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73)
- 2023(13396)
- 2022(11418)
- 2021(10376)
- 2020(8915)
- 2019(20387)
- 2018(19681)
- 2017(37690)
- 2016(21196)
- 2015(23555)
- 2014(23468)
- 2013(23282)
- 2012(21763)
- 2011(19797)
- 2010(19723)
- 2009(18231)
- 2008(18243)
- 2007(16433)
- 2006(14283)
- 2005(12440)
- 学科
- 济(89068)
- 经济(88981)
- 管理(56551)
- 业(53633)
- 企(42138)
- 企业(42138)
- 方法(40194)
- 数学(34814)
- 数学方法(34475)
- 农(25112)
- 地方(22955)
- 财(20833)
- 学(20470)
- 中国(20323)
- 业经(18909)
- 农业(17412)
- 贸(16212)
- 贸易(16210)
- 易(15617)
- 制(14438)
- 环境(14133)
- 理论(13018)
- 和(12869)
- 务(12616)
- 财务(12595)
- 财务管理(12562)
- 技术(12510)
- 地方经济(12002)
- 企业财务(11791)
- 划(11713)
- 机构
- 学院(307267)
- 大学(307061)
- 济(117893)
- 经济(115293)
- 管理(113732)
- 研究(106402)
- 理学(99082)
- 理学院(97740)
- 管理学(95857)
- 管理学院(95280)
- 中国(77162)
- 科学(72552)
- 京(65504)
- 农(63867)
- 所(56261)
- 业大(53220)
- 财(52299)
- 研究所(52082)
- 农业(51039)
- 中心(49168)
- 江(46782)
- 范(43268)
- 师范(42700)
- 财经(42257)
- 北京(40378)
- 经(38209)
- 院(38132)
- 州(37757)
- 经济学(35736)
- 省(34812)
- 基金
- 项目(214058)
- 科学(166522)
- 基金(153949)
- 研究(147520)
- 家(138151)
- 国家(136987)
- 科学基金(115019)
- 社会(92827)
- 社会科(87836)
- 社会科学(87804)
- 省(86266)
- 基金项目(83509)
- 自然(77468)
- 自然科(75595)
- 自然科学(75562)
- 自然科学基金(74239)
- 划(73310)
- 教育(67393)
- 资助(61992)
- 编号(58217)
- 重点(49205)
- 发(47590)
- 成果(45965)
- 部(45770)
- 创(44311)
- 计划(42644)
- 科研(41986)
- 创新(41501)
- 课题(41232)
- 大学(38471)
- 期刊
- 济(126829)
- 经济(126829)
- 研究(80414)
- 学报(59213)
- 农(56807)
- 中国(56188)
- 科学(51990)
- 大学(42290)
- 财(40398)
- 学学(40255)
- 农业(38595)
- 管理(36188)
- 教育(28224)
- 技术(23486)
- 融(23001)
- 金融(23001)
- 业经(21927)
- 业(20995)
- 财经(19898)
- 经济研究(19896)
- 版(17534)
- 问题(17534)
- 资源(17101)
- 经(17066)
- 业大(15547)
- 科技(15375)
- 技术经济(14404)
- 商业(14197)
- 图书(13717)
- 贸(13454)
共检索到437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建国 杨婷
基于水制度分析与发展(WIAD)研究框架,从"需水方"角度,对黑河流域中游的张掖市的水部门现状、绩效评价及其主观评价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实证分析,为干旱区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可行的理论与实践依据。研究发现:(1)微观水平(农村村社和城镇街道居委会)的分水、调水以及水交易的顺畅度较低;(2)水部门的物质绩效最高,金融绩效最低;(3)只考虑单个因素时,户口、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因素对水部门绩效影响显著;综合考虑三个因素时,只有职业(工人和水务管理干部)因素对水部门绩效影响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建国 杨婷
基于水制度分析与发展(WIAD)研究框架,从"需水方"角度,对黑河流域中游的张掖市的水部门现状、绩效评价及其主观评价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实证分析,为干旱区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可行的理论与实践依据。研究发现:(1)微观水平(农村村社和城镇街道居委会)的分水、调水以及水交易的顺畅度较低;(2)水部门的物质绩效最高,金融绩效最低;(3)只考虑单个因素时,户口、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因素对水部门绩效影响显著;综合考虑三个因素时,只有职业(工人和水务管理干部)因素对水部门绩效影响显著。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彭茹燕 刘连友 张宏
通过对新疆和田河中游地区1959年及2000年景观格局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基本维持了原宏观景观格局。但在小尺度上,人类通过调控水资源在空间分布的格局,影响了水在景观格局发展中的生态作用,进而影响了区域景观格局。人工渠、水库、居民地、农耕区等人为景观的出现及增多越来越影响着区域内的景观格局。这说明人类活动虽不是区域内景观格局发展的主导因素,但它对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景观格局的影响力度与影响范围却越来越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雪雁 马艳艳 陈欢欢 高志玉 薛冰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农户往往面临着多重风险的冲击,准确测量农村多维贫困程度、探明多维贫困的形成原因,对制定有效的缓贫政策至关重要。以石羊河流域96个乡镇为研究单元,采用UNDP-MPI、泰勒指数、空间自相关及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石羊河流域农村多维贫困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2001—2016年石羊河流域多维贫困指数呈下降趋势,降幅达51.83%,且多维贫困指数的区域差异呈扩大趋势;经济维度和生活水平维度对多维贫困的贡献度均趋于下降,其中,经济贡献度降至0,而健康维度和教育维度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景喆 李新文 陈强强
