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22)
2023(10204)
2022(8309)
2021(7683)
2020(6621)
2019(14400)
2018(14492)
2017(28159)
2016(15022)
2015(16976)
2014(16377)
2013(16435)
2012(15017)
2011(13134)
2010(13728)
2009(13129)
2008(13317)
2007(12317)
2006(11154)
2005(10331)
作者
(41968)
(34927)
(34726)
(32584)
(22251)
(16263)
(15593)
(13318)
(12884)
(12661)
(11655)
(11487)
(11345)
(10880)
(10494)
(10464)
(10326)
(10142)
(10087)
(9919)
(8686)
(8481)
(8343)
(7999)
(7819)
(7791)
(7672)
(7660)
(6905)
(6717)
学科
(81222)
(75896)
企业(75896)
(67243)
经济(67167)
管理(64275)
方法(28380)
业经(27555)
(24426)
(23105)
技术(22701)
数学(20366)
数学方法(20226)
中国(19282)
(18822)
财务(18802)
财务管理(18786)
企业财务(17760)
(16737)
农业(16587)
(14525)
技术管理(14372)
理论(13732)
(13685)
(13071)
(12505)
(12503)
贸易(12493)
企业经济(12286)
(12214)
机构
学院(222117)
大学(214552)
(98727)
经济(96939)
管理(93326)
理学(79174)
理学院(78512)
管理学(77763)
管理学院(77335)
研究(66129)
中国(55495)
(48419)
(44866)
财经(37637)
科学(35673)
(35102)
(33971)
(32313)
(32126)
中心(30310)
经济学(29224)
北京(28708)
研究所(28342)
业大(27983)
(27707)
商学(27582)
财经大学(27398)
商学院(27364)
经济学院(26525)
经济管理(25326)
基金
项目(133788)
科学(107834)
研究(105097)
基金(96497)
(81239)
国家(80420)
科学基金(71383)
社会(68448)
社会科(65066)
社会科学(65053)
(54713)
基金项目(51050)
教育(47488)
(43437)
自然(43068)
编号(42893)
自然科(42126)
自然科学(42116)
自然科学基金(41476)
资助(37736)
(35432)
(34232)
成果(33843)
创新(31955)
(30028)
(29948)
重点(29507)
课题(29445)
(28598)
国家社会(28081)
期刊
(115964)
经济(115964)
研究(69119)
中国(45978)
管理(43021)
(41028)
(30681)
科学(26080)
技术(25183)
教育(24130)
学报(23736)
(23273)
金融(23273)
业经(21718)
农业(21380)
大学(19604)
财经(19496)
学学(18549)
经济研究(18472)
(16951)
技术经济(15902)
问题(15162)
(14121)
(12853)
商业(12641)
科技(12495)
现代(12416)
财会(11734)
经济管理(11261)
国际(10586)
共检索到346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燕生  
在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国际环境中,我国企业将面对强劲的外部竞争压力和更严峻的挑战。应对这种日益增长的压力和挑战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如何改善我国的进口机制。即通过大力引进分享国外技术进步和创新成果,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 技术进口与创新 有人预言,在下个世纪,那些鼓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治兰  
1.制定核心行业和关键领域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和规划,逐步提高政府驾驭创新驱动的水平与能力。就发展中国家而言,战略性产业中的企业大多弱小、不掌握核心技术,处于追赶阶段,无法单独承担自主创新的重任。因此,政府必须制定这些行业、领域创新发展的战略和规划,根据市场变化和技术动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产业技术部署和政策。比如,整合研究所、大学、企业的科技资源,组建产学研联盟,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付庆波  
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结合发达国家的一些数据比较分析造成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最合提出了提高我国企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些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海燕  王伯安  
本文通过对我国石化企业竞争力现状的分析,阐明了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并从加大R&D经费投入、实施专利战略、提高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能力、建立吸引人才的激励机制等方面探讨了提升我国石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碧祥  
随着竞争的加剧,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本文分析了我国电信企业创新能力低下的现状和根源,指出基于民营化改革破除行政性垄断为电信企业的技术创新排除了障碍,并提出通过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完善科技人员的激励机制及基于引进的创新等提升电信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思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春华  魏晓平  
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是企业是否有竞争力,创新技术能否有效扩散的关键。文章剖析了我国企业技术能力对技术创新扩散的限制因素,进而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和途径,并对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对于企业提高技术能力,加快技术创新扩散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许圣道  
我国企业由于长期缺乏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活力、经费和人才 ,自我开发和自主创新能力普遍低下 ,致使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影响我国企业技术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科技与经济相分离 ;缺乏技术创新的机制 ;缺乏技术资源 ;科技人员缺乏创新素质等。建议采取优化配置资源 ;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 ;建立风险投资基金 ;加强对技术引进和对外技术合作的管理等措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群,吕鸣伦  
努力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国家计委国民经济综合司李群,吕鸣伦冷战结束以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各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在相对稳定的和平时期,这种竞争尤其集中在经济领域,哈佛大学教授米歇尔·波特指出的更直接:“竞争实际...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建文  
跨国公司离岸外包使跨国公司与发展中国家本地企业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这种联系使本地企业在“干中学”、“出口中学”过程中,吸纳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获得能力提升。我国企业要积极承接跨国公司外包业务,通过广泛的组织学习,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晓雯  
从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企业长久生存的必要条件,高科技技术企业的竞争焦点在于发展和创造市场需要领先技术和创新技术,技术上的创新优势是高科技企业谋求长期生存和发展生命源泉,近几年我国高科技技术有长足的发展,但这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国外的企业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本文将围绕提高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从影响我国高科技企业的客观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三个方面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并从宏观调控和企业自身发展两个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韩凤芹  
科技创新是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核心,其着力点就是通过科技体制改革,真正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虽然早在2006年实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及2015年实施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等都将之作为重点任务,但是从政策目标的实施看,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应该说,当前的客观基础与实现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景江  
我国在80年代推出的“863”计划、星火计划和火炬计划有力地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及其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发达国家及一些新兴工业国家相比,却相对滞后。就反映一国技术创新水平的90年代新技术对企业的渗透率来考察,美国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魏靖  
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缺失的现实表现基础上,从我国企业存在的比较优势刚性、产品同质性、打击同业竞争者、所属行业协会软约束等4个方面阐述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缺失的主要成因,并着重分析各企业进行技术策略选择的重复博弈进程,从而提出充分认识较高贴现率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缺失的抑制作用以及加大经济惩罚力度等极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博弈对策。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陈向军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加入WTO对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同时使企业技术创新面临严峻考验。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完善技术创新机制,改善技术创新环境,培养技术创新人才,是迎接挑战,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发展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