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42)
2023(9373)
2022(8483)
2021(8107)
2020(6823)
2019(15975)
2018(16101)
2017(30886)
2016(16991)
2015(19188)
2014(19219)
2013(19064)
2012(17425)
2011(15497)
2010(15318)
2009(13918)
2008(13353)
2007(11346)
2006(9753)
2005(8233)
作者
(50503)
(41893)
(41712)
(39512)
(26657)
(20269)
(18831)
(16721)
(16075)
(14997)
(14428)
(14045)
(13303)
(13206)
(12884)
(12840)
(12801)
(12514)
(11980)
(11761)
(10652)
(10241)
(10207)
(9407)
(9345)
(9313)
(9266)
(9109)
(8555)
(8352)
学科
(64232)
经济(64159)
管理(47262)
(44620)
(37943)
企业(37943)
方法(32433)
数学(28094)
数学方法(27769)
(17070)
(16255)
中国(15480)
(15373)
业经(13910)
地方(13310)
(11811)
贸易(11807)
(11409)
理论(11355)
(11244)
农业(10904)
环境(10350)
技术(10341)
(10120)
(9935)
财务(9877)
财务管理(9861)
企业财务(9357)
教育(9188)
(9106)
机构
大学(239259)
学院(236495)
管理(96010)
(86473)
经济(84430)
理学(84218)
理学院(83246)
管理学(81605)
管理学院(81218)
研究(79848)
中国(55963)
科学(54301)
(51713)
(41359)
(41270)
业大(40676)
研究所(38309)
(37883)
中心(34739)
(33156)
北京(32763)
农业(32457)
(31478)
财经(31306)
师范(31183)
(30103)
(28551)
(27400)
技术(25829)
师范大学(25322)
基金
项目(172480)
科学(133462)
基金(123807)
研究(121810)
(109867)
国家(108976)
科学基金(92243)
社会(73460)
社会科(69399)
社会科学(69379)
(67928)
基金项目(67072)
自然(63205)
自然科(61664)
自然科学(61647)
自然科学基金(60543)
(57406)
教育(55309)
资助(51255)
编号(49335)
成果(39595)
重点(38469)
(36757)
(35828)
(35561)
课题(34112)
科研(33760)
创新(33078)
计划(32675)
大学(31455)
期刊
(90806)
经济(90806)
研究(66352)
学报(44333)
科学(39967)
中国(39685)
(36539)
管理(33669)
大学(32687)
学学(30978)
(26799)
教育(25879)
农业(25617)
技术(19298)
(15468)
金融(15468)
业经(15325)
林业(14745)
财经(14291)
经济研究(14040)
图书(13609)
科技(13502)
(13175)
理论(12256)
业大(11975)
(11968)
问题(11770)
实践(11541)
(11541)
(11474)
共检索到329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玲  袁晓颖  张东来  
采用2×2列联表,通过方差分析、χ2检验、Ochiai指数、Dice指数和Jaccard指数对帽儿山落叶松所在群落优势种的种间联结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落叶松群落总体间的关联性表现为不显著正关联,在91对种对中46对表现为正关联,其中极显著正关联的种有8对,显著正关联的有4对,极显著负关联的种对有7对。在相对稳定的群落中优势种间可以共同利用群落中的非限制性资源,形成显著的正关联。这种关联性一方面与物种本身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有关,另一方面与群落演替的时间与空间有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翀  雷相东  刘宪钊  赵理文  杨英军  
本研究以20块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林为对象,基于4 309对实测树高-胸径数据,分树种(组)对31种常见的树高曲线进行了拟合。模型评价指标除考虑决定系数、均方误、平均误差、残差图外,还重点考虑模型的预测能力,即模型的预测区间和容许区间。结果表明:选出的树高曲线除落叶松和冷杉为线性模型外,其它均为三参数的Gompertzt和Logistic模型。研究给出了所选模型95%的预测区间及表示90%误差分布的容许区间,他们从统计上提供了模型将来用于预测的可靠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白小军  谷会岩  
【目的】探究东北大兴安岭典型次生林内优势种群落叶松Larix gmelinii种内关系以及种内关系所存在的规律,揭示种群发展程度、发展现状、发展动态和发展规律,以期为今后在植被修复、恢复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差比率方法(RV)和基于2×2联列表关联性分析方法,通过χ2显著性检验并结合AC联结系数、OI指数、Jaccard指数以及Pearson相关和Spearman相关检验等多种方法综合研究分析优势种群落叶松种内关联性质和关联程度。【结果】1)落叶松种群内存在显著的正联结作用,不同龄级的落叶松个体间关联性随龄级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成龄个体间基本上表现为无关联,幼龄个体间整体上呈显著的正联结。2)不同龄级个体间(第1、2龄级除外)龄级间差距越大,相关两龄级的个体间负关联作用越强。3)相邻两龄级个体间的关联性随着个体的发育而发生着动态变化,具体为发育早期表现出正关联,随着个体的发育正关联作用减弱,而后表现出负关联,发育到老龄阶段,相邻的个体间又表现出一定的正关联作用。4)在进行种内关联性分析时Spearman相关分析较其他分析灵敏更高,种内联结性与关联性分析时结合使用多种方法可使分析结果更加可靠。【结论】研究区域内的优势落叶松种群内整体上存在显著正联结作用,这种正联结作用主要存在于幼龄个体之间和老龄个体间;种群内部这种显著正联结作用说明了落叶松种群已发展到了相对稳定的高级阶段。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先雁  曾丹  曹磊  王智丰  
