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95)
- 2023(12797)
- 2022(10525)
- 2021(9669)
- 2020(8331)
- 2019(18825)
- 2018(18482)
- 2017(35560)
- 2016(19045)
- 2015(21435)
- 2014(20903)
- 2013(20981)
- 2012(19232)
- 2011(17322)
- 2010(17362)
- 2009(16670)
- 2008(16827)
- 2007(15122)
- 2006(13330)
- 2005(12528)
- 学科
- 济(92746)
- 经济(92610)
- 业(86717)
- 企(79292)
- 企业(79292)
- 管理(75784)
- 方法(43072)
- 数学(34784)
- 数学方法(34608)
- 财(32196)
- 业经(29929)
- 农(27904)
- 中国(24245)
- 务(22772)
- 财务(22753)
- 财务管理(22724)
- 制(22526)
- 企业财务(21603)
- 农业(19674)
- 技术(17885)
- 贸(17676)
- 贸易(17666)
- 易(17276)
- 体(16827)
- 划(16289)
- 策(16120)
- 和(15309)
- 体制(14702)
- 银(14249)
- 银行(14243)
- 机构
- 学院(280227)
- 大学(278628)
- 济(132856)
- 经济(130832)
- 管理(115609)
- 理学(99351)
- 理学院(98481)
- 管理学(97535)
- 管理学院(96987)
- 研究(89912)
- 中国(75308)
- 财(64902)
- 京(57621)
- 财经(51259)
- 经(46780)
- 科学(46669)
- 所(43034)
- 经济学(42338)
- 江(41532)
- 中心(41279)
- 农(40758)
- 经济学院(38348)
- 研究所(38072)
- 财经大学(37978)
- 北京(36503)
- 业大(34687)
- 商学(33733)
- 商学院(33429)
- 州(32129)
- 院(31930)
- 基金
- 项目(177721)
- 科学(144507)
- 研究(135353)
- 基金(135271)
- 家(114766)
- 国家(113795)
- 科学基金(100724)
- 社会(92474)
- 社会科(88027)
- 社会科学(88009)
- 基金项目(70517)
- 省(65705)
- 自然(61311)
- 教育(60820)
- 自然科(59974)
- 自然科学(59960)
- 自然科学基金(59035)
- 资助(55215)
- 划(54561)
- 编号(52803)
- 成果(43003)
- 部(42181)
- 制(40331)
- 创(40236)
- 国家社会(40164)
- 重点(39115)
- 业(38039)
- 教育部(37654)
- 发(37383)
- 人文(36834)
- 期刊
- 济(147610)
- 经济(147610)
- 研究(87887)
- 财(54444)
- 中国(54140)
- 管理(48075)
- 农(38415)
- 科学(35506)
- 学报(32984)
- 融(30082)
- 金融(30082)
- 大学(27452)
- 财经(27237)
- 农业(26152)
- 学学(25973)
- 技术(24790)
- 经济研究(24302)
- 业经(23825)
- 经(23449)
- 教育(21518)
- 问题(19621)
- 贸(17689)
- 技术经济(16834)
- 业(16692)
- 世界(16532)
- 国际(15163)
- 财会(14351)
- 现代(13846)
- 统计(13608)
- 商业(13225)
共检索到4279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熊瑞祥 李辉文 郑世怡
技术在中国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传播和扩散具有重要的效率和福利含义。本文通过使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数据,结合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研究干中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收敛的影响。在运用Olley-Pakes(1996)和Levinsoh-Petrin(2003)半参数方法纠正了传统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算方法中常见的联立性与选择性偏差的基础上,本文发现(1)干中学显著地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2)这种促进作用具有企业异质性:企业同技术前沿的技术差距越大,干中学效应越大。这样,本文就在干中学的统一视角下同时解释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与收敛。上述发现对不同的计...
