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98)
- 2023(11753)
- 2022(10444)
- 2021(9878)
- 2020(8227)
- 2019(18897)
- 2018(19023)
- 2017(36298)
- 2016(19991)
- 2015(22443)
- 2014(21954)
- 2013(21447)
- 2012(19454)
- 2011(17520)
- 2010(17410)
- 2009(16068)
- 2008(15263)
- 2007(13010)
- 2006(11293)
- 2005(9503)
- 学科
- 济(72825)
- 经济(72736)
- 管理(54818)
- 业(51229)
- 企(43054)
- 企业(43054)
- 方法(34846)
- 数学(29698)
- 数学方法(29292)
- 农(20248)
- 中国(18468)
- 学(18141)
- 财(17644)
- 业经(17016)
- 地方(14687)
- 理论(13963)
- 农业(13533)
- 贸(13503)
- 贸易(13496)
- 易(13063)
- 和(12789)
- 制(12156)
- 环境(12034)
- 技术(11646)
- 务(11536)
- 财务(11470)
- 财务管理(11451)
- 教育(10876)
- 企业财务(10786)
- 划(10519)
- 机构
- 大学(277494)
- 学院(277045)
- 管理(109563)
- 济(100747)
- 经济(98379)
- 理学(95864)
- 理学院(94759)
- 管理学(92882)
- 管理学院(92415)
- 研究(91333)
- 中国(64755)
- 科学(61074)
- 京(58924)
- 农(47833)
- 所(46614)
- 财(45038)
- 业大(44760)
- 研究所(43160)
- 中心(40375)
- 江(38926)
- 范(38304)
- 师范(37945)
- 农业(37881)
- 财经(37041)
- 北京(36756)
- 经(33638)
- 院(32982)
- 州(32268)
- 师范大学(30686)
- 技术(30601)
- 基金
- 项目(197354)
- 科学(154084)
- 研究(142940)
- 基金(141769)
- 家(124711)
- 国家(123672)
- 科学基金(105167)
- 社会(87071)
- 社会科(82263)
- 社会科学(82240)
- 省(78190)
- 基金项目(76045)
- 自然(70401)
- 自然科(68730)
- 自然科学(68709)
- 自然科学基金(67431)
- 划(66497)
- 教育(65801)
- 编号(59503)
- 资助(57831)
- 成果(47926)
- 重点(44304)
- 部(42451)
- 发(41858)
- 创(41263)
- 课题(40668)
- 创新(38393)
- 科研(38045)
- 计划(36753)
- 项目编号(36671)
共检索到385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焘 郑国生 邹琦
在小麦生育后期测定了干旱与正常供水条件下旗叶光合速率及其相应指标的日变化。结果表明,两处理条件下小麦午休开始的时间相同,午休的发生皆以气孔限制为肇端,非气孔限制随后才参与进来,但由于干旱胁迫使小麦光合机构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皆降低,细胞间隙CO2浓度升高),而使干旱条件下的小麦午休在降低的光合水平上进行。干旱胁迫使午休程度加重,通过气孔限制与非气孔限制在午休光合下降中所占比例的计算,表明这主要由气孔限制加剧引起。
关键词:
小麦,干旱,正常供水,光合午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彩红 柴强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3个供水水平下小麦根系分泌物间甲酚对小麦、蚕豆产量和物质分配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5%和60%的供水水平下,间甲酚对小麦产量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但在45%供水水平下对小麦经济产量和收获指数表现为提高作用,供水与间甲酚对小麦产量产生的互作效应显著;浓度为300×10-6mol/kg土的间甲酚,在75%的供水水平下可提高蚕豆的产量,供水水平降低时蚕豆产量显著降低。间甲酚对小麦、蚕豆的根冠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作用;间甲酚作用下,小麦干物质在根系中的分配比例随供水水平的降低而降低,无间甲酚时干物质在根系中的分配比例随供水量的减少而增大,蚕豆干物质在根冠中的分配随供水量的变化不受间...
