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61)
- 2023(9612)
- 2022(8518)
- 2021(8151)
- 2020(6800)
- 2019(15832)
- 2018(15919)
- 2017(30432)
- 2016(16981)
- 2015(19090)
- 2014(19070)
- 2013(18891)
- 2012(17092)
- 2011(15405)
- 2010(15024)
- 2009(13542)
- 2008(12955)
- 2007(11049)
- 2006(9457)
- 2005(7972)
- 学科
- 济(61803)
- 经济(61736)
- 管理(46322)
- 业(43507)
- 企(36745)
- 企业(36745)
- 方法(31290)
- 数学(27193)
- 数学方法(26813)
- 学(16650)
- 农(16142)
- 中国(14850)
- 财(14845)
- 业经(13645)
- 地方(12744)
- 理论(11071)
- 贸(10926)
- 贸易(10922)
- 农业(10712)
- 和(10712)
- 易(10596)
- 环境(10280)
- 技术(10071)
- 制(9895)
- 务(9819)
- 财务(9749)
- 财务管理(9735)
- 企业财务(9196)
- 教育(8872)
- 划(8835)
- 机构
- 大学(237719)
- 学院(235937)
- 管理(94109)
- 济(84034)
- 理学(82672)
- 经济(82022)
- 理学院(81709)
- 管理学(80077)
- 管理学院(79698)
- 研究(78577)
- 科学(54810)
- 中国(54807)
- 京(50541)
- 农(45116)
- 业大(41870)
- 所(40590)
- 研究所(37782)
- 财(36823)
- 农业(36021)
- 中心(34875)
- 江(32648)
- 北京(31450)
- 范(30489)
- 财经(30446)
- 师范(30093)
- 院(28696)
- 经(27720)
- 州(27325)
- 技术(27210)
- 师范大学(24291)
- 基金
- 项目(172433)
- 科学(132892)
- 基金(123505)
- 研究(120329)
- 家(109653)
- 国家(108772)
- 科学基金(92139)
- 社会(71828)
- 省(68980)
- 社会科(67918)
- 社会科学(67898)
- 基金项目(66663)
- 自然(63806)
- 自然科(62271)
- 自然科学(62249)
- 自然科学基金(61093)
- 划(58190)
- 教育(54846)
- 资助(51535)
- 编号(48818)
- 成果(38993)
- 重点(38514)
- 部(36509)
- 发(36203)
- 创(35813)
- 计划(33884)
- 科研(33730)
- 课题(33649)
- 创新(33415)
- 大学(31441)
共检索到324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品华 林慧 刘明研 余丽访 杨芬
测得野生干巴菌废弃料(干固形物)中总氨基酸态氮为0.376 g/100g、总黄酮为6.158 mg/g、多糖为1.587 g/100g。研究了用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水解的优化条件及总黄酮、多糖的变化。结果表明,鲜干巴菌:水=1:4的条件下,酶水解最佳条件为:木瓜蛋白酶(≥800 U/mg)≥0.75g/100 mL、时间7 h、ph值6.5、温度65℃,干固形物中总氨基酸态氮为0.933g/100 g,总黄酮3.868 mg/g,多糖1.792 g/100 g;菠萝蛋白酶(300 U/mg)1%~1.25%、时间7 h、ph5、温度35℃,干固形物中总氨基酸态氮为0.772g/100g,总黄...
