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8)
2023(1910)
2022(1853)
2021(1748)
2020(1619)
2019(3636)
2018(3614)
2017(6370)
2016(3986)
2015(4646)
2014(4706)
2013(4665)
2012(4316)
2011(3946)
2010(3945)
2009(3612)
2008(3482)
2007(3115)
2006(2651)
2005(2349)
作者
(14012)
(11931)
(11733)
(11023)
(7569)
(6002)
(5324)
(4910)
(4679)
(4457)
(4085)
(4082)
(4064)
(3827)
(3745)
(3704)
(3572)
(3472)
(3468)
(3418)
(3204)
(3068)
(3058)
(2995)
(2720)
(2704)
(2673)
(2670)
(2666)
(2605)
学科
(13040)
经济(13030)
(10263)
管理(9484)
(8573)
企业(8573)
方法(6991)
数学(6068)
数学方法(5930)
(4736)
(3978)
地方(3302)
农业(3251)
技术(3181)
中国(3112)
业经(3074)
(2762)
理论(2676)
(2628)
教学(2223)
(2171)
环境(2134)
(2020)
(2012)
资源(1928)
教育(1923)
技术管理(1898)
(1876)
(1840)
经营(1827)
机构
学院(55786)
大学(55528)
研究(22108)
管理(20501)
(17821)
理学(17713)
理学院(17436)
(17348)
管理学(16962)
管理学院(16880)
科学(16835)
经济(16787)
中国(14881)
农业(14249)
业大(13293)
(13066)
(12599)
研究所(12272)
中心(10473)
(9758)
(9565)
农业大学(9061)
技术(8341)
(7887)
(7886)
(7859)
(7814)
师范(7732)
北京(7710)
(7375)
基金
项目(42659)
科学(31779)
研究(28266)
基金(28219)
(26483)
国家(26214)
科学基金(20866)
(19242)
(16173)
社会(15538)
基金项目(14929)
自然(14838)
社会科(14548)
社会科学(14540)
自然科(14495)
自然科学(14483)
自然科学基金(14182)
教育(13594)
资助(12044)
编号(11389)
计划(10258)
重点(10209)
科技(10166)
成果(9398)
(9356)
课题(9131)
(9031)
(8956)
科研(8650)
(8562)
期刊
(18329)
经济(18329)
(15575)
学报(14918)
中国(14553)
研究(12904)
科学(11618)
农业(10495)
大学(9960)
学学(9486)
教育(8474)
管理(6281)
技术(6016)
(5992)
(5407)
业大(4844)
农业大学(4115)
科技(3942)
统计(3923)
(3870)
(3725)
(3544)
金融(3544)
资源(3382)
决策(3358)
技术经济(3270)
林业(3264)
中国农业(3151)
业经(2963)
图书(2774)
共检索到82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柏斌斌  骆菁菁  李虹  吴春莹  俞红强  游捷  
为了解部分月季品种间抗病性差异的原因和筛选出抗黑斑病的月季品种,对北京地区的50个月季品种黑斑病发病情况进行观察和抗病性分类,分析影响月季黑斑病抗性的因素。结果显示:月季分为高抗品种群(HR)5个;中抗品种群(MR)15个;低抗品种群(LR)12个;感病品种群(CS)14个;严重感病品种群(SS)4个。攀援月季、粉红色系月季和三倍体月季抗性较强。试验结果对于月季抗病育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燕  陈俊愉  
本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在培育刺玫月季新品种中所用的部分亲本与杂种的抗黑斑病的能力.研究的方法是通过对离体叶片进行人工接种后培养,观察其感病过程,并进行统计.再综合对照植株在露地的发病率,提出确定植株抗黑斑病等级的数量化模型,筛选出抗性较强的亲本及杂种.文中还对月季育种中的有关抗黑斑病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杰辉  张宏志  陈己任  熊兴耀  钟晓红  李炎林  
月季黑斑病是由蔷薇双壳菌及细极链格孢侵染引发的一类严重影响月季观赏价值和生物产量的病害。综述了月季黑斑病的发生与危害及抗性育种的研究进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波薇  
采用室内人工接种,对320份(次)甘薯品种(系)进行甘薯黑斑病(Cerato-cystisfimbriataEliselHalsted)抗性鉴定,筛选出高抗品种(系)10份,抗病品种56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向玉英  朱湘渝  侯艳  
经10年在华北各省市田间试验和室内抗病测试证明:中林-115、中林-379、中林-34是抗干部溃疡病(Dothiorella gregaria)和叶部黑斑病(Marssonina brunnea)的杨树新品种,比北京杨、Ⅰ-214等有显著的抗病力,比群众杨降低溃疡病发病率80%~100%,比加杨、Ⅰ-214和P15A降低黑斑病发病率80%以上,并对杨树的其它病虫如天牛等,也有较强的抗性。它们也是华北地区速生、优质、繁殖易、成活高、适应性强的杨树良种,现正在大量推广使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英  李合生  
选用对黑斑病菌具有不同抗感程度的甘薯品种2399(抗)和徐—18(感)块根组织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甘薯品种对黑斑病菌的抗性与膜脂过氧化、各种酶及抗氰呼吸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抗、感品种在病原菌侵染初期均出现一膜脂过氧化高峰,它对早期杀伤和抑制病原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及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强都有利于抗病。此处,抗氰呼唤增强与磷酸戊糖呼吸途径增强密切相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莹  柳李旺  谢学文  孟霖  刘博  王晓武  李宝聚  武剑  
