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1)
2023(1748)
2022(1585)
2021(1490)
2020(1348)
2019(3013)
2018(2942)
2017(5125)
2016(3201)
2015(3539)
2014(3579)
2013(3609)
2012(3440)
2011(3146)
2010(3054)
2009(2955)
2008(2905)
2007(2663)
2006(2341)
2005(1928)
作者
(12672)
(10857)
(10841)
(10010)
(6465)
(5417)
(4582)
(4442)
(4050)
(3914)
(3892)
(3685)
(3634)
(3599)
(3562)
(3440)
(3143)
(3138)
(3082)
(3071)
(2981)
(2861)
(2779)
(2512)
(2402)
(2385)
(2352)
(2340)
(2292)
(2241)
学科
(11331)
经济(11320)
管理(7360)
(7140)
方法(6571)
(6258)
企业(6258)
(5951)
数学(5875)
数学方法(5799)
(3731)
土壤(3718)
(3662)
森林(3662)
(3648)
(2615)
中国(2308)
(2256)
地方(2155)
生态(2141)
业经(2028)
(1932)
贸易(1932)
(1847)
理论(1729)
(1694)
关系(1672)
(1648)
环境(1646)
(1643)
机构
大学(48606)
学院(47728)
研究(21170)
科学(17852)
(16145)
管理(14736)
中国(14582)
业大(14366)
(14160)
经济(13822)
(13323)
理学(12864)
研究所(12731)
理学院(12658)
农业(12280)
(12211)
管理学(12135)
管理学院(12087)
林业(10580)
(9308)
(8933)
(8609)
实验(8352)
北京(8332)
中心(8243)
农业大学(8130)
(8029)
实验室(7894)
重点(7507)
(7371)
基金
项目(37390)
科学(26964)
(26857)
国家(26702)
基金(25859)
研究(20092)
科学基金(19903)
自然(16136)
自然科(15708)
自然科学(15702)
自然科学基金(15425)
(14726)
基金项目(13918)
(13512)
资助(11143)
科技(10478)
社会(10411)
计划(10047)
社会科(9733)
社会科学(9728)
重点(9394)
教育(8958)
科研(8146)
专项(7817)
(7645)
(7098)
(6956)
创新(6728)
编号(6327)
(6286)
期刊
学报(18246)
(15338)
经济(15338)
科学(14514)
(13567)
大学(12792)
学学(12586)
林业(10989)
研究(10374)
农业(8706)
中国(8533)
业大(5990)
(5398)
管理(5000)
科技(4446)
(4205)
(3807)
业经(3588)
科技大(3550)
科技大学(3550)
农业大学(3515)
教育(3487)
自然(3437)
(3254)
技术(3073)
资源(3040)
农林(2796)
(2796)
中国农业(2696)
北京(2649)
共检索到68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葆芳  朱灵益  
对内蒙古干旱河套黄灌区,群众杨人工用材林灌溉量与土壤水分试验表明:(1)在1500~7500m3/(hm2·a)供水量范围内,灌溉效果以7500m3/(hm2·a)灌溉量最佳。(2)1500m3/(hm2·a)灌溉量的有效浸润层为20~50cm;4500m3/(hm2·a)的有效水分层为50~70cm;7500m3/(hm2·a)为50~100cm;22500m2/(hm2·a)为0~70cm。(3)7500m3/(hm2·a)灌水量与1500、4500、22500m3/(hm2·a)灌水量相比;在20cm土层内最大吸湿量分别提高2.25、0.44、0.67m3;30cm土层提高3.71、1....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傅建平  兰再平  孙尚伟  刘俊琴  刘志仁  
对北京市永定河故道沙地上地表滴灌栽培的杨树人工林土壤水分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在滴头流量恒定为4L/h的条件下,采用土壤湿度传感器,试验并测定不同灌溉时长和停灌后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变化过程,揭示土壤体积含水量与不同滴灌时长和停灌后不同时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1)在连续滴灌6 h过程中,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变化过程大都呈现由快速上升到缓慢上升到趋于平稳的变化规律。2)连续滴灌1.5、2.5和5.5 h,可分别使土壤20cm深处距滴头水平距离20、30和40 cm处的土壤体积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以上;连续滴灌2.5和4.5 h,可分别使土壤40 cm深处,滴头正下方和距滴头水平距离20 cm处的土壤体积含...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忠升  邵明安  
