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17)
2023(2196)
2022(1869)
2021(1665)
2020(1434)
2019(3195)
2018(3069)
2017(5070)
2016(2972)
2015(3177)
2014(3194)
2013(3098)
2012(2733)
2011(2366)
2010(2334)
2009(2068)
2008(2371)
2007(2023)
2006(1738)
2005(1539)
作者
(10236)
(8531)
(8343)
(7928)
(5290)
(4103)
(3855)
(3358)
(3230)
(3051)
(2993)
(2872)
(2816)
(2804)
(2772)
(2707)
(2493)
(2446)
(2413)
(2275)
(2250)
(2205)
(2041)
(1970)
(1939)
(1917)
(1911)
(1870)
(1813)
(1797)
学科
管理(10384)
(9656)
经济(9653)
(9456)
(9011)
企业(9011)
(5465)
(4897)
财务(4886)
财务管理(4878)
企业财务(4661)
方法(3784)
数学(3246)
数学方法(3131)
(2959)
业经(2794)
(2296)
(2217)
地方(2178)
中国(2131)
(1861)
理论(1839)
(1800)
银行(1792)
(1727)
环境(1618)
(1591)
体制(1560)
农业(1554)
(1495)
机构
学院(40195)
大学(38849)
研究(15084)
管理(12697)
科学(11786)
(11712)
中国(11682)
(11362)
经济(10972)
理学(10761)
理学院(10616)
管理学(10222)
管理学院(10164)
农业(9644)
(8919)
业大(8867)
(8836)
研究所(8215)
中心(7076)
(7010)
(6716)
(6279)
农业大学(6037)
(5954)
(5952)
技术(5737)
科学院(5527)
北京(5511)
实验(5502)
(5363)
基金
项目(29030)
科学(21541)
基金(19990)
(19838)
国家(19681)
研究(17711)
科学基金(15564)
(12688)
自然(11861)
自然科(11563)
自然科学(11557)
自然科学基金(11309)
(11187)
基金项目(10705)
社会(9646)
社会科(9129)
社会科学(9122)
教育(8145)
资助(8134)
计划(7807)
重点(7610)
科技(7258)
编号(6473)
(6427)
科研(6118)
(6054)
(5852)
创新(5733)
(5686)
专项(5421)
期刊
(12991)
经济(12991)
学报(11083)
(10574)
中国(9417)
研究(9121)
科学(8125)
(7529)
大学(7380)
农业(7326)
学学(7243)
管理(5450)
(4777)
技术(3642)
业大(3430)
(3229)
金融(3229)
会计(3222)
教育(3128)
财会(3126)
(2992)
农业大学(2919)
中国农业(2604)
资源(2602)
财经(2368)
自然(2330)
科技(2263)
通讯(2219)
会通(2210)
林业(2110)
共检索到60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支金虎  马春晖  蒋慧  席琳桥  秦金环  羊绍兵  
立足于南疆牧草产业栽培中出现的水肥管理混乱的问题,采用两因素四水平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氮肥不同施肥水平及灌水量对苜蓿产量及结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灌水量适中即为3000 m3/hm2、施氮肥量为75 kg/hm2时对苜蓿产量有极显著影响;不施氮肥、灌水量为3000 m3/hm2有利于苜蓿总根瘤及有效根瘤的形成,氮肥用量越多,苜蓿根系生成根瘤的能力越弱。因此,只有根据苜蓿生长的生理需要,恰当的进行施肥与灌水,才能达到苜蓿的高产、高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洁瑕  刘树庆  宁国辉  
为了探讨西芹水肥耦合作用,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于冀西北高寒半干旱区开展了水肥耦合对西芹产量效应的旱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水分对产量的作用最大,磷肥次之,氮肥最小;水肥耦合的产量效应是:中水中肥效应最高,高水高肥次之,低水低肥最低;水肥交互耦合效应大小顺序是:氮磷耦合>磷水耦合>氮水耦合。产量150000~180000 kg/hm2的水肥管理方案为:施氮量0~540kg/hm2,施磷量36~180 kg/hm2,灌水量1311~6500 m3/hm2。获得最高产量171646 kg/hm2的施氮量为243kg/hm2、施磷量97 kg/hm2、灌水量4630 m3/...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志华  李建明  潘铜华  张大龙  贾笑蕊  徐菲  李俊  
