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04)
2023(5660)
2022(5156)
2021(4705)
2020(4449)
2019(10585)
2018(10661)
2017(20868)
2016(11500)
2015(13095)
2014(13137)
2013(13104)
2012(12501)
2011(11296)
2010(11446)
2009(10714)
2008(11103)
2007(10281)
2006(8657)
2005(7726)
作者
(35440)
(29930)
(29869)
(28317)
(18643)
(14429)
(13580)
(11824)
(11011)
(10643)
(10113)
(9907)
(9672)
(9451)
(9351)
(9299)
(9251)
(8886)
(8639)
(8543)
(7626)
(7340)
(7288)
(6778)
(6723)
(6703)
(6663)
(6607)
(6118)
(6040)
学科
(49498)
经济(49461)
(32494)
管理(32033)
(25563)
企业(25563)
方法(24334)
数学(21869)
数学方法(21661)
(15347)
(14150)
中国(10748)
(10501)
(10299)
财务(10282)
财务管理(10255)
地方(9786)
企业财务(9694)
(9616)
贸易(9614)
农业(9487)
(9327)
(9309)
业经(8650)
(7338)
银行(7301)
(7296)
(6795)
(6567)
金融(6563)
机构
大学(167944)
学院(167087)
(67587)
经济(66108)
管理(62180)
研究(57881)
理学(53440)
理学院(52801)
管理学(51810)
管理学院(51502)
中国(44230)
科学(37653)
(35764)
(35754)
(31604)
(31421)
业大(28826)
农业(28720)
研究所(28699)
中心(27200)
(25701)
财经(25041)
(22591)
北京(22482)
(20789)
经济学(20786)
师范(20513)
(20217)
(20163)
经济学院(18986)
基金
项目(110200)
科学(84422)
基金(78806)
研究(76770)
(70346)
国家(69788)
科学基金(57701)
社会(46731)
社会科(44239)
社会科学(44221)
(43505)
基金项目(42390)
自然(38680)
自然科(37735)
自然科学(37720)
(37163)
自然科学基金(37028)
教育(35135)
资助(32695)
编号(31445)
成果(25939)
重点(25511)
(24524)
(23786)
(22275)
科研(22093)
计划(22022)
课题(21359)
创新(20983)
大学(20478)
期刊
(72508)
经济(72508)
研究(44847)
(32000)
中国(31257)
学报(31214)
(26967)
科学(26518)
大学(22258)
学学(21252)
农业(21196)
管理(20257)
(14528)
金融(14528)
技术(13971)
教育(13549)
财经(12342)
(12060)
业经(11658)
经济研究(11572)
(10549)
问题(10089)
(9459)
技术经济(8705)
理论(8458)
统计(8244)
财会(8161)
(8116)
业大(7870)
商业(7730)
共检索到243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田田  韩冬梅  宋献方  马英  张应华  
包气带水分运移规律的研究能够为干旱区滴灌水盐调控改良盐碱地的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以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经改良的重度盐碱地棉田为例,观测棉花生长季内的土水势、土壤含水量和不同水体的同位素组成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包气带水分运移。结果表明:(1)在滴灌水盐调控下,经改良的重度盐碱地棉田0~60 cm土层的含水量随时间的变化最大,受灌溉水(降水)入渗、蒸散发的影响最为明显;60~220 cm土壤含水量、土水势和土壤水同位素组成随时间的变幅相对较小,受灌溉水(降水)入渗、蒸散发的影响相对较小;220~260 cm土壤含水量、土水势和土壤水同位素组成随时间的变幅最小,受地下水的影响较明显;(2)120 cm和150 cm土壤水,100 cm和180 cm土壤水,260 cm土壤水中降水和灌溉水的贡献比例分别约为22%和78%,40%和60%,46%和54%左右,分别反映本次试验入渗水、前期土壤水、地下水的同位素组成特征;(3)灌溉水对地下水的影响较小,试验期间地下水位的抬升主要来自于侧向径流补给。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蚌蚌  王数  石建初  宁松瑞  左强  孔祥斌  刘忠山  
