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47)
- 2023(13117)
- 2022(10421)
- 2021(9679)
- 2020(7408)
- 2019(16696)
- 2018(16593)
- 2017(30160)
- 2016(17113)
- 2015(19309)
- 2014(19140)
- 2013(17842)
- 2012(15940)
- 2011(14611)
- 2010(14994)
- 2009(13811)
- 2008(13099)
- 2007(11975)
- 2006(10990)
- 2005(10001)
- 学科
- 济(59815)
- 经济(59747)
- 业(42257)
- 管理(38054)
- 农(32785)
- 中国(26432)
- 企(25045)
- 企业(25045)
- 农业(22434)
- 教育(21216)
- 地方(19344)
- 业经(18557)
- 方法(16056)
- 制(14651)
- 财(14224)
- 发(13581)
- 数学(13482)
- 数学方法(13207)
- 学(13083)
- 理论(12272)
- 发展(11711)
- 展(11589)
- 银(10764)
- 银行(10757)
- 贸(10526)
- 贸易(10517)
- 工作(10404)
- 行(10367)
- 易(10173)
- 融(9945)
- 机构
- 学院(225135)
- 大学(221410)
- 济(82276)
- 研究(79909)
- 经济(79865)
- 管理(76821)
- 理学(64632)
- 理学院(63779)
- 管理学(62391)
- 管理学院(61937)
- 中国(57290)
- 京(48323)
- 科学(47290)
- 范(42413)
- 师范(42183)
- 所(39506)
- 财(39063)
- 江(38078)
- 农(37406)
- 中心(37036)
- 研究所(35266)
- 教育(35072)
- 师范大学(33793)
- 北京(31175)
- 州(30638)
- 业大(29710)
- 财经(29550)
- 技术(29050)
- 院(28918)
- 农业(27517)
- 基金
- 项目(144771)
- 研究(119429)
- 科学(115537)
- 基金(98861)
- 家(83923)
- 国家(82977)
- 社会(74642)
- 科学基金(70591)
- 社会科(70015)
- 社会科学(69998)
- 省(60743)
- 教育(60341)
- 编号(54326)
- 基金项目(51096)
- 划(51086)
- 成果(47001)
- 课题(40334)
- 自然(39433)
- 自然科(38472)
- 自然科学(38466)
- 自然科学基金(37694)
- 资助(37393)
- 发(35702)
- 年(34570)
- 重点(34177)
- 部(31745)
- 项目编号(31413)
- 规划(31201)
- 性(30872)
- 创(30306)
- 期刊
- 济(105435)
- 经济(105435)
- 研究(76660)
- 中国(59861)
- 教育(59766)
- 农(41131)
- 学报(30218)
- 科学(28890)
- 财(28570)
- 农业(26817)
- 管理(26514)
- 大学(24800)
- 技术(23865)
- 融(23073)
- 金融(23073)
- 业经(21826)
- 学学(21494)
- 职业(17549)
- 图书(15734)
- 经济研究(15405)
- 问题(13903)
- 财经(13741)
- 坛(12828)
- 论坛(12828)
- 经(12074)
- 书馆(11666)
- 图书馆(11666)
- 技术教育(11472)
- 职业技术(11472)
- 职业技术教育(11472)
共检索到363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氢 王沫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为更好地服务农村,实现常态化帮扶,职业教育急需把握形势、认清问题、重塑路径。文章基于两大战略衔接之际农村地区的发展变化,重新分析了职业教育在持续服务乡村振兴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常态化帮扶视域下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即针对不同对象特点重构培养机制、优势互补协同多主体共创、因地制宜构建产业新生态、挖掘文化价值引领乡村新风尚。
关键词:
常态化帮扶 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熊飞 甘海琴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有效需求供给不足、人才培养质量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吻合度不高、外部参与度不足等问题,发展正陷入事实上的"内卷化"态势。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职业教育应将服务"三农"作为办学价值取向,走"扩容、提质、强服务"之路,构建城乡融合职教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塑办学价值定位,破除"内卷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 内卷化 路径 高质量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温婉华 韩树林 张平
增强适应性是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关键。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适应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职业教育根据我国乡村经济社会环境变化来实现高质量发展,二是通过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增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适应性,在教育结构上要强化系统协同,在人才培养结构上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专业结构上要深化产教融合,在技术结构上要进行数字化转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晓辉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职业教育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文章联系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思路,对当前开展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尝试从提高职业教育服务“三农”意识、构建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路径、校企协作优化完善课程体系、依托平台培养地方农业人才、打造涉农平台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入手,探索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袁丽华
职业教育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就业、民生等关系密切,在人才资源、技术技能等方面承担着赋能乡村振兴的责任。对山西职业教育对口帮扶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其以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衔接乡村振兴为“必然”路向,遵循职业教育“升学深造有基础,服务乡村有技能,人人成才有作为”的理念,以形成“以教扶知、扶技、扶心、扶智、扶志、扶业”的发展态势为根本任务,寻找一条山西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内外共推、共生共进”的“六三三”实施发展路径,通过实践探索职业教育“省县乡联动”“养训练结合”“校地课链接”的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实现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融合模式 实施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汉荣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广阔”而“可为”的服务领域,而县域职业教育立足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拓展现代化发展内涵,在对乡村振兴的物质扶持、人才培养、产业培育、技术赋能、文化建设和协同发展等方面优势明显。针对服务乡村振兴中县域职业教育缺乏协调、统筹,乡村人才培养初始供给不足,办学功能不全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县域统筹,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创造条件和发展空间;优化办学定位,突出县域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主要功能和实践领域;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县域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浓烈氛围等实践路径,切实构建起县域职业教育服务和融入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县域 乡村振兴 内涵 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俊衡 颜汉军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运行机理发生了深刻变化,具体表现为扶贫对象的选择上由"宏观普惠"向"微观精准"转变,扶贫路径的建构上由外部"给予"向自主"赋予"发展。深化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应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升教育扶贫成效、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为目标逻辑。同时,建议通过精准扶贫聚焦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明确精准扶贫的实施主体,构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精准扶贫体系;改善精准扶贫舆论环境,提高民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度;精准对接贫困人口,提升贫困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以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文勇
