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46)
2023(2237)
2022(2048)
2021(2174)
2020(1685)
2019(4371)
2018(3854)
2017(5812)
2016(3578)
2015(4099)
2014(4062)
2013(4285)
2012(4332)
2011(4137)
2010(4074)
2009(3971)
2008(4013)
2007(3230)
2006(2901)
2005(2838)
作者
(12799)
(10923)
(10879)
(10324)
(7031)
(5598)
(4911)
(4260)
(4150)
(4004)
(3847)
(3840)
(3837)
(3674)
(3571)
(3339)
(3280)
(3247)
(3158)
(2990)
(2892)
(2833)
(2733)
(2466)
(2451)
(2444)
(2429)
(2413)
(2395)
(2341)
学科
(14440)
经济(14433)
地方(6103)
(5389)
教育(5199)
管理(5061)
中国(5053)
(5005)
(4899)
方法(4867)
研究(4515)
数学(4439)
数学方法(4350)
(4071)
(3683)
农业(3572)
研究生(3528)
地方经济(3405)
(2857)
企业(2857)
(2855)
制度(2844)
(2659)
贸易(2657)
(2622)
服务(2563)
(2543)
(2415)
金融(2413)
(2308)
机构
大学(53876)
学院(50175)
研究(28113)
(19011)
中国(18462)
经济(18399)
科学(18061)
(15599)
(14591)
管理(14326)
研究所(14298)
(13389)
理学(11707)
中心(11570)
农业(11426)
理学院(11422)
管理学(10999)
管理学院(10898)
(10710)
业大(10561)
(9577)
北京(8940)
(8922)
师范(8814)
(8682)
科学院(8215)
(7929)
研究院(7743)
教育(7650)
(7555)
基金
项目(35900)
科学(26104)
基金(24337)
研究(23870)
(23629)
国家(23442)
科学基金(17756)
(13724)
社会(13259)
基金项目(12794)
(12652)
社会科(12367)
社会科学(12366)
自然(12261)
自然科(11937)
自然科学(11932)
自然科学基金(11708)
教育(11545)
资助(10218)
编号(9224)
重点(9183)
(8475)
成果(8262)
计划(8026)
科技(7905)
(7675)
课题(7670)
科研(7261)
(6952)
创新(6631)
期刊
(24152)
经济(24152)
研究(20543)
中国(16953)
学报(14480)
(13179)
科学(11709)
教育(11146)
大学(10480)
学学(9722)
农业(9082)
(6815)
(5832)
(5147)
管理(4821)
业大(4741)
林业(4267)
(4172)
金融(4172)
农业大学(3764)
技术(3694)
(3633)
卫生(3633)
经济研究(3632)
(3572)
资源(3450)
国际(3290)
(3202)
研究生(3182)
学位(3159)
共检索到91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高玉池  魏志刚  杨传平  刘桂丰  刘关君  
对黑龙江省帽儿山10年生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种源试验林14个种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在树高、胸径、材积和纤维素质量分数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各种源4个性状的遗传参数比较和主成分分析表明,东方红、帽儿山和乌伊岭种源为优良纤维材种源,其纤维素质量分数遗传增益分别为5.29%,9.96%和2.85%,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43.26%,38.07%和36.96%。各种源性状与对应的地理气候因子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主要受温度和日照的影响,即白桦生物性状的地理变异的实质是对温度和日照时间的高度适应。聚类分析将14个种源划分为3个种源区,即大兴安岭种源区、辽东种源区和小兴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宇  徐焕文  尚福强  焦宏  张利民  罗建新  滕文华  刘桂丰  
【目的】通过对16年生白桦种源试验林的调查,研究其地理变异规律,进行种源区划分,为各种源区选用生产力高、适应性强的优良种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定植于黑龙江省尚志市帽儿山实验林场、辽宁省本溪市山城实验林场与内蒙古金河林业局的16年生白桦种源试验林为对象,调查18个种源在每个试验点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等性状,进行单点、多点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然后对各种源生长性状与其产地地理气候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最后依据分析结果进行优良种源选择及种源区划。【结果】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性状在各试验点的种源间以及种源与地点的交互作用均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以各地点参试种源单株材积均值排序分...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沈汉   郑成忠   邱勇斌   汪清华   华克达   缪强   范艳如   姜景民   韦一   刘军  