为探讨落叶松胶合木柱顺纹受压性能,对两组不同尺寸的落叶松胶合木柱单轴受压试验研究,分析了胶合木柱轴心受压的破坏形态和破坏机理,得到该批落叶松胶合木抗压弹性模量为14.01 GPa,抗压强度为45.98 MPa,比例极限强度为(0.55~0.70)σL,并给出了应力-应变关系本构方程及相关经验参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谢春平  赵浩彦  
为了更好地了解与利用城市边缘次生构树林,利用群落学手段,在南京仙林地区设置了20个10×10 m2样地,对该地区构树群落的种间联结关系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乔木层和灌木层各自的总体关联性均成正联结;利用统计量W检验显示,灌木层总体关联性不显著,而乔木层呈显著。(2)x2检验显示,不论是乔木层或灌木层,种间显著联结的种对均较少,乔木层为4对,而灌木层为2对。(3)共同出现的高频率种对数量较少。(4)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在乔木层和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新生  王笑山  
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及华北落叶松是我国重要的木材树种,然而由于采用不同的性状进行分类,它们种间关系问题一直在争论着。国外研究人员如OstenfeldandLarsen(1930)等认为长白落叶松和华北落叶松为兴安落叶松的2个变种,而我国科学家则把它们视为两个单独的种,并且还认为长白落叶松有3个变种存在,而华北落叶松有1个变种存在。因此用分子遗传学方法研究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及华北落叶松3个种间遗传进化关系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例如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潜势预测。至今植物分类研究所采用的性状已包括有表型形态、生殖、生化、蛋白质(同功酶)到RNA和DNA的分子标记等,进行综合性状分类比较。由于这些变...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中惠  王彦辉  郭建斌  王晓  
[目的]研究宁夏六盘山林区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内单木树高对立地条件和林分特征的响应,并建立树高生长模型,以便准确预测树高生长,确定适宜立地条件及林分结构,指导优化林分结构的精准经营。[方法]选择建立典型样地,进行每木调查及树干解析,采用外包线法确定树高对单一因子的响应规律和适宜函数形式,然后连乘耦合多因子影响,构成能反映多因子影响的树高生长模型,并利用实测数据检验,获得可准确预测华北落叶松单木树高的最优模型。[结果](1)华北落叶松单木树高随林龄增加的生长过程呈现"S"型曲线。(2)相关分析表明,在除林龄外的各因子中,对单木树高生长影响的大小排序为:海拔>郁闭度>优势度>林分密度>坡向>坡度。(3)最适合华北落叶松生长的海拔范围是2 000~2 400 m,坡向是阴坡和半阴坡,坡度是20°~25°,郁闭度是0.49~0.64,林分密度是1 100~1 300株·hm~(-2),单木树高随优势度增加而增大,且增大速率在优势度> 0.2后渐趋平缓。(4)建立了耦合主要因素影响的单木树高生长模型,拟合效果很好。[结论]宁夏六盘山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内的单木树高同时受立地条件和林分结构特征影响,主要影响因素为林龄、海拔、郁闭度、优势度等。在考虑综合因素影响下建立的单木树高生长耦合模型可准确预测单木树高的时空变化,将作为华北落叶松林合理经营的科学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军   陈科屹   何友均   吕延杰   许单云   何亚婷   谢和生   卢佶  
【目的】构建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天然林3个主要树种组的断面积生长混合效应模型,提高断面积生长模型的预估精度,为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的林分生长动态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的主要树种组(兴安落叶松、白桦、栎类)为研究对象,采用四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626块复测样地数据,首先使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单木断面积生长模型,其次在最优基础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样地随机效应,建立单木断面积生长混合效应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期初胸径(D)的倒数(1/D)、每公顷株数(N)、大于对象木的胸高断面积和(BL)、对象木胸径与林分算数平均胸径之比(BL/D)、海拔(E)以及坡度和坡向的组合(Tc)对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单木断面积的生长有显著影响(P<0.05)。考虑样地随机效应的混合效应模型的赤池信息准则(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IC)明显降低,对数似然值(LogLik)明显增大。引入异方差函数和自相关结构后,提高了混合效应模型预估的精度;混合效应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Bias)和均方根误差(RMSE)均比基础模型的低,兴安落叶松、白桦、栎类最优混合效应模型的R2分别由0.435提高到0.658、由0.354提高到0.489、由0.307提高到0.379。【结论】与基础模型相比,考虑层次结构的混合效应模型能显著地改善模型的拟合效果,为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的林分生长动态预测提供了具有生物学意义和统计学可靠性的断面积生长模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崔诗梦  向玮  
