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79)
- 2023(10869)
- 2022(9346)
- 2021(8406)
- 2020(7207)
- 2019(16638)
- 2018(16373)
- 2017(31840)
- 2016(17510)
- 2015(19945)
- 2014(20455)
- 2013(20662)
- 2012(20033)
- 2011(18231)
- 2010(18619)
- 2009(17359)
- 2008(17485)
- 2007(16053)
- 2006(14193)
- 2005(13101)
- 学科
- 济(86493)
- 经济(86417)
- 业(44440)
- 管理(42675)
- 企(33786)
- 企业(33786)
- 方法(33398)
- 数学(27237)
- 数学方法(27000)
- 地方(25942)
- 农(24817)
- 中国(24539)
- 业经(20413)
- 农业(16969)
- 学(16854)
- 财(16062)
- 贸(15144)
- 贸易(15134)
- 易(14517)
- 地方经济(14269)
- 制(13998)
- 和(13337)
- 融(13287)
- 金融(13284)
- 银(13061)
- 银行(13031)
- 理论(12911)
- 产业(12834)
- 发(12771)
- 行(12639)
- 机构
- 学院(263102)
- 大学(260284)
- 济(108926)
- 经济(106531)
- 管理(95728)
- 研究(95594)
- 理学(80704)
- 理学院(79603)
- 管理学(78275)
- 管理学院(77726)
- 中国(71173)
- 科学(59434)
- 京(56968)
- 所(50142)
- 财(48883)
- 农(47769)
- 研究所(45309)
- 中心(43356)
- 江(42775)
- 范(39074)
- 师范(38682)
- 业大(38614)
- 财经(38052)
- 农业(37425)
- 北京(36774)
- 州(36541)
- 经(34103)
- 院(33849)
- 经济学(33276)
- 师范大学(31042)
- 基金
- 项目(165949)
- 科学(129108)
- 研究(123228)
- 基金(116044)
- 家(100716)
- 国家(99779)
- 科学基金(83808)
- 社会(76937)
- 社会科(72880)
- 社会科学(72859)
- 省(67950)
- 基金项目(61894)
- 划(56210)
- 教育(55552)
- 自然(51947)
- 编号(51130)
- 自然科(50622)
- 自然科学(50606)
- 自然科学基金(49684)
- 资助(48151)
- 发(43085)
- 成果(42240)
- 重点(37920)
- 课题(36602)
- 部(35966)
- 发展(34937)
- 展(34345)
- 创(34217)
- 创新(31970)
- 科研(31196)
- 期刊
- 济(130966)
- 经济(130966)
- 研究(79775)
- 中国(55838)
- 农(44868)
- 学报(40429)
- 科学(38042)
- 财(36457)
- 管理(34215)
- 教育(31229)
- 农业(30486)
- 大学(29824)
- 学学(27838)
- 融(25574)
- 金融(25574)
- 业经(23499)
- 技术(23087)
- 经济研究(20195)
- 财经(18473)
- 问题(18082)
- 业(16675)
- 经(16054)
- 技术经济(13789)
- 商业(13783)
- 图书(13565)
- 贸(13558)
- 版(12382)
- 资源(12340)
- 统计(12294)
- 世界(12145)
共检索到4091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松 印富贵
旅游文化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生命力所在。通过对常州旅游文化形态的梳理和独特性分析,在与苏州、无锡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指出常州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提出常州旅游文化产业深度开发的建议。
关键词:
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产业 深度开发 常州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新生 谢忠秋
通过构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贡献的分析模型,并应用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中职教育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着一定作用,但各地区中职教育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贡献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各地区贡献率最高点出现的时间及贡献率的影响因素也存在差异。针对此,各地区应根据产业发展及结构调整需要,选择好适合自身条件和优势的中职教育发展方式和路径,并加强中职教育发展政策的有效性和连续性。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产业结构调整 贡献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芳 韩福文
无锡是中国民族工商业发祥地之一,在百余年工业发展进程中遗留下众多的工业遗产。这些工业遗产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是城市文明不可或缺的历史见证。文章从城市文化、工业文化与工业遗产三者关系出发,在梳理无锡工业发展历史脉络和总结无锡工业遗产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论述无锡工业遗产的旅游价值及其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提出城市文化建设视角下无锡工业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基本对策。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高静
常州,是一个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又是一个新兴工业城市,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发展旅游的重点城市之一。这些年来,常州旅游业有一定的发展。95年接待境外旅游者2万余人,接待国内旅游者174.59万人次,现有涉外饭店14家,客房2270间,其中三星级以上饭店客房数1000余间,四星级的康乐宫即将开业,还有经营国际旅游业务的一、二类旅行社3家,经营国内旅游业务的三类社14家,旅游车辆190辆,游船数艘。但由于常州旅游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苏洁 卞显红