为新疆盐碱滴灌棉田实现"节水、压盐、稳产、增产"的目标,利用新疆玛纳斯县田间试验、农户土地利用调研和文献等数据,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方面探究盐碱地膜下滴灌棉田可持续利用的可行方案。研究结果:1)短期膜下滴灌条件下,微咸水和淡水都使土壤根系层(030cm)处于脱盐状态,保证棉花生长的环境;且4个处理压盐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大水量淡水(N5000)、小水量淡水(N4500)、大水量微咸水(X5000)、小水量微咸水(X4500)。2)淡水处理在棉花絮期的株高、干物质总重和叶片数均高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田冬  桂丕  李化山  彭冲  张波  王丽  周桂英  裴福云  
【目的】土壤盐碱化严重制约了滨海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探索出盐碱地经济、高效、生态的改良培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复合改良剂与台田浅地水利排盐工程结合的综合改良措施的脱盐改土效果。【方法】本文以滨海重度盐碱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定位试验,对比研究了CK(对照,无任何改良措施)、A(暗管排盐工程)、G1(铁汉生态改良剂)、G2(禾康改良剂)、T(台田浅池水利排盐工程)、TG1(台田浅池+铁汉生态改良剂)、TG2(台田浅池+禾康改良剂) 6个处理下盐碱地土壤物理性质、盐碱指标、土壤养分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1)不同处理均降低土壤容重、土壤pH和盐分,提高土壤孔隙度,其中TG1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脱盐效应最显著,其pH和含盐量分别较对照降低13. 38%、77. 85%,而其他处理的盐碱指标仍高于园林种植土建议值,综合改良措施(TG1、TG2)优于单纯的水利排盐工程措施(A、T)和施加化学改良剂(G1、G2);(2)各处理均不同程度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速效养分,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对照提高8. 89~18. 22 g/kg,TG1最高(22. 60 g/kg),其次是TG2、G1(> 15. 50 g/kg),约为对照的2. 5倍;虽然TG1、TG2的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提高23. 70~38. 70 mg/kg,但土壤有效磷含量却显著降低,G1、G2显著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A、T处理则显著降低28. 26%、46. 09%;(3)TG1、TG2处理下4种植物成活率显著高于G2、A,CK处理仅有柽柳存活,柽柳可作为滨海盐碱地综合生态原土改良先锋植物; T、TG1、TG2处理下4种植物的株高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G1、G2与A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结论】综合考虑盐碱地土壤结构改善、脱盐改土、土壤培肥和植物生长的综合改良土壤的目的,复合改良剂与水利排盐工程结合的综合改良措施TG1处理是盐碱地改良和园林生态植被构建的最优推荐选择,TG2次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林  罗毅  杨传杰  张艳  来剑斌  吉力力·阿不都外力  
由于其节水增产的优势,近年来,膜下滴灌在我国西北干旱区绿洲农田得到了迅速推广。由于轮灌仍是目前农田用水分配的主要方式,并且还需要考虑滴灌产生的土壤盐分积累问题,因此,对滴灌灌水量(Q)、灌水周期(T)以及相应的深层下渗(L)关系研究,不仅是农田用水分配的要求,也是盐分控制的需要。本文利用田间试验数据校验HYDRUS-2D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试验,并结合马尔可夫链模型分析,分析不确定蒸散下的Q-T-L关系,结果显示:①总体上,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可支持的灌溉周期增加,同时深层下渗增加,Q-T-L关系曲线表现为非线性关系;②其中存在3个关键Q-T阈值点:深层下渗出现点(Q为35mm,T为5d)、灌溉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世德  万书勤  康跃虎  孙甲霞  
