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97)
2023(10136)
2022(8070)
2021(7262)
2020(6122)
2019(13933)
2018(13928)
2017(26846)
2016(14927)
2015(16997)
2014(17296)
2013(17111)
2012(15767)
2011(14304)
2010(14540)
2009(13710)
2008(13768)
2007(12566)
2006(11029)
2005(9915)
作者
(45237)
(38017)
(37955)
(36240)
(24060)
(18126)
(17496)
(14832)
(14330)
(13462)
(12827)
(12738)
(12011)
(12002)
(11930)
(11926)
(11793)
(11261)
(11029)
(10973)
(9409)
(9293)
(9293)
(8634)
(8579)
(8551)
(8467)
(8290)
(7648)
(7640)
学科
(67097)
经济(67041)
管理(42196)
(38498)
(29570)
企业(29570)
方法(28377)
数学(25061)
数学方法(24842)
中国(20587)
(19432)
地方(15590)
(15287)
业经(14427)
(13724)
农业(13036)
(11401)
(11338)
贸易(11335)
(10938)
(10742)
环境(10718)
(10147)
理论(9712)
(9595)
财务(9565)
财务管理(9537)
(9324)
银行(9298)
企业财务(9032)
机构
学院(221759)
大学(221670)
(89936)
经济(87806)
管理(82395)
研究(77070)
理学(70514)
理学院(69664)
管理学(68350)
管理学院(67935)
中国(57163)
科学(49273)
(48108)
(40358)
(39934)
(39895)
研究所(36455)
中心(35514)
业大(34320)
(34271)
财经(32172)
农业(31874)
(30732)
师范(30441)
北京(30116)
(29125)
经济学(28110)
(27827)
(27408)
经济学院(25557)
基金
项目(147531)
科学(114960)
研究(106269)
基金(105571)
(92583)
国家(91849)
科学基金(77847)
社会(66959)
社会科(63377)
社会科学(63355)
(57984)
基金项目(56495)
自然(50233)
(49050)
自然科(48927)
自然科学(48911)
教育(48406)
自然科学基金(48001)
编号(44135)
资助(42442)
成果(35362)
重点(33617)
(33100)
(32177)
课题(30234)
(29466)
科研(28270)
国家社会(27730)
创新(27684)
教育部(27056)
期刊
(99724)
经济(99724)
研究(62830)
中国(41916)
(36651)
学报(36343)
科学(33330)
(30824)
管理(27298)
大学(26328)
农业(24624)
学学(24610)
教育(21471)
技术(18484)
(18211)
金融(18211)
业经(17010)
经济研究(15760)
财经(15571)
问题(15436)
(13613)
(13434)
资源(12882)
图书(12467)
技术经济(11064)
(10954)
现代(10588)
(10460)
商业(10415)
理论(10285)
共检索到324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鲍超  方创琳  
水资源对城市化的约束强度已成为干旱缺水地区城市化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调控因子之一,科学模拟分析其未来变化趋势,对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城市化模式优选具有重要意义。以系统动力学模型和水资源对城市化约束强度的综合测度模型为基础,构建了水资源对城市化约束强度的情景预警模型,并对未来25年河西走廊水资源对城市化的约束强度进行了情景预警分析。结果表明,在城市化高、中、低速三种发展情景下,农业退水速度均是有限的,河西走廊水资源对城市化的约束强度将长期属于强约束向较强约束过渡类型。比较而言,城市化中速发展方案更好地兼顾了水资源系统的保护与城市化系统的发展,可作为有效调控河西走廊水-生态-经济-城市化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宏  夏富强  杨德刚  黄凤  乔旭宁  
基于乌鲁木齐市城市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数据,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干旱区绿洲城市发展与水资源需求预警系统仿真模型,并对乌鲁木齐市城市发展的水资源需求进行多情景模拟。模拟结果显示:①现有水资源条件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各情景下水资源对城市发展系统均存在较强约束,采用调水与节水方案,乌鲁木齐市中、高速发展情景下到2030年将分别存在5.17亿m3、30.15亿m3的水资源缺口;②节水方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提高的效果远大于调水的效果,社会经济发展越快,节水带来的效果越明显;③适度增强城市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与规模效应,降低用水定额,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最有效的途径;④通...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方创琳  鲍超  申玉铭  
论文以西北干旱区陇海兰新经济带城市为例,分析了城市水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短缺程度,认为绝大多数城市“缺水又费水”,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旱生性”。在水资源约束下,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城市的发育程度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城市,也落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略好于西部地区城市,但明显好于西北地区城市,城市扩张的总体特征表现为以总量扩张为主,“农转非”空间和用地拓展空间大,以高耗低效扩张为主,水土资源投入产出效益普遍低下,城市发展处在主要依靠资源开发拉动经济增长的低级阶段,扩张质量有待提高。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外部推动性。未来20a,在水资源短缺的继续约束下,经济带城市扩张步伐将比较缓慢,扩张幅度将不会有大的变化。表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雪  阿依吐尔逊·沙木西  金晓斌  周寅康  
近年来,随着新疆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大面积土地开发与水资源有限、粮食安全问题与种植业经济利益驱动性之间的矛盾加剧,水资源合理配置及种植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以新疆库尔勒市为例,根据其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综合考虑经济、生态、粮食安全等因素,结合种植业发展重点,提出四个发展方案,建立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进行投入产出效率评价。结果表明:高自给率低投资的种植业发展方案,既能满足一定的粮食自给率要求,又不过多增加节水灌溉投资费用,其投入产出效率最高,可视为种植业发展规划的基础方案。根据该方案,2020年种植业总面积应控制在84000hm2左右,粮食、经济作物、果园种植比例为2...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进  吝涛  
本文聚焦我国半城市化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压力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厦门市集美区为案例,分析典型半城市化地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中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因子与生态环境限制因素的动态作用机制。运用Vensim软件建立区域复合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下集美区主要社会、经济和自然因素之间的动态联系,通过设定其中主要因子的变化过程,进行惯性发展、既定目标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3种情景分析。结果表明:在2003-2006年的惯性发展条件下,集美区的经济增长难以满足原定"十一五"计划目标;增加投资的情况下大力提高现有产业科技水平是集美区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本研...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勃  张凯  
