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43)
- 2023(12836)
- 2022(10727)
- 2021(10061)
- 2020(8273)
- 2019(18659)
- 2018(18560)
- 2017(35622)
- 2016(19033)
- 2015(20962)
- 2014(20457)
- 2013(19941)
- 2012(18016)
- 2011(16022)
- 2010(16132)
- 2009(14783)
- 2008(14067)
- 2007(12356)
- 2006(10657)
- 2005(9303)
- 学科
- 济(72093)
- 经济(71969)
- 管理(57253)
- 业(54428)
- 企(42423)
- 企业(42423)
- 方法(31554)
- 农(30593)
- 数学(28112)
- 数学方法(27698)
- 财(22913)
- 农业(20294)
- 制(20269)
- 中国(19994)
- 业经(19664)
- 地方(13862)
- 体(13537)
- 务(13131)
- 财务(13082)
- 财务管理(13046)
- 银(12732)
- 银行(12720)
- 企业财务(12381)
- 学(12262)
- 行(12099)
- 融(11715)
- 金融(11712)
- 理论(11626)
- 贸(11298)
- 贸易(11288)
- 机构
- 学院(253220)
- 大学(251596)
- 济(104212)
- 经济(101937)
- 管理(100870)
- 理学(86867)
- 理学院(86017)
- 管理学(84626)
- 管理学院(84105)
- 研究(78325)
- 中国(61440)
- 财(52438)
- 京(50491)
- 科学(44113)
- 财经(40582)
- 农(40347)
- 中心(39318)
- 江(39195)
- 经(36864)
- 所(35897)
- 业大(35388)
- 经济学(32607)
- 范(32485)
- 师范(32174)
- 研究所(32094)
- 州(30835)
- 北京(30741)
- 财经大学(30156)
- 农业(30109)
- 经济学院(29420)
- 基金
- 项目(174417)
- 科学(139245)
- 研究(132931)
- 基金(127889)
- 家(109493)
- 国家(108512)
- 科学基金(95232)
- 社会(86600)
- 社会科(81965)
- 社会科学(81951)
- 省(68585)
- 基金项目(67600)
- 教育(62361)
- 自然(59182)
- 自然科(57819)
- 自然科学(57806)
- 划(56759)
- 自然科学基金(56748)
- 编号(54724)
- 资助(50544)
- 成果(44408)
- 部(39514)
- 重点(38949)
- 制(38568)
- 创(37347)
- 课题(37220)
- 发(37123)
- 国家社会(36471)
- 创新(34946)
- 教育部(34945)
- 期刊
- 济(116179)
- 经济(116179)
- 研究(73935)
- 中国(53073)
- 财(42718)
- 农(41304)
- 管理(37318)
- 学报(34583)
- 科学(33177)
- 教育(30114)
- 大学(28668)
- 农业(26925)
- 学学(26858)
- 融(26343)
- 金融(26343)
- 技术(24243)
- 业经(21551)
- 财经(20326)
- 经(17411)
- 经济研究(16795)
- 问题(15551)
- 图书(13603)
- 版(12873)
- 理论(12228)
- 业(11693)
- 财会(11280)
- 技术经济(11155)
- 实践(11100)
- 践(11100)
- 科技(10758)
共检索到377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海龙
宁夏平原干旱的自然条件使得水利供给必然要依靠效率远高于私人小水利的大水利系统,干旱缺水的自然条件使得农民没有等待降雨的侥幸心理和退出大水利灌溉的自然空间。共同的水利灌溉需求以及地缘关系使得乡村社会形成了公共水利秩序,通过交水费的公共舆论、集体灌溉的"一把锹"和集体义务工共同维护着地方的水利秩序。干旱地区的水利作为农民的公共必需品,使得水利供给成为了地方政府的政治责任,从而在干旱地区出现了政治动员下的义务工水利维修和政治兜底下的用水者协会运作。干旱地区的水利供给更为困难和复杂,需要农民、乡村社会和基层政权投
关键词:
干旱区 大水利 乡村社会 基层政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玉霞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品供给是村庄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自上而下的单向度项目制供给是农村公共品供给的主要方式,但这一供给模式往往面临着与村民需求错位、利益协调功能缺乏等困境。湖南汨罗C村针对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进行优化,通过构建村社自主统筹模式,确立精准服务单元,制定民主治理规则,成立多元化组织载体,重塑了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充分激活农民主体性,在村庄社会内部实现了低成本的自我动员、利益协调和内部监督,有效化解了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最后一公里”困境,为项目制背景下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玉霞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品供给是村庄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自上而下的单向度项目制供给是农村公共品供给的主要方式,但这一供给模式往往面临着与村民需求错位、利益协调功能缺乏等困境。湖南汨罗C村针对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进行优化,通过构建村社自主统筹模式,确立精准服务单元,制定民主治理规则,成立多元化组织载体,重塑了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充分激活农民主体性,在村庄社会内部实现了低成本的自我动员、利益协调和内部监督,有效化解了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最后一公里”困境,为项目制背景下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永萍