【目的】"滴灌+高垄"模式下盐碱地垄沟栽种的苗木初始成活率高,而一段时间后成活率大幅降低,为研究清楚垄沟苗木死亡原因,开展了"滴灌+高垄"模式水盐运移规律研究。【方法】田间原土起垄后分别在垄面和垄沟铺设滴灌带,在保证滴头附近不出现大面积明水前提下持续滴灌,根据湿润锋运移和水盐运动情况连续取土样,分析垄体和垄沟盐分运移规律与灌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当灌水量不超过41.4 mm时,水平湿润锋和垂直湿润锋运移距离均随灌水量的增加呈极显著的幂函数关系增加,垄体滴头下方形成一个高土壤含水量、低土壤盐分区,并且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该区向横向和纵向不断扩大。当灌水量达到84.3 mm时,土壤质量含水率等值线由原来的椭圆形转变为倾斜向垄沟方向,垄面滴灌形成的湿润锋与垄沟滴灌形成的湿润锋搭接,土壤盐分在湿润锋搭接处聚集。当灌水量达100.9 mm时,垄体盐分随着灌水量的增加不断向土壤深层和垄沟迁移,盐分等值线图由双"U"型转变为倾斜向垄沟方向,垄体淋洗下来的盐分向垄沟大量聚集。当累计灌水量为171.6 mm时,垄体和垄坡大幅度脱盐,ECe较初始值降低62.9%。【结论】垄作滴灌灌溉对垄体和垄沟水盐运移有显著影响,垄沟盐分经历了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过程,垄沟脱盐较垄体脱盐有延迟性。在此条件下对垄沟进行植被构建时,要避开盐分向垄沟聚集的时段,延迟于垄面种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谭军利  康跃虎  窦超银  
【目的】探讨糯玉米生长及产量对盐碱地改良过程中土壤环境变化的响应,以期为干旱区利用覆膜滴灌技术可持续利用盐碱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滴灌种植1年、2年、3年和4年的地块上糯玉米的出苗率、株高、茎周、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以及灌溉水利用效率,探讨糯玉米对盐碱地土壤环境变化的响应机理。【结果】滴灌条件下盐碱地上第一次灌水为30 mm左右,而后利用埋设在滴头下方20 cm深处的负压计调控土壤基质势在-10kPa的灌水方法能够保证较高的出苗率达到90%以上以及获得较高产量,即使是滴灌种植第1年。同时糯玉米的株高、茎周、生物量、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均随滴灌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且不同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江辉  邱胜彬  刘诚明  徐建新  买合木江  
探讨了气象因素、地下水矿化度、土壤质地及结构、农田灌排条件等对地下水临界深度的影响。通过试验数据制定了干旱盐碱区的地下水临界深度标准,并提出了从盐均衡角度来计算农田排水模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包春红  许林书  吴运军  张树文  
本文采用地形图和SAR、TM影像,运用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技术,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从盐碱地数量、空间分布和景观格局几个方面分析了1998年洪水前后镇赉县盐碱地景观的动态变化,进而揭示洪水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洪水前后,镇赉县盐碱地面积增加13 929.5 hm2,盐碱地斑块之间连通性和结合度增加,盐碱地的重心由西部向东部转移1.57km;其中洪泛区和非洪泛区分别为1.53km和3.68km,非洪泛区盐碱地的迁移距离远大于洪泛区,说明洪水对洪泛区盐碱地的迁移起到滞缓作用,同时对非洪泛区起到推进作用。对比洪泛区与非洪泛区单位各类盐碱地单位面积变化率发现:洪泛区各类...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福军  胡文英  
研究了光合细菌(PSB)在低洼盐碱地池塘围隔中对水化因子和浮游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PSB的施用对水化因子有较大的影响,其中水体中DO、NO3--N升高,而NH4-N、NO2--N、和COD降低,而对PO43--P影响不明显。当PSB浓度高时,可提高水体的pH值;对浮游生物无明显影响;PSB的一次施用量为10ppm,一次效用时间为6天左右,因而PSB可达到改良水质,进而改善水质的目的,尤其在水质恶化时,其作用更显重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明芳  田长彦  赵振勇  王林霞  