关键词:
干中学 全要素生产率 追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郭娟娟 许家云 杨俊
本文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和世界投入产出表匹配数据,考察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污染排放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服务化显著降低了中国企业污染排放强度,且不同分组样本对应的检验结果存在异质性。影响渠道检验表明,制造业服务化一方面通过增加企业减排设备投资和提高企业污染处理能力产生污染减排效应从而减少企业污染排放强度,另一方面则通过有偏技术进步对企业排放行为产生影响。最后,优化国内制度环境和提高服务业开放强度是发挥制造业服务化环境效应的重要战略。本文对实现制造业强国建设与污染防治双赢局面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作用。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孟孟 张三峰 顾晓光
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关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从外部和内部两个维度探讨了信息共享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时,外部信息共享和内部信息共享都对企业生产率具有显著且稳健的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外部信息共享对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强于内部信息共享。对于计量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采用处理效应模型和上市公司面板匹配数据进行缓解和验证,较大程度地提高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区域归属、行业性质、企业规模及企业年龄不同,信息共享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也有所不同。作用机制分析发现,内外部信息共享主要通过促进企业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来提高企业生产率。考虑相应的环境因素后发现,信息化水平、法律环境和市场化程度在外部信息共享和内部信息共享的生产率效应中呈现出相反的调节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史宇鹏 和昂达 陈永伟
企业存续时间是产业组织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但从产权保护角度对我国企业存续时间进行的严格实证分析目前还非常缺乏。本文使用2008年我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据,对此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我们的研究发现:(1)产权保护程度对企业的存续时间确实有很大影响,产权保护程度越高,该地区企业的平均存续时间越长;(2)产权保护对企业存续的影响作用在不同所有制企业间存在显著差别。特别地,加强产权保护能够显著延长私营企业的存续时间,但却减少了国有企业的存续时间。
关键词:
产权保护 企业存续 制造业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赖永剑 伍海军
基于2002~2007年的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本文使用一个全新的实证框架,研究了企业间要素重配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作用。我们发现,虽然目前我国市场扭曲程度较高,但是市场化改革的努力已经使得企业间要素重配成为制造业生产率增长极其重要的原因;由于中间投入对要素重配具有乘数效应,其产生的要素重配效应占据了最大份额;企业的进入、退出市场行为在要素重配中也表现突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出口等市场化行为对促进企业间要素重配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国有资本比重等因素却对要素重配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宋铁波 钟熙 陈伟宏
针对不同企业国际化速度高度离散的现象,本文以期望差距为切入点,构建了一个期望差距作用于企业国际化速度的理论框架。该框架认为,期望差距所引致的决策者快速国际化扩张意愿与企业快速国际化扩张资源的动态变化最终导致了不同企业的国际化速度差异。基于以上逻辑,通过对2012—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的分析发现:期望差距与企业国际化速度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期望落差与企业国际化速度呈倒U型关系,而期望顺差与企业国际化速度呈U型关系;在高管国际经验丰富的企业或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中,期望落差与期望顺差对企业国际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保昌 周升起 张然
进口关税如何影响企业成本加成问题关系到中国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和制造业强国目标的实现能否有效兼顾。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在对中国制造业进口关税和企业成本加成分别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实证检验进口关税对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进口关税提升促进了企业成本加成的提高;(2)相较于国有企业,进口关税提升更有助于非国有企业成本加成的提高。进一步采用工具变量法以及进口关税替代变量方法进行的稳健性检验证明研究结论是稳健的。研究表明在降低进口关税提升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同时,如何降低进口关税削减对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提升的抑制作用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进口关税 企业成本加成 制造业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保昌 周升起 张然
进口关税如何影响企业成本加成问题关系到中国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和制造业强国目标的实现能否有效兼顾。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在对中国制造业进口关税和企业成本加成分别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实证检验进口关税对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进口关税提升促进了企业成本加成的提高;(2)相较于国有企业,进口关税提升更有助于非国有企业成本加成的提高。进一步采用工具变量法以及进口关税替代变量方法进行的稳健性检验证明研究结论是稳健的。研究表明在降低进口关税提升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同时,如何降低进口关税削减对制造业
关键词:
进口关税 企业成本加成 制造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宋铁波 钟熙 陈伟宏