旅游经营者在为旅游商品的开发设计绞尽脑汁、冥思苦想 ,出路何在 ?我们认为在常州旅游商品的开发与设计中应融入常州传统文化和艺术内涵 ,把常州民族文化艺术与商品本身有机结合起来是常州旅游商品的出路。
关键词:
旅游城市 旅游商品 开发设计 常州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春发
会展旅游是国际上新兴的专项旅游形式 ,因其具有诸多常规旅游产品所没有的优越性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从发展苏州大旅游的角度出发 ,综合考量了苏州发展会展旅游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因素 ,然后提出苏州发展会展旅游的目标定位和一系列对策措施
关键词:
会展旅游 旅游产品 旅游开发 苏州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栋梁
屯堡文化旅游资源是贵州特有的一种文化旅游资源,在现代化进程中正逐渐的瓦解和消失,影响力远不及其他类似旅游资源景点。屯堡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虽有政府政策支持、优异的地域气候条件和自身文化特色的优势,但仍存在市场开发不够、旅游人才缺乏、文化资源保护不足,未与其他旅游资源有效整合等问题。必须采取开发特色产品、打造特色品牌、加强市场营销、拓宽投资渠道和培育旅游人才等措施加大屯堡文化资源的开发。
关键词:
屯堡 文化旅游资源 开发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锡平
一、无锡市的旅游发展概况 无锡市的旅游业发展是与中国的旅游业发展同步的。1978年,无锡的旅游业,作为一项经济事业,开始起步。1979年达到35000多人。1980年国际旅游部门开始对外经营创汇。根据无锡的旅游资源优势,在“水”字上做文章,吸引大量的国内外旅游者,1988年,经营国际旅游的接待机构、服务单位、商品供应点已基本配套完善。它的优势和发展前景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辛克勤
无锡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部,沪宁线的中段。实行市管县体制后,全市包括一城三县(江阴、宜兴、无锡),总面积4,650.4平方公里,人口387万(1983年底)。境内北临长江,南至宜兴山区,以河网平原为主,京杭大运河横贯中部,公路四通八达,交通方便,工商业发达,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市区南临太湖,西依惠山;宜兴南部山区多溶洞、竹海;平原、丘陵地区多园林、名胜、古迹。全区山明水秀,风景如画,是国内十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丽红
文章调查分析了目前苏州旅游市场上"一日游"产品的种类、销售趋势、客源市场的反映等基本情况,结合分析苏州市旅游资源的类型和结构特点,以及在华东地区和全国旅游市场上的地位,提出了"一日游"旅游产品种类和结构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旅游产品 客源市场 一日游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希月 虞虎 陈田 王新歌 王甫园
旅游开发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我生存能力,使其摆脱濒危的困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方式。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研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即由资源禀赋条件、可展示与体验性、遗产地旅游发展条件3个方面的要素组成,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的苏州为例,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评价,共评出三级旅游资源3项、二级旅游资源16项、一级旅游资源29项。主要结论为:产品衍生性、展示适宜性、是否具备可观赏性、遗产保护情况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否能够成为旅游资源;可展示与体验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水平高低。手工艺类、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民间文学、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传统医药的旅游可开发性较差。本文构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可为旅游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筛选和旅游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郑伯红 汤建中
本文结合苏州河沿岸文化景观带的功能潜力和上海城市功能定位提出了苏州河沿岸文化景观带功能开发的总体目标和规划原则,并对分段开发进行具体策划与设计。
关键词:
文化景观带 功能开发 苏州河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钱树伟 苏勤
本文以苏州古典园林为案例,基于意象地图调查,探讨旅游者空间意象的基本要素构成、意象要素感知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1)古典园林旅游者空间意象中共包含五个基本要素,五要素在总体样本中出现的频率基本均衡,在不同园林的样本之间有一定差异;(2)五要素均具有较高的可识别性,其中节点与边界要素的可识别性及可意象性最高,是遗产保护的核心要素;(3)五要素的感知频率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从景区核心向周边逐渐衰减的规律性特征,即"核心—边缘"空间模式,该模式的形成是旅游者行为特征与园林空间格局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苏州古典园林 空间意象 旅游者 意象地图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勤德
苏州、无锡、常州及3市所属县(市)的整个苏锡常地区,1978至1991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是16.2%。去年工业总产值增长50%以上,达到2200亿元,超过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20亿元,成为我国最大的工业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