【目的】研究滴灌条件下灌水下限与施氮量耦合对塑料大棚厚皮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厚皮甜瓜"一品天下208"为材料,采用二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通过塑料薄膜隔离小区栽培,分别建立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灌水下限、施氮量2因子的数学模型,并分析2因素的耦合效应。【结果】分别模拟出了灌水下限、施氮量耦合对甜瓜产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数学模型,模型均达到显著水平。在本试验条件下,灌水下限对产量的影响大于施氮量,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小于施氮量;2因素对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均存在显著的负交互作用。当灌水下限为60%~65%,施氮量为100~120kg/hm2时,甜瓜产量高、品质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余小芬  张晨东  解燕  吕亚琼  付斌  孔垂思  彭荣珍  庄云  邱学礼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N1:0.40 g/株,N2:0.55 g/株,N3:0.70 g/株)和浇水量(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最大持水量W1:40%~45%,W2:60%~65%,W3:80%~85%)对烟株生长、产量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相同时,增加浇水量能够显著改善烟株的农艺性状,增加产量,且在高氮(0.70 g/株)水平下表现更为明显;浇水量相同时,增加施氮量同样能显著改善烟株农艺性状,增加香料烟产量,且在高浇水量(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85%)条件下表现更为明显。对化学成分的影响表现为在低氮(0.40 g/株)和高氮(0.70 g/株)水平下,增加浇水量能够降低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樊吴静  杨鑫  何虎翼  唐洲萍  唐美丽  韦玉恒  李丽淑  
【目的】探讨水氮耦合对旱藕生长特性及土壤环境的影响,为旱藕的高产高效栽培及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遮雨棚内种植旱藕品种桂兴芋3号,设计4个灌水量水平[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20%±5%(W1)、40%±5%(W2)、60%±5%(W3)和80%±5%(W4)]和4个施氮量水平[分别为施纯氮0 kg/hm~(2)(N0)、300 kg/hm~(2)(N1)、600 kg/hm~(2)(N2)和900 kg/hm~(2)(N3)],共16个水氮耦合处理,以W1N0为对照(CK),测定分析各水氮耦合处理旱藕的土壤理化性状、土壤酶活性及旱藕的农艺性状、叶片生理特性和块茎产量。【结果】随着灌水量的增加,种植旱藕土壤的孔隙度、碱解氮含量、脱氢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及旱藕的茎径、淀粉含量和块茎产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在缺氮条件下,土壤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磷酸酶活性及旱藕的分蘖数和株高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逐渐增加。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种植旱藕土壤的孔隙度、蔗糖酶活性及旱藕的株高和茎径均表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在低水条件下,土壤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脲酶活性及旱藕的分蘖数和块茎产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逐渐增加。与CK相比,各水氮耦合处理旱藕的块茎产量增加7.78%~70.28%,其中W3N2处理的块茎产量最高。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水氮耦合效应对旱藕土壤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酶活性及对分蘖、株高和淀粉含量的影响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5)。【结论】田间持水量(60±5)%和施氮量600 kg/hm~(2)的水氮耦合模式对改善旱藕土壤环境及促进旱藕生长的综合效果较佳,适宜在旱藕种植区推广应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米国全  程志芳  赵肖斌  韩永平  王晋华  任华中  
研究了2种灌水量(W)和3种施氮(N)量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和土壤中水、N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N量对番茄产量的影响大于灌水量,两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施N量和灌水量均可显著影响土壤水分利用率(WUEY)。灌水量较多时(4 541.0 m3/hm2),WUEY随着施N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差异不显著;而灌水量较少(2 270.5m3/hm2)时,追施少量N肥(373.77 kg/hm2)即可显著提高WUEY;在施N量相同的前提下,加大灌水量可显著降低WUEY。在灌水量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施N量的增加,N素损失率显著增加;在施N量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灌水量对N素损失率影响不显著。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邢维芹  王林权  李生秀  