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文章以南海区禾村的党建创新为例,探讨新时期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结合的可行路径。基层治理的核心是事务的解决,而基层党建的核心是对人的组织和动员,基层治理与基层党建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基层治理是基层党建的依托,在具体的治理过程中,治理事务构成了激活基层党建的载体,量化的考核体系构成激活基层党建的动力,党员联系群众构成了激活基层党建的路径,因此,基层治理重塑了基层党建的生命力,强化了基层党建引领的治理效能;另一方面,基层党建的政治引领则通过对群众的教育、组织和动员,重塑村庄的公共性,为村庄的公共性注入社会主义的政治原则,从而强化了基层治理的政治基础。因此,上述交互关系既包含以"事"为载体对人的动员和组织,也包含以"人"为主体对"事"的治理。可见,基层党建的生命力蕴含在群众路线的实践过程之中,基层党建不仅涉及党组织建设和党员作风问题,更要以基层治理为归宿,突出党员的代表性、积极性和先进性,在基层治理的实践中激活基层党员的身份意识。因此,以基层治理激活基层党建,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最终形成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的良性循环,是应对转型期乡村社会复杂治理格局的基本路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勇 裴源生 张金萍
由于地表地下水转换频繁、生产和生态耗水难以区分、当地降雨与外来水彼此混合、引排水量测算不清等因素,导致宁夏平原区耗水量难以计算。本文在分析现有耗水量计算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采用水循环模拟法研究宁夏平原区耗水量变化规律,建立平原区分布式水循环模型,从区域水循环机理出发,模拟当地水、周边来水和引黄水量在平原区人工系统和天然系统中的分配、蒸散发、入渗、产汇流等水循环过程。模拟结果表明:2000年宁夏平原区总蒸腾蒸发消耗水量为47.2×108m3,其中消耗黄河干流水量为33.5×108m3,若加上黄河河道耗水量,则宁夏平原区消耗黄河水资源总量为36.9×108m3。1991年~2000年宁夏平原区耗水...
关键词:
宁夏平原区 水均衡 耗水量 水循环模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文锋
在中央破解"三农"问题、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的政策背景下,为改善农村融资难的困境,不少地区在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方式方面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本文在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实践考察的基础上,选择山东寿光市"资产主导"与宁夏同心县"关系主导"两类农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模式进行对比分析,试图为中国农村土地金融制度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及经验借鉴。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邱丽
基于对江西沙湾村公共品供给的考察表明:宗族性村庄以宗族理事会为组织载体,通过收集、筛选和整合村民意见,充分回应和凝聚了村民公共品供给项目需求;通过申请政府资源、链接社会资源、整合村庄资源,有效地整合了村庄公共品供给项目资源;通过营造村庄群体舆论,形成群体压力,顺利推动了村庄公共品供给项目的落地和实施。
关键词:
公共品供给 宗族网络 作用机制 村庄动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继文 良警宇 辛媛媛
在我国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农村公共文化政策转型过程中,“村民自办文化”已经成为构建农村公共文化内生机制进而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路径。本文以“国家-社会”为理论分析视角,基于对内蒙古邓村“村民自办文化”实践的田野考察发现: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乡土社会内生主体在国家文化行政部门的政策推进下得以再造,文化供给主体日趋多元,形成了文化行政部门、文化志愿者、村民等多元主体构成的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系统。通过政府的规范和引导、文化志愿者的组织和创作、村民的认同和支撑,多元文化主体在“村民自办文化”实践共同体中形成了相互支撑、相互联结的实践机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继文 良警宇 辛媛媛
在我国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农村公共文化政策转型过程中,“村民自办文化”已经成为构建农村公共文化内生机制进而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路径。本文以“国家-社会”为理论分析视角,基于对内蒙古邓村“村民自办文化”实践的田野考察发现: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乡土社会内生主体在国家文化行政部门的政策推进下得以再造,文化供给主体日趋多元,形成了文化行政部门、文化志愿者、村民等多元主体构成的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系统。通过政府的规范和引导、文化志愿者的组织和创作、村民的认同和支撑,多元文化主体在“村民自办文化”实践共同体中形成了相互支撑、相互联结的实践机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欢欢 吕德文