【目的】鉴定白菜类作物黑斑病抗性,同时进行白菜黑斑病抗病QTL定位研究,为白菜抗黑斑病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喷雾法接种芸薹生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分生孢子液于30 d苗龄的白菜离体叶片或植株,黑暗保湿处理后统计病情指数,比较在接种后不同接种部位和不同保湿天数抗性的差异。以优化后的方法鉴定白菜品种的黑斑病抗性,利用白菜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进行黑斑病抗性QTL定位。【结果】优化了白菜黑斑病抗性鉴定方法,并利用该方法鉴定了70份白菜类作物品种的黑斑病抗性,筛选出14份抗黑斑病材料。同时利用白菜RILs群体,定位出两个黑斑病抗性QTL位点,分别位于A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阎文昭  王大一  
1989年至1992年采用薯块针刺接种培养方法,对473份甘薯品种资源进行了黑斑病抗性鉴定与筛选,结果未发现免疫抗性品种;抗病品种共19份,占4.0%;感病与高感病品种共367份,占77.6%;中间型耐病品种共87份,占18.4%。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惠哲  李淑菊  杨瑞环  管炜  邓强  曹明明  
为建立黄瓜抗黑斑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体系,以黄瓜感黑斑病母本L 63和抗黑斑病父本L 9及其F1、F2分离群体为试材,将与黑斑病抗性相关基因连锁的一个共显性AFLP标记E-CC/M-CAT进行了测序,根据序列特点设计了特异的SCAR引物SCEM126/122,成功地转换成了简单实用的共显性SCAR标记,经验证该标记与黄瓜抗黑斑病相关基因连锁遗传距离为4.4 cM,可以作为黄瓜抗黑斑病辅助选择的标记。且该标记具有迅速、简便、成本低、不受环境条件限制的优点,扩增条带清晰,无杂带和拖尾现象,适合用于大量样本分析。利用引物SCEM126/122对290份材料进行抗病性检测,结果表明有64份抗病材料,为进...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蔡生力  王崇明  杨丛海  许小幸  
对虾白黑斑病是养殖中国对虾的常见病,曾被怀疑是细菌性疾病。本试验通过对病虾肝胰腺、血液和病灶组织的细菌分离,对正常虾用自黑斑病虾投喂感染,与病虾共栖感染以及用分离于病虾的细菌注射感染等一系列试验发现:细菌或其它生物性病原与对虾白黑斑病并无直接关系。通过对病虾的酚氧化酶活力测定.血细胞的观察和流行病学研究.分析认为该病是由于对虾长期营养不良在应激状态下所引发的一种生理性疾病。腹部每节两侧基部和尾肢等部位出现的病灶──白班或黑斑是在对虾处于应激状态下,酚氧化酶诱导相关基质山酚到醌最终产生黑色素形成的。此外还讨论了相关基质的来源以及与对虾应激反应有关的几项因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云琴  
蜡梅花黑斑病是蜡梅花部的重要病害,也可为害嫩叶.病原为属半知菌亚门之 Alternariacalycanthi(Carr.)Joly.该文为1989~1991年系统研究的总结,对发病规律,包括适温、越冬与越夏以及防治试验均作了报道.用退菌特(80%,500倍液)防治该病,效果最好.并对蜡梅花黑斑病的全面防治,提出了建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蒲志刚  唐静  王大一  谭文芳  吴洁  阎文昭  
以南薯88等12个抗感黑斑病品种为材料,通过甘薯黑斑病室内抗性鉴定,确定其抗感病程度。通过DNA提取、酶切、PCR扩增、凝胶电泳等系列程序摸索和优化,建立了甘薯黑斑病的AFLP分子标记体系。并用该体系找到了与甘薯抗黑斑病紧密相关的特异性DNA片段,对该片段克隆、测序后发现该DNA片段由320个碱基组成,为进一步分析该片段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为甘薯抗黑斑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慧  卜燕华  王茂良  戴思兰  丛日晨  
采用田间鉴定与叶片离体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地区园林绿化中常用的蔷薇属36个品种(种)的抗黑斑病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使用感病率为参数的原模型公式不能很好地区分蔷薇属不同品种(种)之间的抗病差异,用田间观测的感病指数(I)替代发病率(N),可以对蔷薇属植物抗黑斑病能力进行有效检测。利用优化的蔷薇属植物抗黑斑病等级模型,可将供试蔷薇属品种(种)分为4类:4个免疫品种(种);9个高抗品种(种);15个感病品种(种);8个高感品种(种)。刺梨、无刺蔷薇、三季玫瑰、玫瑰的抗黑斑病能力综合值显著高于月季。现代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新叶  宋丛文  黄敏仁  
利用黑斑病的高抗无性系美洲黑杨I-69及黑斑病的高感无性系欧美杨I-45为材料建立的2个cDNA文库,随机挑取cDNA克隆进行5’端EST序列测序,共获得有效序列20023条。序列经聚类分析和拼接后,共获得10816个Unigene,其中包括3734个Contig,7082个独立的Singleton。被注释的8853个具有同源性匹配序列基因中,按照GO的分子功能、生物过程和细胞组分3个不同分类角度进行分类。在具有功能注释的8853个Unigene中,选出330个与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毛果杨序列进行BLAST分析,结果发现有177个抗病相关候选基因出现在282个Unigene中,其中135个分布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永强  孙厚俊  陈晓宇  邢继英  谢逸萍  
为了明确硅对甘薯苗期黑斑病抗性的影响,以胜利百号(Triumph 100)薯苗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硅酸盐溶液预处理5 d后接种甘薯黑斑病菌,每24 h调查薯苗的发病情况。结果表明,硅能够延长甘薯黑斑病的潜伏期,显著降低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减轻其对薯苗的危害,提高甘薯苗期对黑斑病的抗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