关键词:
供水 间甲酚 产量 物质分配 化感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建昭 王靖 潘学标 杨宁 刘哲
为了解农牧交错带油葵旺盛生长季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和光合"午休"原因,使用光合作用测量系统(LI-6400XT)于内蒙古武川试验站(2013年7月24日—7月28日)测定了晴天条件下油葵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油葵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典型的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午休"现象,且上午的峰值显著高于下午的峰值,观测期间平均高出11%。对油葵光合速率有显著影响的气象因子是光强和温度。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规律相似,也呈现双峰曲线,并且两者的峰值要早于光合速率的峰值。对气孔导度有显著影响的气象因子是光强和饱和水汽压差,对蒸腾速率有显著影响的气象因子是光强、饱和水汽压差和温度。油葵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值出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桂荣 梅旭荣 刘晓英 严昌荣 张欣莹 王雅静 顾峰雪 郭瑞 钟秀丽
鉴定比较供体亲本京411和轮回亲本晋麦47及其34个近等基因系材料之间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同时测定不同生育期的气冠温差(CTD),分析WUE在这些材料之间的变异范围,筛选WUE与轮回亲本显著差异的材料用于QTL定位,同时探索干旱条件下CTD与产量和WUE的关系及其随生育期进程变化的趋势。利用防雨棚和渗漏池开展模拟干旱试验。结果表明,34个近等基因系及其父母本WUE为1.30~1.92 kg/m~3,其中9个品系WUE显著低于轮回亲本晋麦47,表明WUE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而且存在明显的加性效应。CTD与产量和WUE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不同的是,随生育期进程推进,CTD与产量的相...
关键词:
气冠温差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近等基因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辉远 邹琦 程炳嵩
研究了大豆在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的光合日变化及叶片中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的日变化。结果表明,结荚期和鼓粒期大豆的光合作用有午休产生,而在开花期没有发现午休现象。但是在这三个不同生育期中叶片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日变化却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它们的变化与大豆光合午休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用去荚和去叶方法改变大豆植株库源比后,对大豆光合午休产生与否没有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大豆叶片中碳水化合物的累积不是造成光合午休的原因。
关键词:
大豆 光合日变化 光合产物累积 光合午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晨阳 朱云集 夏国军 王立臣 卫丽 时修礼
研究了高温条件下小麦旗叶光合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花后高温处理(超过24 h)使后期旗叶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C)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等参数显著下降,胞间CO2浓度(Ci)明显增大(各参数F值均达到0.001显著水平)。高温持续时间与处理后天数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互作效应,这表明高温所引起光合参数的变化随生育期的推进而呈加剧趋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旗叶光合参数的变化与细胞膜脂过氧化代谢有密切关系,伴随着旗叶Pn,Tr,C,WUE的下降和Ci的增加,叶片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显著增加,质膜相对透性明显增大;高温条件下旗叶Pn,Tr,C和WUE之间均存在极显...
关键词:
冬小麦 高温胁迫 光合参数 生育后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郑国生 邹琦 赵世杰
以田间大豆为材料,研究了干热天气条件下群体大豆的光合午休及其形成原因,并对喷灌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豆群体光合午休要比单叶光合午休为重,诱发群体光合午休的原因是低湿、高温;喷灌可明显地提高空气相对湿度(RH),降低空气温度(Ta),增加群体光合速率(Pc)和累积光合速率,并对产生光合午休的临界湿度和适宜喷灌时间提出了初步见解。
关键词:
大豆,群体,光合午休,喷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佰利 赵琳 高小丽 高金峰 张嵩午 李生秀
选择不同温型的小麦品种,通过测定群体冠层温度、叶片功能持续期以及丙二醛含量等参数,研究了干旱条件下冷型小麦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在籽粒灌浆期间,冷型小麦群体冠层温度持续偏低,其叶片功能期、蒸腾速率等性状明显优于暖型小麦品种,在籽粒灌浆后期表现尤为明显。冷型小麦对干旱的特殊适应性将为旱地小麦品系(种)的选择和高产栽培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冷型小麦 生理特性 冠层温度 干旱地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雄 叶万辉 曹洪麟 杨期和 蔡楚雄 刘世平
为了研究网室遮荫栽培对两个木瓜品种光合作用的影响,我们利用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木瓜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光响应曲线以及叶绿素荧光.结果表明①光合作用日进程中,网室内的气温(Ta)、光强(PFD)及叶内外蒸汽压差(VPD)在中午都显著低于网室外(P≤0.05).网室内栽培的木瓜的光合速率(An)、气孔导度(gs)、细胞间CO2浓度(Ci)都出现“双峰曲线”,即未出现“午休”,而网室内栽培的正好相反.②在网室外自然光照下两种木瓜gsVPD响应VPD升高时,gs下降,呈显著负相关,这也是中午光合速率受到限制的原因之一.而网室栽培gsVPD相关不显著(P≤0.05).③网室内木瓜的叶绿素荧光FvFm午间的下...
