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66)
2023(14515)
2022(12064)
2021(11514)
2020(9718)
2019(22266)
2018(22036)
2017(42018)
2016(22710)
2015(25331)
2014(25123)
2013(24891)
2012(22711)
2011(20242)
2010(20464)
2009(19114)
2008(19229)
2007(16847)
2006(14675)
2005(13330)
作者
(64754)
(54014)
(53850)
(51196)
(34551)
(26058)
(24406)
(21132)
(20298)
(19493)
(18477)
(18463)
(17448)
(17304)
(16731)
(16437)
(15928)
(15878)
(15642)
(15525)
(13411)
(13245)
(13203)
(12391)
(12175)
(12081)
(12036)
(11921)
(10948)
(10837)
学科
(101662)
经济(101560)
(86483)
(77558)
企业(77558)
管理(75107)
方法(48550)
数学(39059)
数学方法(38399)
(29972)
业经(29771)
(28399)
中国(25408)
农业(21346)
(20937)
财务(20891)
财务管理(20863)
企业财务(19695)
技术(19193)
理论(18888)
(18580)
(18237)
贸易(18223)
(17752)
(17202)
地方(16890)
(16256)
(16142)
(16115)
环境(14321)
机构
学院(327037)
大学(321347)
(137335)
经济(134778)
管理(129462)
理学(111418)
理学院(110217)
管理学(108216)
研究(107736)
管理学院(107591)
中国(85702)
(68775)
科学(66299)
(62152)
(54910)
(54144)
财经(49930)
研究所(49241)
中心(49152)
(48304)
业大(47235)
(45460)
北京(43675)
农业(43203)
经济学(41596)
(40693)
师范(40290)
(39080)
(38719)
经济学院(37494)
基金
项目(216812)
科学(172290)
基金(159130)
研究(156934)
(139230)
国家(138069)
科学基金(119734)
社会(101093)
社会科(96004)
社会科学(95980)
(84755)
基金项目(83630)
自然(78278)
自然科(76563)
自然科学(76543)
自然科学基金(75232)
教育(71331)
(70602)
资助(66813)
编号(61535)
重点(48625)
成果(47991)
(47720)
(47126)
(47126)
创新(43399)
(42976)
课题(42709)
国家社会(42465)
科研(41408)
期刊
(152068)
经济(152068)
研究(92805)
中国(61881)
管理(51249)
(50681)
(50267)
科学(47430)
学报(46928)
大学(36182)
农业(35202)
学学(34288)
技术(31486)
教育(29855)
(27452)
金融(27452)
业经(25895)
财经(24670)
经济研究(24577)
(22493)
(21452)
问题(19788)
技术经济(18923)
统计(17832)
(16551)
(16511)
世界(16125)
资源(15887)
现代(15245)
(14727)
共检索到482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何昭丽  王瑞方  
干旱区旅游业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针对中国干旱区水资源禀赋及旅游产业的特点,提出干旱区旅游业用水供需适配性评价模型。按照旅游业产值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旅游业从业人员占地区就业人员比例、地区水资源禀赋约束等指标,构建综合测算干旱区旅游业用水供给量测算模型;从旅游"食、住、行、游、娱、购"全要素视角,建立由餐饮水足迹、住宿水足迹、能源水足迹、游览水足迹、购物水足迹等账户组成的旅游业用水需求量测算模型;针对"供给"与"需求"水量的数量关系,利用组合分析方法,构建旅游业用水供需适配性程度指数评价模型,并设定评价阈值,测算干旱区旅游业用水供给与需求适配性程度的评价等级。实证分析了新疆2025年旅游业用水供需适配性程度,得出结论:为使旅游业用水维持在"供需基本平衡"或"供需平衡"的状态,新疆旅游业规模最高发展速度应在15%以内,同时新疆政府必须保持社会用水量年均节水率在0.95%及以上;而如某年发生突发性事件,则其之后年份的旅游业规模发展速度可放宽至2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何昭丽  王瑞方  
干旱区旅游业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针对中国干旱区水资源禀赋及旅游产业的特点,提出干旱区旅游业用水供需适配性评价模型。按照旅游业产值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旅游业从业人员占地区就业人员比例、地区水资源禀赋约束等指标,构建综合测算干旱区旅游业用水供给量测算模型;从旅游"食、住、行、游、娱、购"全要素视角,建立由餐饮水足迹、住宿水足迹、能源水足迹、游览水足迹、购物水足迹等账户组成的旅游业用水需求量测算模型;针对"供给"与"需求"水量的数量关系,利用组合分析方法,构建旅游业用水供需适配性程度指数评价模型,并设定评价阈值,测算干旱区旅游业用水供给与需求适配性程度的评价等级。实证分析了新疆2025年旅游业用水供需适配性程度,得出结论:为使旅游业用水维持在"供需基本平衡"或"供需平衡"的状态,新疆旅游业规模最高发展速度应在15%以内,同时新疆政府必须保持社会用水量年均节水率在0.95%及以上;而如某年发生突发性事件,则其之后年份的旅游业规模发展速度可放宽至2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武虹剑  谢彦君  李仲广  王娟  
尝试用旅游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主题公园、学术论文、科技成果等指标对我国旅游业技术应用水平进行了初步评价。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的旅游业技术应用水平进行了评价。得出结论:我国旅游业应用技术水平总体上还是较低的,区域间差距较大。通过分析这些差距存在的原因,从观念、技术化瓶颈、旅游业务创新和"官产研"等方面提出发展思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童玉芬  
本文在简单回顾与述评有关定量研究人口在生态环境中作用程度所采用的方法的基础上 ,认为无论是通常采用的统计学模型或是其他固定函数模型等 ,都有较大的弊端。而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来研究这类问题 ,具有较好的优势与可行性。为此 ,本文以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为例 ,建立了该流域人口变动与生态环境退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对模型进行有效性检验的基础上 ,演示了该流域近 2 0年来源流段、上中游段和下游段各种不同人口变动条件下下游出现的各种生态环境后果 ,并与实际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对比 ,从而得出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庞亮  
本文结合湖北省实情,首先,在多目标优化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多目标加权评价模型对湖北省10个市州的旅游业竞争力进行评价;最后,具体分析了这10个市州旅游业竞争力不同的原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蕊  
本文采用2000-2013年京津两地旅游往来数据,在引力模型的框架下分析两地间经济距离影响及边界效应问题。结果显示,市场规模和距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区域间服务贸易;边界效应确实存在,一些无形的贸易壁垒和不便利影响了两地间的旅游往来。最后,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在服务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蕊  
