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22)
2023(5874)
2022(4810)
2021(4420)
2020(3536)
2019(8156)
2018(8165)
2017(14768)
2016(8410)
2015(9469)
2014(9489)
2013(9289)
2012(8864)
2011(8111)
2010(8616)
2009(7952)
2008(8027)
2007(7706)
2006(7180)
2005(6423)
作者
(24333)
(20187)
(20054)
(19339)
(13212)
(9791)
(9128)
(7873)
(7648)
(7586)
(6948)
(6935)
(6714)
(6506)
(6434)
(6392)
(6055)
(5910)
(5893)
(5757)
(5136)
(4982)
(4929)
(4728)
(4706)
(4655)
(4551)
(4509)
(4166)
(4099)
学科
(34866)
经济(34830)
管理(25409)
(20057)
(16004)
企业(16004)
中国(14504)
地方(14079)
(11403)
环境(10172)
方法(8764)
业经(8477)
(7524)
农业(7502)
(7193)
(7108)
城市(7055)
(6833)
数学(6802)
数学方法(6685)
(6195)
(6153)
生态(6052)
理论(5949)
地方经济(5767)
(5621)
资源(5559)
(5310)
银行(5305)
教育(5192)
机构
学院(116159)
大学(114057)
管理(43158)
(42589)
研究(42520)
经济(41132)
理学(35137)
理学院(34603)
管理学(33973)
管理学院(33727)
中国(32865)
(27345)
科学(26263)
(21687)
中心(20870)
(20419)
(20224)
(18842)
师范(18721)
研究所(18184)
(17788)
(17756)
北京(17722)
(16365)
业大(15717)
(15693)
财经(14918)
师范大学(14892)
农业(13369)
技术(13343)
基金
项目(73592)
科学(57769)
研究(56015)
基金(50744)
(43654)
国家(43225)
科学基金(37383)
社会(34729)
社会科(32763)
社会科学(32753)
(29402)
基金项目(27204)
教育(25703)
(25311)
编号(23694)
自然(23613)
自然科(22933)
自然科学(22930)
自然科学基金(22478)
资助(19812)
成果(19593)
课题(18174)
(17273)
重点(16950)
(15178)
(14947)
(14571)
规划(14342)
发展(14211)
(13971)
期刊
(59732)
经济(59732)
研究(38282)
中国(31176)
教育(18738)
管理(16971)
(16835)
科学(15594)
(14744)
学报(14694)
(12467)
金融(12467)
大学(11286)
农业(11048)
技术(10848)
业经(10518)
学学(10005)
问题(9217)
图书(9212)
资源(8222)
(8208)
城市(8135)
书馆(7299)
图书馆(7299)
经济研究(7037)
财经(6911)
现代(6735)
(6512)
论坛(6512)
职业(6154)
共检索到1971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国祥  
当前,创建生态城市已成为我国城市可持 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哈尔滨、齐齐哈尔、伊春、黑河,无一不在进行生态园林建设。我国三大城市群:北京、天津、大连为中心的环渤海城市群;上海、苏州、无锡、南京、杭州、宁波等城市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等城市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更是抓住历史潮流,充分利用其城市化水平较高、经济发展较快、城市配套设施和人力资源素质较强等特点,不失时性机地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设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琨  唐承财  钟林生  
生态游憩空间配置是休闲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城市优质生活环境营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家休闲城市综合标准试点市——常熟市为研究对象,以人口特征为切入点,对该市不同功能区内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可进行生态游憩的时间、生态游憩意愿、对不同生态游憩空间的偏好,以及全市不同功能区人口对生态游憩空间的配置需求进行了调查研究。人口特征影响城市生态游憩空间的配置需求,全市不同功能区的人口特征有显著差异,因此对各类生态游憩空间的配置需求不同。在人口量、人口平均生态游憩可能性、人口生态游憩空间类型偏好等因素的影响下,商业活动区内人口对各类生态游憩空间的配置需求指数均最高,其次为生活居住区、商务办公区、工业生产区;全市不同功能区内人口对草地游憩空间的配置需求指数均最高,其次为水域和林地。可根据城市不同功能区人口数量、类型、分布特征,以及对各类生态游憩空间的配置需求来指导城市规划建设中生态游憩空间的配置实践。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婷  叶亚平  
南湖荡是常熟市第三大湖泊,是城乡结合部的天然湿地。在实地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市场价值法、费用支出法、影子工程法和成果参照法等,从直接利用价值和间接利用价值两方面对南湖荡湿地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货币化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南湖荡现状提供的直接利用价值为2 724万元,间接利用价值为1 948万元,相当于常熟市2008年总GDP的0.03%;生态服务功能从大到小依次为水产养殖(54.81%)、营养循环(28.23%)、涵养水源(7.62%)、侵蚀控制(4.71%)、供水(2.76%)、生物栖息地(1.06%)、科教(0.75%)和水质净化(0.06%);主要生态服务功能为水产养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永明  金童生  
常熟地处富饶美丽的长江三角洲前缘。2003年,实现GDP 475亿元,财政收入完成65.66亿元,人均GDP达到5547美元。总面积126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2.9万人,总户数34.18万户。全市有12个镇319个行政村。2003年底,常熟农村自然村落达10588处,其中,10户以下的村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桑五官   时良生  
江苏省常熟市大义镇坚持改革开放方针,认真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在调整优化乡镇企业结构的过程中,积极兴办高科技企业,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取得显著成效。1985年以来,该镇先后投资7800万元,办起了稀土、三基色荧光粉、“钴60”辐照、钕铁硼等6家高技术企业,并陆续投产。到1991年,大义镇高技术企业产值达1.5亿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国良   杨正书  
近年来,台商投资势头方兴未艾。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两岸经贸往来将更为广泛。在整个外向型经济中,台资企业举足轻重的地位将愈益明显。我们结合常熟市的实际情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现状常熟市引进台资、建办台商投资企业起步于1988年。至1991年底,全市建办台资企业27家,占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20%;总投资6362.5万美元,合同外资2737万美元,分别占全市相关数的34.2%和37.5%。其中14家台资企业已投产开业,绝大部分企业生产正常,运行有序,发展势头良好。今年1—3月,又建成2家台资企业,其中独资1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韩颖  于玲  汪炘  