关键词:
网室栽培 木瓜 光合作用 光合午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甄文超 王殿武 代丽 冯利平
根据对渗灌条件下冬小麦田间土壤水分、冬小麦生长发育状况及产量的观测 ,研究了渗灌条件下冬小麦田间土壤水分动态及节水机理。试验结果表明 ,渗灌条件下田间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与灌溉、冬小麦生长发育状况及气象条件密切相关 ;渗灌用于冬小麦灌溉可以明显起到节约灌溉用水的作用 ,并有利于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在冬小麦的整个生育期 ,采用渗灌比喷灌田间耗水量减少了44 4mm ,灌溉用水节约了1200m3/hm2 ,而最终产量提高了714kg/hm2 ,渗灌条件下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为21 11kg/(hm2·mm) ,比喷灌条件下高4 49kg/(hm2·mm)。渗灌用于冬小麦灌溉的节水机理主要表现为两个...
关键词:
渗灌 冬小麦 土壤水分动态 节水机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振旺 吴金芝 黄明 李友军 赵凯男 侯园泉 赵志明 杨中帅
为了明确干旱胁迫对不同抗旱性冬小麦灌浆期下午旗叶光合荧光特性和产量的影响,2018—2019年度和2019—2020年度,在防雨棚池栽条件下,以强抗旱性冬小麦品种晋麦47(JM47)和弱抗旱性冬小麦品种偃展4110(YZ4110)为材料,采取测墒补灌的方法,设置重度干旱(W1:播前65%MFC(最大田间持水量)+拔节后45%~55%MFC)、中度干旱(W2:播前75%MFC+拔节后55%~65%MFC)、轻度干旱(W3:播前75%MFC+拔节后65%~75%MFC)、适宜供水(W4:播前75%MFC+拔节后75%~85%MFC)4个处理,测定了灌浆前期、中期和中后期14:00—16:00的旗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蒸腾速率(Tr)、瞬时水分利用效率(IWUE)、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以及成熟期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水分和品种对小麦灌浆期下午的旗叶光合、荧光特性和成熟期的产量均有显著影响。从2 a均值来看,与W4相比,干旱胁迫处理(W1、W2和W3)灌浆期下午的旗叶Pn、Gs和ΦPSⅡ,JM47分别降低2.07%~68.92%,-3.23%~50.00%和-1.89%~30.19%;YZ4110分别降低7.71%~80.19%,11.11%~59.26%和0~73.47%;JM47和YZ4110灌浆中期下午的旗叶Tr分别降低6.30%~32.87%和6.49%~41.74%,灌浆中后期下午旗叶Fv/Fm分别降低1.20%~18.52%和2.50%~30.00%,且上述指标的降幅基本表现为JM47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明 姜沛沛 张振旺 吴金芝 李友军
为了探讨干旱和品种对小麦灌浆期旗叶下午净光合速率(Pn)、光合关键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2019—2021年度在池栽全生育期遮雨条件下设置包括重度(W1)、中度(W2)、轻度(W3)干旱和适墒(W4)的4个水分处理,在灌浆前期、中期的14:00—16:00测定了强抗旱性品种晋麦47(JM47)和弱抗旱性品种偃展4110(YZ4110)的旗叶Pn、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Rubisco活化酶(RCA)、ATP合成酶(ATPas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和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PDK)活性以及成熟期的产量。结果表明,干旱使小麦灌浆期旗叶下午Pn、多数光合酶活性以及产量降低,总体表现为干旱胁迫程度越大,上述指标的降幅也越大,但其影响效应存在品种和年际差异。