森林对降水量的影响不大, 森林植被的存在一般减少年径流量, 而对调节枯水径流以及削减洪峰等的作用则因地带、 因流域尺度而异。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以及区域差异和尺度的影响, 是导致争论的主要原因。正确评价森林的水文效应, 应该注意地带性差异、 尺度的影响以及不同森林的类型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石培礼  李文华  
森林植被变化对水分分配和河川径流具有调节作用。对我国森林植被变化水文效应文献的综合分析表明: 森林砍伐或火灾引起森林覆盖度下降会导致林冠截留率、 凋落物对降水截留能力和蓄水能力、 土壤的渗透和蓄水能力降低。不同地区森林植被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幅度相差较大, 但比较一致的结论是: 除长江中上游外, 森林砍伐会降低植被层的蒸发散, 增加河川径流;反之, 会减少河川径流量。森林火灾会导致林木蒸发散减少, 河川径流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