【目的】研究间伐及气候因子对长白落叶松树轮宽度的影响,以期了解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人类营林措施对树木生长的影响。【方法】以长白落叶松为对象,建立以树轮宽度指标为因变量、包含间伐效应及气候因子的非线性混合模型。样地数据为20块人工林起源经自然演替形成的长白落叶松云冷杉针阔混交林间伐区组试验样地1987—2012年的调查数据。利用Lintab 6树轮宽度测量仪测量树轮宽度并通过COFECHA程序交叉定年后,共保留231条长白落叶松年轮条的年轮宽度数据。气候数据为样地附近多个气象站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艳兵  王彦辉  熊伟  姚依强  张桐  李振华  
【目的】在土壤水分条件坡位差异明显的半干旱地区,深入了解树干液流速率的坡位差异及其主导环境因子,探讨从样地到坡面尺度的上推方法,以准确估算坡面和流域尺度的森林蒸腾耗水。【方法】2015年6—9月,在宁夏六盘山叠叠沟小流域选择1个西北坡向的典型坡面,设立上、中、下3个坡位的华北落叶松林样地,利用热扩散探针法监测树干液流速率,并同步监测气象因子及土壤水势的变化。【结果】研究期间,060 cm土壤水势(Ψ0-60)和日均液流速率均存在显著的坡位差异,土壤水势(MPa)为下坡(-0.210)>中坡(-0.41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窦荣鹏  江洪  余树全  马元丹  宋新章  郭培培  张小川  
选择中国亚热带分布较广的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和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采用分解袋法对其凋落叶分解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凋落叶分解最慢,年分解系数为0.49,香榧分解最快,年分解系数为1.70,分解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香榧、山核桃、青冈和马尾松。4种凋落叶的分解速率与初始全氮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初始全磷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凋落叶的初始氮、磷质量分数可以作为预测这4个树种在亚热带分解快慢的良好指标。分解过程中马...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程瑞梅  王瑞丽  刘泽彬  封晓辉  王晓荣  肖文发  
对三峡库区栲属群落主要乔木种群的重要值、方差比率、χ2统计量、共同出现百分率PC和联结系数AC等种间联结性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小叶栲是三峡库区栲属群落常绿阔叶林的建群种;三峡库区栲属群落19个主要种群的总体种间关联性呈不显著负相关,反映了该群落处于不稳定的演替阶段;19个优势种群构成的171个种对中,12个种对具有显著正相关,7个种对具有显著负相关,而绝大多数种的联结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种对间的独立性相对较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毛玉琪  张景林  王福森  刘录  吴长江  
在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的龙江县、讷河县和克东县3个立地条件不同的试验点,营造兴安、长白、华北、日本和西伯利亚5种落叶松引种试验林21hm2,日本落叶松示范林50hm2,经18年观察比较,以及对当地早期人工林的调查研究,得出结论是:华北落叶松能成活成林,但材积生长量远不如当地树种兴安落叶松,不宜引种造林;长白落叶松适应能力强,已引种栽培多年,其生产力高,木材产量超过兴安落叶松1倍以上,应大力发展,作为营造落叶松林的主要树种;日本落叶松引入北纬48°13′,降水量500mm左右的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尚属首次。实验证明,它适应性强,生长快,林分稳定,18年生平均胸径145cm,平均树高12...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增伟   蒋天雨   徐绣琴   朱晓如   施晨阳   赖文峰   文国卫   黄秋良   张国防  
对六盘山自然保护区27个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进行野外调查,采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方差比率(VR)、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点相关系数(PCC)等方法,对白桦群落乔木层进行生态位与种间联结性分析,结果显示:乔木层有植物17科28属47种;重要值与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指数存在差异。其中,白桦的重要值最大(22.55%),Levins指数(0.50)小于蒙古栎(0.55)和甘肃山楂(0.67),Shannon-Wiener指数(2.79)小于甘肃山楂(3.05)。此外,在乔木层优势种组成的190个种对中,生态位重叠指数大于0.5的仅16对,其中,白桦与山荆子、陕甘花楸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均在0.5以上。20个乔木层主要物种间总体联结性呈不显著正联结;χ~2检验显示群落中有4个种对间呈极显著联结,5个种对间呈显著联结;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PCC检验结果均表明:白桦与多数树种的联结性不显著,仅与山荆子呈显著正联结。表明宁夏六盘山白桦群落乔木层的物种较单一,乔木层主要物种的种间联结较弱,各种类间呈独立分布格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佳乐  冯新  周先雁  
落叶松胶合木是一种对其锯材进行加工形成的工程复合材,为研究其基本力学性能和工程适用性,对落叶松木材试件进行抗拉、抗压及抗弯等试验研究,分析了其破坏形态及机理,得到了落叶松胶合木的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及弹性模量。结果表明:落叶松胶合木抗压和抗弯试件经历了弹性、弹塑性和破坏3个阶段,表现为塑性破坏;抗拉试件没有明显的屈服阶段,表现为脆性破坏。基于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结合木结构相关设计标准,提出了落叶松胶合木设计建议值,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