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39)
2023(13490)
2022(11698)
2021(10960)
2020(9016)
2019(20993)
2018(21064)
2017(40628)
2016(22110)
2015(24647)
2014(24776)
2013(24790)
2012(23229)
2011(21008)
2010(21020)
2009(19092)
2008(18518)
2007(16247)
2006(14547)
2005(13099)
作者
(64847)
(53714)
(53373)
(50660)
(34464)
(25811)
(24260)
(21075)
(20593)
(19366)
(18507)
(18193)
(17164)
(17156)
(16621)
(16528)
(15925)
(15783)
(15413)
(15366)
(13491)
(13334)
(12936)
(12319)
(12084)
(12056)
(11920)
(11917)
(10881)
(10631)
学科
(95561)
经济(95474)
管理(59831)
(58229)
(46612)
企业(46612)
方法(38245)
数学(32857)
数学方法(32517)
中国(27952)
地方(26832)
(26191)
业经(21767)
(20427)
(20394)
农业(17697)
(16850)
(16130)
贸易(16117)
(15500)
环境(15347)
(14798)
(14637)
银行(14592)
(14515)
金融(14514)
技术(14473)
地方经济(14269)
理论(14261)
(14063)
机构
大学(311764)
学院(311080)
(124345)
管理(122873)
经济(121546)
研究(110242)
理学(105531)
理学院(104263)
管理学(102520)
管理学院(101954)
中国(81724)
科学(68992)
(68838)
(55969)
(55383)
(51587)
研究所(50922)
中心(49434)
业大(46755)
(46708)
北京(44337)
财经(43896)
(43568)
师范(43144)
(40423)
(40165)
农业(40004)
(39861)
经济学(36351)
师范大学(34904)
基金
项目(211932)
科学(166110)
研究(155985)
基金(151679)
(131887)
国家(130726)
科学基金(111960)
社会(96762)
社会科(91606)
社会科学(91582)
(83523)
基金项目(81239)
自然(72725)
自然科(71000)
自然科学(70984)
教育(70913)
(70380)
自然科学基金(69699)
编号(64150)
资助(62632)
成果(52142)
(49346)
重点(47548)
(46189)
课题(44966)
(43644)
创新(40701)
科研(40073)
发展(39403)
教育部(39285)
期刊
(143942)
经济(143942)
研究(96324)
中国(64090)
学报(48697)
(47422)
管理(46083)
科学(46000)
(39508)
教育(37803)
大学(36439)
学学(34079)
农业(33190)
(28924)
金融(28924)
技术(27757)
业经(24803)
经济研究(22422)
财经(20759)
问题(18946)
图书(17945)
(17660)
(16759)
科技(15716)
理论(15668)
技术经济(15414)
现代(14717)
资源(14624)
实践(14360)
(14360)
共检索到471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付志荣  
中小城镇既是联结城市与乡村的纽带,又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载体。根据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常州中小城镇农村社区教育要创新社区教育管理体制,推进社区教育内外部资源的深度整合与开发利用,建立灵活高效的教育体系,推动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优化社区教育产品供给,助推社区教育与地方文化的深度契合与特色彰显,从而推动农村社区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新生  谢忠秋  
通过构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贡献的分析模型,并应用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中职教育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着一定作用,但各地区中职教育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贡献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各地区贡献率最高点出现的时间及贡献率的影响因素也存在差异。针对此,各地区应根据产业发展及结构调整需要,选择好适合自身条件和优势的中职教育发展方式和路径,并加强中职教育发展政策的有效性和连续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春  刘飞翔  
在经济新常态下,分析了2010-2014年常州市物流总体规模与主要物流需求指标情况,并与江苏省进行对比,深入剖析常州市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在梳理总结其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空间布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为突破口,构建城市物流发展新模式的建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丹  陈雅  
全民阅读的浪潮下,基层公共阅读空间正逐渐成为市民文化生活和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抓手。“秋白书苑”是常州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将阅读服务触角向基层延伸的创新性举措,是常州市文化品牌建设的亮眼名片。本研究通过文献、网络和实地调研,选取“秋白书苑”具有不同特色的典型场馆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基层公共阅读空间的一般特征,并根据“秋白书苑”的发展实践得出相应启示,提出我国基层公共阅读空间的构建策略,以期对全国各地公共阅读空间建设提供借鉴和思考,助推书香社会的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兴无  丁恒龙  王文华  