本文以中国西北内陆河流域的区情为基础,提出了干旱地区实施虚拟水战略效益评价的框架,选择了具体的评价方法,并以甘肃黑河流域的张掖市为例,对西北内陆河流域实施虚拟水战略的效益进行了模拟评价。结果表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实施虚拟水战略效益显著,不仅能够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而且对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小娥 白永平 纪学朋 乔富伟 张宁
[目的]从宏观层面量化分析石羊河流域19872016年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时空演变趋势、规模和形态结构,探究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对农村居民点分布变化的影响,以期为农村居民点整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该文以1987年、2001年、2016年3期遥感影像目视解译提取的研究区农村居民点时空分布信息为数据源,并借助GIS空间统计分析技术、景观指数等研究方法。[结果]19872016年农村居民点整体空间分布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呈低海拔、小坡度、近水系分布的空间特征,但局部集中趋势进一步加强,其中河流和城市周边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谢作轮 赵锐锋 张丽华 祝稳 李洁 梁丹
尺度的选择一直是地理学及景观生态学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在遥感和GIS的支持下,以黑河中游湿地为例,利用移动窗口技术和空间形态学准则构建湿地类型变化追踪模型;利用面积频率统计法、卡方分布归一化尺度方差、分维数距平和多样性指数探讨干旱内陆河流湿地类型变化追踪模型的适宜和最佳窗口尺度。结果表明:1)类型变化追踪模型能实现基于像元的湿地景观空间格局分析,弥补传统湿地景观破碎化研究主要基于景观和斑块类型水平尺度,难以深入解析湿地空间演变过程的不足;2)黑河中游湿地类型变化追踪模型的适宜窗口尺度为150 m×150 m~450 m×450 m,最佳窗口尺度为250 m×250 m。该结果是进一步研究黑河中游...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胜武 石培基 王祖静
在建立内陆河流域城镇化与水资源环境系统耦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石羊河流域为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定量分析流域城镇化与水资源环境系统交互耦合的主要因素,并揭示了耦合度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流域城镇化与水资源环境系统内部要素间的交互耦合是复杂的。其中,城镇人口增长较快、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是胁迫水资源环境的主要因素,而总用水规模偏大、水资源管理落后以及水资源匮乏的本底条件是制约流域城镇化的主要原因。②流域城镇化与水资源环境系统耦合度的时序变动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波动性,其变化曲线呈现出两个连续U型。第一个U型表明2001—2007年期间水资源环境对城镇化的约束力总体上是先变小、后变大的趋势。第二个U型在验证2007年《甘肃省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出台后流域生态恶化趋势有所缓和的同时,警示继续加强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以实现耦合协调的必要性。③各县(区)耦合度表现出复杂多样的空间差异,这与各县(区)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镇化进程以及区域自然条件有关。
关键词:
城镇化 水资源环境 耦合 石羊河流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莉 石培基 魏伟 张胜武 刘海猛
通过建立石羊河流域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WPI模型计算2001-2010年流域内5县(区)的水贫困水平,并以资源、设施、能力、使用、环境系统贡献率为基础,运用LSE判定5县(区)的水贫困空间驱动类型。结果表明:时间序列上,石羊河流域水贫困程度以不规则的"h"型减弱,按降幅快慢,可划分为波动下降(2001-2005年)和快速下降(2006-2010年)两个阶段;5系统的贫困指数亦以不同形式趋于减小,内部稳定性差异明显。空间格局上,各县(区)水贫困程度以不同形态减弱,空间驱动类型以四因素协同型为主,并细分为4个子类:资源-能力-使用-环境驱动型(民勤县、古浪县)、资源-设施-使用-环境驱动型(永...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冯异星 罗格平 尹昌应 周德成 鲁蕾 许文强 戴丽
以天山北坡玛纳斯河流域为例,在遥感与GIS支持下揭示了流域1989—2002年间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状况,并进一步对流域生态安全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分析了土地利用程度变化与生态安全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程度稳定上升,土地利用总体处于发展时期;②1989—2002年,流域生态安全状况整体有所好转,但局部生态环境出现恶化趋势;③流域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在18~100间的区域生态安全等级有所提高,由1989年主体属于中警状态提高到2002年的预警状态;④不同土地利用程度下流域在较安全和预警状态面积之和有以下顺序:Ⅴ>Ⅳ>Ⅰ>Ⅵ>Ⅲ>Ⅱ,表明Ⅴ级土地利用程度区即林草地是流域生态恢复和重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玥 刘新平 原伟鹏