【目的】通过分析10年生香椿Toona sinensis生长与形质性状的种源变异,揭示不同性状在地理种源上的变异规律,并进行种源区划及优良种源选择。【方法】以浙江开化县林场的10年生香椿种源林为试材,测定其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幅、材积、树干圆满度和树冠圆满度,获取各种源生态环境因子,进行方差、主成分、相关性和聚类等分析,计算广义遗传力、综合选择指数和遗传增益,阐明生长和形质性状地理变异模式及与产地生态因子关系。【结果】树高、胸径、树干圆满度和材积存在极显著(P<0.01)种源差异,种源胸径、树高、冠幅、枝下高和材积呈典型的纬向变异模式。种源胸径与冠幅、枝下高和材积之间均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胸径与产地年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日最低气温和最干燥季节日平均气温等显著(P<0.05)正相关。根据种源聚类结果,可将香椿划分为南部和北部2个种源区,并筛选出3个优良种源,分别为元谋、恩施和太和。【结论】10年生香椿种源间差异显著,并且树高、胸径、材积等性状存在从南向北逐渐减小的变异规律,对其进行选择时胸径是主要的遗传改良性状,可为材用型香椿良种选择提供可靠依据。图3表6参25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林什全  仲崇禄  白嘉雨  
A provenance trial of Casuarina junghuhniana was established at Dianbai, Guangdong Province in southern China. All the 28 seedlots of seeds came from Australian Tree Seed Centre. A complete randomized block design was employed with 16 trees per plot and 4 replicates. From 1 to 5 years old, tree he...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宇  徐焕文  尚福强  焦宏  张利民  罗建新  滕文华  姜静  
开展多点造林试验是对参试种源进行稳定性分析及生长特性评价的重要步骤。本文以18个白桦种源为材料,分别在帽儿山、草河口、金河3个试验点营建种源试验林,对17年生白桦树高、胸径及材积等性状进行多地点联合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及材积性状在各地点间和各种源间以及种源与地点的交互作用上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各试验点参试种源保存率分析发现,18个白桦种源在各试验点平均保存率在4.76%~76.55%之间,其中东方红、凉水、长白和乌伊岭等种源平均保存率较好,西北地区种源如六盘山、西宁和天水等保存率较低。采用AMMI模型对参试种源的树高性状进行稳定性评价,结果显示:凉水、小北湖、辉南、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潘志刚  
198 1年在我国 3个气候带 7个试验点开展火炬松全分布区种源试验。试验目的是找出火炬松种源地理变异规律 ,综合评选出适合不同气候的优良种源 ,达到“适地、适树、适种源”。试验采取 9株小区、6次重复、种源与树种对比同时进行 ,即有产自美国 1 0个州的种源各 1个及福建南屿林场次生种源 ,用湿地松 (S— 8)及当地马尾松作对照 ;采用 5~ 8个月苗龄容器育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 ,火炬松种源差异显著 ;种源高生长与原产地最低温度呈显著相关。种源 (树高 )与地点互作虽呈极显著 ,但地点方差变异占 98% ,种源×立地的方差仅占 0 5 % ,即可在各气候带选出一些共同优良种源。树种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宋云民  潘志刚  
对我国12年生火炬松、湿地松7个试验点(3个气候带)种源及树种对比试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火炬松种源间差异显著,种源与地点互作显著,但互作方差较小。根据种源的生长(高、径)和适应性(保存率、抗病虫害、耐寒等)选出L-9、6、10火炬松优良种源。这些种源均产自美国东南沿海,最适宜在我国中亚热带发展,其次为南亚热带;北卡州及内陆种源L-2,5,6生长快且较耐寒,适宜在北亚热带种植。湿地松种源间差异较小,呈随机变异,种源与地点互作不显著,适宜在我国南、中亚热带发展。其优良种源产自佐治亚州南部及佛罗里达州北部中心产区。两种国外松均应在400m以下低丘、岗地及沿海砂地发展。马尾松可在亚热带400~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静  郭滨德  孙洪志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种源的樟子松在帽儿山地区的生长差异,研究该地区气候因子对樟子松径向生长的影响,本文建立了来自于阿尔山、高峰、红花尔基、卡伦山、图强罕达盖和金山等7个种源樟子松树轮年表。[方法]通过年轮-气候响应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探讨了不同种源樟子松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7个种源地樟子松树轮年表整体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但局部也有不同之处,除图强种源外,其余6个种源地樟子松在生长初期年轮宽度呈增加趋势。阿尔山、高峰、红花尔基和卡伦山种源地樟子松径向生长与当年2月平均温度显著正相关,罕达盖种源地樟子松径向生长与前一年4月平均温度显著正相关;高峰、图强、卡伦山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艳芹  胡海清  冯仲科  
为了研究帽儿山地区主要乔木树种的燃烧性质,在对8个乔木树种苯-醇抽提物、木素、综纤维素及燃烧速度、绝干含水率等理化性质测定分析基础上,结合其生物学与生态学特征赋值,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燃烧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8个树种燃烧性大小为红皮云杉>樟子松>山杨>红松>落叶松>胡桃楸>黄波罗>水曲柳;水曲柳燃烧性最弱,抗火能力最强,适合作帽儿山地区的防火树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嫚嫚  刘宝光  顾宸瑞  王楚  陈肃  姜静  刘桂丰  