通过大田试验就半干旱区非充分灌溉条件下水肥的空间耦合 (水肥异区、水肥同区、固定灌水、交替灌水 )对夏玉米的产量影响进行了研究 ,并通过对某些生理指标的测定 ,探讨了影响产量的原因。结果表明 ,与常规灌水施肥方式相比 ,非充分灌溉条件下不同水肥空间耦合灌水量减少一半 ,籽粒产量下降 7%— 16% ,根系吸收养分能力、光合速率、蒸腾效率明显增加 ,而叶面积、蒸腾速率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无明显变化。其中以水肥异区交替灌水的产量降低最小 ,表明这是非充分灌溉条件下较好的一种水肥耦合形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世丽  贾秀领  张凤路  马瑞昆  孟祥法  李爱华  
试验于2006-2007年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水氮互作对2个不同类型的冬小麦品种石新733和石麦15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植株吸氮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前石新733 NR活性随施N量增加而增高,石麦15施N量在180~240 kg/hm2,NR活性最高,施N量过高过低NR活性均下降。花后土壤含水量较高时,施氮过少或过高都会降低NR活性,花后土壤含水量较低时,NR活性随施氮量增加而升高。适量施氮肥能够提高小麦植株吸氮量。开花期灌水显著提高了花后旗叶NR活性和籽粒产量,但显著降低了籽粒的全氮含量,开花期灌水对植株总吸氮量影响较小。在本试验条件下,公顷施氮量石新733以2水条件下180 ...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廷邦  柴强  王伟民  王军强  
【目的】针对土壤水分、氮肥供应不足以及玉米早衰、种植密度不合理等严重制约绿洲灌区玉米的生产问题,通过研究不同水氮配比及种植密度对玉米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特征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该区玉米高产、稳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2016—2017年,于河西绿洲灌区进行大田试验,以先玉335为参试品种,采用裂裂区设计,灌水水平(W_1:4 050 m~3·hm~(-2),W_2:3 720 m~3·hm~(-2))做主区,施氮水平(不施氮N_0:0,低施氮N_1:300kg·hm~(-2),高施氮N_2:450 kg·hm~(-2))为裂区,种植密度(低密度D_1:75 000株/hm~2,中密度D_2:97 500株/hm~2,高密度D_3:120 000株/hm~2)为裂裂区,测定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等指标。【结果】施氮量、种植密度对玉米全生育期净光合速率、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及其出现天数、干物质积累量、产量、WUE和氮肥利用率有显著影响。水肥耦合可增强玉米密植条件下的光合作用,提高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提前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出现的天数,增大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在减量20%灌水和高施氮水平下,中密度处理的全生育期净光合速率较低密度和高密度分别提高17.31%和11.43%;高密度和中密度处理的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及最大增长速率出现天数较低密度处理分别提高21.07%、7.52%和提前6.7 d、4.1 d;高密度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较中密度、低密度分别提高4.27%和10.59%,中密度处理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利用率较低密度、高密度处理分别提高24.2%、11.4%、29.9%和29.2%、18.4%、13.8%。在减量20%灌水条件下,中密度高施氮处理的全生育期净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分别较中施氮、不施氮分别提高7.34%、11.63%、14.63%和49.54%、44.53%、69.03%;高密度高施氮处理的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及最大增长速率出现天数较中施氮、不施氮分别提高19.07%、54.35%和提前3.9 d、6.8 d;同等密度高施氮处理的氮肥利用率较低施氮处理提高24.5%。综上,减量20%灌水与高施氮耦合主要通过提高密植玉米的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速率,延长干物质积累的持续时间,提高WUE和氮肥利用率,从而对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产生调控作用。【结论】在绿洲灌区,采用水肥耦合(生育期减量20%灌水(3 720 m~3·hm~(-2))、施氮量450 kg·hm~(-2)、中密度97 500株/hm~2)的最优栽培模式,可为进一步发掘密植条件下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邢英英  张富仓  张燕  李静  强生才  吴立峰  