关键词:
干巴菌 酶水解 氨基酸态氮 黄酮 多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莉 钱均祥 萧凤回 查应洪 段承俐 杨生超 肖丹 吴丽华 李智敏 张庭 潘俊 王翰墨 李晚谊
通过取样量、超声时间、浸提剂量、粒径等4个石斛多糖的超声提取影响因素的正交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石斛多糖含量超声提取测定的最佳参数为25.0 mg的取样量、80目的粒径、40 min的超声时间、浸提试剂体积与取样量之比为220。该方法具有样品前期处理时间短,测定仪器操作简便,测定速度快、样品用量少的特点,能在较短时间内对大量单株个体进行检测鉴定,为石斛的品质育种提供了有效途径和手段。
关键词:
石斛 超声提取 多糖含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嘉 陈槐 鲜骏仁 何奕忻 刘建亮 杨丽芝 戚欢 李明 杨刚
【目的】以绵阳市三台县川麦冬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麦冬药用成分和产量的影响,以探索高效的涪城麦冬增产管理措施。【方法】采用4种施肥梯度,研究整个生长季内川麦冬的生长发育特征、药用成分和产量。【结果】7-9月是麦冬叶片生长最快的时期,8-10月主要是须根数快速增长时期,9月至次年3月是麦冬块根主要生长期。每667 m~2施肥量为75、50、25 kg时,产量分别为3428、2068、1956 kg/hm~2。比对照增加116.3%、30.7%、23.6%。随着施肥量增加麦冬多糖和黄酮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在50 kg施肥量含量最高。不同采收期麦冬多糖含量表现为7-12月,无明显变化,12月至次年3月,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不同采收期黄酮含量表现为7-12月,含量较为稳定,波动范围不大。2017年1-3月,呈现递增趋势,并在3月达到整个生长季内的最高值。本实验中,50 kg施肥量条件下多糖和黄酮含量最高,但产量最高的施肥量为75 kg。【结论】适当增加施肥量,有利于提高麦冬多糖和黄酮含量,但施肥量过多反而会使药用成分含量降低。但如何在提高产量的情况下增加药用成分需要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麦冬 施肥 产量 黄酮 多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彦莹 朱新焰 石亚娜 杨发建 季鹏章 王家金
【目的】采用GB5009. 9-2016中酶水解法测定滇黄精淀粉含量的研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对脱糖次数、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用酶量的研究,优化了滇黄精淀粉提取测定工艺。【结果】酶水解法提取测定滇黄精淀粉含量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脱糖5次、淀粉酶量15 m L(5 g/L)、酶解温度57℃、酸水解55 min。【结论】优化方案是测定滇黄精淀粉含量的最佳工艺,误差最小。为进一步开展滇黄精淀粉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关键词:
酶水解法 滇黄精 淀粉含量 淀粉酶 优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萍 梁宗锁 陈德育 张跃进 邱鹏程
为了选择猪苓的最佳菌株及其采收的最佳发育阶段,研究了猪苓3个菌株菌丝体的形态结构、多糖含量,并对不同发育阶段菌核的显微结构和多糖累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猪苓3个菌株在孢子形态和数量、菌索形成和草酸钙方晶上存在明显差异;菌株X2的菌丝生长快、长势旺,菌丝体浓密洁白,易形成菌索,菌丝体及发酵液的多糖含量最高,分别为30.4 mg/g和0.111 mg/mL,菌丝体生长速度最快,为0.2458 cm/d;人工白苓与野生白苓在形态和显微结构上相似;野生黑苓菌核的多糖含量最高,达56.41 mg/g,人工白苓最低,为15.95 mg/g。说明在3个菌株中,X2合成猪苓多糖的能力较强,药用价值高,质量最...
关键词:
猪苓 显微结构 猪苓多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芳 高瑾 张艳 李乔仙 梁倩
测定了白三叶草提取物的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和水相的黄酮含量,并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5种细菌及可可葡萄座腔菌、尖孢镰刀菌、腐皮镰刀菌、多主棒孢霉和尖孢炭疽菌5种真菌为供试菌,采用抑菌圈法和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石油醚相的黄酮含量为12.98 mg/g(12.98%),氯仿相的黄酮含量为13.89 mg/g(13.89%),乙酸乙酯相的黄酮含量为7.4 mg/g(7.4%),水相的黄酮含量为1.5 mg/g(1.5%);石油醚相对5种细菌无明显的抑制作用,氯仿相对普通变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有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M...
