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01)
- 2023(13266)
- 2022(11540)
- 2021(10813)
- 2020(9050)
- 2019(20734)
- 2018(20794)
- 2017(39332)
- 2016(21899)
- 2015(24654)
- 2014(24944)
- 2013(24376)
- 2012(22313)
- 2011(20140)
- 2010(19994)
- 2009(18219)
- 2008(17721)
- 2007(15427)
- 2006(13476)
- 2005(11720)
- 学科
- 济(86107)
- 经济(86001)
- 管理(62658)
- 业(55187)
- 企(46464)
- 企业(46464)
- 方法(38437)
- 数学(33016)
- 数学方法(32576)
- 中国(22309)
- 农(22305)
- 学(21193)
- 地方(21164)
- 财(19915)
- 业经(18897)
- 理论(15938)
- 制(15796)
- 和(15504)
- 农业(14995)
- 环境(14592)
- 贸(12843)
- 贸易(12838)
- 技术(12786)
- 务(12612)
- 财务(12534)
- 财务管理(12507)
- 教育(12491)
- 易(12373)
- 划(12150)
- 银(12144)
- 机构
- 大学(307165)
- 学院(306052)
- 管理(121273)
- 济(113072)
- 经济(110277)
- 理学(105071)
- 研究(104913)
- 理学院(103828)
- 管理学(101880)
- 管理学院(101330)
- 中国(76177)
- 科学(69657)
- 京(66872)
- 所(54005)
- 农(52995)
- 财(51085)
- 研究所(49694)
- 业大(48740)
- 中心(46897)
- 江(44906)
- 范(42636)
- 北京(42290)
- 师范(42194)
- 农业(41608)
- 财经(41031)
- 院(38894)
- 经(37241)
- 州(36747)
- 技术(34797)
- 师范大学(34130)
- 基金
- 项目(216746)
- 科学(168696)
- 研究(156858)
- 基金(154158)
- 家(136081)
- 国家(134954)
- 科学基金(114495)
- 社会(95375)
- 社会科(90186)
- 社会科学(90158)
- 省(86496)
- 基金项目(82421)
- 自然(76104)
- 自然科(74177)
- 自然科学(74155)
- 划(73132)
- 自然科学基金(72757)
- 教育(71930)
- 编号(64972)
- 资助(63381)
- 成果(52423)
- 重点(48873)
- 部(46536)
- 发(46531)
- 课题(45367)
- 创(44416)
- 科研(41431)
- 创新(41408)
- 计划(40378)
- 项目编号(39559)
- 期刊
- 济(124499)
- 经济(124499)
- 研究(86608)
- 中国(60485)
- 学报(53326)
- 科学(47740)
- 农(47093)
- 管理(43262)
- 大学(38655)
- 教育(38552)
- 财(37430)
- 学学(36042)
- 农业(33045)
- 技术(27799)
- 融(21703)
- 金融(21703)
- 业经(21018)
- 图书(19085)
- 经济研究(18765)
- 财经(18633)
- 业(17243)
- 资源(16801)
- 科技(15984)
- 问题(15826)
- 经(15773)
- 理论(14702)
- 技术经济(14602)
- 版(14598)
- 实践(13576)
- 践(13576)
共检索到442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维博 李佩成
干旱半干旱地域灌区农业发展,既受水资源短缺制约,又受生态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论文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认为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必须考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和综合影响。文中建立了灌区水资源综合效益评价的数学模型。在分析该区水资源利用特点基础上,提出了综合效益评价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类等44项评价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原理,对构建的模型进行了研究。并以陕西省宝鸡峡灌区为例,利用所建模型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可为灌区水资源评价、管理及节水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地域 水资源 综合效益 评价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西宁 冯浩 吴普特 王万忠
针对黄土高原地区雨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小流域雨水资源化特点,以小流域作为研究单元,以雨水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借鉴层次分析法(AHP)原理,遵循科学、实用及其简明的原则,构建小流域雨水资源化综合效益评价数学模型,提出了综合效益评价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等32项评价指标。并以陕西省淳化县泥河沟小流域为例,利用所建模型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可为黄土高原雨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焦金鱼 贵立德 何启明 杨东
【目的】利用突变理论与模糊数学相结合产生的突变模糊隶属函数,研究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的多目标评价问题。【方法】运用突变级数法,将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按照突变理论的要求进行多层次矛盾分解,从保水保土的基础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4个方面构建了16项评价指标,对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家坡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安家坡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效益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有2个明显的增长期,2000年以后发展平稳,该小流域的生态经济环境步入良性循环状态。【结论】安家坡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突变指数随时间呈波动式上升趋势,与实地调研结果相符。实例评价结果表...