生态城市建设作为解决城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途径已经受到了政府,学者和普通大众的关注。南京是一个典型的资源消耗型城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南京自2005年开始的生态城市建设的状况进行研究对其他城市具有参考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南京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结合过去的实践经验,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南京建设生态城市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南京的城市特点,对照南京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定位和量化指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辜胜阻  王敏  
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和智能城市后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是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深度融合,是城市转型与经济发展的转换器。发展智慧城市有助于促进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缓解"大城市病",提高城镇化质量。从城市信息化发展阶段看,我国许多信息化先行城市已经初步具备建设智慧城市的信息基础、产业基础和技术基础,同时,不断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也为智慧城市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由于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还存在缺乏统一规划、技术标准和法律规范不健全、资金瓶颈等诸多问题。为此,要深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好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的关系,实现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两轮驱动,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祝尔娟  吴常春  李妍君  
世界城市的形成发展与所在都市圈存在着共生互动的内在关系。世界城市必然崛起于世界增长重心地区最具实力的城市群之中;世界城市的形成发展需要所在城市区域的强大支撑;世界城市是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相互作用的产物。北京依托首都圈建设世界城市,有利于疏解人口资源环境交通等压力,有利于增强其经济整体实力和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世界增长重心向中国转移,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提供了历史机遇;京津人均GDP均超过1万美元,为京津同城化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京津冀三地发展阶段的不同步性,为重构区域产业分工新格局提供了重要契机。推进首都圈建设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有效途径和现实选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中贵  李升峰  彭补拙  
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对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土地质量将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有必要将生态型土地功能区的理念纳入工业园区的规划之中。工业园生态型土地功能区是依据自然及人工特征对生态型人工复合系统或人类聚居地进行人为划分的区域。该区域应使人们在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中所消耗的物资和物化劳动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 ,保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生态型土地功能区区划的重要理论依据是 :在对区域生态调查的基础上 ,首先对土地生态适宜度和生态敏感性两方面进行评价 ,然后根据评价结果将生态性质相似的土地进行类聚 ,并按不同的用途对该区的土地进行功能区划。最后以常熟市国际工业园案例进行实例研究 ,通过分析结果可以认识到园区生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肖徐玏   甄峰   秦萧   李智轩   魏玺  
就业空间是新市民宜居宜业的重要载体,其分异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市民的社会融入程度。文章以常熟市为例,用区位商测度新市民与户籍人口的就业空间分异,观察两类人群主导就业区的分布特征,并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了产业、地理区位和建成环境因素对区位商的解释力。结果表明:新市民就业空间相较于户籍人口集聚程度低,尽管二者均呈现典型的单中心特征,但新市民就业空间在南北向有明显延伸现象;新市民与户籍人口主导就业区呈现圈层嵌套分布特征,新市民就业主导区呈环状围绕城市中心分布,户籍人口就业主导区则分布在城市中心和远郊镇区;新市民就业空间分异受到地理区位的影响最大,产业和建成环境的影响也表现显著,且不同因子交互可显著增强各类因子的解释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宋锦荣  王勇刚  娄东  
常熟市搞活国有批发商业调查宋锦荣,王勇刚,娄东常熟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东邻太仓市,距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100公里;南接昆山市、吴县,离开世界闻名的旅游古城苏州38公里;西连无锡市、江阴市;北濒长江,与南通隔江相望;西北与张家港市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惠彦  金志丰  陈雯  
利用RS和G IS技术,分析了常熟市建设用地扩展和人口分布变迁情况,揭示了常熟市人口城镇化的特征。指出1984-2005年间,常熟市的农村人口向城区和镇区梯次转移,城镇化率稳步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扩展速度处于合理范围内。同时,由于城镇化的不完全、不彻底,在农村居民数量减少的同时农村居民点用地不减少,城镇化率被高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志刚  
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有限资源。珍惜士地,切实保护好耕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基本国策。1988年,常熟市共计人口102万余人,土地总而积171.29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04.52万亩。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类自身生产的失控,人增地减的量比反差愈来愈大,对木市经济建设产生严重影响。本文对此作些粗浅探讨。一、人地量比反差中的几个问题 1.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四十年来耕地总量下降146,146亩,人口增加338731人,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0.56亩(见表1)。近年来,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出现相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金志丰  陈雯  孙伟  惠彦  
基于卫星遥感影像数据,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利用耕地面积缩减强度指数、空间叠加等方法分析了常熟市耕地资源的时空演变特征,揭示了苏南经济发达地区耕地资源减少的规律。研究发现,随着经济发展,常熟耕地资源逐渐减少,且因城区和工业用地扩张引起的耕地非农转化指向十分强烈,居民点空间的指向呈逐渐减弱的态势。从空间演变规律看,常熟耕地非农化主要表现在:1)经济增长越快,发展水平越高,耕地减少越快;2)在城市、港口区的镇耕地减少更快;3)港区和工业区的建设,使其周边耕地非农化速度加快;4)道路交通的扩张是耕地非农转化的一个稳定因素;5)不同时期,耕地非农占用的空间指向不同:从20世纪80年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