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59)
- 2023(6728)
- 2022(5760)
- 2021(5612)
- 2020(4863)
- 2019(11141)
- 2018(11456)
- 2017(21422)
- 2016(12072)
- 2015(14016)
- 2014(14283)
- 2013(13416)
- 2012(12387)
- 2011(11105)
- 2010(11608)
- 2009(10862)
- 2008(10753)
- 2007(9840)
- 2006(8710)
- 2005(7691)
- 学科
- 济(45315)
- 经济(45255)
- 管理(33991)
- 业(28545)
- 企(24503)
- 企业(24503)
- 方法(21961)
- 数学(19221)
- 数学方法(18626)
- 中国(12337)
- 农(11792)
- 学(11784)
- 理论(10926)
- 制(10400)
- 财(10232)
- 业经(9230)
- 体(8264)
- 地方(7986)
- 融(7572)
- 金融(7565)
- 银(7531)
- 银行(7507)
- 教学(7447)
- 贸(7366)
- 贸易(7358)
- 行(7201)
- 农业(7159)
- 易(7126)
- 和(6874)
- 教育(6798)
- 机构
- 学院(170020)
- 大学(169000)
- 管理(61151)
- 济(59231)
- 经济(57605)
- 研究(57172)
- 理学(52013)
- 理学院(51383)
- 管理学(49742)
- 管理学院(49449)
- 中国(43837)
- 科学(38423)
- 京(37218)
- 农(31885)
- 所(30495)
- 财(28252)
- 业大(27760)
- 研究所(27618)
- 江(27119)
- 中心(26521)
- 农业(25199)
- 北京(23524)
- 范(23073)
- 师范(22744)
- 技术(22397)
- 财经(21834)
- 州(21727)
- 院(20974)
- 经(19652)
- 省(19189)
- 基金
- 项目(112095)
- 科学(86162)
- 研究(79313)
- 基金(78221)
- 家(69715)
- 国家(69150)
- 科学基金(58047)
- 社会(46511)
- 省(45846)
- 社会科(43872)
- 社会科学(43858)
- 基金项目(40194)
- 自然(39428)
- 教育(38706)
- 划(38700)
- 自然科(38589)
- 自然科学(38578)
- 自然科学基金(37826)
- 资助(34140)
- 编号(33284)
- 成果(28003)
- 重点(25701)
- 课题(24533)
- 部(23405)
- 发(23063)
- 创(22869)
- 计划(21936)
- 科研(21511)
- 创新(21346)
- 大学(20618)
共检索到259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涛 李港
本文基于分形理论与技术和广义Darcy定律,考虑孔隙毛细管与裂缝间的窜流效应,提出了幂律流体在裂缝-孔隙双重介质中的有效渗透率分形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幂律流体在裂缝-孔隙双重介质中的有效渗透率不仅与幂律流体特性有关,而且还与裂缝-孔隙双重介质微结构参数、沿基质与裂缝压强差之比有关,同时进一步分析了这些参数对幂律流体有效渗透率的影响。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世芳 夏坤
基于分形理论及广义达西定律研究了非牛顿流体Bingham流体在各向同性多孔介质中球向渗流问题,推导了Bingham流体球向渗透率和启动压力梯度的解析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球向渗透率随径向距离和迂曲度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减小,随孔隙率的增大而增大;启动压力梯度随径向距离、屈服应力和迂曲度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增大,同时也随毛细管最大直径的增大而减小.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世芳 吴涛 夏坤
基于分形理论与技术,该文研究了牛顿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球向渗流问题,提出了牛顿流体球向渗流渗透率模型,分析了多孔介质的微结构参数对球向渗透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球向渗透率随孔隙面积分形维数和孔隙度的增加而增加,随迂曲度分形维数和径向距离r的增加而减小;本模型预期结果与Chang和Yortsos的模型相比较吻合较好,证实了球向渗透率分形模型的正确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瑞骏 吕海东 李炎隆