关键词:
突变级数法 小流域 水土保持 效益评价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梁晶 祁毅 曹大贵
后工业化时期的城市与河流间关系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城市内河整治作为一项环境工程的同时也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文化综合效益。文章尝试综合使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手段,构建城市内河整治工程的综合效益评估体系,对工程的生态、经济、社会价值分别进行调查和测算。并结合对南京秦淮河的评估结果,指出政府应正确关注内河整治的外部效益,采取必要对策进行转移支付,从而可持续地提供优质的城市公共产品。
关键词:
城市内河 整治 效益评估体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强 蔡红光 黄立华 汪涓涓
【目的】为吉林省半干旱地区春玉米科学施用氮肥提供指导。【方法】2004~2005年,在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进行2年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方式(推荐施肥、农民习惯施肥、一次性施肥)对玉米产量、吸氮量及氮素效率的影响,同时对该地区土壤氮素平衡与运转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一次性施肥处理受年际间降雨量影响较大,易产生后期植株脱氮现象,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年际间不稳定;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基肥施用量过高,造成氮肥表观利用率降低;一次性施肥处理和农民习惯施肥处理下,氮肥表观残留率较高,达到了50%左右;这2种施肥方式下,0~90 cm土层土壤残留Nmin分别为201和278 kg/hm2,会对地下水体产生潜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力阳 罗其友 李同昇 李婷 龙冬平
在界定水资源—乡村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关系内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水资源—乡村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利用通辽市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对其水资源—乡村发展系统耦合协调状态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通辽市水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呈波浪式递增的趋势,且与农业用水总量呈负相关;(2)10年来通辽市乡村发展持续上升但总体水平较低,可分为缓慢增长、较快增长和快速增长三个阶段;(3)通辽市水资源—乡村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但耦合协调程度较低,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随着乡村发展加快造成的水资源系统压力增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鲁 韩晗 王希霖
医疗设备效益评价分析工作已成为成本管理、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分析工作不能单纯使用经济效益指标来评价设备的使用情况,应依经济效益评价为基础,科教研等工作开展情况为辅助,形成综合性评价体系。通过综合评价结果,查找设备利用方面的不足点,促进医院、科室全面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
效益评价 医疗设备 医院管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志敏 赵天锡 陈章水
杨树人工林密度是个争论很大的问题。初植密度不同,对林分未来产量和效益影响很大。根据营林目的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和轮伐期是杨树集约栽培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和基本前提,它可以保证林木群体结构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在单位面积上得到最大的生长量和经济效果。在辽宁西部半干旱区的建平县,用该区广为栽培的优良杂种无性系昭林六号杨(Populus Zhaoling 6′)进行集约栽培下的密度试验,旨在研究密度对杨树人工林生长量、林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马天恩 高世铭 朱润身 何宝林
本文通过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传统旱农研究成效的显著性与有限性分析,提出靠微生境理论和降水资源可叠加富集原理,实现由被动防旱向主动抗旱的技术路线转移。通过试验资料分析,确认缺水农田有限供水对产量增进具有跃迁效应。据此,提出了集水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框架,认为可建立旱地工程生物农艺学,为促成21世纪旱地农业研究的新突破服务。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冰
概述了防护林体系综合评价的意义、内容、方法、指标体系及其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在防护林体系综合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防护林体系 功能 综合效益 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杜俊平 叶得明 陈年来
[目的]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依赖的重要资源,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干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通过研究,了解河西走廊干旱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状况,实现该区域社会经济良性发展。[方法]文章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可拓综合评价法对河西走廊地区真实情景期(20032015年)、仿真情景期(20162025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测评。[结果](1)20032015年,河西走廊地区5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水平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武威市从强赤字承载波动上升为弱赤字承载。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从强赤字承载过渡到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兴元 王锁民 郭正刚
半干旱地区脆弱的生态条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不允许进行反复的耕翻种植,从资源特征和生态安全的要求出发调整其产业结构,协调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关系,获得农业资源耦合效益的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农林牧复合经营的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是半干旱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战略。论文以甘肃中部的秦王川地区为例,依据其资源特征,设计该地区的植物和家畜生产的合理时空配置结构和产业复合体系结构,提出了以高效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生态经济型林草植被恢复和替代产业培育及产业化经营等3种农业资源复合经营的耦合式发展模式。通过各结构要素在功能特性、产业布局、空间格局和时序过程在系统内相互的耦合作用,分析了农业资源在复合经营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涵 黄强 王剑 成福云
针对关中西部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现状,提出对其主要水源工程实行联网调水的设想。并应用大系统分解协调原理,建立了三层递阶优化调配模型,采用模拟技术与优化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求解,得到了不同规划水平年(2005和2015年)来水较枯时(P=75%,95%)的单灌区调度和联网调水结果,其中缺水严重的羊毛湾和宝鸡峡塬下灌区灌溉保证率提高了8%~22%。表明实行联网调水可以实现关中西部灌区水资源的合理调配。
关键词:
关中西部灌区 水资源 干旱年 优化调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淑芳 冯浩 吴普特
在径流林业理论的基础上,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中高效集水技术及土壤蓄水保墒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集水造林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集水造林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瑞 张士锋
基流是河川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基流对于维持水源的稳定性及持续性、确定河流生态需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基流分割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本文以黄河流域上游小流域为研究区,分别使用滑动最小值法和数字滤波法对典型年进行基流分割,然后用数字滤波法对1980-2014年日均径流进行基流分割,并分析基流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数字滤波法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滑动最小值法分割的基流结果偏小;在特定研究区的参数难以确定时,应结合两种方法的优点确定最佳的基流分割方案。研究区1980-2014年的平均基流指数为0.69,高于全国平均值0.26、西北诸河区的0.57及黄河区的0.43;趋势分析显示,研究区的年径流、基流、BFI的增长幅度分别为0.086(m3/s)/10a、0.169(m3/s)/10a、0.038/10a。MK趋势检验结果显示,年径流未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增长趋势不明显;基流和BFI分别通过了2.5%和1%的显著性检验,增长趋势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