为了解覆被变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采用中子水分仪同步定位观测多年撂荒地转变为人工柠条锦鸡儿林地前后2种覆被类型的土壤剖面水分动态变化,并对测定资料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荒地造林后,除丰水年林地剖面土壤含水量和储水量增加,表现为对土壤水分的正效应外,其他年份均表现为对土壤水分的负效应。随林龄增加,柠条锦鸡儿林对土壤水分影响程度逐渐增强,林地土壤含水量和储水量下降幅度加大。由于林地土壤水分主要依靠穿过林冠的天然降水来补充,为了实现森林植被和土壤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防止深层土壤干层形成,造林后第5年就需采取适当措施控制柠条锦鸡儿生长,以减少土壤水分消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志宏  周国逸  Jim Morris  张宁南  
对雷州半岛纪家林场桉树人工林小集水区 1 999- 2 0 0 0年度干季土壤水分及林内小气候的定位观测结果进行典型相关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 :(1 )地下 0~ 4m深土壤层间 (即SM5 0 ,SM1 5 0 ,SM2 5 0 ,SM35 0 )表示含水量差异极显著 ,下层土壤含水量高于上一层 ;(2 )最高温度 (Tmax)和最低温度 (Tmin)对土壤含水量 (SWC)变化的权重系数分别为 1 2 6 0和 0 84 0 ;影响较深层次 (即SM1 5 0 ,SM2 5 0 ,SM35 0 )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因素是水汽压差 (VPD)、Tmin、辐射 (Rs)、Tmax,其中SM3...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伟  钟奇  罗玲  
【目的】为明确保水剂对芒果种植的节水效果,指导芒果节水高效栽培。【方法】本实验通过大田试验,以常规灌溉为对照(CK),比较研究常规灌溉量40%、60%、80%、100%配施保水剂处理(40P、60P、80P、100P)对芒果果园土壤含水量、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处理40P可显著降低土壤含水量、果实品质及产量,提高芒果单果重(P<0.05);常规灌溉量60%~100%配施保水剂处理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对照,而果实单果重及产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处理80P、100P可明显提高果实内在品质,而处理60P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对照外,其余果实内在品质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芒果可溶性糖含量与β-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徐勇峰  郭俨辉  季淮  吴翼  韩建刚  李萍萍  
在洪泽湖调蓄灌溉与南水北调常态化调水影响下,湖区水位显著波动对湿地土壤水分及植被生长产生深刻影响。以江苏洪泽湖湿地典型杨树林为对象,借助涡度相关及土壤水分监测系统,研究湿地土壤-杨树系统水分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解析气象因子的影响,为洪泽湖湿地杨树林的水分管理和科学经营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湿地杨树林土壤水分的年内变化可以大致分为稳定期(10-2月,31.36%36.07%),消耗期(3-4月,36.64%37.46%),积累期(5-7月,39.22%53.92%)和消退期(8-9月,40.38%3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程积民  万惠娥  王静  雍绍萍  
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采用工程整地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进行柠条灌木林建设与土壤水分消耗及调控恢复研究。结果表明 :在半干旱区柠条生长前 6年为幼龄期 ,6~ 14年为中龄期 ,14年后进入老龄期。幼龄期 0~ 80 0cm土壤中未形成干层 ,中龄期土壤干层厚度为 2 4 0~ 2 6 0cm ,老龄期干层为 70 0cm。水平阶整地丰水年土壤水分盈余 4 4 82mm ,对照亏缺 5 1 5~ 79 6mm ;平水年亏缺 5 3 91mm ,对照亏缺 10 3 6 4mm ;干旱年亏缺 10 2 87mm ,对照亏缺 15 3 32mm。不同降水年份土壤水分的补偿深度为 80~ 180c...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胡红玲  张健  胡庭兴  陈洪  吴秀华  泮永祥  曾凡明  
试验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分析、比较了巨桉、竹柳和桤木3个速生用材树种幼树在3种水分条件下(土壤含水量分别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85%~80%、55%~50%、35%~30%)的耗水特性。结果表明:①相同天气和水分条件下,蒸腾速率、各时段耗水量、日耗水量和总耗水量绝大多数均表现为巨桉>竹柳>桤木;②相同处理下,巨桉与竹柳的日耗水速率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都明显高于桤木;③巨桉明显较大的整株叶面积及其在水分亏缺时采取的不同避旱策略是其耗水量高于其它2个树种的重要原因;④树木的耗水能力是与其同化能力、生长速率密切相关的,随土壤含水量下降,各树种的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株高和地径生长量下降,蒸腾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钦  刘伟平  
