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15)
- 2023(10513)
- 2022(9363)
- 2021(8698)
- 2020(7130)
- 2019(16618)
- 2018(16428)
- 2017(31942)
- 2016(17322)
- 2015(19193)
- 2014(19084)
- 2013(18827)
- 2012(17145)
- 2011(15306)
- 2010(14928)
- 2009(13468)
- 2008(12748)
- 2007(10790)
- 2006(9343)
- 2005(7873)
- 学科
- 济(66682)
- 经济(66615)
- 管理(48529)
- 业(44842)
- 企(37621)
- 企业(37621)
- 方法(32942)
- 数学(28800)
- 数学方法(28477)
- 学(16891)
- 农(16709)
- 中国(16355)
- 财(15349)
- 业经(14515)
- 地方(14443)
- 环境(13219)
- 和(11408)
- 农业(11346)
- 贸(11112)
- 贸易(11105)
- 理论(10930)
- 技术(10866)
- 易(10736)
- 划(10266)
- 务(10181)
- 财务(10122)
- 财务管理(10108)
- 制(9598)
- 企业财务(9593)
- 教育(8833)
- 机构
- 大学(241878)
- 学院(240056)
- 管理(97797)
- 济(90073)
- 经济(88002)
- 理学(85983)
- 理学院(85002)
- 管理学(83405)
- 管理学院(83000)
- 研究(80274)
- 中国(56494)
- 科学(53502)
- 京(51684)
- 所(40452)
- 农(40184)
- 业大(39506)
- 财(39111)
- 研究所(37585)
- 中心(35445)
- 江(32796)
- 财经(32530)
- 北京(32402)
- 范(32204)
- 师范(31919)
- 农业(31768)
- 院(29813)
- 经(29669)
- 州(27296)
- 经济学(26174)
- 师范大学(26138)
- 基金
- 项目(176532)
- 科学(138368)
- 基金(128334)
- 研究(125378)
- 家(113291)
- 国家(112414)
- 科学基金(96435)
- 社会(77534)
- 社会科(73524)
- 社会科学(73504)
- 基金项目(69696)
- 省(69181)
- 自然(65433)
- 自然科(63895)
- 自然科学(63878)
- 自然科学基金(62694)
- 划(58768)
- 教育(56425)
- 资助(52187)
- 编号(50363)
- 重点(39542)
- 成果(39388)
- 部(37771)
- 发(37309)
- 创(36705)
- 课题(34272)
- 创新(34255)
- 科研(34204)
- 计划(33137)
- 大学(32239)
共检索到329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康璇 王雪梅 赵枫
本文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样品采集,室内分析及统计分析对土壤p H值与电导率的空间变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p H值在20~40 cm土层具有较大变幅,且值大于0~20 cm土层,而电导率在0~20 cm土层变化显著,且数值高于20~40 cm土层。2土壤电导率和20~40 cm土层p H值的空间分异是由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0~20 cm的土壤p H值主要受随机性因素的影响,造成土壤p H值具有一定程度的空间变异性。3研究区土壤电导率的高值集中分布在东部,土壤电导率由渭-库绿洲冲、洪积扇平原的中部向外递增。在0~20 cm土层中,研究区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金燕 毋兆鹏 于辉 郑倩倩
[目的]对干旱荒漠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时空特征进行研究,为绿洲土壤的科学施肥及更合理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促使土壤养分在精河流域平原绿洲系统中合理迁移和分布。[方法]以精河流域平原绿洲为靶区,基于GIS与地统计学方法,利用2003年和2018年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获取的土壤采样数据,对绿洲化过程中土壤养分(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的时空动态变化及重心迁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2018年的土壤有机质、速效磷低于2003年,而碱解氮高于2003年。在空间上,各养分含量的高值区均出现在绿洲北部和西北部,低值区则主要位于绿洲边缘及南部区域;(2)对土壤养分综合分级评价结果显示, 2003—2018年绿洲化过程中研究区土壤养分整体下降,中等及偏上水平的土壤养分重心沿精河向绿洲东北方向(艾比湖西南缘)及西北部的博乐绿洲方向迁移;(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含量均与土壤pH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其中在草地、耕地和未利用地中呈极显著的差异(P<0.01),在林地中两者呈显著差异(P<0.05)。[结论]该研究对精河流域绿洲化过程中土壤养分变化和迁移特征进行的时空对比分析,有助于推进研究区平原绿洲耕地的利用和发展布局,为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曹丽花 刘合满 普塔拉
本文以西藏日喀则、山南和拉萨几个主要农作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西藏主要农作区土壤0~10、10~20和20~40 cm层次上土壤p H值和电导率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西藏农作区供试土壤均表现为碱性,且随土层加深土壤p H呈增加趋势,土壤p H值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具有较小的空间变异。土壤在0~10、10~20及20~40 cm土层其p H分别为8.45±0.26、8.53±0.24和8.56±0.24,变异系数分别为3.08%、2.79%和2.81%;土壤电导率及其变异系数均表现为:0~10cm>10~20 cm>20~40 cm,电导率均值分别为:(1.77±1.28)、...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子忠 龚元石