W1、W2和W3与W4相比,旗叶下午Pn, JM47分别降低33.6%~40.6%,12.0%~30.5%和5.0%~13.5%,YZ4110分别降低44.0%~52.0%,22.5%~38.1%和11.5%~20.5%;旗叶下午Rubisco活性,JM47灌浆前期降低、灌浆中期增加,而YZ4110分别降低13.3%~25.6%,7.1%~14.0%和11.2%~11.6%;旗叶下午RCA活性,灌浆前期多显著降低,灌浆中期JM47在W2和W3下增加,而YZ4110在W1和W2下降低;旗叶下午ATPase活性,JM47在W1下降低、W3下提高,而YZ4110分别降低19.3%~48.7%,7.2%~24.2%和0.1%~8.9%。不同水分处理的旗叶下午PEPC活性因生长季和品种而异,但W1与W4相比,JM47和YZ4110的旗叶下午PPDK活性分别降低12.4%~18.8%和16.7%~18.2%。与YZ4110相比,JM47旗叶下午Pn和光合酶活性在适墒下多无显著差异,但干旱下多表现为升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旗叶下午Pn与灌浆期旗叶下午ATPase活性和灌浆前期旗叶下午PEPC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因而在灌浆期下午保持较高的旗叶ATPase和PEPC活性有利于提高小麦旗叶下午Pn和籽粒产量。
关键词:
小麦 干旱 品种 灌浆期 旗叶 光合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武继承 朱洪勋 杨占平
探讨了不同水肥条件对旱地小麦产量和水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肥条件对小麦株高、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有明显影响;补充灌水和不灌水施肥处理分别比相应对照增产39 2%~142 6%和34 2%~152 3%,同时补充灌水比不灌水各处理增产21 0%~40 2%。不同肥料配比以N1P1处理的肥料利用效率最高,并以适当补灌效果最佳,补充灌水和不灌水每千克N分别增产小麦18 0kg和13 0kg。不同肥料配比处理灌水利用效率分别比对照提高0 17~0 72kg/m3,并以N1P1最高,为1 16kg/m3。
关键词:
旱地 小麦 补充灌水 水肥利用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世娟 周殿玺 李建民 王璞
大田试验研究了限水灌溉 (于拔节、开花期各灌 750 m3 .hm-2 )条件下冬小麦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结果表明 :在 N0~ 375kg.hm-2范围内 ,随氮肥用量加大 ,小麦产量提高 ,每平方百米施 2 2 5kg纯氮的处理达到最高产量 (6 4 6 6 .5kg.hm-2 ) ,在此基础上增施氮肥产量不再增加 ;氮素生理效率随氮肥量的递增而降低 ;限水灌溉下冬小麦对氮素的吸收集中在开花期以前 ,并且增加氮肥量降低了开花—成熟期的氮素吸收量 ;随着施氮量的增加 ,分配于营养器官的氮素比例增加 ,其中以叶片占的比例最大 ,而收获指数则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
关键词:
冬小麦 限水灌溉 氮素 吸收利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建民 兰霞 王璞 周殿玺 张建华
为探索磷肥对土壤水分亏缺的补偿效应,研究了灌水和施磷对冬小麦耗水和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总耗水量与灌水量成正相关关系,而土壤贮水消耗量与灌水量成负相关关系;施磷能提高作物耗水量,促进深层土壤水分的消耗。灌水和施磷均能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两者相比,灌水增加了单位面积穗数和提高了千粒重,而施磷仅增加了穗数。灌水对经济系数无明显影响,但明显降低水分利用效率;施磷对经济系数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无明显影响。上述结果表明,冬小麦增施磷肥对限水灌溉具有一定的补偿作用。
关键词:
冬小麦 限水灌溉 磷肥 耗水 产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