在复合型党建实践中,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存在相互促进的交互关系。复合型党建通过党员发展的开放性、党员管理的“治理化”、组织生活的实体化以及组织形象的先进性,实现基层党组织多维度的公共性建构。复合型党建实践机制的核心是嵌入式引领,包括三个方面:公共性动员机制、认同式动力机制、反馈性效能机制。复合型党组织建设提升了组织的行动力、活力和整合能力,并在村庄治理中产生了溢出效应。由此,复合型党建塑造了村庄复合型治理效能,实现了村庄公共利益主体的重塑、村庄公共规则的构建和集体公共利益再生产。复合型党建既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条有效路径,也对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欢欢 吕德文
在复合型党建实践中,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存在相互促进的交互关系。复合型党建通过党员发展的开放性、党员管理的“治理化”、组织生活的实体化以及组织形象的先进性,实现基层党组织多维度的公共性建构。复合型党建实践机制的核心是嵌入式引领,包括三个方面:公共性动员机制、认同式动力机制、反馈性效能机制。复合型党组织建设提升了组织的行动力、活力和整合能力,并在村庄治理中产生了溢出效应。由此,复合型党建塑造了村庄复合型治理效能,实现了村庄公共利益主体的重塑、村庄公共规则的构建和集体公共利益再生产。复合型党建既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条有效路径,也对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秋菊
关于征地拆迁,法律关系主体是作为征地拆迁方的国家和作为被征地拆迁方的土地相关权利人,二者之间是行政法律关系。实地调研发现,当前征地拆迁中常涉及三类主体:农户、开发商和政府,由于开发商介入征地,征地拆迁中的补偿标准逐渐由政府规定标准转变为农户与开发商的协商标准。通过对开发商介入的征地拆迁模式的发生机制和实践后果展开分析,发现该模式训练了农民的谈判能力,被征地拆迁的农民正在成为土地增值收益的分享者,而调整措施的缺失将会导致这部分群体转化为土地食利者阶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健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多主体协同是在共同体框架内进行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共同体形成的关键在于其公共性。结构-文化-行动者的三维分析框架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共同体公共性的生产逻辑提供了解释。基于湖南湘西J村人居环境改善的案例研究发现,公权力对私权利的引导、规范纠偏与压制,科层体系下的权力控制以及集体主义优先于个人主义的道德结构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共同体公共性生产的压力来源;农村熟人社会对人情关系、公共空间对话和乡村精英的培育为该共同体公共性的生产提供了弹性空间;而个体行动者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的利益选择、参与型的意义建构和服务型的价值认同则促使其自主生产公共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健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多主体协同是在共同体框架内进行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共同体形成的关键在于其公共性。结构-文化-行动者的三维分析框架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共同体公共性的生产逻辑提供了解释。基于湖南湘西J村人居环境改善的案例研究发现,公权力对私权利的引导、规范纠偏与压制,科层体系下的权力控制以及集体主义优先于个人主义的道德结构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共同体公共性生产的压力来源;农村熟人社会对人情关系、公共空间对话和乡村精英的培育为该共同体公共性的生产提供了弹性空间;而个体行动者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的利益选择、参与型的意义建构和服务型的价值认同则促使其自主生产公共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历史考察
内部人身份认知对村民参与村庄环境治理行为的影响——基于陕西、宁夏两省份数据的考察
乡贤治村:主体角色、制度契合与实践机制——基于赣南农村乡贤治村实践的考察
嵌入村庄公共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实践逻辑——基于广西H县L镇清洁乡村的实证分析
村庄公共性再造:乡村文化治理的实践逻辑——基于福建省晋江市S村移风易俗的实证分析
农村宅基地的现状及其闲置问题——基于宁夏的考察
多维主体、多元互动: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实践探析——基于场域视角下的大学图书馆公共性的实现
新时代推进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行动研究——基于慈溪市创新实践考察
宁夏平罗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践
乡村振兴视域下政党组织社会的机制与运行空间——基于S省J镇党建创新实践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