应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 ,分析了 2个氮肥用量间夏玉米田间 2个 10 m× 10 m区域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的空间变异性 ,在此基础上 ,应用普通克立格技术估算了未知点的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 ,并确定了 2种土壤特性的合理采样数目。结果表明 ,不同的氮肥用量不但影响土壤电导率的分布规律 ,而且影响土壤含水量的分布规律 ;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的半方差函数揭示了它们的分布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 ,纯块金效应除外 ;在本试验条件下 ,应用克立格方法 ,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采样效率比传统统计学方法提高 6~ 8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杜宏茹,刘毅
绿洲城市是干旱区内部人类活动最为集中、人地关系最为敏感的区域,绿洲城市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回顾绿洲城市研究历程和不同时期研究重点的基础上,分析总结我国干旱区绿洲城市研究中的代表性论题及其主要结论,对绿洲城市不同空间尺度的组织结构特色、绿洲城市化影响因素和机制、绿洲城市发展扩张的区域环境响应以及在水资源约束下绿洲城市发展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了概括评述。今后绿洲城市研究面临良好机遇,通过研究内容扩展、学科交叉综合、新技术方法应用等途径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入。
关键词:
绿洲城市 空间特色 干旱区 水资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梦媛 王雪梅
对库车县耕层土壤选取1592个样点进行调查采样,并结合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壤质地下,有效磷和有效铁的平均水平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而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以及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的平均含量均相差不大,各土壤养分元素均具有中等空间变异性;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常量元素以及土壤微量元素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通过对影响土壤肥力的障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土壤盐碱化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是农业开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限制条件和障碍因素。只有开展盐碱改良工程,实施"盐碱产业",才能保护耕层土壤质量安全。
关键词:
土壤肥力 土壤质地 耕层土壤 库车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洪义 史舟 程街亮 李艳
【目的】以海涂围垦区盐碱土为研究对象,利用EM38大地电导率仪在地表不同高度测量的土壤表征电导率预测土壤不同深度土层剖面的电导率。【方法】利用EM38电导率线性响应模型结合Tikhonov正则化能较好解决病态矩阵的线性反演问题。利用该方法来预测土壤剖面电导率,并对预测结果进行误差分析,最后通过偏差变化法增加噪声利用局部灵敏度分析法来评价模型的灵敏度。【结果】研究发现,土壤剖面平均电导率和地表不同高度平均表征电导率具有极显著相关性,能利用表征电导率较好的预测剖面平均盐分。线性模型不仅能较好的预测土壤剖面电导率的变化趋势,而且在数值上也能较好的预测电导率的大小,平均预测误差在40%左右。相对预测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巧霞 朱端卫 张观长
采集具有次生盐渍化特征的大棚土壤,对土壤浸提液电导率和盐分化学性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浸提液总盐含量(SSC)、Cl-和Ca2+是影响土壤浸提液电导率的主要因素,NO3-、K+和Na+对土壤浸提液电导率直接效应并不明显,而主要通过其它各化学性质要素的影响产生间接效应,使其与土壤浸提液电导率间仍有较大的相关系数;土壤浸提液离子强度与其电导率亦显著相关,并可表示为I=0.0176EC。
关键词:
大棚 土壤盐分 电导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一清 王文娥 胡笑涛 王旭庆 王世隆
为探索土壤含盐量及施肥量对土壤溶液养分供给的影响,以土壤电导率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3种土壤含盐量、4种设计含水率和4种浓度K_2SO_4溶液共48种工况下土柱试验(S1~S48),采用5TE传感器连续观测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分析土壤含盐量、施肥浓度对不同含水率时土壤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盐量较高时,高盐度会影响介电常数ε和含水率θ的关系,造成5TE测得含水率偏高;定义盐度指数为土壤电导率σ_b随体积含水率θ的变化率,可通过盐度指数X′_s修正含水率θ,修正后含水率的精度可达±2%;当土壤被电导率为0 mS/cm的溶液润湿时(未施肥),初始盐度指数X′_(si)并不为零,这说明土壤自身会溶解出来一部分养分,且当土壤养分充足时,不可忽略土壤自身本底值对电导率的贡献。因此,在施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土壤的含盐量差异,进行合理施肥,避免因盲目施肥造成土壤养分利用率低下以及肥料的浪费。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钟悦鸣 王文娟 王健铭 王雨辰 李景文 袁冬 蕃芸芸 魏新成
【目的】极端干旱区绿洲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域,特别是由于水资源短缺及水文过程的改变,绿洲土壤环境因此产生了强烈异质性。植物如何适应高度土壤异质性是绿洲植物多样性维持的关键性科学问题。而探究植物叶片这一对土壤异质性敏感器官的功能性状及其对土壤水盐因子的响应,有利于揭示全球变化背景下绿洲植物适应的根本策略。【方法】本研究以额济纳这一典型荒漠绿洲的常见植物叶片为研究对象,选择25种植物的8种叶功能性状,包括叶片厚度(LT)、叶干物质含量(LDMC)、比叶面积(SLA)、叶碳含量(LCC)、叶氮含量(LNC)、叶磷含量(LPC)、叶片碳氮比(C/N)、叶片氮磷比(N/P),分析了功能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在群落水平上的特征,并探讨了叶功能性状对不同土壤水盐环境的响应。【结果】(1)在不同土壤水盐环境中,各个叶功能性状具有不同程度的变异幅度,其中SLA最大,LCC最小。(2)部分功能性状之间表现出显著的协同或权衡变化趋势。LT与SLA、LDMC与SLA、LPC与LDMC、LNC与C/N、LPC与N/P呈极显著负相关(P