从共生的视角审析,农村职业教育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乡村振兴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存在与发展的空间,二者之间存在一种共生性质的生态关系。然而,在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共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农村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发展中角色的迷失与错位;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发展之间的供需对接脱节;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共生发展的保障环境缺失等生态之殇。为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共生发展,应正确定位,回归农村职业教育"为农而教"的价值本体性;立足需求,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发展的供需对接;强化于境,营建"软、硬"兼具的共生发展保障环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丁菲 曾丽芳 杨同华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行乡村职业教育振兴可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教育"引起一股热潮,需要将信息技术引入乡村职业教育这一特殊体系中,帮助乡村职业教育更好的发展。乡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揭示信息技术能给乡村职业教育带来巨大变革,信息技术服务乡村职业教育振兴的建构路径,可包含资源交换平台的建设、教学学习资源库的搭建以及人力资源库的建立,如何有效建立该体系,可从资金保障、硬件设备和人才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加以思考。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乡村振兴 乡村职业教育 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邓显石 王俊 谭晓明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通过阐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将我国职业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联系,构建职业院校具体专业类别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精细化人才培养体系,探究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工学结合"新路径。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战略 服务 路径 探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珏
民族地区一直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区域。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是"后扶贫时代"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适时转换的重大战略,必须要遵循历史逻辑、政治逻辑、现实逻辑以及实践逻辑等四重逻辑主线。基于此,从发展驱动、语境转移、质量发展及功能耦合等维度出发,提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内生动能;拓宽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纵向发展的视域;增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适应性;构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校—企—行—村"协同多维供给机制。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永强 谢承丹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抓手,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更是蕴含维护多极政治安全、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夯实区域发展基础、促进多元文化融合等丰富内涵。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是民族区域政治安全的"增稳剂"、社会建设的"调节剂"、区域经济发展的"提活剂"、文化空间的"赋能剂"、教育发展的"增动剂"。要促使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通过愿景共建以建立共同期待;关系重构以对接乡村社会生产的职业教育内容;内外联动以重塑职业教育的民族性与乡村性;区域联盟以形成民族地区乡村职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要素激活以创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立体空间。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价值向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殷彤丽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七大国家战略之一。南疆四地州集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于一体,是新疆乡村振兴重点和难点所在。总结梳理职业教育在南疆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在已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等方面,研究职业教育助力南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路径,为南疆四地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参考。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南疆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既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使命,也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重大机遇。发展职业教育可以促进农村人力资本积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加快农业技术扩散和应用,是增强乡村内生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关键要在多维度助力“五个融合”发展——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一二三产业融合、农科教融合、城乡融合、金融与产业融合。要进一步推动职业院校与普通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贯通衔接,营造职业教育良好发展环境。同时要建立健全人才政策,畅通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升学和职业发展通道,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认可度。持续提升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水平,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优势,以推动形成返乡创业潮,造就更多数智化人才,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和建设数字乡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付向阳
旅游职业教育为旅游扶贫提供人力资源支持的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职业教育的内涵。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分析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旅游职业教育与旅游扶贫两者的相互作用及有效融合,从强化旅游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创新旅游扶贫人才培养方式、提升旅游职业教育与旅游扶贫融合度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旅游职业教育服务旅游扶贫的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职业教育 旅游扶贫 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