文章简要介绍了黑河中游地区水资源概况,分析了该地区现状用水结构及其存在的问题,指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仅要通过农业节水来完成,特别是在当前情况下,积极实现用水结构的调整,将宝贵的水资源分配到更有经济效益的产业,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构建节水型社会,是中游地区产业结构重点调整的方向。并就此提出了今后中游地区基于水资源条件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昭楠  胡垚坤  刘七军  刘树梁  
科学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机制,是内陆干旱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该区域宁夏为例,从资源承载力(RC)、环境承载力(EC)和经济社会支持力(ESS)三个维度构建内陆干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和BP神经网络(BPANN),定量测度2010—2019年宁夏资源环境承载力警情变化特征及未来3年演变趋势,并借助障碍度模型对其制约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从时序角度看,2010—2019年,宁夏资源环境承载力整体提升明显,各子系统熵权TOPSIS值均呈上升状态,警情趋缓,警度下跌,且2020—2022年各系统发展趋势向好;从障碍因素角度看,制约宁夏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障碍因素主要来自RC与EC系统。最后,基于评价及预警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昭楠  胡垚坤  刘七军  刘树梁  
科学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机制,是内陆干旱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该区域宁夏为例,从资源承载力(RC)、环境承载力(EC)和经济社会支持力(ESS)三个维度构建内陆干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和BP神经网络(BPANN),定量测度2010—2019年宁夏资源环境承载力警情变化特征及未来3年演变趋势,并借助障碍度模型对其制约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从时序角度看,2010—2019年,宁夏资源环境承载力整体提升明显,各子系统熵权TOPSIS值均呈上升状态,警情趋缓,警度下跌,且2020—2022年各系统发展趋势向好;从障碍因素角度看,制约宁夏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障碍因素主要来自RC与EC系统。最后,基于评价及预警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秦大庸  罗翔宇  陈晓军  王浩  
通过对西北干旱区农业、工业和城镇生活节水途径的分析,定量计算了2020水平年的节水潜力;根据工业和城镇用水情况,定量描述了远景污水处理回用水量;以水资源可利用量作为潜在能力,从水利工程对水资源实际调控角度,进行地表水和地下水可供水量预测,给出了定量分析结果。认识到:要在整体上维持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现状并使局部区域有所改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远景向黄河中上游补水,并通过换水支持河西走廊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是必要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剑锋  秦腾  佟金萍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前提。文章在构建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的基础上,利用LMDI分解框架分析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整体平稳,但呈现显著的地区差异;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规模共同推动了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变化,且区域结构效应较为微弱;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技术进步的交替上升,使得我国整体水资源生态足迹呈现出波动变化态势,且呈现区域差异特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耀彬  刘莹  胡观敏  
城市化需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资源环境约束下找到一个城市化适宜水平对一个区域可持续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文章在梳理江苏省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状况的基础上,通过纳入城市化均衡模型和引用Logistic方程,测算并分析1979—2010年江苏省城市化适宜水平。研究发现:由于不同原因,江苏省城市化适宜水平总体上符合Logistic曲线特征,该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江苏省适宜城市化水平与现实水平存在明显偏差,两者轨迹几乎不存在长时间重合,但二者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就江苏省城市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戴靓  陈东湘  吴绍华  李如海  周生路  陈逸  黄贤金  
城镇规模的扩张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撑,水资源承载力是影响城镇开发的重要因素。论文提出一种以水资源约束测算城镇开发度阈值及从"状态—趋势—效应"尺度进行开发度预警的方法,并以江苏省为例进行实证探索,最终划分综合预警分区。结果显示:到2020年,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将成为重度预警区;徐州、连云港为高度预警区;镇江、扬州、泰州、南通为中度预警区;淮安、宿迁、盐城为轻度预警区。利用GM(1,1)模型和相关方程,对城镇开发度、开发容量、开发临界时点及开发后温度变化与碳汇损益定性定量化,进行整个开发过程的模拟,客观反映城镇开发安全变化的动态性,以期为政府制定差别化的开发政策和预警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吕雁琴  
对水资源进行核算,不仅是国家管理水资源的基础,也是干旱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本文在深入分析干旱区水资源核算的重大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的基础上,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研究了将水资源核算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具体方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雪梅  石培基  董翰蓉  吴文婕  付春燕  魏伟  
以典型的干旱内陆河流域城市武威市凉州区为例,对水资源承载力、城市适度规模的内涵进行阐述,基于水资源承载能力建立城市适度规模计算模型,构建了城市适度规模与实际人口的距离协调度评价模型,并给出评价区间标准;对水资源约束下的城市适度规模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凉州区的地表径流量相比1950年代下降程度显著;2000—2009年凉州区水资源处于超载状态,超载类型为水质和水量结合型,超载度年均增长率5.11%,城市适度规模与实际人口的距离协调度处于濒临失调衰退黄灯区向轻度失调双黄灯警区过渡阶段;未来20年水资源超载度年均增长率3.15%,虽然超载速度减缓,但是可利用水量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需水量,城市适度规模与实际人口的距离协调度将进入轻度失调双黄灯警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谈树成  薛传东  赵筱青  秦德先   高建国   范柱国  
本文在分析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环境效应的基础上 ,提出了城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