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69)
2023(11754)
2022(10250)
2021(9777)
2020(7953)
2019(18680)
2018(18664)
2017(35776)
2016(19810)
2015(22473)
2014(22474)
2013(22043)
2012(20108)
2011(17909)
2010(17888)
2009(15888)
2008(15084)
2007(12967)
2006(11177)
2005(9479)
作者
(54997)
(45647)
(45395)
(43123)
(29417)
(21946)
(20797)
(17995)
(17534)
(16423)
(15920)
(15273)
(14483)
(14342)
(14089)
(13998)
(13742)
(13493)
(13128)
(12989)
(11333)
(11295)
(10984)
(10354)
(10322)
(10213)
(10139)
(10138)
(9341)
(9132)
学科
(71685)
经济(71613)
管理(52355)
(51672)
(39815)
企业(39815)
方法(33182)
数学(28745)
数学方法(28389)
(21601)
中国(20314)
地方(17378)
业经(16842)
(16317)
(16021)
农业(14555)
理论(14242)
(13119)
贸易(13112)
(12750)
(12669)
教育(12230)
技术(11775)
(11766)
环境(11514)
(10080)
银行(10041)
(10032)
财务(9970)
(9961)
机构
学院(266006)
大学(265560)
管理(107318)
(97314)
经济(94801)
理学(93146)
理学院(92088)
管理学(90475)
管理学院(89993)
研究(86696)
中国(62318)
(57569)
科学(55774)
(43019)
(42828)
(42209)
业大(40989)
中心(40212)
研究所(39301)
(39073)
(37722)
师范(37396)
北京(36445)
财经(34898)
(34540)
农业(32888)
(32062)
(31693)
技术(31075)
师范大学(30011)
基金
项目(189535)
科学(147404)
研究(142093)
基金(133543)
(115602)
国家(114546)
科学基金(98183)
社会(85686)
社会科(80872)
社会科学(80846)
(75798)
基金项目(71948)
教育(66240)
自然(63977)
(63727)
自然科(62448)
自然科学(62435)
自然科学基金(61254)
编号(60858)
资助(54498)
成果(49390)
重点(42213)
课题(41993)
(40829)
(40685)
(39601)
项目编号(37289)
创新(36707)
科研(35766)
大学(35371)
期刊
(106783)
经济(106783)
研究(76417)
中国(53603)
学报(42481)
教育(38980)
(38511)
科学(38233)
管理(37349)
大学(31819)
(30207)
学学(29377)
农业(27285)
技术(25191)
(20369)
金融(20369)
图书(19982)
业经(18804)
经济研究(16215)
财经(15588)
理论(13903)
问题(13792)
书馆(13528)
图书馆(13528)
科技(13451)
(13309)
(13132)
实践(13103)
(13103)
情报(12624)
共检索到385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冬梅  
老人隔代抚养已成为社会常态,对老人进行隔代抚养培训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访谈发现,老人对社区教育不了解,参加隔代抚养的培训不多,受时间、身体条件、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老人参与意愿不一,倾向于选择离家近的场所参加培训,对隔代抚养培训的内容需求主要体现在营养健康、行为习惯、学习指导、教育资源、代际沟通等方面,培训形式上倾向于面授、讲座,偏爱一对一有针对性的指导。基于老人的需求,社区应以积极老龄化理念为引领,明确目标定位;优化隔代抚养课程设置,选择适当内容;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采取多样化教育方式;提供有质量的家庭教育指导,政府应予以政策和经费保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伟同  陈琳  
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决定社会福利水平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2013年和2015年三期调查数据,分析了中老年人隔代抚养行为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拥有16岁及以下孙辈的中老年群体中,隔代抚养行为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但这种影响会随着抚养强度和中老年群体年龄的增长而减弱,65岁以上老年群体并没有通过隔代抚养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子女异地居住的中老年群体生活质量不能通过隔代抚养行为得以提升,这意味着隔代抚养留守儿童不利于改善中老年人生活质量。机制分析表明,中老年人孤独感的降低、与子女联系频率和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增加是其生活质量提升的内在机制,机制分解发现孤独感降低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影响机制。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余靖雯  麦东仁  龚六堂  
本文考察了以“新农保”为代表的社会养老保险对老年人隔代抚养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领取养老金会显著降低老年人的隔代抚养参与率,该负向影响在女性老年人和孙辈数量更多的老年人中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养老金对隔代抚养参与率的影响渠道在于代际间联系的弱化,养老金不仅减少了老年人与子女同居的可能性,还会对子女的经济支持产生挤出效应。隔代抚养会提高老年人的抑郁水平,而领取养老金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该负面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凯明  余靖雯  龚六堂  
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会如何改变新发展阶段中国劳动力供给的长期趋势?本文实证发现中国家庭隔代抚养提高了家庭生育率和女性劳动供给,这意味着延迟退休年龄可能通过家庭隔代抚养渠道影响劳动力供给。本文在内生人口和经济增长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了家庭隔代抚养文化,发现延迟退休年龄后,家庭隔代抚养程度和年轻人劳动供给下降。劳动力数量增长速度的变化方向取决于生育成本的家庭隔代抚养弹性。如果生育成本的家庭隔代抚养弹性较高,那么劳动力数量增长速度将降低,反之亦然。劳动力质量增长速度的变化方向取决于生育时间成本。延迟退休年龄提高了年轻人的生育时间成本,在生育数量和质量替代关系的作用下,劳动力质量增长速度将提高。本文创新之处是将研究前沿的统一增长理论与中国特色的家庭隔代抚养文化结合,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经济影响,从新的视角拓展了内生人口和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对研判中国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效应也有重要参考意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友华  崔晓东  赵彤  
