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08)
2023(11298)
2022(9948)
2021(9416)
2020(7769)
2019(18116)
2018(18079)
2017(34952)
2016(19055)
2015(21110)
2014(21228)
2013(20936)
2012(19036)
2011(17171)
2010(16950)
2009(15335)
2008(14949)
2007(12841)
2006(10966)
2005(9588)
作者
(54879)
(45515)
(45097)
(43052)
(28989)
(21933)
(20461)
(17880)
(17242)
(16217)
(15613)
(15311)
(14370)
(14258)
(14023)
(13944)
(13651)
(13455)
(12928)
(12884)
(11288)
(11052)
(10928)
(10310)
(10180)
(10131)
(9993)
(9980)
(9190)
(9003)
学科
(73479)
经济(73389)
管理(54059)
(51860)
(44313)
企业(44313)
方法(36358)
数学(30752)
数学方法(30362)
(18907)
(18607)
(18394)
中国(18186)
业经(16645)
理论(14777)
地方(13940)
(12744)
(12628)
农业(12483)
(12275)
(12250)
贸易(12246)
财务(12208)
财务管理(12188)
技术(12005)
(11871)
企业财务(11640)
环境(11218)
教育(10896)
(10886)
机构
大学(271111)
学院(267325)
管理(108172)
(101828)
经济(99532)
理学(94896)
理学院(93821)
管理学(92133)
管理学院(91652)
研究(87889)
中国(62704)
(57538)
科学(56968)
(46565)
(43911)
(42689)
业大(41552)
研究所(40545)
中心(39044)
财经(38254)
(36860)
北京(36081)
(35952)
师范(35615)
(34905)
农业(33658)
(32123)
(30608)
经济学(30297)
师范大学(29057)
基金
项目(189998)
科学(149058)
基金(138227)
研究(137394)
(120948)
国家(119968)
科学基金(102960)
社会(85279)
社会科(80698)
社会科学(80677)
基金项目(73954)
(73769)
自然(68480)
自然科(66869)
自然科学(66853)
自然科学基金(65645)
教育(62980)
(62564)
资助(56829)
编号(55727)
成果(45249)
重点(42238)
(41639)
(39511)
(39440)
课题(38004)
创新(36686)
科研(36652)
教育部(35628)
大学(35360)
期刊
(106748)
经济(106748)
研究(76848)
中国(45713)
学报(45547)
科学(41258)
管理(38554)
(38041)
(34265)
大学(34047)
学学(32053)
教育(30954)
农业(26868)
技术(21954)
(19520)
金融(19520)
财经(18364)
业经(17223)
经济研究(17027)
(15557)
图书(14784)
问题(13888)
理论(13673)
科技(13630)
(13562)
实践(12732)
(12732)
(12712)
技术经济(12348)
现代(11876)
共检索到3726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艳红  赵惠勋  
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是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的基础理论 ,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可持续利用中必不可少的科学依据 .干扰是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中的重要因素 ,该文综合并分析国内外有关文献 ,讨论干扰与物种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论述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的研究进展 ,探讨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理论框架 .中度干扰假说是物种多样性维持的一个重要理论 .干扰通过对资源的有效性产生作用 ,从而影响到不同生活史物种对资源的竞争或分享 ,因此干扰对群落内物种的共存具有重要作用 .小型干扰是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的重要因素 .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张树梓  
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一直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当前解释群落内物种多样性维持的理论主要有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生态位理论强调确定性过程在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中的决定性作用,而中性理论强调随机过程的重要性。在经历了较长时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并经过一系列的争论后,越来越多的生态学家倾向于认同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共同作用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维持。热带森林是物种最丰富、结构最复杂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在生物多样性维持和调节全球气候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热带森林的物种共存与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是近年来生态学最为关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志华  臧润国  蒋有绪  
