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45)
2023(5809)
2022(4866)
2021(4494)
2020(3628)
2019(8366)
2018(8032)
2017(15933)
2016(8694)
2015(9837)
2014(9915)
2013(9846)
2012(9077)
2011(8301)
2010(8294)
2009(8107)
2008(8225)
2007(7552)
2006(6731)
2005(6490)
作者
(24599)
(20647)
(20531)
(19641)
(13210)
(9755)
(9351)
(7954)
(7707)
(7490)
(7108)
(7006)
(6765)
(6686)
(6642)
(6403)
(6269)
(6070)
(6014)
(5701)
(5245)
(4981)
(4908)
(4734)
(4729)
(4684)
(4621)
(4469)
(4142)
(3924)
学科
(36716)
经济(36646)
管理(32660)
(28194)
(25307)
企业(25307)
方法(16094)
数学(14164)
数学方法(14089)
(13659)
(13496)
(9188)
中国(9145)
(8824)
金融(8821)
(8594)
(8586)
银行(8580)
财务(8576)
财务管理(8557)
业经(8551)
(8402)
(8226)
企业财务(8176)
体制(8093)
(7337)
贸易(7327)
(7152)
(5886)
制度(5885)
机构
大学(132345)
学院(129989)
(60587)
经济(59407)
管理(50390)
研究(43423)
理学(42369)
理学院(42003)
管理学(41546)
管理学院(41298)
中国(37350)
(33778)
(26961)
财经(25842)
(23441)
(20976)
科学(20940)
中心(20285)
经济学(20194)
(20139)
财经大学(19475)
经济学院(18071)
研究所(18022)
北京(17141)
(16549)
(15589)
(15395)
(15337)
金融(15112)
业大(14965)
基金
项目(79644)
科学(64244)
基金(60979)
研究(59746)
(51862)
国家(51490)
科学基金(45200)
社会(40719)
社会科(38791)
社会科学(38781)
基金项目(31432)
(28663)
自然(27978)
教育(27668)
自然科(27369)
自然科学(27364)
自然科学基金(26934)
资助(25494)
(24441)
编号(22951)
(21874)
成果(19797)
(19346)
重点(17723)
国家社会(17576)
教育部(17503)
(16796)
人文(16609)
(16563)
课题(16079)
期刊
(69517)
经济(69517)
研究(44770)
(28583)
中国(27637)
(21823)
金融(21823)
管理(21356)
学报(16435)
科学(16328)
(15359)
财经(14791)
大学(13725)
学学(13053)
(12629)
经济研究(11172)
教育(10332)
技术(10159)
业经(9782)
农业(9337)
问题(8998)
(8232)
理论(7798)
国际(7461)
实践(6774)
(6774)
世界(6369)
财会(6339)
技术经济(6054)
会计(6041)
共检索到209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焦增军  李铭  
幌骗交易主要通过使用计算机软件和算法设计,制造频繁大额报撤等虚假的交易外观,诱导、骗取其他交易者跟进交易进而获利。无论幌骗交易是否形成"人为价格",都侵害了市场正常交易秩序,是市场操纵的特定形态,而不宜望文生义将其等同于期货市场上的欺诈。建议在我国《期货法》立法中从本质上把握幌骗交易的行为特征,并澄清市场操纵的法律内涵,将其纳入市场操纵的规制范围,以克服期货市场监管面临的实践难题。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淑莲  
《刑法修正案(六)》对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构成要件和法定刑进行了修改,使本罪的罪名由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改为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犯罪形态由目的犯(结果犯)转为行为犯,修改和完善了相对委托和洗售行为的罪状表述,提高了法定最高刑,扩展了罚金刑的适用范围。研究刑法对操纵证券、期货市场行为的新规制,对于正确适用刑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郭文龙  
对于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等法定犯而言,掌握其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远比泛泛而谈重要得多;修正案两次对该罪进行大规模完善并非《证券法》修订所致,而是资本市场迅猛发展的必然结果;操纵证券、期货犯罪的判断要素依然在丰富和变化,并将继续深化发展;通过剥离层层表面现象,深入掌握精髓是研究该罪的必要法宝。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江华  张宗成  
本文从操纵者的个人选择行为出发,通过建立个人选择模型,分析影响期货市场操纵者决策的因素。文章分析了操纵者如何根据成本情况,来决定他们操纵期货市场的程度和成功的概率。通过对当前期货市场操纵的新趋势进行分析,发现了操纵者偏向于跨市场跨国界操纵,偏向于软逼仓和流言操纵。文章最后提出了应对措施:各国监管当局、司法当局和交易所应当联合起来进行监管,对软逼仓和流言操纵现象应当警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左顺根  杜吉中  