[目的]探析开都河流域在未利用地开发过程中生态风险指数的变化特征,为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生态保护修复协调发展提供建议。[方法]文章采用PSR模型构建基于14个指标框架的流域未利用地开发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测度综合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时空视角的特征变化与格局划分评价;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前瞻性模糊预测该区域未来4年的生态风险变化态势。[结果]2009—2016年开都河流域未利用地开发生态风险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生态风险程度由较低下降至低生态风险水平,随后上升至一般程度。这是因为土地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但在政府相应生态保护政策的出台落实下又逐步缓解,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好转明显,抵御风险能力得以提升。预测结果显示2017—2020年开都河流域生态风险将由一般生态风险程度上升至较高程度,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来消减生态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结论]开都河流域作为沙漠中典型的绿洲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通过未利用地的差别化开发、鼓励零星分散的开发模式以及细分不同地类开发的生态补偿设置等方式路径,以期缓解降低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未利用地开发带来的生态风险。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学斌 石培基 罗君 刘海龙 魏伟
合理评估流域生态风险,对于优化流域景观格局、建立流域生态风险预警机制、降低流域生态环境风险、维护流域生态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干旱内陆河典型流域为研究对象,以三期遥感数据为基础,构建生态风险指数,结合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流域生态风险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7—2010年,流域景观发生较大了变化,草地面积减少12.73×104hm2,未利用地面积增加15.59×104hm2;将生态风险划分为5个等级,其中低生态风险区向流域上游不断迁移,面积减少31.89×104hm2,较低生态风险区向上游和中游不断延伸,面积增加29.30×104hm2,高生态风险区向下游不断扩展,...
关键词:
生态学 景观生态风险 石羊河流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建国 徐中民 钟方雷
基于生态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从整体性视角出发,对将环境与发展问题结合在一起的ImPACTS等式进行解耦和拓展,即在人地系统中对人文因素进一步解耦。对代表社会资源的S赋予具体的涵义,进而引入"制度"因素,将制度分析与环境资源管理结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对流域水制度的研究框架进行述评,接着对制度分析与发展(IAD)研究框架进行修正得到水制度分析与发展(WIAD)研究框架。最后,将这一框架应用于典型区黑河流域中游张掖市的甘州区、临泽县和高台县,对水制度和水部门进行绩效评估。通过分析,试图提供进行内陆河流域水制度研究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
流域 人文因素 制度分析与发展 框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孟丽红 陈亚宁 李卫红
本文在系统总结流域尺度上生态经济研究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为纽带的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经济研究框架,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生态系统的过程模拟研究、经济系统过程的模拟研究、水-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耦合模型的构建等。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研究;6)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指出了在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经济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流域水资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
内陆河流域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生态经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肖兴媛 胡敏悦 李秀彬 谈明洪 赵相伟 郑璐倩
黑河中游是我国西北干旱区重要的粮食基地,研究其农业结构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对农户种植决策及推动当地农业发展具有一定参考意义。论文以位于黑河中游地区的张掖市为例,基于统计年鉴和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从地块尺度分析了研究区2001—2014年期间农业结构变化,并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从地块与农户两个层面,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及投入-产出法定量分析农业结构变化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作物种植类型趋于多样化。2001年,研究区主要种植作物为小麦、玉米、大麦及"小麦和玉米套作",其种植地块数占所调查总地块数的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