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维持机制 ,虽有众多假说 ,但均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研究了诸多生态因子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得出了许多结论、导出了不少争议。本文主要简述了生物因子 (如生产力、生物量、种间关系、土壤微生物 )和非生物因子 (干扰与空间异质性、气候、土壤因子等 )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以及在生物多样性影响机制研究中所用的 3S技术与数学方法。总之 ,我们应坚持综合作用的观念 ,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在不同的对象层次上 ,全面、深入地研究各类生物和非生物因子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 ,才能得出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江源  
通过大量查阅资料,对欧洲开展的有关农田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研究进行综述。目前已经获得的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活动导致的景观结构和生境条件的变化是影响该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因素,由农田施肥导致的土壤氮素含量的增加,对欧洲中部70%以上的植物物种的生存具有不利影响。鉴于农田生态系统的这种作用,应有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建立廊道状和岛状保护性景观结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志远  石玲  吴相菊  张春雨  
温带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形成和维持机制仍处于理论探讨阶段。本文利用单物种-面积关系模型,检验了样地中21种木本植物对局域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树种对邻域多样性格局影响存在差异,在0~50 m空间尺度上白桦、水曲柳、长白落叶松、怀槐、鱼鳞松、红松、青杨、山杨、臭松、紫椴、春榆、色木槭、青楷槭和花楷槭表现为多样性促进种;枫桦和假色槭表现为多样性抑制种;黄檗和蒙古栎在绝大多数空间尺度上表现为中性种;裂叶榆和糠椴在部分空间尺度上抑制了局域群落多样性。2)在0~50 m空间尺度上,多样性促进种比例明显高于中性种和抑制种,并且促进种比例随着空间尺度增加而下降,具有明显的尺度依赖性;在所有研究尺度...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艾训儒  易咏梅  姚兰  王柏泉  熊彪  
研究人为干扰对湖北省梭布垭石林针阔混交林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人为干扰对乔木层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优势种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但使群落平均胸径(或地径)和平均树高降低,群落种类组成发生变化。重度干扰和中度干扰降低了群落乔木层阔叶树种和灌木层优势种的作用和地位,重要值降低,但增加了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不同干扰类型的群落,在垂直高度1.0m以下,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较大,1.1~3.0m高度达最大,以后随高度升高,多样性指数降低,在9.1m以上的高度层,树种单一,多样性为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建民  谢芳  张思玉  陈东华  吴奇仁  
在闽北邵武对受到不同人为干扰强度的光皮桦群落树木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 ,测定优势树种重要值、树木物种多样性指数及种间相遇机率。结果表明 :光皮桦致危原因主要是人为干扰破坏了光皮桦群落的结构特性及树种组成的比例 ,改变了林内的环境 ,为毛竹的侵入创造了条件。建议对光皮桦群落进行封禁保护和人工造林 ,并且可考虑营造光皮桦、枫香和丝栗栲混交林。表 2参 6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军  陆云峰  杨安娜  柏志靓  王洋  楼炉焕  童再康  
以紫楠Phoebe sheareri全分布区内20个典型天然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群落物种组成、植物区系类型、物种多样性水平,研究紫楠群落物种多样性对不同干扰强度和气候条件的响应。结果表明:10 400 m2的调查样地内共计维管束植物103科236属363种,种子植物科、属区系类型丰富,以北温带、泛热带成分为主;干扰强度和气候条件共同作用,影响紫楠群落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Patrick指数、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优势度Simpson指数和均匀度Pielou指数均表现出差异。处于5级干扰的绿荷塘群落,紫楠在乔木层占绝对优势,而在灌木层处于次优势地位,且整体多样性水平低,不利于该群落的可持续发展;乔木层Patrick指数、 Shannon-Wiener指数与干扰强度呈显著相关,即干扰越强,群落乔木层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程度越低;灌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 Simpson指数、 Pielou指数的最大值都出现在2级干扰时,说明中等强度的干扰对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具有促进作用。相比气候条件,干扰强度对紫楠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更大。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海博  顾立平  聂华  