关键词:
白三叶草 黄酮含量 抑菌活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文 任晓旭 蔡体久
煤矿区是当今世界陆地生物圈最为典型、退化最为严重的生态系统,矿区废弃地是一种极端裸地,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可造成矿区水体、土壤和大气的严重污染,引发一系列经济、生态、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范英宏等,2003)。矿区废弃地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以及由此引发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妨害人类社会生存的根本问题(王笑峰等,2009)。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由矿山开发及酸性废水引起的
关键词:
矸石废弃地 养分 重金属 污染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玉 孙先兵 汪军 谢光辉
为探究生物质能源化利用中灰分含量和热值的函数变化规律及测定方法,检索2001—2021年已发表的相关文献,获得380个不同类型的生物质样本的灰分含量和高位热值数据,并对测定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热值测定标准对热值的测定结果的评价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而根据固体矿物燃料标准测定的灰分含量结果会显著低于按照生物质燃料标准的测定结果;2)草本植物类生物质的灰分含量为7.96%~9.19%,高于木本植物的2.26%~3.37%,但其平均热值(17.45MJ/kg)却低于木本植物(19.61MJ/kg);3)草本植物的高位热值与灰分含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的绝对值为0.567~0.918,高于木本植物的0.136。高位热值与化学元素(碳、氢、氮、硫、氧)含量的决定系数(R2)为0.936 7~0.973 7,高于与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含量的决定系数0.812 0~0.971 4,前者函数的拟合效果更好;4)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的生物质水分、灰分含量和热值模型的预测偏差较小,小于参考方法的重复性界限,因此该测定方法更便捷,在生物质产业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罗赵慧 田大伦 宁晨 闫文德
土壤有机碳和氮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元素,也是土壤养分和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生态因子,是陆地碳库和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量多少将会直接影响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凋落物的分解速率(Nasholm et al.,1998;Dormaar et al.,1990;任书杰等,2006)。土壤有机碳和氮素的变化与土地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姣姣 陈媛梅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优化重瓣榆叶梅花朵中多糖提取的工艺条件,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研究了重瓣榆叶梅花朵生长过程中多糖含量的动态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多糖的主要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和方差分析。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40min,超声波功率120 W,液料比为60mL/g,在上述工艺条件下,测得处于花开初期的重瓣榆叶梅花中多糖的含量最高,其提取率可达到2.809%。说明花开初期时的重瓣榆叶梅花利用价值相对较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毛清黎 王星飞
应用微生物生理生态学原理 ,从固体发酵及抗酚性方面探讨了适于制茶用的多糖水解酶的发酵生产方法及酶法制茶效果 ,结果表明 :在稻草培养基中添加 3 0 %左右的茶梗粉 ,固体发酵所得粗酶液不仅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活性高 ,且抗酚性较强 ,用于加工红碎茶增质效果明显
关键词:
多糖水解酶 固体发酵 抗酚性 红碎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越 李霞 刘娜 王园 齐景伟 安晓萍
为快速实时评价酶解中草药生产过程中的品质,本研究对5种蒲公英进行酶解,共收集125个酶解蒲公英样品。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R)建立酶解蒲公英多糖的NIR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1)使用标准正态变换(SNV)+去趋势(Detrend)+二阶导数(SD)的方法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光谱范围为908~1 670 nm,主因子数为2时,酶解蒲公英多糖预测模型的建模效果最佳。2)模型校正集相关系数(R~2c)为0.917 5,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MSEC)为7.714 4,校正集标准偏差(SEC)为7.753 3,校正集相对分析误差(RPDc)最高为3.480 9;验证集相关系数(R~2p)为0.878 4,验证集均方根误差(RMSECV)为9.411 5,验证集标准偏差(SEP)为9.458 2,验证集相对分析误差(RPDp)为2.867 2。3)外部检验结果显示,样品的预测值和实测值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本研究建立的NIR分析模型可对酶解蒲公英的多糖含量进行快速无损的实时监测,为蒲公英酶解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红
用标准曲线法分析了芜菁Brassica rapa L.制作品——干板菜提取物对食物腐败菌的抑菌作用;用薄层层析、紫外吸收光谱等方法定性测验了干板菜提取物物质;以芦丁作对照品,用标准曲线法、单因素实验、正交试验等研究了乙醇提取干板菜总黄酮的最佳条件,并测定了总黄酮含量。研究表明:干板菜水提物对大肠杆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干板菜乙醇提取物除金色葡萄球菌外,对参试的大肠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毛霉等9种常见食物腐败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尤其对大肠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用乙醇提取干板菜中总黄酮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0%,提取时间为3 h,料液比为1∶50,提取温度为70℃。干板菜样品中总黄...
关键词:
芜菁 干板菜 抑菌作用 黄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董娟娥 梁宗锁 靳爱仙 余震宇 成密红
研究杜仲叶酸性多糖的提取分离工艺及其含量测定的简便方法。结果表明,以提取过药用有效成分后的杜仲叶为原料提取酸性多糖的较佳工艺条件是1.0%的碱水在100℃下提取2次,每次2h;提取液经大孔吸附树脂处理,多次醇沉等步骤分离的酸性多糖含量可达到41.46%。采用DNS法测定杜仲叶酸性多糖含量时水解时间控制在15~20min,显色反应为10min,检测波长为492nm;在试验条件下,葡萄糖浓度在0.20~0.60mg.mL-1范围内显色灵敏、稳定,线性关系良好;用该法测定杜仲叶渣酸性多糖含量时加样回收率为98.30%,RSD为1.76%;显色溶液在2h内吸光度值比较稳定,能够完全满足测定工作要求,可...
关键词:
杜仲叶 酸性多糖 提取分离 含量测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