【目的】水肥是限制作物增产的两大因子,不合理的灌溉与施氮不仅难于增加产量,还会增加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降低作物品质及水氮利用效率。针对西北半干旱地区温室蔬菜灌水和施肥存在的问题,通过滴灌施肥水肥耦合对温室番茄产量品质和水氮利用的影响,研究滴灌施肥条件下温室番茄高产优质高效的灌水施肥制度。【方法】通过温室番茄小区试验,设常规沟灌施肥(100%ET0,N240-P2O5120-K2O150 kg·hm-2)以及3个滴灌水量(高水W1:100%ET0、中水W2:75%ET0、低水W3:50%ET0)和3个施肥水平(高肥F1:N240-P2O5120-K2O150 kg·hm-2、中肥F2:N18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温鹏飞  朱鹏  张强  张泽  田敏  吕新  
为研究冠层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在棉花重要生育时期估算棉花产量的可行性,使用greeNSeeker分别对不同灌水施肥条件下棉花光谱反射率Ndvi值进行测定优化,建立Ndvi值与产量关系数学模型,并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不同水氮组合随着生育期的推移棉花冠层Ndvi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呈"低-高-低"的变化规律;选取在棉花出苗后80、105和140d冠层Ndvi值分别与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冠层Ndvi值与产量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2=0.376 0,0.093 4,0.363 9。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晓丽  
桤木(Alnus cremastogyne Burk)原分布于我国西南山丘,是一种非豆科固氮树种,由于其固氮能力强,具有特殊的耐瘠性而被广泛种植。但是桤木的固氮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围绕着如何提高其固氮能力,刘国凡对四川省桤木结瘤固氮特性及不同土壤条件与桤木结瘤固氮关系作了研究。近十年来浙江省等亚热带地区弓1种栽培桤木面积日趋扩大,但对引种后桤木结瘤固氮的特性研究甚少。本文从浙江富阳气候特点出发,结合当地典型土壤,观察夏季高温干旱期及早期过后桤木的生长和结瘤固氮情况,以了解桤木对本地土壤和气候的适应性,为适地适树引种桤木提供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力  邵明安  侯庆春  
根据黄土高原因水肥不协调而形成大面积低效林的问题 ,以水肥耦合为中心 ,以 1龄杨树幼苗为研究对象 ,采用三因子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回归设计方法 ,利用盆栽试验和定量分析的手段 ,研究探讨了不同水肥条件下 ,水、N、P三因子对杨树生物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三因素对杨树生物量存在着耦合交互效应 ,不同的水、N、P配合有不同的生物量积累 .因此 ,合理施肥、量水配肥是改善黄土高原因水肥不协调而形成大面积低效林的有效途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柴仲平  王雪梅  孙霞  蒋平安  张谦  
在不同水氮处理条件下分析红枣植株地上部分各器官N、P、K的含量,结果表明:水氮耦合对植株养分含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灌水量适度的条件下,随氮素施入量的增加,枣叶中氮、磷、钾浓度均先增后减;枣头和枣吊中氮、钾浓度逐渐增大,磷浓度则先增后减;二次枝中氮浓度逐渐增大,磷、钾浓度则逐渐减小。氮素施入量适度的条件下,随灌水量的增加枣叶中氮、磷浓度先增后减,钾浓度则呈逐渐减小趋势;枣头中氮、磷、钾浓度均先增后减;枣吊和二次枝中氮浓先增后减,磷浓度逐渐增大,而钾浓度则逐渐减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柴仲平  王雪梅  孙霞  蒋平安  陈玮  
在不同水氮处理条件下研究红枣光合特性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水氮耦合对枣树叶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以及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在灌水量适度的条件下,随着氮素施入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先增后减,叶面积指数递增,净光合速率峰值和最小值都随氮素施入量的增加而升高,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值在日变化的各个时间点上都先减后增,胞间CO2浓度递减,气孔限制值递增,水分利用效率先增后减;在氮素施入量适度的条件下,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均呈减小的趋势,净光合速率峰值和最小值都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升高,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气孔限制值在各个时间点上的值都呈递增;胞间CO2浓度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