【目的】肉桂酰辅酶还原酶(Cinnamoyl-CoA Reductase,CCR)是催化木质素合成特异途径中的第一个限速酶。通过测定转基因株系和野生型株系(WT)的木质素和单体含量,探究转BpCCR1基因正义链和反义链对白桦木质素含量的影响,进而筛选出转基因优良株系。【方法】以获得的7年生白桦转BpCCR1正、反义链株系为试验材料,采用PCR及qRTPCR技术分别对目标基因的稳定性及表达量进行检测,采用改进的Klason法及液相色谱法分别对木质素含量及单体含量进行测定,采用硝酸-氯酸钾法和排水法分别对木纤维长和宽及基本密度进行测定,并调查树高及胸径,以此来分析转BpCCR1正、反义链对白桦上述性状的影响。【结果】PCR检测表明,5个转正义链株系及14个转反义链株系的目标基因均为阳性;qRT-PCR分析显示,BpCCR1基因不但在转正义链株系中上调表达,而且在转反义链株系中也呈上调表达。转正、反义链白桦株系木质素含量均增加,其中10个转反义链株系的Klason木质素和总木质素含量均值较野生型株系(WT)分别提高了7.46%和7.05%,木质素含量最高的FCR11株系较WT株系分别提高了12.26%和11.81%;转基因株系基本密度虽然有一定的变化,但无明显规律。转正义链株系的木纤维宽明显变小,5个株系均值较WT减少8.82%;而转反义链株系的木纤维长受到明显抑制,有11个株系与WT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 <0.05),其平均材积生长量较WT提高77.1%。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择FCR2、FCR27和FCR33株系为优良株系。【结论】转BpCCR1正义链及反义链均提高白桦木质素含量,综合树高、胸径等6个性状筛选出3个优良转基因株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焕文  刘宇  李志新  彭儒胜  尚福强  邹建军  刘桂丰  姜静  
本文以10个白桦杂种子代家系为材料,分别在辉南、凌海、丹东等3个试验点营造子代测定林,对5年生白桦树高和胸径等性状进行多地点联合分析。结果表明:树高性状在各地点间和各家系间以及家系与地点的交互作用上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胸径仅在地点间达到显著水平(P<0.05)。辉南试验点生长较好的有201、203、204、316、318等家系;凌海试验点生长较好的有201、202、314、316、318、319等家系;丹东试验点生长较好的有202、315、318、319等家系。采用AMMI模型对参试家系的树高性状进行稳定性评价,结果显示:203、204、318、319、316属于高产稳产型家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文杰  庞宏东  胡兴宜  王晓荣  林富荣  
研究枫香种源间性状差异及地理变异规律,并进行优良种源选择,为枫香良种选育和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14个省份22个枫香种源为研究材料,选取生长性状指标和形质指标,进行种源间差异性分析,广义遗传力估算、地理变异规律研究,采用多目标决策法进行优良种源选择等。结果表明:枫香种源间在胸径、树高、材积、第一枝下高、冠幅和通直度6个性状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1)。选出优良种源6个,入选的优良种源平均胸径、树高、材积、冠幅和通直度分别大于总体均值的5.25%、8.30%、16.51%、1.26%和2.11%。选出的优良种源对调种造林、杂交育种、"边选边育"等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马壮  李亮  金森  
在春季防火期内按林型内凋落物的不同空间位置的分类标准采集白桦林的地表死可燃物,并依此放入由小到大的铁丝网中,在室内进行试验,记录数据,对两种林型分别采用NelsoN模型和simard模型作为平衡含水率对温湿度响应模型,使用直接估计法对地表死可燃物的含水率结果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基于NelsoN模型的可燃物含水率预测误差往往小于基于simard模型,一般来说基于NelsoN模型的含水率预测效果要好于使用simard模型预测含水率效果。但是,对于白桦林的腐殖质和混合可燃物则两者相差不大,预测效果都比较好,误差要求在3%以内都可以使用;(2)对于白桦林内凋落物及半腐殖质,误差要求在3%以内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淑娟  鹿振友  王洁瑛  李黎  徐曼琼  
该研究主要对 5种种源新培育速生白桦木材的弦向、径向、体积全干干缩率和差异干缩及弦向、径向、体积气干干缩率和差异干缩等 4个性状进行了测试 ,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了变异分析及方差分析 .结果表明 :据此可用来选育纵向干缩率小、差异干缩小、尺寸稳定性好的优良树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毛爱华  李建祥  张超英  李庆贱  王顺  陈晓阳  李悦  
开展树种的全分布区种源试验,研究种源间遗传变异,对选择优良种源,指导种子区区划具有重要意义。对河南郏县的侧柏全分布区种源试验林66个种源19年植株的树高、地径、冠幅、最长枝长、最粗枝径、分枝角等指标分析表明:树高、地径、冠幅和分枝角在种源间均有极显著差异,其遗传方差分量分别为14.938%、10.802%、14.097%和9.079%,其种源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70、0.63、0.66和0.60;最粗枝径和冠形指数也存在显著差异,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39和0.32。与该试验点的早期研究结果相比,种源间的变异系数随年龄增长呈减小趋势。以选择生态和用材兼用型的优良种源为目的,把树高、地径、冠幅及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