基于等宽缝隙稳定流的运动规律,首先建立了单一面板裂缝的渗流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裂缝密集型面板渗流的等效准连续介质模型。结果表明,对裂缝密集型面板按等效准连续介质模型进行模拟,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坝体渗流计算结果,且该模型具有有限元网格剖分简单、计算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较为准确实用的面板渗流计算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越锦 杨彬彬 焦阳 刘相东
目前孔道网络干燥理论中普遍以“人造多孔介质”为孔道网络模拟的研究目标,尚未涉及实际多孔体的应用问题。以农副产品中常见孔隙直径范围(10-7~10-4m)的自然多孔介质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形几何学、多孔介质渗流物理和传递过程原理,建立了描述多孔介质干燥过程热质传递的分形孔道网络模型和规则孔道网络模型。模型中考虑了多孔介质孔隙内的液相流动、汽相扩散、温度梯度以及孔道微细结构特征等诸多因素对干燥过程热质传递特性的影响。为了更准确地契合自然多孔介质的孔道网络拓扑结构,应用分形孔道网络替代了通常采用的规则孔道网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越锦 杨彬彬 焦阳 刘相东
为验证笔者建立的自然多孔介质干燥分形孔道网络模型(袁越锦,杨彬彬,焦阳,等.多孔介质干燥过程分形孔道网络模型与模拟:I.模型建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7,12(3):65-69)的正确性,采用新鲜土豆切片进行热风对流干燥试验,并对干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分形孔道网络模型模拟得到的多孔介质内部温度、水分含量的分布与响应较规则孔道网络模型的更接近试验结果;分形孔道网络模型能合理地解释目前常用干燥理论所不能解释的湿斑和不规则干燥前沿等现象;多孔介质的喉径分布对干燥有显著影响,喉径分布不均匀程度越高,干燥时间越长;孔隙分形维数的大小与干燥时间无确定性关系。孔道网络模型考虑了多孔介质孔道细观...
关键词:
多孔介质 干燥 模拟 孔道网络 分形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钱家忠 周杨 李福林 刘咏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夏永麒 郑胜 杨珊珊 易爽
由于天然多孔介质表面均为粗糙的且其微结构满足分形标度律,该文采用分形几何理论,给出了粗糙壁面的树状分叉网络多孔介质的有效热导率的分布函数,探讨了粗糙树状分叉网络多孔介质有效热导率与多孔介质结构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将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
粗糙 树状分叉网络 分形几何 有效热导率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兴昊 林丹彤 胡黎明
等效孔隙网络模型基于统计参数描述多孔介质中复杂的孔隙结构,常用于分析多孔介质中渗流和机械弥散等物质运移过程的微观机理,但对溶质运移过程中分子扩散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该文基于等效孔隙网络模型研究了多孔介质中溶质的对流、分子扩散和机械弥散过程,对多孔介质中溶质的运移规律进行研究.通过对等效孔隙网络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了多孔介质孔隙结构特征对有效扩散系数的影响;通过对比仅考虑机械弥散与同时考虑分子扩散和机械弥散的计算结果,讨论了分子扩散对于水动力弥散过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有效扩散系数受到孔隙体积与孔喉扩散能力的共同影响,与孔喉曲率负相关,与配位数和连接数比值正相关;分子扩散作用与对流导致的机械弥散过程有耦合作用,分子扩散作用加速了溶质在低流速区域的运移.该文揭示了分子扩散作用影响水动力弥散过程的微观机理,为孔隙网络模型中的溶质运移通量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屹航 杨元凯 刘通 王沫然
针对电池热管理系统进行跨尺度分析以提高电池安全性是当前产业界的迫切需求.该文将电池组类比为多孔介质,将电池热管理系统优化等效为多孔介质对流换热过程,采用具有计算高效、多物理场耦合能力强等优势的孔隙网络模型对实际电池热管理系统进行了多尺度分析.该方法在进行准确性验证后,可以有效建立电池单体与电池组整体之间的信息交互,并搭建电池热管理系统分析的跨尺度桥梁.该方法基于不同尺度下多孔介质流动和传热过程,为未来跨尺度方法的工程应用打下基础.