关键词:
绿洲植物 叶功能性状 土壤水分 土壤盐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常学礼 张宁 孙小艳 韩艳
近几十年来,干旱绿洲区城镇村居民用地的增加加剧了相邻区域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以甘州区、临泽县城和高台县城1985年的城市(镇)空间域为辐射核心,在辐射半径不相交的条件下,以间隔2 km为辐射半径,采用GS技术中的缓冲分析对黑河中游张掖绿洲1985、1995和2006年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覆被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张掖绿洲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以农田和城镇村居民用地增加、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减少为主要特点。在空间尺度上,农田和城镇村居民用地随离核心城镇区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少,而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则相反。在时间尺度上,农田和城镇村居民用地在不同的时间段都呈增加的趋势,其中农田的增加主要在辐射距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边慧芹 王雪梅 毛东雷
【目的】了解耕层土壤养分空间分异规律对农田土壤合理施肥和防治土壤退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基于野外调查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耕层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异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1)研究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都具有中度程度的空间变异性,变异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有效磷>碱解氮>速效钾>全氮>有机质;(2)研究区内耕层土壤除速效钾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外,其它各项养分指标(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的块金效应都大于75%,在采样尺度内具有较弱的空间相关性,且受随机性因素如耕作、施肥、点源污染等人为活动的影响较大。【结论】各土壤养分指标在研究区域内呈现出东部和南部的含量较高,而西部和北部的含量较低,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影响土壤养分的主要因素为地形条件、土壤电导率与土壤p H值。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倩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丁建丽 张飞 买买提·沙吾提 韩桂红
本研究选用了1989年、1998年以及2009年Landsat TM/ETM+影像,利用3S技术,深入剖析了盐渍地的分布与变化状况,结合研究区20年水盐动态变化,分析了盐渍土土壤的含水量、含盐量、pH值、TDS以及7大化学成分的分布现状,并基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研究,研究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土壤盐渍化效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①20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有很大的变化,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仅为0.476%,中轻度盐渍地和重度盐渍地恶化速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盐渍化进程有所遏制,但依然无法扭转逐步恶化的趋势。②研究区土壤呈碱性,土壤盐渍化的危害主要是NaCl,其次是MgCl2以及Na2SO4;各采样点不同深度的含水量大小存在明显差异,但变化趋势基本相似,其中表层土壤的含水量与其他深度土层含水量的区别显著;不同深度的土层,盐渍土的类型也有着较大的差异性。③20年间,耕地转化为中轻度盐渍地和重度盐渍地的面积分别占原耕地面积的3.484%和0.418%,水体、沙漠、其他与中轻度盐渍地、重度盐渍地的相互转化均非常微弱,中轻度盐渍地与重度盐渍地之间的相互转化频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耀斌 冯起 刘光琇 司建华
绿洲稳定性研究是绿洲学研究的重点、热点,也是目前未充分探讨和解决的难点。以极端干旱区额济纳绿洲为研究对象,选取六种常用方法评价额济纳的稳定性,应用众数理论评判各方法的优劣,结果发现:(1)粗糙集约简后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在绿洲稳定性评价中效果最好,粗糙集理论法最差,不能单独作为绿洲稳定性评价方法。(2)从2006年开始绿洲稳定性指数值才开始略高于1990年。其中1992~1998年的绿洲稳定性值都低于或接近0.04,2000年黑河分水后,绿洲稳定性值开始逐渐升高。(3)额济纳绿洲稳定性评价指标中权重最大的是狼心山径流与年降水量;其次为第三产业比重和地下水水位埋深;最小的是当年造林面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传国 方创琳 全华
承载力概念经历了从资源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 -生态承载力到绿洲承载力的演进过程 ,绿洲承载力是人类对干旱区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所做出的响应与变化的结果。文中以全新的视角对绿洲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与评价 ,指出绿洲承载力研究的日趋完善将为深入揭示绿洲本质 ,定量研究干旱区绿洲开辟有效途径。绿洲水资源承载力是绿洲承载力研究的核心。由水、土资源等单要素承载力向综合承载力方向转变是今后绿洲承载力研究的趋势。绿洲承载力方法研究将由静态分析走向动态预测 ,模式化、模型化日益完善。绿洲承载力研究面临新的机遇 ,在基础理论、研究对象、指标体系、研究手段等方面的研究将有新的突破。
关键词:
绿洲承载力 理论 方法 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