本文采用2000-2013年京津两地旅游往来数据,在引力模型的框架下分析两地间经济距离影响及边界效应问题。结果显示,市场规模和距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区域间服务贸易;边界效应确实存在,一些无形的贸易壁垒和不便利影响了两地间的旅游往来。最后,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在服务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作志  王尔大  
由于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在国际统一框架模式下的旅游卫星账户(TSA)编制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方法的普及应用。本文提出一种简化的TSA编制方法,并给出数学模型,它采用3种途径获得建模数据:①旅游消费数据采用问卷抽样调查;②对确定性旅游供给信息采纳政府部门公布的统计年鉴和经济普查年鉴等作加权折算;③对不确定信息采用专家访谈和所属部门调研。该方法更具有普遍应用意义,构建的数学模型便于TSA信息的计算机处理。通过对大连2005年TSA的核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并得到旅游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石军伟  皮君  蒋军成  
近年来,旅游目的地的竞争日趋国际化,世界各地都在大力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因此急需对旅游目的地开展科学有效的评价。通过借鉴标杆对比分析模型,基于国际旅游目的地形象体系,对中国·长阳卓尔国际旅游度假区进行了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实证评价,以香港为参照,依据评价结果,从形象理念优化和旅游形象要素完善等方面提出了塑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对策建议,提升中国旅游目的地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良健,何洪林,彭补拙,包浩生  
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是我国目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两大核心内容之一。我国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稳定性差。土地沙漠化、盐碱化、草场退化等现象十分严重,本文以新疆吐鲁番市为例.分析了该市土地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了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动态模型,充当地制订中长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秦耀辰  李旭  荣培君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其碳排放的问题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相关研究方法仍不成熟。本文以开封市为例,基于改进的EIO-LCA模型构建了旅游业碳排放矩阵,分析了城市旅游业及相关部门的碳排放状况。结果显示:城市旅游业直接碳排放占碳排放总量比例较小,其碳排放强度低于GDP碳排放强度,不同城市旅游者类型的人均碳排放量差异较大;旅游业各部门的碳排放量及直接碳排放比存在较大的差异,各部门对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的碳排放影响不同。旅游业虽不是"无烟产业",但可称为"低碳产业",发展旅游业对城市的节能减排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君正  吴贵生  
创新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是当前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战略方向。我国旅游业正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早期,对创新模式展开研究有助于发现旅游企业创新的重点和实现途径。因此,以具有代表性的云南旅游业为例,对现阶段国内旅行社的创新模式选择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永德  戴克清  王磊  
本文通过构建旅游业轴-面评价模型,对区域旅游业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同时以安徽省皖西地区旅游业发展评价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结合区域特征对皖西地区旅游资源品质、旅游业包括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产业的结构及发育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其旅游业发展水平定位。文章通过分析得出皖西地区旅游业在全省所处位置及旅游业发展现状,提出虽然旅游产业发育程度不高,但因其旅游资源丰富、区位条件提升较快,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应作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进行培育,并给出加快发展皖西地区旅游业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金春雨  程浩  宋广蕊  
文章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前后的我国各省级区域旅游业效率进行了测算与评价,结果表明:三阶段DEA模型能够甄别出传统DEA模型对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高估或低估的偏误;调整后的效率测算结果显示,各省级区域旅游业纯技术效率差异较小,规模效率差异度较大;规模效率低是制约中西部区域旅游业效率水平提高的瓶颈,各区域平均的纯技术效率比规模效率更接近效率前沿面;东部地区的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接近或处于我国旅游业技术效率的前沿面;按照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将各地区旅游业划分为四种类型,按各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璐璐  虞虎  周彬  
基于改进TOPSIS法和熵权赋值法,分析了中国25个旅游城市的协调水平、空间格局和差异机制。结果表明:125个案例城市可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占总数的4%、8%、32%、40%、16%,协调水平得分的层次结构具有首位度较高,呈两头少、中间多的"橄榄球状";2空间分布上,长三角和珠三角呈现中心城市高、外围城市低的分布特征,中西部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高、其他城市低的特征,东北地区城市之间表现较为一致;3区位条件、城市类型、城市旅游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是四个主要因素,影响城市旅游的客源市场规模、旅游经济收入、城市产业结构、旅游投资收益,使得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协调水平出现较大差距。鉴于此,不同区域应根据城市性质、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选择合理的城市旅游发展模式,为城市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深化旅游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