对福建省人工用材林的投资风险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1993—2002年,福建省人工用材林自然灾害风险所造成的平均风险损失较低,这与木材税费下降和人工林优惠政策出台有关;然而,对私人而言,其森林一旦发生火灾或病虫害,将造成投资损失,因此,政府必须建立分散风险的制度。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黄家荣  
以抛物线型密度效应模型为前提 ,针对人工用材林生长系统的特点 ,用最优控制方法建模 ,以动态规划方法求解 ,导出最优密度控制模型。模型具有幂次数可变、适应性较强、疏伐间隔期可变和实际应用较方便等特点。模型在贵州马尾松人工用材林中的应用结果表明 ,模型计算结果符合人工用材林生长规律 ,并与实地试验吻合。表 2参 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傅建平  兰再平  孙尚伟  刘俊琴  张勇  
采用田间土壤剖面观测法,对北京永定河故道沙地上地表滴灌栽培的杨树人工林的土壤水分运移规律进行研究,在滴头流量恒定为4L·h-1的条件下,试验和测定不同滴灌时长和停灌后土壤湿润锋的运移距离和土壤湿润体的形态。结果表明:土壤湿润锋随着滴灌时长的增加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运移距离逐渐增大,每增加1h滴灌时长,土壤湿润锋的垂直运移距离的增幅逐渐减小,水平运移距离的增幅则大小不一;在各时长滴灌停灌后,土壤湿润锋将继续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运移1~3h,在垂直方向上的继续运移距离为2~10cm,除在土壤最深处的水平继续运移距离明显较大外,在各土壤深处水平方向上的继续运移距离为1~10cm;在持续滴灌1~6h...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姚鹏亮  董新光  郭开政  马英杰  岳文俊  
【目的】探明干旱区滴灌条件下枣树根区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以根系分布和土壤水分动态资料为基础,用考虑二维根系吸水的HYDRUS模型对滴灌条件下枣树根区土壤水分动态进行模拟,用含水率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对均方误差(RMAE)检验模拟效果。【结果】(1)各层土壤水分90d内的动态模拟结果显示,RMSE小于0.024cm3/cm3,RMAE小于14.2%;(2)典型灌溉周期剖面含水率分布的模拟结果显示,RMSE小于0.016cm3/cm3,RMAE小于5.6%。【结论】模拟结果表明,试验灌溉定额(450m3/hm2)合理,灌溉周期需调整,说明该模型可以准确反映干旱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贺康宁  张光灿  田阳  史常青  宋吉红  
20 0 0年在山西方山 ,采用LI-62 0 0光合测定系统和LI-1 60 0稳态气孔仪 ,对不同集水措施试验地的刺槐、侧柏和苹果的生理指标进行了实地观测 ,并辅以相同树种实地盆栽苗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林木生理指标观测 ,研究了林木净光合速率、羧化效率、水分利用效率与土壤含水量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 :维持刺槐、侧柏和苹果净光合作用的最佳土壤含水量分别为 1 7 1 3 %、1 5 9%和 1 6 1 1 % ,三树种维持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最佳土壤含水量依次为 1 3 2 3 %、1 0 66%和 1 2 3 8% ;羧化效率最高时的土壤含水量临界值依次为 1 5 7%、1 5 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红霞  康绍忠  何华  
 通过室内土柱试验,对3种灌水处理条件下不同地下水埋深土壤中的水分分布和潜水蒸发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灌溉制度和地下水埋深对潜水蒸发影响较大。在同一水位下,总灌水量相同,灌水频率不同时,随灌水频率增加,潜水蒸发量显著减少;在同一水位下,低灌水频率土壤随次灌水量增加潜水蒸发减少,且水位越深,潜水蒸发量减少越大,水位越浅,潜水蒸发量减少越小。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华  项贤春  
在对规模经济理论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指出对中国人工用材林规模化经营的正确理解应该是依据分工专业化理论、价值系统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将人工用材林培育业、林产工业以及林产品贸易部门进行整合,实现产业间的协同效,即实现林工贸一体化经营。对人工用材林林工贸一体化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人工用材林林工贸一体化经营在实践中宜采用的组织形式,并且指出中国人工用材林林工贸一体化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