股指期货市场操纵会影响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同样地,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也会影响股指期货市场的操纵行为。本文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利用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及对应的沪深300指数高频数据对市场操纵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操纵嫌疑只存在于期货市场时,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将会减弱;当操纵嫌疑存在于期货、现货两个市场时,股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相对会增强。而且,当股指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较强时,市场操纵的难度和成本都将下降。当前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操纵行为可能主要局限于某些个别的、离散的交易日内,系统地通过操纵现货指数来操纵期货市场的可能性较低。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崔晓健  邢精平  李一军  
本文以我国期货市场中硬麦WT101与WT309两个疑似操纵案例为样本,应用面板数据处理技术,构建了一个多变量判别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很好地刻画出期货操纵行为的特征,模型预测正确率达到88.89%,在被操纵合约交割之前2个月,模型能持续地发出报警信号,给监管者足够的时间处理操纵风险。同时,本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期现货价差与总持仓量等单变量也具有较好的预警效果。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红娜  
我国期货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代市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如何有效防止市场操纵,规范市场运作,确保市场流动性和价格信息的真实有效,是建立一个健康的、持续发展的市场面临的需要很好解决的重要课题。加快健全法规制度,加强市场监控,有效防范市场操纵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是期货市场各个要素共同努力的方向。本文介绍期货市场市场操纵的表现形式,市场操纵现象分析,提出市场操纵的风险防范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伍阳  李攀艺  
基于中国股指期货特定结构与市场投资文化等背景,阐述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交易型操纵的三种主要实现路径,并进一步采集市场真实交易的高频数据,筛选出以银行股为标的的模拟操纵案例,最后运用相关性分析与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来识别真实市场的实现路径。实证结果显示以拉动银行非权重股的涨停板效应是实现这次案例操纵的最优路径选择,而不是选择权重股的直接方式,建议监管部门加快我国证券交易制度的完善并加强实时监察等政策,以降低股指期货市场的操纵风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玉智  曹凤岐  
在过度投机的市场环境下,由于期货交易所与经纪公司各自的监管取向偏好不同,对影响市场投机信息的把握尺度也迥异,这就在交易所与经纪公司之间产生了信息博弈。对交易所与经纪公司之间信息博弈的分析表明,过度投机行为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并非仅源于经纪公司的"逐利偏好",还源于经纪公司因生存考验而表现出的对交易所的"主动示好",从而赢得交易所的"良心庇护"。因此,只有协力打击过度投机行为,强化市场监管合作,才能保证期货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煜  
交易型操纵行为的主观认定不适用于欺诈行为理论,因此无法回避人为价格的界定与验证问题。从美国《商品交易法》的立法与实践来看,非市场化行为扰乱市场供需并"触发"人为价格,可以作为交易型操纵行为主观认定的法律依据,但是在实践中仍需要进一步区分触发人为价格的具体情形。因此,建议构建和运用"触发—目标"因果关系规则,区分"触发行为"类型并测定人为价格的主观成因,以加强对交易型操纵行为的监管与规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煜  
交易型操纵行为的主观认定不适用于欺诈行为理论,因此无法回避人为价格的界定与验证问题。从美国《商品交易法》的立法与实践来看,非市场化行为扰乱市场供需并"触发"人为价格,可以作为交易型操纵行为主观认定的法律依据,但是在实践中仍需要进一步区分触发人为价格的具体情形。因此,建议构建和运用"触发—目标"因果关系规则,区分"触发行为"类型并测定人为价格的主观成因,以加强对交易型操纵行为的监管与规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伍阳  李攀艺  
本文首先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的指数结构与市场氛围,分析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存在的期现联动型操纵模式与原因;然后选择银行股作为标的物模拟操纵案例,并采用高频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期现联动型操纵三种模式中的间接模式是符合中国证券市场的典型模式,且主要是利用股民非理性的羊群行为,案例中的中信银行涨停板效应带动大盘走势,在短时间推升沪深300现货指数来实现期现联动型操纵。最后,根据实证分析,提出完善指数设计方案、增加市场深度并做好期现市场的监管,以降低证券市场操纵风险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翁东东  陈春春  孔德议  
从演化博弈理论的视角,基于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通过分析中间参数的变化对博弈系统的最终演化均衡的影响,论证了期货市场联合操纵行为演化的方向和路径,并结合"有限理性"个体的假设进行模拟。最后,对期货市场价格操纵行为的监管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运成  李海英  诸晓敏  
在对美国期货市场发展过程中的操纵现象进行历史回顾的基础上,分析期货市场操纵现象的变化趋势,并总结美国期货市场监管操纵行为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期货监管部门加强市场操纵的监管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