中国有较强的隔代抚养文化,有关延迟退休是否会因挤出隔代抚养时间而抑制生育数量的讨论尚未取得共识。通过构建内生生育数量跨期迭代模型,引入与延迟退休相关的隔代抚养和养老负担两个维度,分析和模拟个体效用最大化目标下退休年龄和生育数量的序贯博弈过程。研究发现,现收现付制下,退休年龄和生育数量呈倒U形关系;基金积累制下,两者呈单调递增关系。生育配套支持措施能够扩展延迟退休和鼓励生育两项政策目标并行一致的空间并提高个体效用最大时的生育数量,但不会改变两者的曲线关系。鉴于此,当前是出台延迟退休政策的较佳时期,不仅对生育数量产生的负面冲击较小,而且能提高个体效用,但应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方式,并谨慎关注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丽娟  樊振佳  
在信息社会,信息问题始终存在,关注农村儿童的信息分化、减轻儿童信息困境对保障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对儿童的隔代抚养在国内外均有发生,在中国农村更是普遍存在。农村儿童受抚养模式及祖辈的影响,常遇到多种信息困境,但对该群体信息困境的研究相对缺乏。围绕农村隔代抚养儿童的信息困境,文章提出4个研究问题,探究该群体面临的信息困境现状、表征、发生机理及信息脱困路径。文章以农村隔代抚养儿童的信息环境、信息意识与需求、信息活动为研究对象,对其信息困境与信息脱困进行研究。在中国山东省某县域开展田野调查,通过网络调查、观察和访谈收集了隔代抚养儿童及家长的17份数据,使用文本分析法借助NVivo11对数据进行三级编码、描述与分析。文章总结了该县域农村隔代抚养儿童的信息环境与信息活动现状;归纳出农村隔代抚养儿童信息困境的表征;构建隔代抚养儿童信息困境的发生机理模型并阐释了传导路径;最后基于6个责任主体提出帮助农村隔代抚养儿童信息脱困的策略。研究结论对解决社会信息问题,帮助农村隔代抚养儿童信息脱困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瑞玲  李南  王碗  
根据302份调查问卷数据,具体分析农民工入城就业情况与参与技术培训情况,结果显示,城市农民工就业情况堪忧,参与职业技术培训比率低,效果差。他们期待由政府和企业承担培训费用,渴盼以短期、休息时间为主,采取"在职学习"和"现场学习"等教学模式,期望除了就业单位培训外,还对政府行为寄予厚望。因此,有关部门应完善农民工就业促进机制,建立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长效机制。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聂启元  刘锦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内在精神和动力之源,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和趋势,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研究常州市广大市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状况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有助于积极探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从而为常州市率先实现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政治保证。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宋丽娜  王志贤  
从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视角阐述地方高校培育创业文化的重要性,通过对常州市部分高校创业氛围和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调研,得出创业文化发展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通过优化创业环境、完善教学模式、提高创业水平和增加创业平台来提高创业文化培育的有效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邵丽珍  季庆庆  
通过对"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常州市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情况的调查,分析地级市国际科技合作现状与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国际科技合作能力提升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莉  孙建波  
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支撑。常州打造中国智能制造名城,实现常州制造向常州智造转变的关键也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当前,常州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总量不足,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高技能人才的供给侧与需求侧信息资源不匹配等问题。需要政府不断加大支持力度,职业院校提升培养能力,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金志云  顾凌  
"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实施可持续交通发展的治本之选,从公共管理的意义上更是体现了平民权利的优先。城市"公交优先"发展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制度问题,其中交织中政府与市场机制、政府与社会、社会各阶层的关系。本文从描述常州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出发,分析了城市公共交通产品的公益性和经济性目标,阐述了城市公共交通民营化运作的发展。指出只有通过公共交通的民营化改革,才能解决常州城市交通实施"公交优先"战略中的问题,建立起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济慧  
常州市作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地区"长三角"的重要城市之一,集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120多万(常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10年)。按照全国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比例(61.2%)推算,常州市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将会超过70万人。这样一个全新的、数量庞大而又特殊的群体,将会成为影响常州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进入21世纪以来,为让农民工尽早融入城市,平等享受市民待遇,常州市政府不断探索改善农民工生活保障、户籍改革、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工子女教育、农民工服务、法律援助等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申琪玉  陈振  李忠  
为了解当下建筑行业对装配式建筑现场施工人才的需求情况及培训途径,通过问卷调查法对112名从业者进行调查,并使用SPSS21.0软件对结果统计分析。从装配式建筑现场施工人才的需求情况、人才引进情况、人才能力要求以及人才培训情况等方面进行需求现状分析,并在以上的研究基础上,探讨装配式建筑现场施工人才的培训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