产学研联合体是促进常州市科技、经济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文章探索了常州市产学研联合体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地方高校与科研院所少、民营企业创新意识不强、联合体要素不完备等发展瓶颈,相应地提出了推动产学研各方结成紧密型联合体的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金志云  顾凌  
"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实施可持续交通发展的治本之选,从公共管理的意义上更是体现了平民权利的优先。城市"公交优先"发展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制度问题,其中交织中政府与市场机制、政府与社会、社会各阶层的关系。本文从描述常州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出发,分析了城市公共交通产品的公益性和经济性目标,阐述了城市公共交通民营化运作的发展。指出只有通过公共交通的民营化改革,才能解决常州城市交通实施"公交优先"战略中的问题,建立起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管卫忠  
选择部分城市试点"三规合一",探索可供各个规划共同遵循的战略目标、管控方向和标准规范是国土资源部近期的一个重要部署。为此,常州市新北区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多规合一"的工作方法。"多规"差异阻碍空间优化2013年,常州市新北区第三产业占比39%,工业发展还主要以机械制造与加工、化工等传统产业为主,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有待加强。未来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对用地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立辉  余鹏翼  蔡颖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广州市产业结构进行分析 ,探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并分析可持续发展对产业结构的依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苏洁  卞显红  
旅游经营者在为旅游商品的开发设计绞尽脑汁、冥思苦想 ,出路何在 ?我们认为在常州旅游商品的开发与设计中应融入常州传统文化和艺术内涵 ,把常州民族文化艺术与商品本身有机结合起来是常州旅游商品的出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扬  朱喜钢  郭紫雨  冯建喜  
空间重构与集聚集约发展是苏南模式实现自我转型、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协同发展的关键。过去的20年里,苏南积极推行"三集中"策略以引导分散化空间的转型和重构,但是收效甚微。以常州市礼嘉镇为例,探索苏南"三集中策略"的实践、效果及机制。研究发现礼嘉镇仍然存在工业用地总量过大而集约化水平较低、乡村工业用地无序蔓延、没有向工业园区有效集中、工业园区建设止步不前等问题。忽视乡镇企业的多样性和根植性、小城镇财权与事权不对等造成的调控能力有限性等是"三集中"实施不力的主要原因。提出"有机集中"的空间转型策略以替代简单、机械的"三集中"策略,并提出基于多样化指标精准评估镇域存量空间,进而在此基础上制定差别化政策、搭建兼顾区域生态"底线"和企业竞争力的多样化产业集中平台、构建多维度支撑与保障体系等具体路径来落实"有机集中"。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利军  王华东  
本文对我国最早的国家级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常州市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子进行了辨识,并针对限制因子提出了常州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曾玉平  
一、发展现状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 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全州3万多平 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苗、侗、汉、 布依、水、瑶等30多个民族的430多 万人口。境内山川秀丽,气候宜人, 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改革开放 20多年来,全州经济社会得到了较快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莉  
[目的]分析江苏省常州市及各区、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建立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从人口城镇化、经济生态化、社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等4个方面共确定13个评价指标进行深入研究,以便为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供相关建议。[方法]依据科学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及理论分析与频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指标的获取与筛选,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综合确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大限度提高研究结果的精确度,并得出影响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结果]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由"良好"向"较好"转化,最终优化为"优秀",优化趋势遥遥领先,各区、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及优化趋势差异性明显,总体来看金坛区、溧阳市发展水平较好,钟楼区与武进区发展水平不理想,天宁区、金坛区及新北区新型城镇化优化趋势紧跟中心城市常州市。[结论]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呈逐步上升趋势,发展前景较好,建成区绿地覆盖率、工业废水达标率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影响较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