在开放获取运动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以实现"知识平等获取""知识共享"的学术交流理想、促进本土研究发展为主旨的书目多样性(Bibliodiversity)问题逐渐受到关注。本研究采用前瞻混合方法,在已知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梳理目前有关书目多样性的理论研究内容,从图书馆实践这一角度出发,分别从八个构面探究书目多样性与图书馆实践之间的关联。图书馆应重视并积极参与到书目多样性的构建与培育中来,重点思考八个问题:(1)利益相关者的参与;(2)学术信息交流的多重形式;(3)开放获取原则的回归;(4)文化思想记录的多样性;(5)语言及其文化的多样性;(6)分散式的基础设施服务;(7)撙节成本,善用支出;(8)学术成果评估方法的多样性。图书馆应致力于参与设计一种既能促进书目多样性,又能支持国际水平研究的开放学术交流系统。表1。参考文献23。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姜雯  
数字经济背景下,大数据和定价算法的发展为厂商间垄断协议的达成提供了便利。其中,转售价格维持协议是一种常见的垄断协议,其具促进竞争和抑制竞争的双面性,我国反垄断机构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如何对转售价格维持协议进行合理的反垄断规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完善我国数字经济下反垄断政策的制定提出新政策视角,文章梳理了数字经济下涉及转售价格维持案件的反垄断规制研究现状。从文献梳理和已有研究结果来看,文章认为学术界应运用经济学实证方法验证理论,实务界需运用实证方法验证转售价格维持对福利造成的影响以降低执法失误风险。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龚丽垚  王滔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社会交往障碍与社会动机缺乏有关,社会维持行为作为社会动机的表现,在ASD个体中也存在缺陷。本文系统回顾目前ASD个体社会维持的研究成果,发现ASD个体在无意识模仿、过度模仿、共时模仿、声誉管理和会话维持等社会维持行为上存在缺陷,这可能和镜像神经元系统、纹状体、前额叶皮层、杏仁核、颞上沟激活异常、脑间神经同步和脑功能连接异常有关,严重影响了ASD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未来应进一步完善ASD个体社会维持的神经机制研究,关注研究情景的互动性和生态性,注重研究主题的丰富性和创新性,并对教育干预提出了建议和启示,以期更深入、全面地探索ASD个体社会维持缺陷的行为表现、形成机制及其干预方式。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郭佳欢  孙杰杰  冯会丽  曹鹏鹤  俞元春  
近年来,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退化与林业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土壤肥力质量维持变得十分紧迫。针对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退化与维持这一热点问题,从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化学性质、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化感作用等角度系统阐述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经营过程中土壤肥力质量的演变趋势。众多研究表明,中国杉木人工林主要产区普遍存在土壤肥力质量退化,生产力持续降低等问题,其主要驱动因素是不可持续的营林措施。同时从轮作经营、混交复合造林、林分密度调节、肥力补偿、可持续森林管理等方面对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维持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维持研究进行了展望。表1参48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石奇  孔群喜  
市场浓度界定为买卖双方的总流量;在一个特定的市场中增加企业的有效数量,市场浓度就会上升。市场浓度的增加可以从增加参与者的数量、增加参与者的多样性以及提升搜寻效率三个方面来解释。经济全球化提高了市场浓度,从而有助于减少机会主义风险,提高交易效率;市场浓度越大,企业外包的可能性越大;市场浓度的改变会使厂商很容易找到别的合作伙伴,从而会弱化合作关系的约束力。市场浓度增加缩短了每个卖者拥有的短暂的市场势力的时间,因此,较浓厚的市场将会更有竞争性。然而,研究显示,随着市场浓度的增加,卖方可以制定更高的价格。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姜晨  刘汉民  
国外早期的组织演化理论主要强调组织在面对外部环境时的适应行为。随着上世纪后期组织生态理论和演化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组织理论研究者的兴趣从适应转向了种群的选择上。后来的学者在综合适应与选择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共同演化的思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戚聿东  孙洁  李峰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数字经济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迅速崛起颠覆了传统的企业价值评估逻辑。数字经济企业"值钱不赚钱"现象与传统行业企业"赚钱不值钱"现象并存,使得以利润和现金流为基础的传统估值理论的解释力大打折扣。因此,近年来国外学者结合实物期权和数字经济领域的相关研究结果,提出了旨在解释数字技术投资潜在价值的数字期权理论,为数字经济企业估值和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本文从数字期权的概念界定、生成机制、识别途径和经济价值等四个方面,对数字期权理论进行评述。现有研究表明,数字化流程、数字化知识、数字化设计和数字化平台投资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数字期权,这些数字期权会对企业敏捷性、企业家警觉性、生成能力、吸收能力、突破式创新、企业绩效和IT能力投资等诸多方面起到积极的正向促进作用,进而提升数字经济企业估值。本文以数字期权估值、数字期权思维和数字期权流程为一体的分析框架,可为更准确地为数字技术投资价值评估提供崭新的微观视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