针对不同企业国际化速度高度离散的现象,本文以期望差距为切入点,构建了一个期望差距作用于企业国际化速度的理论框架。该框架认为,期望差距所引致的决策者快速国际化扩张意愿与企业快速国际化扩张资源的动态变化最终导致了不同企业的国际化速度差异。基于以上逻辑,通过对2012—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的分析发现:期望差距与企业国际化速度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期望落差与企业国际化速度呈倒U型关系,而期望顺差与企业国际化速度呈U型关系;在高管国际经验丰富的企业或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中,期望落差与期望顺差对企业国际化速度的影响都将减弱。进一步区分企业所有权性质后发现:高管国际经验、政治关联对期望差距与企业国际化速度之间关系的削弱作用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企业中,在国有企业中仅发现高管国际经验对期望落差与企业国际化速度之间关系的削弱作用。本文的发现丰富了企业国际化速度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正在实施国际化扩张的企业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许明 邓敏
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实证检验了产品质量对出口企业加成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对我国出口企业加成率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提升出口产品质量的重点在于沿海地区的非国有企业,尤其是非垄断行业内的大量私营企业;在位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显著提升企业加成率,而新进企业和高出口倾向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则显著降低了企业加成率;产品质量通过产品价格和边际成本影响出口企业加成率。本文的结论对于理解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企业产品质量找到另一条识别路径——通过提高出口企业加成率惠及一个国家。
关键词:
产品质量 加成率 出口企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薛栋 魏浩 李飚
本文使用2000-2006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检验了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同期印度关税为工具变量,处理进口自由化与企业创新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最终品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有抑制作用,且受到行业技术分布和行业竞争程度的调节,行业垄断性越高,技术分布越小,最终品进口对企业创新的抑制性就越小;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则通过成本效应、市场扩大效应、技术溢出效应、研发互补效应和研发替代效应五种路径机制总体促进了企业创新;资本品进口自由化促进了企业创新,但从高收入国家进口的中间品对企业创新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薛栋 魏浩 李飚
本文使用2000-2006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检验了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同期印度关税为工具变量,处理进口自由化与企业创新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最终品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有抑制作用,且受到行业技术分布和行业竞争程度的调节,行业垄断性越高,技术分布越小,最终品进口对企业创新的抑制性就越小;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则通过成本效应、市场扩大效应、技术溢出效应、研发互补效应和研发替代效应五种路径机制总体促进了企业创新;资本品进口自由化促进了企业创新,但从高收入国家进口的中间品对企业创新有替代效应。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孙一菡 谢建国 徐保昌
本文在搜集全国各市所有区县1999-2007年最低工资标准的基础上,将企业微观数据与最低工资标准数据合并,实证检验了最低工资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均值层面上,最低工资的提高显著提升了企业成本加成,这说明现阶段我国的最低工资制度是适宜的,对企业成本加成具有正面影响。进一步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最低工资可能通过影响企业资本劳动比等途径促进企业成本加成提升。虽然本文表明最低工资标准的提升不会抑制企业成本加成提高,但仍然需要关注最低工资对企业产生的其他影响,统筹处理好维护劳动者权益与促进企业发展的关系,使最低工资标准更好地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关键词:
最低工资 企业成本加成 制造业企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家云 毛其淋
本文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系统评估了生产性补贴在微观企业进口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生产性补贴不仅提高了企业进入进口市场的可能性,而且还显著促进了企业进口产品种类、进口额以及进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异质性检验发现,与外资和国有企业相比,生产性补贴对民营企业进口的积极影响最小;从进口类型来看,与纯资本品进口和混合型进口企业相比,生产性补贴对纯中间品进口企业的积极影响最大。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融资约束缓解"是生产性补贴促进企业进口的一个重要渠道。此外,进一步考察生产性补贴通过进口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发现,该影响主要体现在进口的规模效应,进口的质量效应并不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保昌 谢建国
在一个垄断竞争模型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市场分割对于本地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采用1999-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对中国省际区域间市场分割对本地企业生产率的影响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市场分割与本地企业生产率呈倒U型关系,即较低强度的市场分割促进了本地企业生产率提升,而超过一定强度的市场分割则阻碍了本地企业生产率提升。本文进一步分所有制、替代变量、工具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发现,结论十分稳健。本文结论为政府绩效考评不再一味以生产总值论英雄时中国国内市场分割的未来走向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
市场分割 企业生产率 产业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