关键词:
热管理 热分析 孔隙网络模型 跨尺度分析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曹欢玲 李文珠 宋源普 陈茂军
竹炭孔隙的空间分布十分复杂。根据分形理论和竹炭多孔状及各向异性的构造特征,参照竹炭扫描电镜照片,模仿Sierpinski地毯的构造方法,运用Matlab软件建立了一个描述竹炭孔隙空间分布状况的随机分形模型,并给出分形模型中孔隙度和比表面积与迭代次数的关系。当迭代次数为10,最小孔径达到1 nm时,竹炭分形模型孔隙度是0.825,比表面积为213.6 m2·g-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笑 李宗利 李洋
【目的】研究裂缝对渗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方法,为岩石、混凝土等材料裂缝渗流场的变化研究提供支持。【方法】在等效连续介质模型框架下提出渗透系数张量修正法,并基于流量等效原理推导出修正单元的渗透系数张量矩阵。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建立裂缝位于构件边界和构件内部时的分析模型,应用渗透系数张量修正法得到的渗透系数张量表达式定义裂缝单元的渗透特性,将模拟所得渗流场与裂缝真实存在的数值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并通过改变修正单元的尺寸分析渗透系数张量修正法对单元尺寸的依赖性。【结果】修正单元为10倍裂缝宽度时,与精确解相比,各分析模型所得渗流量及相应断面孔隙水压的误差均小于0.5%。就单元尺寸依赖性而言,为满足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剧锦三 蒋秀根 庄金钊
基于ANSYS编制的自动分析软件,用子结构方法自动建立实验模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完成子结构间的无缝连接,通过计算由2个子结构组成的模型并扩展包含裂缝的子结构的解得到应力强度因子。应用算例计算结果表明,子结构方法与整体模型方法的计算结果相同,而子结构方法占用机时少约40%;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十分接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霞 姚孝友 张光灿 胡续礼 Heathman G C
为探索人为活动干扰下植物群落变化对土壤物理结构特征的影响,运用土壤分形学和水文学原理与方法研究沂蒙山林区7种植物群落下的土壤颗粒组成、分形维数、土壤孔隙度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在长期农业耕作等人为干扰下,玉米作物、板栗经济林和灌草丛群落下的土壤颗粒呈粗粒化特征,分形维数显著降低,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下降,非毛管孔隙度增加,土壤物理结构呈现退化状态;而处于长期封禁保护下的森林群落,土壤颗粒分形维数较大,粉黏粒等细粒物质的含量较高,孔隙结构状况较好。研究区土壤颗粒组成具有石质山地典型的粗骨土结构特征,森林群落能显著增加土壤中粉黏粒等细粒物质的含量和对土壤空隙的填充能力,是其改善土壤物理结构的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朱梦雪 赵洋毅 王克勤 段旭 卢华兴 涂晓云
[目的]探究中亚热带不同演替森林群落土壤大孔隙及对结构分形特征的响应,为不同森林群落土壤大孔隙及生态功能予以数据支撑。[方法]选择滇中磨盘山演替初期的云南松林、演替中期的云南松阔叶树混交林和演替顶级的常绿阔叶林为对象,利用染色示踪法结合图像形态学分析,探讨土壤分形特征及其对大孔隙的影响。[结果]垂直剖面大孔隙数量和总孔隙度总体随土层加深而减小,水平方向孔隙半径越大,数量越少;不同林地间孔隙度大小依次为:云南松阔叶树混交林>常绿阔叶林>云南松林。孔隙面密度(Mz)随土层加深单调递减,孔隙复杂度(Dz)与其相反,常绿阔叶林Dz最大(2.006),云南松林最小(1.595),说明群落等级越高,结构越复杂,大孔隙扭曲变异度大。土壤分形特征表明,常绿阔叶林土壤结构较其余两种群落好,土层越深,土壤结构变差。相关分析显示,Mz与D_团(团聚体分形维数)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5),不同径级团聚体含量和D团与土壤孔隙面密度的影响较显著。[结论]土壤大孔隙与结构随演替进程明显提高,演替顶级群落的土壤结构稳定性最佳,研究结果可为降低土壤水分、养分流失和提升森林群落的生态服务功能等森林多功能经营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