土壤盐碱化不仅导致土壤生产力降低,而且引发诸多生态环境问题。新疆受不同程度盐碱危害的耕地面积约占新疆耕地总面积的1/3,盐碱化已经成为新疆农业开发和持续发展的重大限制条件和障碍因素。随着土地资源的紧张,必须寻求有效措施防治和改良盐碱土壤。文章主要阐述了新疆盐碱地的现状与分布,并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回顾与分析了新疆盐碱地的成因与改良技术发展状况,最后对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文山  朱逢海  黄松飞  管永华  王正辉  
为尽快改良、利用盐碱滩地,江苏省如东县于1986年开始在海涂滩地进行养淡水鱼改土的试验。1971年围滩,1986年检测的待垦盐碱滩地,土壤含盐量高达3.20‰,植被只有稀落的盐蒿、獐毛草等耐盐性强的植物。1986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帅  王楠  张溪  徐俊平  李开忠  陈殿元  
【目的】研究4种改良方式对盐碱地稻田总有机碳及腐殖质组成的影响,为盐碱地稻田培肥提供合理可行的方法。【方法】以吉林省大安市盐碱地稻田为供试对象,设置菌糠结合Al_2(SO_4)_3(Fd-As)、菌糠(Fd)、Al_2(SO_4)_3改良剂(As)、单施化肥(Cf)及池梗地无肥对照(Nf)5个处理,分析不同改良方式下盐碱地总有机碳及腐殖质组成的差异。【结果】在水稻栽植前,与Nf处理相比,Fd-As、Fd、As及Cf处理盐碱地稻田总有机碳(TOC)含量均显著增加;然而在水稻收获后,与Nf处理相比,只有As及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慧  刘宁  刘金龙  姚延梼  王林  
【目的】研究困难立地植被地上和地下部分对环境胁迫的响应,探讨植物叶、根形态对不良环境的适应策略,是逆境生理生态学研究的有效途径,可为困难立地造林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0年生柽柳Tamarix chinensis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比叶面积(SLA)、细根比根面积(SRA)和比根长(SRL),并对0~60 cm不同土壤层次的全N、全P、速效K、 Na、 Mg、 Ca、Zn、 Fe、Cu等营养元素进行含量测定,研究盐碱地植物柽柳地上及地下部分形态特征及其与盐碱地土壤养分垂直分布格局的相关性。【结果】1)在晋北干旱区重度盐碱胁迫下的柽柳SLA显著高于轻度和中度胁迫(F=3.301, P=0.041);SRA在重度盐碱胁迫下高于轻度和中度胁迫,与轻度胁迫差异显著(F=0.154, P=0.015);SRL在不同盐碱胁迫等级下无显著差异(F=0.808,P=0.632),但在重度盐碱胁迫下其值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胁迫。2)土壤全N含量表现为浅层高于深层,且重度胁迫盐碱含量明显低于轻度胁迫,全P、Cu含量在不同盐碱胁迫及不同土壤深度差异均不显著,速效K、Fe含量在不同盐碱胁迫下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分布格局,Na含量在不同盐碱胁迫下差异显著,Mg、Ca、Fe含量在15~60 cm土壤表现出重度盐碱胁迫高于轻度和中度盐碱胁迫土壤,Zn含量在不同盐碱胁迫间差异不显著。3)不同的土壤营养元素对柽柳叶、根形态特征的作用机制不同,土壤速效K与柽柳SLA、SRA和SRL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孙栋  马荣棣  陈金萍  王志忠  段登选  马国红  师吉华  董文  
在对沿黄地区盐碱地池塘水样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从水型、含盐量、离子组成、pH值、碱度、硬度等方面总结出盐碱地池塘水质特点 ,初步探讨了水质调控机理 ,提出了养殖过程中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冷寒冰  马利静  秦俊  
以小叶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prostrata’)、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 sinensis)、紫鸭跖草(Setcreasea purpurea)、红花酢浆草(Oxalis corymbosa)4种植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土壤盐碱地改良对绿地碳汇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碎石铺设、有机肥和粉碎秸秆3种土壤盐碱地改良方法中,有机肥的施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植物生长的影响最大,该措施有利于土壤和植物碳储量的增加;不同土壤处理的有机碳矿化规律表现出很好的一致性,前期碳释放量大,后期释放量少,当埋入4cm厚的碎石隔离层,施入20kg/m2有机肥和2k...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